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古诗词曲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 古诗词曲阅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部分
/
专题十 古诗词曲阅读
考 点 突 破
典 例 精 讲
考点一
内容理解分析
考向
1
客观题
山东设问
1.[2024东营]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2分)
2.[2024山东]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3.[2024潍坊]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方法思路
考向
2
主观题
山东设问
1.[2023济宁]尾联为什么要写“三竿竹”?(3分)
2.[2023济南]有人说,本诗诗境不限于雨霁,而是将时间向前、向后进行了延展,扩大了
诗歌容量。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3.[2023东营]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试就本诗谈谈你的理解。(2分)
方法思路
1.看标题。标题通常蕴含丰富的信息:有的交代时间、地点、背景、事件;有的交代写作对象(动植
物);有的体现情感或奠定感情基调;有的暗示写作手法(咏物诗常用);有的提示题材类别,再根
据题材把握情感主旨。
2.看作者。若作者是平常课内的诗人,要学会知人论世,了解其生活时代、生活背景、写作风格。
3.看注释。注释与诗歌内容同样重要,往往会有重要提示:提供写作背景或时代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解释重点词句,帮助理解内容或情感。
4.看意象。意象是诗人为表达情感或主旨而特意挑选的客观景物,根据平时积累,领悟意象内涵,把握诗歌主旨情感。
5.看词语。诗歌中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多为形容词或者动词),抓住情感词,把握情感思想。
6.看典故。有时作者通过典故借古论今品评时事;有时通过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7.看尾句。诗歌结尾方式多样:以景结句、以情结句、以理结句、以问结句等。无论哪种方式,结尾往往都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情感主旨。
考点二
意象、意境与画面
山东设问
1.[2024烟台]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江远归舟动夕阳”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2分)
2.[2023潍坊]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4分)
3.[2023烟台]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2分)
方法思路
考点三
炼字品析
山东设问
1.[2024山东]小元选择本诗参加“诗意中国”古诗文朗诵会,老师建议“塞禽唯有雁,关树但
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读。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4分)
2.[2023东营]本诗为“盛唐绝作”,展现出诗人“俱臻绝顶”的艺术表现力,试从“炼字”的角
度加以赏析。(至少赏析2个字)(2分)
3.[2023菏泽]赏析“柳叶微风闹”中“闹”字的妙处。(2分)
方法思路
考点四
句子赏析
山东设问
1.[2024潍坊]本诗尾联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4分)
2.[2024济宁]赏析画线诗句的表达效果。(3分)
方法思路
考点五
情感主旨
山东设问
1.[2024东营]甲诗既有作者对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________,更通过“何须怨”三字表达对他
们的________。乙诗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为“引得春风度玉关”,借以表达作者对左公的__
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2024日照]这首诗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旷达之情,请简要分析。(4分)
方法思路
1.看标题。标题通常蕴含丰富的信息:有的交代时间、地点、背景、事件;有的交代写作对象(动植
物);有的体现情感或奠定感情基调;有的暗示写作手法(咏物诗常用);有的提示题材类别,再根
据题材把握情感主旨。
2.看作者。若作者是平常课内的诗人,要学会知人论世,了解其生活时代、生活背景、写作风格。
3.看注释。注释与诗歌内容同样重要,往往会有重要提示:提供写作背景或时代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解释重点词句,帮助理解内容或情感。
4.看意象。意象是诗人为表达情感或主旨而特意挑选的客观景物,根据平时积累,领悟意象内涵,把握诗歌主旨情感。
5.看词语。诗歌中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多为形容词或者动词),抓住情感词,把握情感思想。
6.看典故。有时作者通过典故借古论今品评时事;有时通过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7.看尾句。诗歌结尾方式多样:以景结句、以情结句、以理结句、以问结句等。无论哪种方式,结尾往往都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情感主旨。
[2023东营改编]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11分)
观 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注:①这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是一首写将军打猎的诗。②新丰市:古代盛产美酒
的地方。③射雕处:《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
雕都督”。
看标题。交代了写作内容:观看打猎的情景,联系《江城子·密州出猎》推测,本诗情感
可能与之近似。
看作者。根据课内了解,王维既写山水田园诗,也写边塞诗,再结合题目,可知本诗是边
塞诗,回忆边塞诗常见情感。
看注释。根据注释①可知本诗是王维青年时期的诗作,联系杜甫年轻时期所作的《望岳》,
推测本诗情感与之近似。注释③提示尾联用典。
看意象。从“角弓”“细柳营”两个意象再次确认是边塞诗。
看典故。“细柳营”为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借“细柳营”“射雕处”体现将军的特点。
看尾句。思考以景结句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1.内容理解分析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A.全诗写了一场狩猎活动,前四句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
B.全诗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使形象鲜明生动。
C.全诗写将军射猎时的飒爽英姿,抒发了诗人渴望留守边疆,期盼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D.全诗以景作结,风定云平之景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与射猎时的紧张形成对比。
解析:“期盼归隐山林”错误,全诗表达出诗人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意象、意境与画面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试就首联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
流畅的语言,把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绘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强劲迅猛的北风中,传来了开弓放箭的尖锐颤音,角弓鸣响,箭飞劲疾,气氛紧张肃杀。
何人如此意气风发?原来是英姿飒爽的将军在渭城射猎驰骋。
评分标准 共2分。描述对象,1分;结合画面氛围,展开想象描述画面,表现特征,1分。
3.炼字品析 本诗为“盛唐绝作”,展现出诗人“俱臻绝顶”的艺术表现力,试从“炼字”的角度
加以赏析。(至少赏析2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疾”,敏锐、锐利。野草枯黄使得老鹰目光更为锐利,写出了老鹰发现猎物的敏
捷,衬托了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形象,暗示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轻”,轻快。
冰雪融化后追击猎物,战马奔驰格外轻快,形象地刻画出将军打猎时矫健豪迈的英姿,表
现了将军打猎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劲”形容北风迅猛,“鸣”指被拉满的弓在呼啸的北风中发出尖锐的颤音。这一联
诗未见其人先描其声,刻画出一位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而作者开阔的胸襟、
豪放的情怀,以及对主人公由衷的敬佩与赞赏之情,也溢于言表。
评分标准 共2分。分别点出赏析的两个字和其在诗中的意义,1分;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两
个字的表达效果,1分。
4.句子赏析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意思是说,其诗
形象具体,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请结合本诗颈联的“细柳营”进行品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情感主旨 此诗与《使至塞上》均为王维所写的边塞诗,但表达情感不同,试分析不同
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颈联“细柳营”用典,让人联想到汉代名将周亚夫,形象具体,宛在眼前。(1分)诗人崇
尚英雄,含蓄地表达了对将军高超武艺的赞美(1分),以及渴望像历史上的英雄那样效
命沙场,期盼建功立业之情,可谓意境深远(1分)。
本诗抒发了诗人渴望效命疆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1分);《使至塞上》则表达了因被
排挤而流露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在雄浑的大漠风光中受到熏陶净化后的旷达之情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