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张秀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2024三上·宁津月考)通过模拟活动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 。
【答案】模拟实验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实验通过模拟小鱼在不同环境中的颜色,来验证鱼的保护色对其生存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种颜色特点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
2.(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 或 等。
【答案】麟;毛;甲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皮肤表面的覆盖物不同,这是它们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哺乳动物(如狗、猫)的皮肤表面通常覆盖着毛发,毛发能帮助它们保暖。鸟类(如鸡、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羽毛不仅能保温,还能帮助它们飞行。鱼类(如鲤鱼、草鱼)和爬行动物(如蛇、蜥蜴)的皮肤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鳞片能保护它们的身体,减少水的阻力或防止水分流失。
3.(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 。
【答案】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是冬眠。
【分析】动物冬眠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暂时的休眠而不是死亡。
4.(2024三上·宁津月考)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 ,感知 的变化。
【答案】躲避障碍物;水流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侧线是特殊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周围物体的振动,帮助鱼在水中灵活避开障碍物,适应水生环境。
5.(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的植物的身体由 、 、 、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答案】根;茎;叶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负责吸收、运输和制造养分;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与繁殖有关。不同植物的器官组成可能不同,比如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和茎。
二、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6.(2024三上·宁津月考)海燕能在雨中飞,这表明了羽毛有( )特点。
A.很轻 B.中空 C.不易粘水
【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类羽毛能在水中或雨中保持功能,主要依赖羽毛表面的油脂层和特殊结构,使得水分不易附着(即不易粘水)。这样羽毛能保持轻盈和保温性,让鸟类在雨中仍能正常飞行。
A “很轻” 和 B “中空” 主要与羽毛的重量和结构轻盈有关,这有助于鸟类飞行,但无法解释为何能在雨中飞行(雨水粘在羽毛上会增加重量,影响飞行,与轻重本身无关)。C正确:只有 “不易粘水” 能直接说明羽毛在雨中不被水大量附着,从而不影响海燕的飞行能力。
7.(2024三上·宁津月考)明明去甘肃鸣沙山旅游的时候有骆驼骑乘体验,当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沙漠中走到骆驼身边,他发现骆驼的脚掌宽大厚实,明明觉得这很适合骆驼( )。
A.在水中划水 B.在草原奔跑 C.在沙漠行走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沙漠地面松软,宽大厚实的脚掌能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沙子的压强,防止骆驼陷入沙中,适合在沙漠行走。A 是鸭、鹅等水禽脚掌的作用,B 是猎豹等草原动物的特点。故选C。
8.(2024三上·宁津月考)鸭子的脚上有蹼,( )。
A.适合飞翔 B.适合游泳 C.适合在陆地上走路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蹼是鸭子脚上连接趾的薄膜,划水时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推力,帮助鸭子在水中高效游泳。飞翔与翅膀有关,陆地上走路并非蹼的主要作用。故选B。
9.(2024三上·宁津月考)大麻哈鱼在海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中。它们这样长距离迁徙的目的是( )。
A.觅食 B.繁殖 C.适应季节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大麻哈鱼的繁殖习性是回到出生地的河流中产卵,逆流而上的迁徙行为主要是为了繁殖后代。觅食和适应季节变化并非其长距离迁徙的主要目的。故选B。
10.(2024三上·宁津月考)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毛是无色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呈白色,这主要起到( )的作用。
A.减少热量散失,抵御寒冷
B.使北极熊看上去很好看
C.使身体更加光滑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黑色皮肤能吸收阳光中的热量,无色透明的毛形成空气层,减少热量散失,这是北极熊适应北极寒冷环境的重要特征。B、C 选项不符合生物适应环境的本质意义。故选A。
11.(2024三上·宁津月考)猫在捕捉老鼠的时候非常的迅速、敏捷,是因为( )。
A.足上有锋利的爪 B.足底有肉垫 C.脚掌上有毛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A:锋利的爪能帮助猫快速抓住老鼠,使其在捕猎时更迅速、敏捷;这只是体现反应之后;不符合题意。
B:肉垫主要起减震、消音作用;可以辅助抓老鼠的做出最快反应。
C:脚掌有毛与“迅速、敏捷” 无关。
12.(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动物有迁徙行为的是( )。
