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自主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自主训练(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7 22: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达标自主训练(A)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8分)
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面临的困难是让人 nán yǐ zhì xìn( )的,为了躲避敌机的 fǔ chōng( )扫射,战士们 yǐn bì( )在山坳里,有的战士因为严寒被冻成了冰雕。但是战士们依然 tóng xīn xié lì( )与敌作战,粉碎了敌人的 qīn lüè( )野心。今天的幸福安宁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视之为lǐ suǒ dāng rán( ),而应心怀感恩,牢记无数先辈们的无私 gòng xiàn(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1.任丘(rén rèn)村新上任(rén rèn)的村主任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做了很多努力。
2.她为了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带伤上阵,最终得到了奥运冠(guān guàn)军的桂冠(guān guàn)。
3. 妈妈边削(xuē xiāo)苹果边看侵略者剥削(xuē xiāo)百姓的视频。
4. 我们计划(huà huá)这个周末去划(huà huá)船。
三、选择万花筒。(14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诚诺 荆棘 号招 脱鞋挽裤 B.射剑 健筑 堡垒 决口不提
C.犯罪 平稳 懒惰 人影绰绰 D.拐弯 防碍 党员 胁调有序
2.下列对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绝口不提(谈) 同心协力(共同) B.无价之宝(的) 人影绰绰(姿态柔美)
C.完璧归赵(和氏璧) 攻无不克(战胜) D.理直气壮(公正的)难以置信(设置)
3.下列句子中,删掉加点词语后,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B.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C.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D.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
4.下列句子描绘的情景,与句尾括号里的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左右为难)
B.大家配合默契,先到先下,谁也不抢道,谁也不挤谁,人员很快撤离完毕。(协调有序)
C.每年一入秋,山坡上那一大片的银杏叶就变黄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随风摆动,闪闪发亮,带给你难得的清凉。(金碧辉煌)
D.碧绿的草原上,只见一群小羊一会儿低头吃草,一会儿卧在草地上晒太阳,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又追着蝴蝶跑上一阵。(悠然自得)
5.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新一代智能送餐机器人更加智能,它不需要轨道,通过融合多传感器信息,采用3D避障方案,使机器人在混合环境中能更高效地执行任务。同时,它的价格也比以前便宜了一半以上。
A.新一代智能送餐机器人依靠多传感器信息在混合环境高效执行任务。
B.新一代智能送餐机器人价格大幅降低。
C.新一代智能送餐机器人更智能且价格更便宜。
D.新一代智能送餐机器人不需要轨道,运行效率高。
6.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语文要素
A.带着问题读,对课文内容理解更快,阅读速度也就更快了。
B.抓住一段话的中心句,就知道这段话要讲什么,可以读得更快。
C.连词成句地读,避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可以让阅读速度更快。
D.读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回读,可以让阅读速度更快。
7.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在( )。(2分)
这个时候,奶奶总会在一大早就挎上个竹篮。
①等到秋季,桐果陆续成熟。②一夜过后,每天在菜地里都会有不少落下来的桐果。③走到菜地里,捡拾落在地里的桐果。④回来后,堆在门前空地上。⑤桐果成熟的时节,奶奶基本天天能够捡拾回来一篮。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洞里有通向地面的气孔,因此地道里的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明亮的光线。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2.照样子,写出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2分)
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1)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
( )
(2)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
( )
3.新素材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琪琪知道中国航天蕴含了高端的科技智慧。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图。请你结合此图,用简短的语句向聪聪转述其内容。(2分)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搭石》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
