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
1、兴中会的成立A
2、同盟会成立及意义B
3、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A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A
5、《临时约法》A
6、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设计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
(1)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2)资本输出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推动
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
(1)1894年
(2)孙中山
(3)檀香山
(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同盟会
(1)1905年8月,孙中山,日本东京
(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机关报:《民报》
(4)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意义:使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三、三民主义
1、内容: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实现中国独立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实行政治改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心是土地问题,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生产力发展而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全民共享。
2、评价:
(1)积极性。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2)局限性。民族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民权主义忽视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民生主义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四、武昌起义
1、1911年10月10日
2、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该国号为“中华民国”
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元年)
2、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3月
2、分权性质
3、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七、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
1、1912年2月12日,宣统下诏退位,结束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2、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八、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
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1)积极性: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民主革命
d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e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其失败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继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2)、局限性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3、理解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说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894年,孙中山在
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1905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宣布
、
、
、
十六字纲领,创办
作为其机关报,在该报发刊词上孙中山将十六字纲领阐发为
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纲领。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
3、1911年10月10日,
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改国号为
。因这一年为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
正式成立,3月颁布
,具有资产阶级
的性质。
5、1912年2月12日,
下召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
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
革命,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
二、选择题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B.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治纲领
C.除总部以外同盟会分部遍及国内外许多地方D.号召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
2、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
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B.以资产阶级立宪派为主体的立宪政府
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平分秋色的联合政府
D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
3.“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太平天国时
B.戊戌变法时
C.义和团运动时
D.辛亥革命后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5、“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这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6、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说其失败主要依据是
A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B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D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7.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动摇了封建制度根基
C.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8.朱德曾在云南亲自参加过辛亥革命,并有诗《辛亥革命杂咏》追忆了这段革命经历。诗中道:“同盟领袖是中山,清帝推翻民有权。起义武昌全国应,扫清封建几千年。云南起义是重阳,下定决心接武昌。经过多时诸运动,次成一夜如开场。”诗中不合史实的是(
)
A.辛亥革命的领袖
B.辛亥革命的地点
C.辛亥革命的过程
D.辛亥革命的结果
9.民国初年,有人在《时报》上发表文章,其中写道:“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
B.内阁制
C.君主制
D.共和制
10、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属于: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下列银元由清政府发行的是
A
B
C
D
12.下列刊物属于研究同盟会纲领和主张的原始资料是
A
B
C
D
13.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14.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15.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16.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7.蔡元培曾撰写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辈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
鲁迅
B
宋教仁
C
陈独秀
D
孙中山
18.“此次革命,是光复汉族,建立共和政府,无如虏廷仍未觉悟,派兵来鄂,与民军为难,
我辈宜先驱逐在汉口之敌,收复北京,以完成革命之志。”文中的“革命”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19、某革命团体成立的章程中说:“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该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共产党
20、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是三大主义者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治化焉。”以下不属于孙中山所讲的“三大主义”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21、革命党人、文学家胡石庵在纪念某次起义中英勇就义的烈士是写道:“龟山苍苍、江水泱泱,烈士一死满清亡,掷好头颅报轩皇,精神栩栩下大荒,功名赫赫披XX。”
A、广州
B、武昌
C、南京
D、北京
22、有学者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命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讲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
A、君主统治
B、社会性质
C、封建统治
D、革命任务
三、材料分析
1.《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问题:(15分)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6分)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4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国士大夫之认识西方,先后表现三种不同程度,、、、、、、、第一是因中西接触而生之认识与感想,无论为正确为错误,只是一种初步的反应。第二是中国官绅在面对已有中西关系而产生之问题是所衍生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显然是近代中国独有的观念,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尽同于西方近代。第三是移植西方固有观念,以吸收为中国人自己思想的重要成分。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问题:
(1)19世纪中国士大夫因中西接触产生了怎样的“认识与感想”?
(2)“这些新观念显然是近代中国独有的观念,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尽同于西方近代”其中的“新观念”指的是什么?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士大夫是如何“移植西方固有观念”的?
3.辛亥革命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l1分)
10课答案
一、填空(略)
二、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A
D
D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B
D
D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三、简释:
1、(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3分)
(2)创立了革命团体,如兴中会,进行革命宣传;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和200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临时约法》。(4分)
(3)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2分)表现: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2分)
2、(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在军事技术上落后于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出现学习西方,要求变革的新思潮。
(2)洋务思想。主张“中体西用”
(3)甲午战后,康、梁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动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结果由于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为指导,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3.标题部分(3分)
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
·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
·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
·一场伟大的革命
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
·辛亥革命百年祭
观点部分(4分)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致的观点。(2分)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提倡人人平等
其他答案.(0分)
⑤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致的观点。(2分)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
.
其他答案。(0分)
史实部分(4分)
②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敝实.(2分)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立民国
其他答案。(0分)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
其他答案。(0分)
(标题)辛亥革命:
①
(一)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推翻清朝帝制
2)
②
2.
③
1)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l)
④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
⑤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度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