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
1、清末新政的举措A
2、“预备仿行宪政”A
3、“皇族内阁”
A
二、教学设计
一、清末新政(1901——1911)
1、原因:
(1)传统社会受到冲击,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2)社会危机,为实现王朝的自我救赎
2、新政的举措:
(1)经济:奖励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改革管制,修订刑律
(3)文化:废科举(1905年)、办学校、派游学
(4)军事:废武举,遍练新军,采用洋操
(5)习俗: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3、性质:地主阶级顽固派的自救运动
4、评价:
(1)从主观目的上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抵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取悦于列强
(2)从活动本质上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3)从客观影响上看,具有进步性,奖励实业,发展资本主义,废科举,推行新学制等促进中国的近代化。
(4)从实际作用上看,具有背离醒,遍练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奖励实业为辛亥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二、预备立宪
1、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一次尝试(知道清政府立宪过)
2、并未真正实行,没有进行实质改革(顽固派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三、皇族内阁
1、1911年,成立“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
2、严重违背宪政精神,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3、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901年,清政府颁布
,实行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废除
。但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宣布
,1911年成立
,预备立宪骗局真相大白,清政府
的目的完全暴露,一部分立宪派走上革命道路,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
二、选择题:
1、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
A,应付国内危机,被迫改变政体
B.增加捐税,加重剥削
C.欺骗舆论,维护皇权
D.顺应历史潮流,引进欧美体制
2、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然而,真实常常存在于矛盾之中。在假维新的过程中又实现过一部分真改革。”如果该判断正确,这个“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4、1905年,慈禧太后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侯调查结局后,若果无妨害,则必决议实行。”这主要表明
A、想派人出洋考察宪政
B、已决定实行君主立宪
C、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D、已下诏预备仿行宪政
5.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6.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中,他观察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是
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
B.把主观的设想作为历史证据
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D.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7、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部分主张
B确立了近代民主宪政体制
C、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8、
右图是旧画报的一幅新闻图片,图中现象的消失于什么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年之后
D、清末新政之后
9、有人称清朝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新政措施仅涉及军事问题
B、新政促进清朝政治、经济近代化
C、新政没有对政治制度进行实质的改革
D、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措施
10、1901年,慈禧太后说:“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之后,清政府推行了
A、戊戌变法
B、新政举措
C、仿行宪政
D、皇族内阁
11、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下列关于该漫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立宪制度就应该嫁接在封建专制的根上
B、画作反映了当时民众普遍期望实行君主立宪制
C、作者讽刺清朝虽推行立宪,但未改变专制的实质
D、画作认为用立宪取代专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革
三、简释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1)材料一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清政府推行了一场什么运动?与材料一相比,清末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你怎样评价?
9答案
一、填空;略
二、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C
D
C
B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三、1、(1)洋务派;
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2)清末新政运动;
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占重要地位;总体上看由原来培养专才到培养通识的变化。
课程种类多样,能培养较为全面的公民素质,总体上起到了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尤其是读经讲经占大量课时表明清政府仍要维护封建传统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