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
小说阅读
考 点 突 破
典 例 精 讲
考点一
情节
考向
1
情节梳理【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潍坊]与永安长城的相遇,也是一次与历史的相会。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写作
思路,把下面的简图补充完整。(3分)
2.[2024济宁]【读·理】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小说情节。(3分)
方法思路
考向
2
情节作用
山东设问
1.[2023淄博]“牧羊老汉打发儿子送羊”这一情节设置巧妙,体现了小说构思的匠心,请谈
谈你的理解。(6分)
2.[2023济宁]第⑦段是视频需要拍摄的重要情节,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方法思路
考点二
人物
考向
1
分析人物形象【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威海]请用词语概括文中老陈的形象特点。(3分)
2.[2024东营]说角色。为让演员全面、准确把握所饰角色,请你概括“续和”人物形象,并作简
要分析。(4分)
方法思路
考向
2
揣摩人物心理【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烟台]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大姐
当时的内心活动。(2分)
2.[2024济宁]【读·品】品读第 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我”的心理。(3分)
方法思路
考向
3
分析人物作用
方法思路
考点三
分析物象作用【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日照]作者回忆奶奶时,一再写到海棠,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
2.[2024威海]作者为什么详写“水泥画”这个老物件 (3分)
方法思路
考点四
环境描写作用【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烟台]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表格。(4分)
环境描写 主要 作用 探究小结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 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 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① ③请对如
何写好环
境描写提
出两点建
议。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 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 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节选自《社戏》) ② 2.[2024滨州]文章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方法思路
考点五
构思艺术【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烟台]第⑤段从记叙顺序上来看属于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2分)
2.[2024东营]请举例说明本文的几种叙述方式,并从小说技巧角度简述其综合运用的作用,
以利于微电影分镜头的交错拍摄。(4分)
方法思路
考点六
探究拓展【散文通用】
山东设问
1.[2024山东]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动。你
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 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4分)
2.[2024东营]班委会提供了歌剧《江姐》插曲《红梅赞》和《祖国不会忘记》两首歌曲,作
为微电影结尾的配乐。请你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2分)
方法思路
[2023枣庄改编]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29分)
河 流
申 平
①半夜,猎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感觉热浪灼人,探头往外一看,原来是山林起了
大火!他连枪都没顾上拿,连滚带爬就开始逃窜。
②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猎人在树下烤红薯,突然有猎物跑过,他立即去
追赶猎物。当他带着猎物,疲惫地回窝棚睡觉的时候,那个没被踩灭的火苗,已经慢慢燃
成了一场漫天大火。
③大火快速推进,猎人一路狂奔!他逃命的方向,就是山下那条河。
④当他扑通一声跳进水里,这才大喘了一口气。转过头,他看见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
咆哮和毕毕剥剥的声响,正朝河边扑来。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他移动身体,开始
向河对岸游去。这时借着火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
⑤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
⑥啊呀呀,原来野兽也知道跳水逃命啊!他在山里打猎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
的野兽。整个河面上,乌泱乌泱的,到处都拥挤着逃命的生灵,黑暗中也分不清啥是啥。
而且在他背后,还不断传来噼里噗噜下饺子一般的声响。
⑦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肩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腰里有
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立即拔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
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它们近在咫尺,只要他挥刀刺出……
⑧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此时此刻,周围所有的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
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什么都不顾了,只管拼命向对岸游去。他不由得想到,这些动物都
是你害的,现在你还想杀害它们,你还算个人吗?他抽了自己一耳光,也开始往前游去。
⑨但是动物们很快折返回来。猎人发现,对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兽
只好顺流而下,寻找着容易攀登的地方。
⑩大火已经烧到河边来了,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是因为这里水面宽阔,都
没有成功。河里的动物们更加惊慌了,它们挤挤挨挨,加速往下游冲去。
猎人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他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
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只有灵长类的他才能看出,壶口这地方有多危险。就在壶口两岸,
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如果大火烧到这
里,只要轻松一扑就过河了……
不行,祸是我闯的,我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那样我的罪过就更大了。猎人听见
自己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碰碰
撞撞,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
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
对岸的树枝。猛砍,猛砍!
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这个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应过
来,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到岸上,开始上树去掰树杈,还有在底下拔小树的。第二
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而且它们还懂得不能往水里
推的道理。接着,野猪、狗熊、老虎等动物也上岸了,它们用嘴和爪子开始帮忙。猎人第
一次知道,原来动物竟然如此聪明!
事实马上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
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
河流载着所有生灵继续向前推进。
前面就到了一处地河。说是地河,其实就是水流通过山洞。这条地河,猎人平时
根本不敢靠近。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缠绕,传说有恶龙把守。现在要不要进呢?他犹豫着,
转身看着身后的大批野兽,再看看顺着河岸一侧追过来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想就是今
天了,就算是刀山也得往前闯了。
猎人硬起头皮,开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渐渐适应黑暗。但是他的眼睛却远不如动物
的眼睛明亮,嗅觉也远不如动物敏锐。动物们一进山洞,就立刻感到阴风扑面,气味不对。
而且洞内到处怪石嶙峋,暗藏杀机。等到猎人闻到一股腥臭味道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陡然,前面的水面巨浪翻腾,就听见哗啦啦一声巨响,有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
面,拦住了去路。猎人抬眼看去,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但见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条白
色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芯子嘶嘶作响。啊呀,原来这就是传
说中的恶龙啊!
