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人教新版 七上 语文
同步课件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第一单元
2025年秋统编新版七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阅读综合实践
1.为文章或语段设计重音停连,建立朗读与作者感情之间的关联,感受语言的美。
2.品味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把握句子情感。
3.开展课文朗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第一单元几篇课文细腻生动而又饱含深情的描写。
重点
重点
难点
春华秋实、夏雨冬雪,四时之景不同,而心情亦不同。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同领略了作者们用最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山川风物,抒发自己丰富独特的情感体悟。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些熟悉的篇章,温故而知新。
篇目 主要内容 抒发情感
《春》
《济南的 冬天》
《雨的四季》
作者以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以诗的笔调,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展现出春天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与水,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从不同感官的角度展现了雨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的形象和特点 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篇目 主要内容 抒发情感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天净沙·秋思》
作者通过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欲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节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景象 寄托了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再借景抒情,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担忧、同情、牵挂及安慰、关切之情。
全曲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苍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 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与悲哀。
同学们,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汉语的美,我们将在班级开展一次课文朗诵活动。活动要求如下:
1.分小组准备,确定朗诵内容。
2.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朗诵内容设计重音和停连,后组内交流进行朗诵设计。
3.体会朗诵内容的遣词造句,把握句子情感,组内讨论,优化朗诵设计。
4.组内进行朗诵练习,推选出朗诵效果好的同学。
核心情境
1.本单元的课文对自然景物作了细腻生动而饱含感情的描写,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文字,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感情基调。
示例: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②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④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原句 画面描绘 情感体会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先描写春雨的多、细腻、绵密,将春雨的特点具象化。 通过对春雨及其带来的自然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②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接着描写雨中的树叶和小草,被雨水滋润的树叶泛着透亮的光泽,小草的青翠的灼人眼眸,展现了春雨对植物的滋润和生机。
原句 画面描绘 情感体会
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然后描写傍晚时分的灯光,勾勒出宁静又祥和的夜晚。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凡而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④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最后描写雨中的人物活动,稀疏散落的草屋、披蓑戴笠的农夫、撑伞慢慢走着的行人,他们在雨幕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安静、平和、温馨的美好意境。
2.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标示重音和停连,同学两人一组,轮流朗读给对方听,深入体会汉语的美。
链接材料:重音,是为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通过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停顿还是连接,都不是任意的,要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还要照顾到听者的感知和理解习惯。停顿,可以用“|”和“∧”来标示,前者用于较短的停顿,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连接可以用“ ⌒”来标示,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这里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去,有标点也不停顿。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①语气平和,娓娓道来
·
·
···
··
··
·
·····
··
··
··
····
··
②语气稍微上扬,带有幽默兼提醒的意味
③语气上扬,带有引导意味;语速逐渐加快,语调逐渐提高,显示出雨丝细密
④语气轻柔,读出雨雾缭绕的感觉
