5.1.2 第3课时 导数(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2 第3课时 导数(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07 19:16:56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导数
1.设f'(x0)=0,则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  )
A.不存在   B.与x轴平行或重合
C.与x轴垂直   D.与x轴斜交
2.已知f(x)=x2,则f'(2)=(  )
A.1   B.2
C.3   D.4
3.(2024·宿迁月考)已知函数f(x)满足f'(x1)>0,f'(x2)<0,则在x1和x2附近符合条件的f(x)的图象大致是(  )
4.已知曲线f(x)=x2+x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3,则该切点的横坐标为(  )
A.-2   B.-1
C.1   D.2
5.设函数y=f(x)在x=x0处可导,且=1,则f'(x0)=(  )
A.1   B.-1
C.-   D.
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x0)不存在,则曲线y=f(x)在点(x0,f(x0))处也可能有切线
B.若曲线y=f(x)在点(x0,f(x0))处有切线,则f'(x0)必存在
C.若f'(x0)不存在,则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若曲线y=f(x)在点(x0,f(x0))处没有切线,则f'(x0)有可能存在
7.设函数f(x)=ax+3,若f'(1)=3,则a=    .
8.函数y=(x-1)2的导数y'=    .
9.(2024·盐城月考)请根据图中的函数图象,将下列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填序号).
①曲线在点A处切线的斜率;②曲线在点B处切线的斜率;③曲线在点C处切线的斜率;④割线AB的斜率;⑤数值0;⑥数值1.
10.求函数f(x)=2x2+4x在x=3处的导数.
11.曲线y=x+上任意一点P处的切线斜率为k,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1)
C.(-∞,1)   D.(1,+∞)
12.若函数f(x)的导函数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则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可能是(  )
13.(2024·南通质检)已知直线x+y=b是函数f(x)=ax+的图象在点(1,m)处的切线,则a+b=    ,m=    .
14.某铜管厂生产铜管的利润函数为P(n)=-n3+600n2+67 500n-1 200 000,其中n为工厂每月生产该铜管的根数,利润P(n)的单位是元.
(1)求利润函数P'(n)=0时n的值;
(2)解释(1)中n的实际意义.
15.(2024·苏州质检)英国数学家牛顿在17世纪给出了一种求方程近似根的方法——牛顿迭代法,方法如下:如图,设r是f(x)=0的根,选取x0作为r的初始近似值,在点(x0,f(x0))处作曲线y=f(x)的切线l:y-f(x0)=f'(x0)(x-x0),则l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x1=x0-(f'(x0)≠0),称x1是r的一次近似值;在点(x1,f(x1))处作曲线y=f(x)的切线,则该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x2,称x2是r的二次近似值;重复以上过程,得r的近似值序列,其中xn+1=xn-(f'(xn)≠0),称xn+1是r的n+1次近似值.若使用该方法求方程x2=2的近似解.
(1)取初始近似值为2,求该方程解的二次近似值;
(2)证明:x4=x0----.
第3课时 导数
1.B 因为f'(x0)=0,所以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斜率为0,故切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2.D f'(2)===(4+Δx)=4.
3.D 由f'(x1)>0,f'(x2)<0可知,f(x)的图象在x1处切线的斜率为正,在x2处切线的斜率为负.
4.D ∵Δy=f(x+Δx)-f(x)=(x+Δx)2+(x+Δx)-x2-x=x·Δx+(Δx)2+Δx,∴=x+Δx+1,∴f'(x)==x+1.设切点坐标为(x0,y0),则f'(x0)=x0+1=3,∴x0=2.
5.C ∵=
[·(-3)]=-3f'(x0)=1,∴f'(x0)=-.故选C.
6.AC k=f'(x0),所以f'(x0)不存在只能说明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而当斜率不存在时,切线方程也可能存在,其切线方程是x=x0,故A、C正确.
7.3 解析:因为f'(1)===a,所以a=3.
8.2(x-1) 解析:y'=

==2x-2=2(x-1).
9.③⑤②④⑥① 解析:由图象可知:曲线在点A处的瞬时变化率大于y=x的变化率,则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斜率kA>1;曲线在点B处的瞬时变化率为正且小于y=x的变化率,则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斜率0<kB<1;曲线在点C处的瞬时变化率为负,则曲线在点C处的切线斜率kC<0;割线AB的斜率为正且小于y=x的变化率,则割线AB的斜率0<kAB<1;又曲线在点B处的切线斜率小于割线AB的斜率,∴0<kB<kAB<1;综上所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③⑤②④⑥①.