A.麻雀 B.青蛙 C.燕子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迁徙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长距离移动。燕子冬季会飞往温暖的南方,春季返回北方繁殖,属于迁徙行为。麻雀冬季不迁徙,青蛙冬季冬眠,均不属于迁徙。故选C。
13.(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面属于萝卜根的作用的是( )。
A.固定作用 B.吸收水分 C.AB均对
【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萝卜的根是变态根,既具有普通根的固定植物的作用,也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 A 和 B 的作用都具备。故选C。
14.(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选项中,( )不是葫芦藓的身体的一部分。
A.茎 B.叶 C.花
【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有茎和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花是种子植物(如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用于繁殖后代。葫芦藓靠孢子繁殖,不会开花,所以 “花” 不是葫芦藓身体的一部分。
15.(2024三上·宁津月考)猴子都有长长的前肢是( )。
A.为了跑的快
B.为了在树枝上攀爬
C.因为后肢没有发育好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猴子多生活在树上,长长的前肢便于它们在树枝间攀爬、抓取食物,这是对树栖生活的适应。A 与前肢长无关,C 说法不符合实际。
16.(2024三上·宁津月考)图中植物的根属于( )。
A.直根系 B.须根系 C.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周围有许多侧根,图中显示的直根符合这一特征。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
17.(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根可以固定植物
B.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
C.植物的根都是像胡须一样的细长根,没有主根
【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A 和 B 是根的基本功能,正确。植物的根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直根系有主根,并非所有根都像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因此 C 说法错误。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8.(2024三上·宁津月考)当寒冷的冬季来临的时候,青蛙的体温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下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气温降低,青蛙的体温也会下降,进而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环境。
19.(2024三上·宁津月考)“根深蒂固”是因为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深蒂固” 的字面意思是根扎得深,蒂结得牢固,这正体现了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能将植物牢牢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因此该说法正确。
20.(2024三上·宁津月考)青蛙的后腿比前腿长且粗壮,这使得青蛙适合游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青蛙的后腿长且粗壮,主要作用是为跳跃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其能快速跳跃以躲避天敌或捕捉猎物。而青蛙适合游泳,主要是因为其趾间有蹼,能在水中划水产生推动力。因此,后腿长且粗壮并非青蛙适合游泳的原因,该说法错误。
21.(2024三上·宁津月考)猫的足有利爪主要是为了捕食和搏斗。(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猫的足上锋利的利爪是其重要的生存工具,在捕食时,利爪能帮助猫牢牢抓住猎物,防止猎物逃脱;在与其他动物搏斗时,利爪也是有效的防御和攻击武器。因此,该说法正确。
22.(2024三上·宁津月考)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虽然不会飞翔,但是它的大翅膀张开后像帆船的风帆,提高了它奔跑的速度。(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鸵鸟虽然不会飞翔,但其宽大的翅膀在奔跑时能起到平衡身体、减少空气阻力的作用,就像帆船的风帆一样辅助其保持稳定并提高奔跑速度。这一身体结构特点与其擅长奔跑的生存方式相适应,因此该说法正确。
23.(2024三上·宁津月考)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这是一种保护色。从水面上方往下看,深色的背部与水底的深色环境相近,不易被上方的天敌发现;从水底往上看,浅色的腹部与水面的光亮环境融合,难以被下方的捕食者察觉。这种体色差异是鱼类长期适应环境进化的结果,因此该说法正确。
24.(2024三上·宁津月考)鳄鱼的四肢粗短、趾间有蹼,这使它们可以在陆地和水中自如的活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鳄鱼的四肢粗短,能支撑其身体在陆地上爬行;而趾间的蹼则像船桨一样,有助于它们在水中划水前进。这两种特征结合,让鳄鱼既能在陆地活动,也能在水中自如行动,适应了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因此该说法正确。
25.(2024三上·宁津月考)变色龙的身体的颜色可以变化,只是为了好看。(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变色龙改变身体颜色并非为了好看,而是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这是一种保护色机制,能使其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从而躲避天敌的追捕或隐藏自己以便更好地捕食。此外,颜色变化还可能与变色龙的情绪、体温调节等生理状态相关。因此,该说法错误。
