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其应用
知识点一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定是单倍体 ⑤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2024·辽宁大连高一期末)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Ⅱ、Ⅲ、Ⅳ、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D.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为三倍体
3.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若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若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4.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乙~丁表示该植物发生染色体变异后的几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丁发生的均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乙植株可能是由甲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
C.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
D.与甲植株相比,丁植株可能具有更大的叶片、果实和种子
知识点二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5.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3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6.把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一部分体细胞和它的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为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六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单倍体 D.六倍体、单倍体
7.下列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是单倍体幼苗
C.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是正常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单倍体植株都是不育的,多倍体植株都是可育的
8.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的种子获得F植株
B.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C.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
D.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9.(2024·辽宁本溪高一月考)为获得果实较大、含糖量较高的四倍体葡萄(4n=76),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萄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扦插栽培成新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新植株中约40%的细胞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有关“嵌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间期纺锤体的形成
B.在生命活动中,4n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最多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
C.“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D.若该个体自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三倍体
10.(多选)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Ⅰ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分裂Ⅱ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撞击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B.F1为四倍体,具有20条染色体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11.(多选)多倍体植株一般具有茎秆粗壮、果实大等特点。野生香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种子。如图是某育种机构利用白肉抗病野生香蕉和黄肉不抗病香蕉培育三倍体黄肉抗病香蕉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以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及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B.②过程表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该三倍体香蕉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变异只有染色体变异
D.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植株乙的基因型是aabb
12.(2024·湖南郴州高一期末)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是由一粒小麦、节节草和山羊草等不同种的二倍体野生植物杂交后,逐渐进化而来的。进化历程如图所示:
(1)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 种。
(2)杂交种乙是不育的,原因是 。
(3)从图示过程看,可用化学药剂 诱导杂交种甲形成二粒小麦,这种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作用机理是 。
(4)根据普通小麦的进化历程,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2n=14)与普通小麦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简要写出该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思路
。
第1课时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其应用
1.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其体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一般是单倍体,②正确;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不是单倍体,③错误;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其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是三倍体,④错误;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是二倍体,⑤错误,综上所述,③④⑤不正确,A符合题意。
2.D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染色体Ⅱ、Ⅲ、Ⅳ、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C正确;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称为三倍体,而是三体,D错误。
3.C 题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题图b有同源染色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A错误;若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若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错误;题图c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题图d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其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配子或雌配子发育而成的,D错误。
4.C 与甲相比,乙中少了一个染色体组,丙中多了一条染色体,丁中多了两个染色体组,发生的均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乙植株可能是由甲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B正确;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仍然为二倍体,C错误;丁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D正确。
5.D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其高度不育,没有米粒,D错误。
6.D 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含有亲本的遗传特性,含有6个染色体组,形成的植株仍为六倍体。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所以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形成的植株虽然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7.D 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可能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如果有两个或者四个染色体组等,则可能是可育的;多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若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是不育的,A正确,D错误;单倍体育种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二是人工诱导使这些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诱导时的操作对象是单倍体幼苗,B正确;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是正常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正确。
8.A ⑤过程是用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E幼苗,该农作物是二倍体,E幼苗是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A错误。
9.B 秋水仙素可以通过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使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部位是二倍体葡萄茎段上的芽,故在“嵌合体”植株中,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一般为二倍体细胞(2n=38),即含38条染色体,C错误;由于“嵌合体”植株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则其自交后代可能出现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D错误。
10.AC 物理撞击是使F1在减数分裂Ⅰ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而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两者原理不同,A正确;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错误;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D错误。
11.ABD 分析题图可知,F1为二倍体,①过程可以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及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①过程也可以表示F1自交,A正确;②过程表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甲是二倍体,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B正确;该三倍体香蕉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变异有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C错误;甲是二倍体(AABB),丙是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AAAABBBB),乙是二倍体(aabb),丙与乙杂交可以产生三倍体新品种(AAaBBb),D正确。
12.(1)28 14 (2)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来源不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3)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将普通小麦与野生黑麦杂交获得杂交种,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杂交种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
解析:(1)杂交种甲是二倍体,其中含有的两组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含有14条染色体,因此甲是异源二倍体,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14种形态。二粒小麦是由杂交种甲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故其体细胞中有28条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14种。(2)杂交种乙是不育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且来源不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表现为不可育。(3)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故从图示过程看,可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诱导杂交种甲形成二粒小麦。(4)根据普通小麦的进化历程,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2n=14)与普通小麦(6n=42)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思路应该为:将普通小麦与野生黑麦杂交获得杂交种(表现为不可育),而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该杂交种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从而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
3 / 3第1课时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其应用
导学 聚焦 1.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2.辨别不同呈现形式的染色体组;说明二倍体、多倍体的含义。 3.概述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及方法
知识点(一)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种类
(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 或 的变化。
(2)种类:染色体 的变异和染色体 的变异。
2.类型
(1)细胞内 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 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3.染色体组
4.二倍体
5.多倍体
6.单倍体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二倍体的体细胞中一定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2)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
(3)三倍体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
(4)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获得的三倍体稻穗和籽粒变小。( )
(5)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6)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 )
探讨一 分析染色体组概念,提高理解能力
1.观察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分析染色体组的有关问题。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
(2)果蝇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体?