10.解:Δy=2(3+Δx)2+4(3+Δx)-(2×32+4×3)
=12Δx+2(Δx)2+4Δx=2(Δx)2+16Δx,
∴==2Δx+16.
∴f'(3)==(2Δx+16)=16.
11.C y=x+上任意一点P(x0,y0)处的切线斜率为k=y'=
=(1-)=1-<1,即k<1,故选C.
12.A 函数f(x)的导函数f'(x)在[a,b]上单调递增,若对任意x1和x2满足a<x1<x2<b,则有f'(a)<f'(x1)<f'(x2)<f'(b),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函数y=f(x)的切线斜率在[a,b]内单调递增,观察图象,只有A选项符合.
13.5 3 解析:由题意知m=a+2,1+m=b,因为f'(1)==(a-)=a-2,所以曲线f(x)在点(1,m)处的切线斜率为a-2,由a-2=-1,得a=1,m=3,b=4,a+b=5.
14.解:(1)因为Δy=P(n+Δn)-P(n)=-(n+Δn)3+600(n+Δn)2+67 500(n+Δn)-1 200 000-(-n3+600n2+67 500n-1 200 000)
=(-3n2+1 200n+67 500)Δn+(-3n+600-Δn)(Δn)2,
所以=-3n2+1 200n+67 500+(-3n+600-Δn)Δn.
当Δn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3n2+1 200n+67 500.
所以P'(n)=-3n2+1 200n+67 500.
由P'(n)=0,即-3n2+1 200n+67 500=0.
解得n=450或n=-50(舍).
即当利润函数P'(n)=0时,n的值为450.
(2)当P'(n)=0时,n的值为45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当工厂每月生产450根铜管时,利润增加量为零.
15.解:(1)令f(x)=x2-2,则f'(x)==2x,
取初始近似值x0=2,则x1=x0-=2-=,x2=x1-=-=.
(2)证明:根据题意,可知x1=x0-,x2=x1-,x3=x2-,x4=x3-,上述四式相加,得x4=x0----.
2 / 2第3课时 导数
从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如果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那么该物体在每一个点处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是与曲线相切的.例如,若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而且物体是顺次经过A,B两点的,则物体在A点处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与向量v的方向相同.
【问题】 如果设曲线的方程为y=f(x),A(x0,f(x0)),那么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是什么?
                                            
                                            
知识点 导数
1.导数的定义
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x0∈(a,b),若Δx无限趋近于  时,比值=无限趋近于一个    ,则称f(x)在x=x0处   ,并称该常数A为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也称为瞬时变化率),记作   .即f'(x0)=.
提醒 对导数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应在点x0的附近有定义,否则导数不存在;②导数是一个局部概念,它只与函数y=f(x)在x=x0及其附近的函数值有关,与Δx无关;③导数的实质是一个极限值.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f'(x0)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    处的切线的   .
3.导函数的定义
若f(x)对于区间(a,b)内任一点都可导,则f(x)在各点处的导数也随着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x的函数,该函数称为f(x)的导函数,记作   .
提醒 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f'(x0)、导函数f'(x)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ⅰ)f'(x0)是在x=x0处函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的极限,是一个常数,不是变量;(ⅱ)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是对某一区间内任意x而言的;②联系: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f'(x0)就是导函数f'(x)在x=x0处的函数值.
【想一想】
若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存在,则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方程是什么?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函数在x=x0处的导数反映了函数在区间[x0,x0+Δx]上变化的快慢程度.(  )
(2)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与Δx的正负无关.(  )
(3)函数在x=x0处的导数f'(x0)是一个常数.(  )
(4)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就是曲线y=f(x)在x=x0处的切线的斜率.(  )
2.设f(x)=2x+1,则f'(1)=(  )
A.0   B.1
C.2   D.3
3.(2024·常州月考)若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2x-y+1=0,则(  )
A.f'(x0)>0   B.f'(x0)<0
C.f'(x0)=0   D.f'(x0)不存在
题型一 导数的概念
【例1】 若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等于a,则的值为(  )
A.0   B.a
C.2a   D.3a
通性通法
1.利用定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其格式采用的是求过一点的切线斜率,在求解时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对应关系.
2.导数的定义式可取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f'(x0)=,f'(x0)=.在这里h=Δx;
f'(x0)=,在这里Δx=x-x0.