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它们互相冲撞践踏,哀叫声声。猎人也想跑,但是
他浑身发抖,胆战心惊,根本跑不了。他只好拔出匕首,与巨蟒对峙,又朝身后吼叫:不
要怕,一起来跟它干呀!
动物们当然听不懂他的话,但是却被他的气势鼓舞了。它们重新聚拢在他的身边,
霎时形成了一个方阵,一起与巨蟒对峙。
啊——!猎人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随即,所有的动物开始用自己的声音大
叫起来。
哇——!呜——!呕——!嗷——!
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雳在山洞里炸响,惊天动地,穿云裂石,直击
前面的巨蟒。
那条巨蟒好像真的被击中了。它的身体晃了几晃,然后就缩回水里,并且掉头向前
游去,它瞬间变成了带路的向导。
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
前面,隐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选文有删改)
第一步:把握故事情节。
开端:猎人避火下河。发展:遇到峭壁。高潮:闯入地河。结局:找到出口。
第二步: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主人公猎人涉及的事件,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概括人物形象。
第三步:看环境描写。
找到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如大火、壶口、地河等,思考其对情节推进和猎人形象塑
造的作用。
第四步:看构思艺术。
边读边思考,边标画,留意对猎人的细节描写、对物件和环境的描写等暗藏伏笔的地方,
分析后文又是怎样与之照应的,体会情节的合理性和结构的严谨性。
第五步:拓展阅读。
根据阅读感悟,结合链接材料,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深入思考。
1.情节梳理 根据提示,把小说情节内容补充完整。(2分)
避火下河→遇到峭壁→①_________________→闯入地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找到出口。
砍树断火(1分)
巨蟒拦路(或共战巨蟒)(1分)
2.分析人物形象 简要分析小说中猎人这一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猎人是善良的人,灾难面前不忍杀害动物(1分);②猎人是有担当的人,能勇敢爬上
树去砍树,主动带领动物们逃生(1分);③猎人是勇敢的人,能与巨蟒对峙(1分);④
猎人是负责的人,他不小心引发了森林大火,使动物们陷入绝境,逃生时认为自己不应该
有杀害它们的念头,并努力带领动物们逃到安全的地方(1分)。
3.词句赏析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猎人和动物们声音的高亢嘹亮(1分),表现了猎人和动物们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勇气和力量(2分)。
4.内容理解 下列对小说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B
A.小说以“逃生”为叙述主线,通过峭壁、壶口和地河三处场景的转换,高潮迭起,一波三折。
B.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洞察入微的心理描写,将人与动物的友谊渲染得淋漓尽致。
C.小说结尾对猎人和众野兽是否顺利脱险留有空白,给读者思索的空间,充满艺术的张力。
D.小说运用“碰碰撞撞”“挤挤攘攘”等大量叠词,语言生动,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
解析:B项中的“将人与动物的友谊渲染得淋漓尽致”理解有误。结合全文内容可知,文中
表现了在危险面前,猎人和动物们共同与火灾搏斗,把临危不惧的表现刻画得惟妙惟肖,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
5.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多次描写大火蔓延的情况,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人物心理 小说最后写猎人和各种动物历经艰险,终于看到了地河的出口。请你结
合全文,试分析猎人此刻会有哪些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大火不断蔓延过来,才产生了为什么逃、以什么方式逃、
往哪里逃等一系列问题,主线清晰(1分);描写大火,渲染了紧张的氛围(1分);侧面
烘托了猎人和动物们惊慌、恐惧的心理(1分)。
喜悦,历经艰险,猎人终于和动物们走出了绝境;骄傲,一波三折,战胜了困难,更战胜
了自己;感动,动物不是“天生的猎物”,而是“可亲的朋友”;反思,与大自然如何和谐相
处;期待,期待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善待世间万物的自己。(答出三点即可)
7.构思艺术 小说写作中,往往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和照应
(用原句)并分析其作用。(3分)
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肩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
伏笔:他一口气游上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连枪都没顾上拿,连滚带爬就开始逃窜(1分)
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1分)
使文章情节合情合理,结构严谨(1分)
8.构思艺术 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②段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运用插叙的手法(1分),文章第②段交代了森林发生大火的原因(1分),丰富了
文章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使猎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猎人
虽不小心引发森林火灾,但承担责任,逃生时努力带动物们逃至安全的地方(1分)。
9.探究拓展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小说故事情节,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3分)
链接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
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选择,
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链接材料中的“世界各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
人类面对灾难,应学会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本文主要刻画了在火灾面前,猎人和动物们齐
心协力、勇敢战斗的场面,揭示了人类必须懂得学会尊重自然、与动物和睦共生这一主题。
示例:在灾难面前,猎人主动放弃眼前猎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1分),在与动物们逃
生过程中,与动物共同对抗蟒蛇,寻找出路(1分),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必须懂得学会
尊重自然、与动物和睦共生的主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