(3)请写出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组成。
(4)若上图所示细胞产生了一个含两条X染色体的精细胞,试分析该变异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2.如图1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图2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
(3)若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为什么?
探讨二 分析单倍体的组成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
3.分析单倍体的有关问题。
(1)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为什么?
(2)所有的单倍体都不育吗?为什么?
1.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的条件
(1)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生物体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重复。
2.“三法”判定染色体组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
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数为2组。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1.(2024·安徽阜阳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植株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属于有利变异
2.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该个体是二倍体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
规律方法
巧判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知识点(二)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多倍体育种
方法 用 诱发或用 处理
处理对象 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变异:秋水仙素或低温能够抑制 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实例 含糖量高的甜菜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2.单倍体育种
(1)原理: 变异。
(2)过程
(3)优点: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不能正常分裂,所以细胞不能分裂,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
(2)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休眠的种子。( )
(3)单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探讨 分析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培育过程,提高应用能力
1.如图是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①的处理方式及其原理。
(2)过程②和过程④都是传粉,目的有什么不同?
(3)过程①处理后新产生的四倍体,各部分细胞都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吗?
(4)西瓜f的瓜瓤、种子e的胚分别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5)为什么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
2.如图表示用纯种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F1能产生几种雄配子?
(2)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③的处理方式及其原理是。
(3)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④的处理方式及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所占比例。
1.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用此方法培育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生殖
2.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TT)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ddt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此育种方法选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1)染色体变异是 。
(2)染色体组是 。
(3)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来的个体, 。
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六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六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三个染色体组
B.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C.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2.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②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C.③中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粒分裂
D.④中选到的植株中1/4为纯合子
4.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下列关于此四倍体芝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芝麻
B.产生的配子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无遗传效应
C.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不育的三倍体芝麻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
5.(2024·辽宁盘锦高一月考)已知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2n=3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属于 倍体。
(2)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蜂王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有 个。
(3)雄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是 。
(4)一雄蜂和一蜂王交配后产生的F1中工蜂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则父本的基因型为 ,母本的基因型为 ,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 。
第1课时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其应用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数目 结构 (2)数目 结构
2.(1)个别染色体 (2)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3.每套非同源染色体 形态和功能
4. 受精卵 两个 全部动物 高等植物
5. 三个或三个以上 粗壮 大 增加 联会紊乱
6.相同 配子
7.(1)× 提示:在有丝分裂后期,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 提示: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3)√
(4)× 提示: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可获得三倍体,三倍体植株联会紊乱,难以得到籽粒。
(5)√ (6)√
互动探究
1.(1)提示:8条。四对。
(2)提示:2个。4条。
(3)提示:雌果蝇,Ⅱ、Ⅲ、Ⅳ和X。雄果蝇:Ⅱ、Ⅲ、Ⅳ和Y;Ⅱ、Ⅲ、Ⅳ和X。
(4)提示:该变异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原因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
2.(1)提示:4个。因为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2)提示:4个。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了4次。
(3)提示:4个。细胞内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3.(1)提示:不一定。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因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但是单倍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2)提示:并非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高度不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其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可育。
学以致用
1.D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正确;凡是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均称为单倍体,B正确;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C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是奇数(如三倍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D错误。
2.C 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分析题图可知,a、b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图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g图只有一个染色体组,e、f图含四个染色体组。确认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必须先看发育起点,若由配子发育而来,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均属于单倍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有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秋水仙素 低温 萌发 染色体数目 纺锤体 加倍
2.(1)染色体数目 (2)秋水仙素 加倍 (3)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1)× 提示:着丝粒的分裂与纺锤体无关,纺锤体只起牵引染色体的作用。
(2)× 提示: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染色体加倍,但休眠种子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3)×
互动探究
1.(1)提示:过程①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产生四倍体。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提示:过程②是为了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过程④是为了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以促进果实发育。
(3)提示:不是,地上部分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根细胞没有加倍,仍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4)提示:西瓜f的瓜瓤来自母本,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种子e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提示:三倍体西瓜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即不能形成种子。
2.(1)提示:F1的基因型是DdTt,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组成分别为DT、Dt、dT、dt。
(2)提示:过程③是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过程。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3)提示:过程④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处理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占1/4。
学以致用
1.A 过程①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用题图所示方法培育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无子西瓜是三倍体,没有种子,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生殖,D正确。
2.D 题图中过程①表示杂交,其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③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B错误;过程④可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C错误;F1可产生4种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ddTT)占1/4,D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3)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课堂演练