26.(2024三上·宁津月考)企鹅不会飞,但是它的翅膀可以帮助它快速地游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企鹅虽然属于鸟类,但由于长期适应水生环境,翅膀已演化成类似鳍状肢的结构。这种特殊的翅膀形态使其无法飞行,但在水中划动时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让企鹅能够快速游泳,甚至达到每小时 20-30 公里的速度,便于捕食和躲避天敌。因此该说法正确。
27.(2024三上·宁津月考)天鹅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从北方飞向南方是为了躲避严寒。(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天鹅是候鸟,其冬季从北方飞往南方的行为属于迁徙。北方冬季气候寒冷,食物匮乏,而南方相对温暖,且有更丰富的水域和食物资源,能满足天鹅的生存需求。这种迁徙行为是为了躲避严寒、保障自身生存和繁衍,因此该说法正确。
28.(2024三上·宁津月考)苹果树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构成,但是每一部分不一定都同时在一个季节出现。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苹果树是绿色开花植物,确实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器官构成。但这些器官的生长和出现具有季节性: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常年存在;花通常在春季开放,果实和种子则在秋季成熟。因此,同一季节不会同时出现所有器官,该说法正确。
29.(2024三上·宁津月考)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的时候,只需要注意多浇水,对于根没有过多的要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移栽树苗时,根系保护至关重要,远不止 “多浇水” 这么简单。树苗的根系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移栽过程中若根系受损、裸露时间过长或土壤贴合不佳,会导致根系无法正常工作,即使浇水再多也难以存活。因此,对根的处理是移栽成功的关键,该说法错误。
30.(2024三上·宁津月考)菠菜的根是直根系,小麦的根是须根系,所以它们的根的作用也不相同。(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菠菜的直根系和小麦的须根系虽形态不同,但核心作用是一致的。两种根系的主要功能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只是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因此,“根的作用也不相同” 的说法错误。
31.(2024三上·宁津月考)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32.(2024三上·宁津月考)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所有的动物都会采取冬眠这样的方式来过冬。(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动物都会以冬眠的方式过冬。动物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冬眠(如青蛙、熊),还有迁徙(如大雁、燕子)、储存食物(如松鼠、蜜蜂)、换毛(如兔子、狐狸)等。比如,大雁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松鼠会提前储存松果,这些都不是冬眠。因此,“所有的动物都会采取冬眠过冬” 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是错误的。
四、连线题。(10分)
33.(2024三上·宁津月考)将动物与其皮肤特点一一对应。
皮肤柔软且有很多中空突起以减少水的阻力 鸭子
羽毛上有油脂不易沾水 北极熊
黑色皮肤,无色透明的毛 鱼
皮肤有黏液便于水中游泳 河马
没有毛和汗腺,皮肤容易失水 海豚
【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皮肤柔软,体表的中空突起(鳞片等结构)可减少水的阻力;鸭子的羽毛能分泌油脂,使其在水中不易沾水;北极熊的黑色皮肤利于吸收热量,无色透明的毛可反射光线并保温;河马皮肤分泌的黏液能帮助其在水中滑行;海豚作为水生哺乳动物,皮肤裸露无汗腺,水分易流失,需经常入水保持湿润。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6分)
34.(2024三上·宁津月考)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
明明在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的时候,做了如下的实验:
1.将带根的凤仙花放入装有水的锥形瓶内。
2.将植物的 浸泡在瓶内的水中。
3.瓶口用泡沫塞塞住,在水面上滴一些 ,使瓶内的水不会 到空气中,并在瓶壁水面处做好 。
4.一天后,观察锥形瓶内的液面 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天的时间,植物的茎和叶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水面降到 下面,说明了锥形瓶内的 减少了。证明了根具有 的作用。
【答案】根部;植物油;蒸发;标记;高度;标记;水;吸收水分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实验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通过观察水瓶中的水位变化,可以推测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1、将带根的凤仙花放入装有水的锥形瓶内。锥形瓶玻璃瓶透明,方便放置凤仙花和观察根吸收水分情况。
2、将根浸泡在水中,因为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若浸泡的是茎或叶,无法直接验证根的作用。
3、水面滴植物油的目的是形成一层密封膜,阻止水分通过蒸发进入空气;标记则用于精准对比实验前后的液面高度,确保结果可测量。
4、观察液面高度变化,液面降到标记以下,说明水的总量减少。由于植物油隔绝了蒸发,且植物茎、叶状态良好,可推断水分被根吸收并运输到茎和叶,从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 / 1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第二实验小学+张秀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2024三上·宁津月考)通过模拟活动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 。