①
②
③
④
⑤语气可略带有惊讶
⑤
⑥语气转为平静,语速渐慢,读出柔和、宁静的意味
⑥
⑦语气转为悠闲,语速适中、渐慢,娓娓道来,带有亲切意味
⑦
⑧语速渐慢,声音轻柔,能让人感受到静谧
⑧
示例:
3.用符号画出文字的“乐谱”,让文字在声音中绽放。
①各小组确定朗诵内容。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朗诵内容设计重音和停连,并标注设计理由。
③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诵设计,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小组活动
朗诵设计评价维度
重音准确性 重音设计合理,能够准确强调重要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
停连合理性 依据语义逻辑和情感需要合理分配停顿与连接,使朗诵富有节奏感。
语气运用 语气符合课文的情感和内容,能够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语速控制 语速能够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适当调整语速,增强朗诵的效果。
1.分析下面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把握语句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①……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②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③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①……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作者借用这个词来连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这些代表着春天信息的事物,给读者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泥土、青草本来是没有太多气味的,但当作者将它们与花香汇合在一起,再通过“酝酿”一词连接,则美酒一样的甘甜似乎顺风而来,浸润心肺,足以令人陶醉。
“酝酿”,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带有孕育、熏陶的意味。
语速与节奏:舒缓绵长,尤其在“酝酿”一词上稍作延长,模拟香气缓慢扩散的意境。
语气:轻柔,仿佛闭眼嗅闻花香,带沉醉感。
重音:轻读“微微润湿”,重读“酝酿”,突出动态过程。
朗读建议
作者传递出对春天气息的细腻感知,隐含对自然生机悄然生长的期待与欣喜。
情感把握
②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这句话并列写了两件事,整体看由多个小短句组成,很口语化,是个松散的句子,闲适中带着亲切。
“乡下去”,一个“去”字则让画面灵动起来,增加了文章的现场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和热情。
同时用了相对整齐的小句,读起来上口,在口语化当中又带有一定的韵律感。
语速与节奏:语速应稍慢,节奏平缓,以表现出乡村的宁静和悠闲。
语气:采用平和而亲切的语气,带有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重音:强调“慢慢走着”与“披着蓑,戴着笠”,对比闲适与辛劳。
停顿:分号处停顿稍长,区分两类场景。
朗读建议
表现对乡村生活图景的观察与欣赏,既有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传达出对勤劳农夫的敬意。
情感把握
③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山的肌肤”则直接把山写成人,似乎山也有情。
“看着看着”这一口语化语言的使用,就好像把读者一起带进了这样的美景中,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直接借用上边的比喻来指称小山坡雪后的景象,简洁而生动。
将其说得像人一样满蕴情感,逗人喜爱。
语速与节奏:前半句平缓,后半句逐渐加快,传递期待感。
语气:带期待、憧憬、向往。
重音:重读“吹动”和“更美的”,突出对美的追求和对未知的好奇。
停顿:“叫你希望”之前可稍作停顿,以突出作者的期待感。
朗读建议
流露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隐含对未知美景的期待与憧憬。
情感把握
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使用拟人手法,先把树写得像人一样,“明亮的眼睛”暗示着春天的阳光照到了树上,春雨滋润着大树;把树枝写成“臂”,“柔软”则显示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活力。
“绿茵茵”呈现色彩,“波浪”则显示出树叶的层层叠叠。满树春光,满树绿色,春雨在滋润,生命在复苏。
比喻
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语速与节奏:语速应稍快,节奏保持轻快而流畅。
语气:前两句活泼欢快,末句舒展悠扬,句尾“波浪”可拖长音调,模拟波浪起伏。
重音:强调“特别明亮”“顿时柔软”“绿茵茵”,突出色彩与动态。
停顿:“仿佛都”“顿时”等词可稍作停顿,以突出其描绘的细腻过程。
朗读建议
充满对春日万物复苏的狂喜与赞叹,字里行间洋溢蓬勃的生命力。
情感把握
2.解码文字魔法,发现藏在句子里的艺术密码。
①组内赏析并分享朗诵作品的遣词造句,感受作品情感,优化朗诵设计。
小组活动
②结合朗诵设计,组内可进行朗诵练习,选出朗诵效果好的同学参与全班的朗诵活动。
③组内可讨论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且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词句赏析参考支架
原句 赏析角度 (词语的揣摩、句子的品味、修辞效果的理解) 赏析 朗诵建议
…… …… …… ……
1.语文课代表作为主持人,需准备活动串词,要求大家提前报送朗诵作品。
2.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一起制定评价量表。
3.在朗诵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示例:
朗诵活动评价量表
内容 分值 得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洪亮 20分
语气、语调、重音、停连把握准确,有节奏感 30分
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自然,能准确传达作品情感 20分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伴舞等与作品情感协调一致 20分
衣着得体,仪态自然,举止端庄大方 10分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