1.A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A正确;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B错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D错误。
2.C 由于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所以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①③均满足上述条件。
3.B ①为杂交过程,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A错误;②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B正确;③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抑制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④过程选到的宽叶、抗病植株都是纯合子,D错误。
4.B 二倍体芝麻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同源四倍体,体细胞内有四个染色体组,而且每个染色体组之间都有同源染色体。由四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芝麻是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该单倍体芝麻是可育的,A正确,B错误;四倍体的配子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是三倍体芝麻,由于三倍体芝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5.(1)16 单 (2)64 16 (3)16 (4)ab AaBb AB、Ab、aB、ab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蜂王的染色体为2n=32,而雄蜂是由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雄蜂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属于单倍体。(2)受精卵中含有32条染色体,在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64条染色体;蜂王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由于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有16个。(4)一雄蜂和一蜂王交配后产生的F1中工蜂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由于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精子,因此分析F1基因型可知,父本基因型为ab,母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母本能够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Ab、aB、ab。
7 / 7(共86张PPT)
第1课时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其应用
导
学 聚
焦 1.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2.辨别不同呈现形式的染色体组;说明二倍体、多倍体的含义。
3.概述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及方法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目录
CONTENTS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种类
(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 或
的变化。
(2)种类:染色体 的变异和染色体 的变异。
数目
结
构
数目
结构
2. 类型
(1)细胞内 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 为基数成
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3. 染色体组
个别染色体
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4. 二倍体
5. 多倍体
6. 单倍体
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二倍体的体细胞中一定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 )
提示:在有丝分裂后期,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
体组。
(2)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
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 × )
提示: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
是单倍体。
(3)三倍体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 ( √ )
×
×
√
(4)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获得的三倍体稻穗和籽粒变
小。 ( × )
提示: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可获得三倍体,三倍
体植株联会紊乱,难以得到籽粒。
(5)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 )
(6)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
( √ )
×
√
√
探讨一 分析染色体组概念,提高理解能力
1. 观察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分析染色体组的有关问题。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
提示:8条。四对。
(2)果蝇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
体?
提示:2个。4条。
(3)请写出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组成。
提示:雌果蝇,Ⅱ、Ⅲ、Ⅳ和X。雄果蝇:Ⅱ、Ⅲ、Ⅳ和Y;
Ⅱ、Ⅲ、Ⅳ和X。
(4)若如图所示细胞产生了一个含两条X染色体的精细胞,试分
析该变异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提示:该变异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原因是减数分裂Ⅱ后期
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
2. 如图1表示某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的基因
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4个。因为细胞内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2)图2生物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4个。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了4次。
(3)若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生物
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为什么?
提示:4个。细胞内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探讨二 分析单倍体的组成和特点,提高理解能力
3. 分析单倍体的有关问题。
(1)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
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
体。因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但是单倍体
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2)所有的单倍体都不育吗?为什么?
提示:并非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若单倍体的体细
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高度不
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其在减数分
裂时,染色体可正常联会,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可育。
1. 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的条件
(1)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该生物体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
重复。
2. “三法”判定染色体组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
一字母的大、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
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
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数为2组。
3.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1. (2024·安徽阜阳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
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 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C. 单倍体植株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植株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
子比较大
D.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属于有利变异
解析: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
是几倍体,A正确;凡是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
多少个染色体组,均称为单倍体,B正确;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
来,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C正
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是奇数(如三倍体),在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D错误。
2. 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
B. 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该个体是二倍体
C.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D. 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
解析: 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组成一
个染色体组。分析题图可知,a、b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图含
有两个染色体组,d、g图只有一个染色体组,e、f图含四个染色体
组。确认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必须先看发育起点,若由配子发
育而来,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均属于单倍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
来,有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
规律方法
巧判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知识点(二)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 多倍体育种
方法 用 诱发或用 处理
处理对象 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变异:秋水仙素或低温能够抑制
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
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实例 含糖量高的甜菜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秋水仙素
低温
萌发
染色体数目
纺锤
体
加倍
2. 单倍体育种
(1)原理: 变异。
(2)过程
(3)优点: 。
染色体数目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不
能正常分裂,所以细胞不能分裂,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
倍。 ( × )
提示:着丝粒的分裂与纺锤体无关,纺锤体只起牵引染色体
的作用。
×
(2)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休
眠的种子。 ( × )
提示: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诱导
染色体加倍,但休眠种子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3)单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 )
×
×
探讨 分析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培育过程,提高应用能力
1. 如图是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①的处理方式及其原理。
提示:过程①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产生四
倍体。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
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过程②和过程④都是传粉,目的有什么不同?
