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华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华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3 14: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及洋务派的主张;知道总理衙门的设立;知道典型的洋务企业名称;知道京师同文馆和派遣留学生
理解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从时代背景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
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平析其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洋务运动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实质起步,它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表明:它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未做根本性的改革,涉及的内容有限,因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必然有限。
(二)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二、教学设计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总理衙门的设立
外交机构(近代外交的开始)
洋务机构
镇压太平天国
二、概况
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口号:自强、求富
主张:中体西用
目的:(1)直接:改变军事上落后西方的状态,镇压太平天国
(2)根本: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5、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崇厚
6、内容:
中心内容:练兵制器
具体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第一个军事工业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直接目的: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问题
企业: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民用工业。
培养人才:
1)创办新式学堂
奕訢设同文馆,北京
李鸿章设广方言馆,上海
专门军事工艺学堂
2)派遣留学生
1872年曾国藩派遣四批,美国
詹天佑,京张铁路
创办近代海军
三、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失败,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是破产的标志
但是毕竟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受到吸引,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建了近代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实力
兴办新式学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教育体制
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派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860年代
运动兴起,代表人物在朝廷有

,地方有


。洋务派主张
,以“自强”“求富”为两大口号。
2、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5年,李鸿章在
创办最大一个军事企业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第一个民用企业
,1862年,在奕訢主持下设立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1872年曾国藩派
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
国留学。
3、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推动了中国
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
的开端,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其失败的根源。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创办的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
3、“中国内江外流多利,几被洋人占尽,——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借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以上主张属于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国正处于
A.太平天国革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边疆危机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观点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鸦片战争爆发前,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能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食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闭关锁国
B、文字狱
C、重农抑商
D、吏治腐败
7、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国富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8、“海轮船招商局创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批”。这说明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
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促使中国富强起来
9、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
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10.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
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11、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今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里所说的“奇局、大变局”是指
A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形势
B英法等国进攻中国的坚船利炮
C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D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
12、中国具有实践性的近代化探索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
D、改革开放
13、有学者说:“洋务运动是在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下由沿海的地方大员开始的,”其中“西方挑战引起的危机感”是指
A、天主教传入
B、鸦片输入
C、两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
14、真正由议论发展为实务,寄托曾国藩“防募谭思之士,智巧之匠,演习试造,以勤远略”意愿的是以下哪一个企业的创办
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同文馆
1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洋务运动中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京师同文馆
16.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不能证明陈独秀第二次觉悟的事实是:
A.洋务运动开启现代化潮流
B.戊戌变法仿效日本现代化
C.辛亥革命仿效美国去帝制
D.《临时约法》倡行三权分立
1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则材料实质上是:
A.指出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
B.批判了近代洋务派
“中体西用”的思想
C.肯定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肯定了“中体西用”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三、简释题
1、帝国的救赎
材料一
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两者具有同样的光彩。、、、、、、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杂着种种偏见,但他是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的人。而后才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用史实说明林则徐“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两者具有同样的光彩”。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在当时有没有被重视并付诸实践?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哪里?
材料二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忻、文祥、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3)、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自强”运动是在怎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4)、如何理解“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答案
一、填空:
1、洋务,奕忻、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2、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美
3、资本主义,现代化
二、选择题
1、C
2、C
3、C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C
16、A
三、
1、1)领导禁烟运动,主持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将强决心。主持编译《四周志》,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没有。人们大多只是将其视为一部“洞悉夷情”的域外地理书,几乎无人阐发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将其发展成为“师夷长技以自强”,并付诸实践。时代价值:这一主张,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时代强音,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先声。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纷纷完成工业革命,急于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大臣目睹西方的坚船利炮,倡导了洋务运动
4)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在生产方式、军队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