的精神和 的美好品质。
2.读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我知道了: 是两条腿的动物中跑得最快的,
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
3.葛洪的“ ,不弃功于寸阴”和陶渊明的诗句“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都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奋发图强。毛泽东的“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和岳飞在《满江红》中写的“莫等闲, , ”都提醒我们不能虚度光阴。
六、生活实践题。(3分)
我们常把很慢的速度叫“龟速”。事实上,有许多动物的速度比乌龟慢得多。结合资料,选取一种动物,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写什么比乌龟的速度更慢。(3分)
乌龟:约60米每小时
蚯蚓:约18米每小时
蜗牛:约8.5米每小时
海参:约4米每小时
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32分)
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32分)
(一)
①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 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②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处。文中哪一句是对这个标题的解释 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2分)
3.蔺相如的门客们为什么会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蔺相如真的那么害怕廉颇吗 (2 分)
4.蔺相如的话里包含了哪些意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蔺相如并不是真的怕廉颇,而是为了整个赵国,有意避开廉颇以免产生矛盾。
B.蔺相如避着廉颇,是为了整个赵国。
C.蔺相如和廉颇对于赵国来说,是两个顶梁柱,他们之间不能内讧。
D.秦王运用计策让蔺相如和廉颇之间产生矛盾,以便乘虚而入,灭掉赵国。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你更喜欢谁 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基础的快速阅读法包括跳读、略读和扫读三种。跳读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略读就是一个人以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扫读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地扫描,以获取大量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材料二】无声视读法是汉文快读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所谓无声视读,其实是一种“眼脑直映”。它只要求眼睛与大脑活动,要使眼睛看到的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即产生反应。“眼脑直映”的路线比通常看书的路线要短得多,这样阅读速度就快了。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2.读材料一,想一想下列情况分别适合用哪种速读方法。(填序号)(3分)语文要素
A.跳读 B.略读 C.扫读
(1)快速确定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 )
(2)从书籍或文章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关键性的观点。( )
(3)在不影响理解程度的情况下,大量寻找信息和资料。( )
3.请你抓住关键语句,提取重要信息,说说什么是“眼脑直映”。(2分)
4.最近,亮亮很困惑:每次阅读测试,他都能快速读完文章,做完题目,可最终的成绩都不太理想。这是为什么 请你试着解答并给他提一些建议。(至少写两点)(2分)
(三)搭 排
①春末夏初,雨水就旺了起来。门前的小溪,也一改往日的温柔,洪波涌动,震撼着这一方土地。
②小溪边泊满了小木排,每块木排上立着一位汉子,他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握竹篙,作好了出发的准备。碰到父亲开排时,我就赖在木排上不动,想要搭排,但每次都被呵斥上岸。
③不远处,三叔就要开排了,我带着小伙伴又飞快地跑过去。
④“三叔,让我们搭一段排好吗 ”三叔居然答应了我的请求,我高兴极了。不过他也提出了要求:“你们搭到集市边上,就下排回家!”
⑤我们满口答应,因为从这里到集市边足有三四里水路。于是,大家跃上了三叔的木排。大家学他的样子,两腿分开站立着,注视前方。
⑥一开始,木排在洪波中穿行。水急浪高,洪水拍打着木排发出啪啪的响声,水花四溅,冰凉冰凉的。我突然害怕起来,腿脚发软,有点儿站立不稳,真想一下子蹦上岸去,但如箭一样疾驰的木排,没有给我任何机会。提心吊胆了好久才渐渐适应下来,腰杆也慢慢地直了起来。这时,我才开始好奇地注视前面,三叔的竹篱左右逢源地点在溪堤与沙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的身体不停地左右摇摆,木排也跟着快速地转弯,竹篙常被他撑成一张大弓。行到逼仄处,眼看木排就要撞上河堤了,我本能地做出趴下去的姿势,但木排却在我担忧的瞬间滑了过去。经过无数次虚惊后,木排才漂进一段宽展的河面,我重新站起来。这时,两岸的青山、稻田、吊脚楼,连同披蓑戴笠的人们,缓缓地向后翻过去。三叔也直立起来,握着竹篙,更显得魁梧有力了。
⑦当我开始适应漂流,心头涌起阵阵畅快的感觉时,前面突然出现了大坝——木排就要“落坝”了。
⑧这是一道很高的坝,我经常看见木排“落坝”时被急流掀翻,人被卷进旋涡中。但三叔却不慌不忙,他命令我用手抓紧他背后的衣服,叫后面的伙伴抱着我的腰,依次轮流,大家就连成了一个整体,这队形有点像平时玩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正当我胡思乱想时,木排已从两米多高的坝槽腾空而下,我来不及思索,就一下子钻到了坝底,整个身子也跟着浸入到浑浊的洪波里,眼前一片浑浊。一种冰凉的感觉迅速弥漫全身,我还来不及细想,木排又一下子漂出了水面。