【跟踪训练】
设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2,则=    .
题型二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96页例7)求函数f(x)=x-在x=1处的导数f'(1).
通性通法
用导数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步骤
(1)求函数的改变量Δy=f(x0+Δx)-f(x0);
(2)求平均变化率=;
(3)求导数f'(x0)=.
【跟踪训练】
1.函数f(x)=在x=2处的导数为(  )
A.2   B.-
C.   D.-
2.函数y=在x=1处的导数为    .
题型三 导函数
【例3】 已知y=,则y'=    .
通性通法
求导函数的一般步骤
(1)求Δy=f(x+Δx)-f(x);
(2)求=;
(3)求.
【跟踪训练】
已知函数f(x)=x2-x.则f'(x)=    .
题型四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例4】 (2024·苏州月考)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
A.0<f'(2)<f'(3)<f(3)-f(2)
B.0<f'(2)<f(3)-f(2)<f'(3)
C.0<f'(3)<f(3)-f(2)<f'(2)
D.0<f(3)-f(2)<f'(2)<f'(3)
通性通法
  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该函数曲线在x=x0处的切线的斜率,所以比较两个导数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函数图象,观察函数y=f(x)在这两点处对应切线的斜率的大小.
【跟踪训练】
已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2x-y+2=0,则f'(1)=(  )
A.4   B.-4
C.-2   D.2
1.设f(x)是可导函数,且=-2,则f'(x0)=(  )
A.2   B.-1
C.1   D.-2
2.(2024·连云港月考)如图,点A(x1,f(x1)),B(x2,f(x2))在函数f(x)的图象上,且x2<x1,则f'(x1)与f'(x2)的大小关系是(  )
A.f'(x1)>f'(x2)
B.f'(x1)<f'(x2)
C.f'(x1)=f'(x2)
D.不能确定
3.求f(x)=x2在x=1处的导数.
第3课时 导数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
1.0 常数A 可导 f'(x0)
2.P(x0,f(x0)) 斜率 3.f'(x)
想一想
 提示: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
自我诊断
1.(1)× (2)√ (3)√ (4)√
2.C f'(1)=
==2.
3.A 由切线方程可以看出其斜率是2,又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即k=f'(x0)=2>0,故选A.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C 由已知得

=+
=2f'(x0)=2a,故选C.
跟踪训练
 -1 解析:因为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2,即f'(1)=2,所以=
-=-f'(1)=-1.
【例2】 解:∵Δy=(1+Δx)--(1-)=Δx+,
∴==1+,
∴=(1+)=2.
从而f'(1)=2.
跟踪训练
1.D ∵===-·,∴f'(2)==(-·)=-,∴f(x)在x=2处的导数为-.
2. 解析:∵Δy=-1,==,=,∴y'|x=1=.
【例3】  解析:∵Δy=-,∴=,∴==
==,
即y'=.
跟踪训练
 2x- 解析:∵Δy=f(x+Δx)-f(x)=(Δx)2+2x·Δx-Δx,∴=2x+Δx-,∴f'(x)==2x-.
【例4】 C kAB==f(3)-f(2),f'(2)为函数f(x)的图象在点B(2,f(2))处的切线的斜率,f'(3)为函数f(x)的图象在点A(3,f(3))处的切线的斜率,根据题图可知0<f'(3)<f(3)-f(2)<f'(2).
跟踪训练
 D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f'(1)=2.
随堂检测
1.C f'(x0)==-×=-×(-2)=1.
2.A 如图,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f'(x1)为曲线f(x)在点A处切线的斜率,设该斜率为k1,f'(x2)为曲线f(x)在点B处切线的斜率,设该斜率为k2,由图象可得0>k1>k2,即有f'(x1)>f'(x2).
3.解:==
=(2+Δx)=2.
3 / 4(共60张PPT)
第3课时 导数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从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如果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那么该物体
在每一个点处的瞬时速度的方向是与曲线相切的.例如,若物体的运
动轨迹如图所示,而且物体是顺次经过 A , B 两点的,则物体在 A 点
处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与向量 v 的方向相同.
【问题】 如果设曲线的方程为 y = f ( x ), A ( x0, f ( x0)),那
么曲线在点 A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什么?
                      
                       
知识点 导数
1. 导数的定义
设函数 y = f ( x )在区间( a , b )上有定义, x0∈( a , b ),若
Δ x 无限趋近于 时,比值 = 无限趋近于
一个 ,则称 f ( x )在 x = x0处 ,并称该常数 A
为函数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也称为瞬时变化率),记作
.即f'( x0)= .