提示:过程②是为了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过程④是为了刺
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以促进果实发育。
(3)过程①处理后新产生的四倍体,各部分细胞都含有四个染色
体组吗?
提示:不是,地上部分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含
有四个染色体组,根细胞没有加倍,仍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4)西瓜f的瓜瓤、种子e的胚分别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提示:西瓜f的瓜瓤来自母本,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种子e的
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5)为什么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
提示:三倍体西瓜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即不
能形成种子。
2. 如图表示用纯种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
(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据图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1)F1能产生几种雄配子?
提示:F1的基因型是DdTt,能产生4种配子,其基因组成分别
为DT、Dt、dT、dt。
(2)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③的处理方式及其原理是。
提示:过程③是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过程。原理是细胞
的全能性。
(3)分析题图并回答过程④的处理方式及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植株
所占比例。
提示:过程④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处
理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占1/4。
1. 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 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用此方法培育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
进行无性生殖
解析: 过程①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
错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
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用题图所示方法培育无子西瓜应用的
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无子西瓜是三倍体,没有种子,
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生殖,
D正确。
2. 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TT)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ddtt)小麦
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 此育种方法选出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解析: 题图中过程①表示杂交,其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
误;过程③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B错误;过程④可使
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
C错误;F1可产生4种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
(ddTT)占1/4,D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染色体变异是
。
(2)染色体组是 。
(3)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来的个体,
。
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
化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
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1.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六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六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三个染色体组
B.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C.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D.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解析: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含有三个
染色体组,A正确;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
B错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
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
是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个
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D错误。
2. 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
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由于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所以
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①③
均满足上述条件。
3.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 ②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C. ③中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粒分裂
D. ④中选到的植株中1/4为纯合子
解析: ①为杂交过程,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A错
误;②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B正确;③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
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抑制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④过程选到的
宽叶、抗病植株都是纯合子,D错误。
4. 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
麻。下列关于此四倍体芝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芝麻
B. 产生的配子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无遗传效应
C. 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不育的三倍体芝麻
D.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
解析: 二倍体芝麻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同源四倍
体,体细胞内有四个染色体组,而且每个染色体组之间都有同源染
色体。由四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芝麻是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
组,所以该单倍体芝麻是可育的,A正确,B错误;四倍体的配子
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
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是三倍体芝麻,由于三倍体芝麻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C正
确;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
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5. (2024·辽宁盘锦高一月考)已知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体
(2n=3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
体,属于 倍体。
16
单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蜂王的染色体为2n=32,而雄
蜂是由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卵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减半,因此雄蜂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属于单倍体。
(2)受精卵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
有 条染色体;蜂王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初级卵
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有 个。
64
16
解析:受精卵中含有32条染色体,在发育成蜂王的过程中进行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
倍,含有64条染色体;蜂王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由于细胞
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
体有16个。
(3)雄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是 。
(4)一雄蜂和一蜂王交配后产生的F1中工蜂的基因型是AaBb、
Aabb、aaBb、aabb,则父本的基因型为 ,母本的基因
型为 ,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 。
16
ab
AaBb
AB、Ab、aB、ab
解析:一雄蜂和一蜂王交配后产生的F1中工蜂的基因型是AaBb、Aabb、
aaBb、aabb,由于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精子,因此分析F1基因型可知,
父本基因型为ab,母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母本能够产生AB、Ab、
aB、ab四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F1中雄蜂的基因型为AB、Ab、aB、
ab。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定是单倍体
⑤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与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
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其体细胞中一般没有同源染色体,一般是
单倍体,②正确;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不是单倍
体,③错误;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其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
色体组,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
来的则是三倍体,④错误;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若是由配
子发育而来的则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是二倍体,
⑤错误,综上所述,③④⑤不正确,A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辽宁大连高一期末)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Ⅱ、Ⅲ、Ⅳ、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 果蝇是二倍体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D. 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为三倍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
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染色体
Ⅱ、Ⅲ、Ⅳ、X组成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果蝇是二倍体生物,
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
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C
正确;每个体细胞都有三条Ⅱ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称为三倍体,
而是三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若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 若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 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题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题图b有同
源染色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A错误;若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由配