2.(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 或 等。
3.(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 。
4.(2024三上·宁津月考)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鱼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 ,感知 的变化。
5.(2024三上·宁津月考)有的植物的身体由 、 、 、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二、选择。(每题2分,共24分)
6.(2024三上·宁津月考)海燕能在雨中飞,这表明了羽毛有( )特点。
A.很轻 B.中空 C.不易粘水
7.(2024三上·宁津月考)明明去甘肃鸣沙山旅游的时候有骆驼骑乘体验,当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沙漠中走到骆驼身边,他发现骆驼的脚掌宽大厚实,明明觉得这很适合骆驼( )。
A.在水中划水 B.在草原奔跑 C.在沙漠行走
8.(2024三上·宁津月考)鸭子的脚上有蹼,( )。
A.适合飞翔 B.适合游泳 C.适合在陆地上走路
9.(2024三上·宁津月考)大麻哈鱼在海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中。它们这样长距离迁徙的目的是( )。
A.觅食 B.繁殖 C.适应季节的变化
10.(2024三上·宁津月考)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毛是无色透明的,在阳光照射下呈白色,这主要起到( )的作用。
A.减少热量散失,抵御寒冷
B.使北极熊看上去很好看
C.使身体更加光滑
11.(2024三上·宁津月考)猫在捕捉老鼠的时候非常的迅速、敏捷,是因为( )。
A.足上有锋利的爪 B.足底有肉垫 C.脚掌上有毛
12.(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动物有迁徙行为的是( )。
A.麻雀 B.青蛙 C.燕子
13.(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面属于萝卜根的作用的是( )。
A.固定作用 B.吸收水分 C.AB均对
14.(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选项中,( )不是葫芦藓的身体的一部分。
A.茎 B.叶 C.花
15.(2024三上·宁津月考)猴子都有长长的前肢是( )。
A.为了跑的快
B.为了在树枝上攀爬
C.因为后肢没有发育好
16.(2024三上·宁津月考)图中植物的根属于( )。
A.直根系 B.须根系 C.无法确定
17.(2024三上·宁津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根可以固定植物
B.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
C.植物的根都是像胡须一样的细长根,没有主根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8.(2024三上·宁津月考)当寒冷的冬季来临的时候,青蛙的体温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下降。( )
19.(2024三上·宁津月考)“根深蒂固”是因为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
20.(2024三上·宁津月考)青蛙的后腿比前腿长且粗壮,这使得青蛙适合游泳。( )
21.(2024三上·宁津月考)猫的足有利爪主要是为了捕食和搏斗。( )
22.(2024三上·宁津月考)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虽然不会飞翔,但是它的大翅膀张开后像帆船的风帆,提高了它奔跑的速度。( )
23.(2024三上·宁津月考)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 )
24.(2024三上·宁津月考)鳄鱼的四肢粗短、趾间有蹼,这使它们可以在陆地和水中自如的活动。( )
25.(2024三上·宁津月考)变色龙的身体的颜色可以变化,只是为了好看。( )
26.(2024三上·宁津月考)企鹅不会飞,但是它的翅膀可以帮助它快速地游泳。( )
27.(2024三上·宁津月考)天鹅在冬天来临的时候从北方飞向南方是为了躲避严寒。( )
28.(2024三上·宁津月考)苹果树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构成,但是每一部分不一定都同时在一个季节出现。 ( )
29.(2024三上·宁津月考)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的时候,只需要注意多浇水,对于根没有过多的要求。( )
30.(2024三上·宁津月考)菠菜的根是直根系,小麦的根是须根系,所以它们的根的作用也不相同。( )
31.(2024三上·宁津月考)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 )
32.(2024三上·宁津月考)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所有的动物都会采取冬眠这样的方式来过冬。( )
四、连线题。(10分)
33.(2024三上·宁津月考)将动物与其皮肤特点一一对应。
皮肤柔软且有很多中空突起以减少水的阻力 鸭子
羽毛上有油脂不易沾水 北极熊
黑色皮肤,无色透明的毛 鱼
皮肤有黏液便于水中游泳 河马
没有毛和汗腺,皮肤容易失水 海豚
五、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6分)
34.(2024三上·宁津月考)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
明明在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的时候,做了如下的实验:
1.将带根的凤仙花放入装有水的锥形瓶内。
2.将植物的 浸泡在瓶内的水中。
3.瓶口用泡沫塞塞住,在水面上滴一些 ,使瓶内的水不会 到空气中,并在瓶壁水面处做好 。