0 
常数 A  
可导 
f'
( x0) 
提醒 对导数概念的再理解:①函数应在点 x0的附近有定义,否则
导数不存在;②导数是一个局部概念,它只与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及其附近的函数值有关,与Δ x 无关;③导数的实质是一个极
限值.
2. 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f'( x0)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 y = f ( x )在点
处的切线的 .
3. 导函数的定义
若 f ( x )对于区间( a , b )内任一点都可导,则 f ( x )在各点处
的导数也随着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 x 的函数,
该函数称为 f ( x )的导函数,记作 .
P ( x0, f
( x0)) 
斜率 
f'( x ) 
提醒 函数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f'( x0)、导函数f'( x )之间
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ⅰ)f'( x0)是在 x = x0处函数值的改变
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的极限,是一个常数,不是变量;(ⅱ)f'
( x )是函数 f ( x )的导函数,是对某一区间内任意 x 而言的;②
联系:函数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f'( x0)就是导函数f'( x )在 x
= x0处的函数值.
【想一想】
若函数 y = f ( x )在点 x0处的导数存在,则曲线 y = f ( x )在点 P
( x0, f ( x0))处的切线方程是什么?
提示: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切线方程为 y - f ( x0)=f'( x0)
( x - x0).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函数在 x = x0处的导数反映了函数在区间[ x0, x0+Δ x ]上变
化的快慢程度. ( × )
(2)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值与Δ x 的正负无关.
( √ )
(3)函数在 x = x0处的导数f'( x0)是一个常数. ( √ )
(4)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值就是曲线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切线的斜率. ( √ )
×



2. 设 f ( x )=2 x +1,则f'(1)=(  )
A. 0 B. 1
C. 2 D. 3
解析: f'(1)=
= =2.
3. (2024·常州月考)若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的切
线方程为2 x - y +1=0,则(  )
A. f'( x0)>0 B. f'( x0)<0
C. f'( x0)=0 D. f'( x0)不存在
解析: 由切线方程可以看出其斜率是2,又曲线在该点处的
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即 k =f'( x0)=2>0,
故选A.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导数的概念
【例1】 若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等于 a ,则
的值为(  )
A. 0 B. a
C. 2 a D. 3 a
解析: 由已知得 =

+ =2f'( x0)=2 a ,
故选C.
通性通法
1. 利用定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其格式采用的是求过一点的切线
斜率,在求解时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对应关系.
2. 导数的定义式可取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
f'( x0)= ,
f'( x0)= .在这里 h =Δ x ;
f'( x0)= ,在这里Δ x = x - x0.
【跟踪训练】
设函数 f ( x )在 x =1处的导数为2,则 = .
解析:因为函数 f ( x )在 x =1处的导数为2,即f'(1)=2,所以
=- =- f'(1)=-1.
-1 
题型二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96页例7)求函数 f ( x )= x - 在 x =1处
的导数f'(1).
解:∵Δ y =(1+Δ x )- -(1- )
=Δ x + ,
∴ = =1+ ,
∴ = (1+ )=2.
从而f'(1)=2.
通性通法
用导数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步骤
(1)求函数的改变量Δ y = f ( x0+Δ x )- f ( x0);
(2)求平均变化率 = ;
(3)求导数f'( x0)= .
【跟踪训练】
1. 函数 f ( x )= 在 x =2处的导数为(  )
A. 2
解析: ∵ = = =- · ,
∴f'(2)= = (- · )=- ,∴ f ( x )在 x =
2处的导数为- .
2. 函数 y = 在 x =1处的导数为    .
解析:∵Δ y = -1, = = ,
= ,∴y'| x=1= .

题型三 导函数
【例3】 已知 y = ,则y'=    .
解析:∵Δ y = - ,∴ = ,∴ =
= = = ,即y'= .

通性通法
求导函数的一般步骤
(1)求Δ y = f ( x +Δ x )- f ( x );
(2)求 = ;
(3)求 .
【跟踪训练】
已知函数 f ( x )= x2- x .则f'( x )=  2 x -  .
解析:∵Δ y = f ( x +Δ x )- f ( x )=(Δ x )2+2 x ·Δ x - Δ x ,
∴ =2 x +Δ x - ,∴f'( x )= =2 x - .