⑨当我还沉浸在脱离危险的喜悦中时,木排一下子靠岸了,仔细一看,已到集镇的码头边了。大家只好跳下木排,转身一看,三叔的木排早已没有了踪影,只有一溪洪波拍打着溪堤,涌向远方。
⑩1979 年,公路从县城通到了家门口,再也没有山里人放排了。
1.读完短文后,我知道本文重点写了木排 和 两个场景。(2分)
2.读完短文后,我知道“搭排”指 。(2分)
3.下列句子中,对第⑧自然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叔和“我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B.三叔带“我们”“落坝”的经过。
C.木排“落坝”时被急流掀翻了。 D.“我们”搭乘木排钻到了坝底。
4.请用“ ”在第⑥自然段画出“我”“提心吊胆”的具体表现。(2分)
5.作者在结尾写道:“1979年,公路从县城通到了家门口,再也没有山里人放排了。”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八、习作。(30分)
同学们喜欢漫画吗 漫画那独特的画风,夸张的情节,以及突出的人物特点,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老师、同学、朋友……用一两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他(她)的特点,将其“画”出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 400字。(自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难以置信 俯冲 隐蔽 同心协力 侵略 理所当然 贡献
二、1. rén rèn 2. guàn guān 3. xiāo xuē 4. huà huá
三、1. C 2. D 3. D 4. C 5. C 6. D 7. C
四、1.提示:删掉“,明亮的光线”。
2.(1)敌人用各种方法破坏地道。
(2)到月球上去需要搭乘火箭。
3.示例:聪聪,我国航天事业于 1956年起步,从此突飞猛进。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进入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活动;在2021年和2024年“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八号”分别发射升空。
五、1.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
2.鸵鸟 猎豹 光
3.不饱食以终日 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光阴迫 只争朝夕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六、示例:也许你觉得乌龟的速度已经很慢了,实际上,还有比它更慢的。蜗牛的速度约是 8.5米每小时,而乌龟的速度约是 60米每小时,乌龟的速度差不多是蜗牛速度的7 倍。
七、(一)1.之所以 是因为 如果 就
2.标题:负荆请罪
用横线画出: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3.因为蔺相如见了廉颇就赶紧让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不是真的害怕廉颇,他是为了赵国的利益,避免与廉颇产生冲突,防止赵国力量削弱,让秦国有机可乘。
4. D
5.蔺相如是顾全大局的人,廉颇是知错能改的人。
示例一:我更喜欢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顾全大局的胸怀令人钦佩。
示例二:我更喜欢廉颇,他虽然一开始争强好胜,但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去改正,这种知错能改的品质很可贵。
(二)1.①跳读 ②略读 ③扫读 ④无声视读
2.(1) B (2)A (3)C
3.眼睛看到文字、符号或图形,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即产生反应。
4.示例:因为真正的速读,不仅要阅读速度快,还要边读边理解。
建议:①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做题时集中注意力;②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捕捉有用信息;③读完后简单梳理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思路点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读题与读文:先读题目,明确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阅读时圈点勾画出关键信息,如表明观点、结论的语句等。
信息筛选:审清题干限定,精准定位信息源。从总起句、结尾句等关键处提取信息,遇到分散信息要全面梳理。整合时尽量用原文词,概括简洁准确,分点呈现。
选择题:一审题干明要求,二找原文对应句,三把选项切片比对,关注敏感词,依据常见错误类型判断。
材料探究:分析材料间共性与个性,或挖掘不同主题材料的内在联系,整合得出结论。
图表解读:看清表头,分析数值变化找规律,转换为文字时用词精准,避免数字罗列。
(三)1.在洪波中穿行 “落坝”
2.搭乘木排外出
3. 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第⑧自然段围绕木排“落坝”展开,讲述三叔带领“我们”“落坝”的过程。A选项“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只是队形的比喻,并非主要内容;C选项木排没被掀翻;D选项“钻到坝底”只是“落坝”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不全面。所以B选项最准确。
4.我突然害怕起来,腿脚发软,有点儿站立不稳,真想一下子蹦上岸去,但如箭一样疾驰的木排,没有给我任何机会。
5.体会到作者对搭排这种传统生活方式消失的惋惜、失落之情。搭排曾给作者带来独特的经历和乐趣,公路修通后放排活动不再有,这意味着一段充满趣味和回忆的生活结束,作者借此表达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七、作文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