4.一天后,观察锥形瓶内的液面 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天的时间,植物的茎和叶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水面降到 下面,说明了锥形瓶内的 减少了。证明了根具有 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模拟实验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实验通过模拟小鱼在不同环境中的颜色,来验证鱼的保护色对其生存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鱼身体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种颜色特点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
2.【答案】麟;毛;甲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皮肤表面的覆盖物不同,这是它们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哺乳动物(如狗、猫)的皮肤表面通常覆盖着毛发,毛发能帮助它们保暖。鸟类(如鸡、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羽毛不仅能保温,还能帮助它们飞行。鱼类(如鲤鱼、草鱼)和爬行动物(如蛇、蜥蜴)的皮肤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鳞片能保护它们的身体,减少水的阻力或防止水分流失。
3.【答案】冬眠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是冬眠。
【分析】动物冬眠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暂时的休眠而不是死亡。
4.【答案】躲避障碍物;水流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侧线是特殊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周围物体的振动,帮助鱼在水中灵活避开障碍物,适应水生环境。
5.【答案】根;茎;叶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负责吸收、运输和制造养分;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与繁殖有关。不同植物的器官组成可能不同,比如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和茎。
6.【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类羽毛能在水中或雨中保持功能,主要依赖羽毛表面的油脂层和特殊结构,使得水分不易附着(即不易粘水)。这样羽毛能保持轻盈和保温性,让鸟类在雨中仍能正常飞行。
A “很轻” 和 B “中空” 主要与羽毛的重量和结构轻盈有关,这有助于鸟类飞行,但无法解释为何能在雨中飞行(雨水粘在羽毛上会增加重量,影响飞行,与轻重本身无关)。C正确:只有 “不易粘水” 能直接说明羽毛在雨中不被水大量附着,从而不影响海燕的飞行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沙漠地面松软,宽大厚实的脚掌能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沙子的压强,防止骆驼陷入沙中,适合在沙漠行走。A 是鸭、鹅等水禽脚掌的作用,B 是猎豹等草原动物的特点。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蹼是鸭子脚上连接趾的薄膜,划水时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推力,帮助鸭子在水中高效游泳。飞翔与翅膀有关,陆地上走路并非蹼的主要作用。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大麻哈鱼的繁殖习性是回到出生地的河流中产卵,逆流而上的迁徙行为主要是为了繁殖后代。觅食和适应季节变化并非其长距离迁徙的主要目的。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黑色皮肤能吸收阳光中的热量,无色透明的毛形成空气层,减少热量散失,这是北极熊适应北极寒冷环境的重要特征。B、C 选项不符合生物适应环境的本质意义。故选A。
1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A:锋利的爪能帮助猫快速抓住老鼠,使其在捕猎时更迅速、敏捷;这只是体现反应之后;不符合题意。
B:肉垫主要起减震、消音作用;可以辅助抓老鼠的做出最快反应。
C:脚掌有毛与“迅速、敏捷” 无关。
1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迁徙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长距离移动。燕子冬季会飞往温暖的南方,春季返回北方繁殖,属于迁徙行为。麻雀冬季不迁徙,青蛙冬季冬眠,均不属于迁徙。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萝卜的根是变态根,既具有普通根的固定植物的作用,也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 A 和 B 的作用都具备。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有茎和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花是种子植物(如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用于繁殖后代。葫芦藓靠孢子繁殖,不会开花,所以 “花” 不是葫芦藓身体的一部分。
1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猴子多生活在树上,长长的前肢便于它们在树枝间攀爬、抓取食物,这是对树栖生活的适应。A 与前肢长无关,C 说法不符合实际。
16.【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发达的主根,周围有许多侧根,图中显示的直根符合这一特征。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