2 x -  
题型四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例4】 (2024·苏州月考)已知函数 f (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
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0<f'(2)<f'(3)< f (3)- f (2)
B. 0<f'(2)< f (3)- f (2)<f'(3)
C. 0<f'(3)< f (3)- f (2)<f'(2)
D. 0< f (3)- f (2)<f'(2)<f'(3)
解析:  kAB = = f (3)- f (2),f'(2)为函数 f
( x )的图象在点 B (2, f (2))处的切线的斜率,f'(3)为函数 f
( x )的图象在点 A (3, f (3))处的切线的斜率,根据题图可知0
<f'(3)< f (3)- f (2)<f'(2).
通性通法
  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该函数曲线在 x
= x0处的切线的斜率,所以比较两个导数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函数图
象,观察函数 y = f ( x )在这两点处对应切线的斜率的大小.
【跟踪训练】
已知曲线 y = f ( x )在点(1, f (1))处的切线方程为2 x - y +2=
0,则f'(1)=(  )
A. 4 B. -4
C. -2 D. 2
解析: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f'(1)=2.
1. 设 f ( x )是可导函数,且 =-2,则f'
( x0)=(  )
A. 2 B. -1
C. 1 D. -2
解析: f'( x0)= =- ×
=- ×(-2)=1.
2. (2024·连云港月考)如图,点 A ( x1, f ( x1)), B ( x2, f
( x2))在函数 f ( x )的图象上,且 x2< x1,则f'( x1)与f'( x2)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x1)>f'( x2)
B. f'( x1)<f'( x2)
C. f'( x1)=f'( x2)
D. 不能确定
解析: 如图,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f'( x1)
为曲线 f ( x )在点 A 处切线的斜率,设该斜率为
k1,f'( x2)为曲线 f ( x )在点 B 处切线的斜率,
设该斜率为 k2,由图象可得0> k1> k2,即有f'
( x1)>f'( x2).
3. 求 f ( x )= x2在 x =1处的导数.
解: = =
= (2+Δ x )=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设f'( x0)=0,则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的切线
(  )
A. 不存在 B.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
C. 与 x 轴垂直 D. 与 x 轴斜交
解析:  因为f'( x0)=0,所以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的切线斜率为0,故切线与 x 轴平行或重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已知 f ( x )= x2,则f'(2)=(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f'(2)= = =
(4+Δ x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宿迁月考)已知函数 f ( x )满足f'( x1)>0,f'( x2)<
0,则在 x1和 x2附近符合条件的 f ( x )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  由f'( x1)>0,f'( x2)<0可知, f ( x )的图象在 x1处
切线的斜率为正,在 x2处切线的斜率为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已知曲线 f ( x )= x2+ x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是3,则该切点的横坐
标为(  )
A. -2 B. -1
C. 1 D. 2
解析:  ∵Δ y = f ( x +Δ x )- f ( x )= ( x +Δ x )2+( x +
Δ x )- x2- x = x ·Δ x + (Δ x )2+Δ x ,∴ = x + Δ x +1,
∴f'( x )= = x +1.设切点坐标为( x0, y0),则f'( x0)
= x0+1=3,∴ x0=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设函数 y = f ( x )在 x = x0处可导,且 =1,则f'
( x0)=(  )
A. 1 B. -1
解析:  ∵ =[ ·(-
3)]=-3f'( x0)=1,∴f'( x0)=- .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f'( x0)不存在,则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也可
能有切线
B. 若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有切线,则f'( x0)必存

C. 若f'( x0)不存在,则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的切
线斜率不存在
D. 若曲线 y = f ( x )在点( x0, f ( x0))处没有切线,则f'( x0)有
可能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k =f'( x0),所以f'( x0)不存在只能说明曲线在该点
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而当斜率不存在时,切线方程也可能存在,
其切线方程是 x = x0,故A、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设函数 f ( x )= ax +3,若f'(1)=3,则 a = .
解析:因为f'(1)= =
= a ,所以 a =3.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函数 y =( x -1)2的导数y'= .
解析:y'=

= =2 x -2=2( x -1).
2( x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盐城月考)请根据图中的函数图象,将下列数值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排列为 (填序号).
③⑤②④⑥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曲线在点 A 处切线的斜率;②曲线在点 B 处切线的斜率;③曲线
在点 C 处切线的斜率;④割线 AB 的斜率;⑤数值0;⑥数值1.