子发育而成的,则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若题图b代表的生物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题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错误;
题图c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题图d
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其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配
子或雌配子发育而成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乙~丁表示该
植物发生染色体变异后的几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丙、丁发生的均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B. 乙植株可能是由甲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
C. 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
D. 与甲植株相比,丁植株可能具有更大的叶片、果实和种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与甲相比,乙中少了一个染色体组,丙中多了一条染色
体,丁中多了两个染色体组,发生的均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
确;乙植株可能是由甲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B正确;丙植
株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仍然为二倍体,C错误;丁植株的
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
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二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5.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倍体水稻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3个染色体组
D.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解析: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其
高度不育,没有米粒,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把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一部分体细胞和它的花粉
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为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 六倍体、三倍体 B. 二倍体、三倍体
C. 二倍体、单倍体 D. 六倍体、单倍体
解析: 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进行组织
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含有亲本的遗传特性,含有6个染色体组,形
成的植株仍为六倍体。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
体,所以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形成的植株虽
然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下列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 单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是单
倍体幼苗
C. 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是正
常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 单倍体植株都是不育的,多倍体植株都是可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可能有一个或者
一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如果有两个或者四个染色体组等,则可能是
可育的;多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若含有
三个染色体组,则是不育的,A正确,D错误;单倍体育种包括两
个步骤,一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二是人工诱导使这些
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诱导时的操作对象是单倍体幼苗,B
正确;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操作对象
是正常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的种子获得F植株
B. 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C. 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
D. 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⑤过程是用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E幼苗,该农作物是
二倍体,E幼苗是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不能产
生种子,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2024·辽宁本溪高一月考)为获得果实较大、含糖量较高的四倍
体葡萄(4n=76),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
萄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扦插栽培成新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新
植株中约40%的细胞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同时含有2n细
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有关“嵌合体”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间期纺锤体的形成
B. 在生命活动中,4n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最多出现在有丝分裂后期
C.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D. 若该个体自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三倍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秋水仙素可以通过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来使染色体数
目加倍,A错误;使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部位是二倍体葡萄茎段
上的芽,故在“嵌合体”植株中,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一般为二倍体
细胞(2n=38),即含38条染色体,C错误;由于“嵌合体”植株
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则其自交后代可能出现二倍体、三倍
体、四倍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多选)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
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Ⅰ
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分裂
Ⅱ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物理撞击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B. F1为四倍体,具有20条染色体
C. 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 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物理撞击是使F1在减数分裂Ⅰ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
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而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
成,两者原理不同,A正确;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
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错误;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
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多选)多倍体植株一般具有茎秆粗壮、果实大等特点。野生香
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种子。如图是某育种机构利用白肉抗病
野生香蕉和黄肉不抗病香蕉培育三倍体黄肉抗病香蕉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可以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及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B. ②过程表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 该三倍体香蕉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变异只有染色体变异
D. 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植株乙的基因型是aab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F1为二倍体,①过程可以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及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①过程也可以表示F1自交,A正确;②过程表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甲是二倍体,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B正确;该三倍体香蕉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变异有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C错误;甲是二倍体(AABB),丙是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AAAABBBB),乙是二倍体(aabb),丙与乙杂交可以产生三倍体新品种(AAaBBb),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4·湖南郴州高一期末)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是由一
粒小麦、节节草和山羊草等不同种的二倍体野生植物杂交后,逐
渐进化而来的。进化历程如图所示:
(1)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有 条
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
种。
28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杂交种甲是二倍体,其中含有的两组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含有14条染色体,因此甲是异源二倍体,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14种形态。二粒小麦是由杂交种甲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故其体细胞中有28条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14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杂交种乙是不育的,原因是
。
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来
源不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
生正常配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杂交种乙是不育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且来源不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表现为不可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从图示过程看,可用化学药剂 诱导杂交种甲形
成二粒小麦,这种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作用机理
是 。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故从图示过程看,可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诱导杂交种甲形成二粒小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根据普通小麦的进化历程,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
(2n=14)与普通小麦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
八倍体小黑麦(8n=56)。简要写出该八倍体小黑麦的培
育思路
。
将普通小麦与野生黑麦杂交获得杂交种,用秋水仙
素(或低温)处理杂交种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加
倍
解析:根据普通小麦的进化历程,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2n=14)与普通小麦(6n=42)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思路应该为:将普通小麦与野
生黑麦杂交获得杂交种(表现为不可育),而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
处理该杂交种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从而可以获得八
倍体小黑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