17.【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A 和 B 是根的基本功能,正确。植物的根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直根系有主根,并非所有根都像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因此 C 说法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气温降低,青蛙的体温也会下降,进而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环境。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深蒂固” 的字面意思是根扎得深,蒂结得牢固,这正体现了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能将植物牢牢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倒伏。因此该说法正确。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青蛙的后腿长且粗壮,主要作用是为跳跃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其能快速跳跃以躲避天敌或捕捉猎物。而青蛙适合游泳,主要是因为其趾间有蹼,能在水中划水产生推动力。因此,后腿长且粗壮并非青蛙适合游泳的原因,该说法错误。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猫的足上锋利的利爪是其重要的生存工具,在捕食时,利爪能帮助猫牢牢抓住猎物,防止猎物逃脱;在与其他动物搏斗时,利爪也是有效的防御和攻击武器。因此,该说法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鸵鸟虽然不会飞翔,但其宽大的翅膀在奔跑时能起到平衡身体、减少空气阻力的作用,就像帆船的风帆一样辅助其保持稳定并提高奔跑速度。这一身体结构特点与其擅长奔跑的生存方式相适应,因此该说法正确。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这是一种保护色。从水面上方往下看,深色的背部与水底的深色环境相近,不易被上方的天敌发现;从水底往上看,浅色的腹部与水面的光亮环境融合,难以被下方的捕食者察觉。这种体色差异是鱼类长期适应环境进化的结果,因此该说法正确。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鳄鱼的四肢粗短,能支撑其身体在陆地上爬行;而趾间的蹼则像船桨一样,有助于它们在水中划水前进。这两种特征结合,让鳄鱼既能在陆地活动,也能在水中自如行动,适应了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因此该说法正确。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变色龙改变身体颜色并非为了好看,而是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这是一种保护色机制,能使其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从而躲避天敌的追捕或隐藏自己以便更好地捕食。此外,颜色变化还可能与变色龙的情绪、体温调节等生理状态相关。因此,该说法错误。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企鹅虽然属于鸟类,但由于长期适应水生环境,翅膀已演化成类似鳍状肢的结构。这种特殊的翅膀形态使其无法飞行,但在水中划动时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让企鹅能够快速游泳,甚至达到每小时 20-30 公里的速度,便于捕食和躲避天敌。因此该说法正确。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天鹅是候鸟,其冬季从北方飞往南方的行为属于迁徙。北方冬季气候寒冷,食物匮乏,而南方相对温暖,且有更丰富的水域和食物资源,能满足天鹅的生存需求。这种迁徙行为是为了躲避严寒、保障自身生存和繁衍,因此该说法正确。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苹果树是绿色开花植物,确实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器官构成。但这些器官的生长和出现具有季节性: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常年存在;花通常在春季开放,果实和种子则在秋季成熟。因此,同一季节不会同时出现所有器官,该说法正确。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移栽树苗时,根系保护至关重要,远不止 “多浇水” 这么简单。树苗的根系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移栽过程中若根系受损、裸露时间过长或土壤贴合不佳,会导致根系无法正常工作,即使浇水再多也难以存活。因此,对根的处理是移栽成功的关键,该说法错误。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菠菜的直根系和小麦的须根系虽形态不同,但核心作用是一致的。两种根系的主要功能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只是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因此,“根的作用也不相同” 的说法错误。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动物都会以冬眠的方式过冬。动物过冬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冬眠(如青蛙、熊),还有迁徙(如大雁、燕子)、储存食物(如松鼠、蜜蜂)、换毛(如兔子、狐狸)等。比如,大雁会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松鼠会提前储存松果,这些都不是冬眠。因此,“所有的动物都会采取冬眠过冬” 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是错误的。
33.【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皮肤柔软,体表的中空突起(鳞片等结构)可减少水的阻力;鸭子的羽毛能分泌油脂,使其在水中不易沾水;北极熊的黑色皮肤利于吸收热量,无色透明的毛可反射光线并保温;河马皮肤分泌的黏液能帮助其在水中滑行;海豚作为水生哺乳动物,皮肤裸露无汗腺,水分易流失,需经常入水保持湿润。
34.【答案】根部;植物油;蒸发;标记;高度;标记;水;吸收水分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实验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通过观察水瓶中的水位变化,可以推测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1、将带根的凤仙花放入装有水的锥形瓶内。锥形瓶玻璃瓶透明,方便放置凤仙花和观察根吸收水分情况。
2、将根浸泡在水中,因为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若浸泡的是茎或叶,无法直接验证根的作用。
3、水面滴植物油的目的是形成一层密封膜,阻止水分通过蒸发进入空气;标记则用于精准对比实验前后的液面高度,确保结果可测量。
4、观察液面高度变化,液面降到标记以下,说明水的总量减少。由于植物油隔绝了蒸发,且植物茎、叶状态良好,可推断水分被根吸收并运输到茎和叶,从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