解析:由图象可知:曲线在点 A 处的瞬时变化率大于 y = x 的变化
率,则曲线在点 A 处的切线斜率 kA >1;曲线在点 B 处的瞬时变化
率为正且小于 y = x 的变化率,则曲线在点 B 处的切线斜率0< kB <
1;曲线在点 C 处的瞬时变化率为负,则曲线在点 C 处的切线斜率
kC <0;割线 AB 的斜率为正且小于 y = x 的变化率,则割线 AB 的斜
率0< kAB <1;又曲线在点 B 处的切线斜率小于割线 AB 的斜率,
∴0< kB < kAB <1;综上所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③⑤②
④⑥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求函数 f ( x )=2 x2+4 x 在 x =3处的导数.
解:Δ y =2(3+Δ x )2+4(3+Δ x )-(2×32+4×3)
=12Δ x +2(Δ x )2+4Δ x =2(Δ x )2+16Δ x ,
∴ = =2Δ x +16.
∴f'(3)= = (2Δ x +16)=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曲线 y = x + 上任意一点 P 处的切线斜率为 k ,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B. (-1,1)
C. (-∞,1) D.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y = x + 上任意一点 P ( x0, y0)处的切线斜率为 k =
y' = = (1- )=1- <1,即 k <1,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若函数 f ( x )的导函数在区间[ a , b ]上单调递增,则函数 f
( x )在区间[ a , b ]上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  函数 f ( x )的导函数f'( x )在[ a , b ]上单调递增,若
对任意 x1和 x2满足 a < x1< x2< b ,则有f'( a )<f'( x1)<f'
( x2)<f'( b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函数 y = f ( x )的
切线斜率在[ a , b ]内单调递增,观察图象,只有A选项符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南通质检)已知直线 x + y = b 是函数 f ( x )= ax + 的图
象在点(1, m )处的切线,则 a + b = , m = .
解析:由题意知 m = a +2,1+ m = b ,因为f'(1)=
= ( a - )= a -2,所以曲线 f
( x )在点(1, m )处的切线斜率为 a -2,由 a -2=-1,得 a
=1, m =3, b =4, a + b =5.
5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某铜管厂生产铜管的利润函数为 P ( n )=- n3+600 n2+67 500 n
-1 200 000,其中 n 为工厂每月生产该铜管的根数,利润 P ( n )
的单位是元.
(1)求利润函数P'( n )=0时 n 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因为Δ y = P ( n +Δ n )- P ( n )=-( n +Δ
n )3+600( n +Δ n )2+67 500( n +Δ n )-1 200 000-
(- n3+600 n2+67 500 n -1 200 000)
=(-3 n2+1 200 n +67 500)Δ n +(-3 n +600-Δ n )(Δ n )2,
所以 =-3 n2+1 200 n +67 500+(-3 n +600-Δ n )Δ n .
当Δ n 无限趋近于0时, 无限趋近于-3 n2+1 200 n +67 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所以P'( n )=-3 n2+1 200 n +67 500.
由P'( n )=0,即-3 n2+1 200 n +67 500=0.
解得 n =450或 n =-50(舍).
即当利润函数P'( n )=0时, n 的值为4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解释(1)中 n 的实际意义.
解: 当P'( n )=0时, n 的值为45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当工厂每月生产450根铜管时,利润增加量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4·苏州质检)英国数学家牛顿在17世纪给出了一种求方程近
似根的方法——牛顿迭代法,方法如下:如图,设 r 是 f ( x )=0
的根,选取 x0作为 r 的初始近似值,在点( x0, f ( x0))处作曲
线 y = f ( x )的切线 l : y - f ( x0)=f'( x0)
( x - x0),则 l 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x1= x0-
(f'( x0)≠0),称 x1是 r 的一次近似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点( x1, f ( x1))处作曲线 y = f ( x )的切线,
则该切线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x2,称 x2是 r 的二次近似值;重
复以上过程,得 r 的近似值序列,其中 xn+1= xn - (f'
( xn )≠0),称 xn+1是 r 的 n +1次近似值.若使用该方法求方程
x2=2的近似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取初始近似值为2,求该方程解的二次近似值;
解:令 f ( x )= x2-2,则f'( x )
= =2 x ,
取初始近似值 x0=2,则 x1= x0-
=2- = , x2= x1-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证明: x4= x0- - - - .
解:证明:根据题意,可知 x1= x0
- , x2= x1- , x3= x2
- , x4= x3- ,上述四
式相加,得 x4= x0-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