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5 10: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一)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今社会人们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目前,全球仍处于化石能源时代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的
D.凡是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均可用来造福人类
.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的化学反应(反应放热),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
B.1 mol锌的能量高于1 mol H2所含的能量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下列有关锌锰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外壳是负极,石墨碳棒是正极材料
B.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碳棒流向锌外壳
C.电流从锌流到碳棒上
D. 在电池内部阳离子从碳棒向锌片移动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B.铜锌原电池的正极是锌,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稀硫酸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石墨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吸收H2),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Zn-2e-===Zn2+,2NH+2e-===2NH3↑+H2↑(NH3与Zn2+能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根据上述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锌为正极,石墨为负极 ②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③工作时,电子由石墨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④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Zn+Ag2O+H2O===Zn(OH)2+2Ag
B.Pb+PbO2+2H2SO4===2PbSO4+2H2O
C.Zn+CuSO4===Cu+ZnSO4
D.C+CO22CO
.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且不同条件下进行N2 + 3H22NH3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V(NH3)=0.5 mol ?L-1-?min-1 B.V(H2)=0.02mol ?L-1-? s -1
C.V(N2)=0.2 mol ?L-1-?min-1 D.V(H2)=0.3 mol ?L-1-?min-1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21·世纪*教育网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下图是质量相等且形状相同的CaCO3固体与不同浓度盐酸反应放出CO2的图像,(纵坐标表示CO2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其中对盐酸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浓度大
B.b的浓度大
C.a与b浓度相同
D. 无法比较大小
.欲提高合成氨:N2+3H22NH3反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采用高温 ②采用高压 ③使用催化剂 ④增大N2的浓度 ⑤增大H2的浓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⑥ D.全部
.将5.6 g铁粉投入盛有100 mL 2 mol·L-1 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 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如果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A.v(Fe)=0.5 mol·L-1·min-1
B.v(H2SO4)=1 mol·L-1·min-1
C.v(H2)=1 mol·L-1·min-1
D.v(FeSO4)=0.5 mol·L-1·min-1
.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浓度 C.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将4 mol A和2 mol B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2C(g),经2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 ?L-1,现有以
下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 ?L-1? s -1 
②用物质B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 ?L-1? s -1
③2s时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7 mol ?L-1
④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6分)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www-2-1-cnjy-com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6分)断开1 mol H—H键, 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求: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 mol N2生成NH3需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 kJ。
(2)1 mol H2生成NH3需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 kJ。
.(5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Si、SiC、SiO2熔化时必须断裂所含化学键,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_____Si,Si _____ SiO2 www.21-cn-jy.com
(2)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2H2 (g) Si(s)+4HCl(g), 则2 mol H2生成高纯硅需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 kJ。 【来源:21cnj*y.co*m】
.(13分)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电视转播站、飞机、轮船、电脑、收音机、照相机、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同时废弃的电池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是纽扣式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
①工作时电流从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Ag2O”或“Zn”)。
②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作时电池正极区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氢镍电池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1/2H2+NiO(OH) Ni(OH)2。【版权所有:21教育】
电池放电时,负极是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正极附近溶液的pH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2-1-c-n-j-y
.(10分)利用生活中或实验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实验原理:Fe+2H+===Fe2++H2↑。
(2)实验原理: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耳机(或者电流计)。
(请在空格中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
(3)实验装置(如图)。
(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在耳机中又由________转化为声音这种能量。
②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反应。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选D。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开发利用了多种能源,但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仍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这些物质所储存的能量的释放,均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人体内有机物所含能量的释放是有机物被氧化成简单无机物的过程,至于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比如火灾。
2.AC
【解析】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反应物能量之和高于生成物能量之和,A中图象与此相符,A说法正确;反应物、生成物各有两种,无法确定B是否正确;因反应中锌作还原剂,故C的说法正确;D中因未指明温度、压强等条件,故气体体积不确定。2·1·c·n·j·y
6.D
【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锌比铜,锌应该作负极。铁比铜活泼,因此铜不可能把铁置换出来,但铜可以把铁离子还原生成氩铁离子。在选项D中可以构成铜锌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答案是D。
7.D
【解析】由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或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相对活泼(指金属性)的一极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可判断出①错②对。在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③不正确。长时间连续使用该电池,由于锌皮慢慢溶解而破损,且MnO2不断吸收H2而产生H2O,糊状物也越来越稀,故其容易流出而腐蚀用电器。
8.D
【解析】D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不能设计为原电池。
9.B
【解析】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需要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其快慢。若都用氢气表示其反应速率,则分别为0.75 mol ?L-1-?min-1、1.2 mol ?L-1-?min-1、0.6 mol ?L-1-?min-1、0.3 mol ?L-1-?min-1,因此答案是B。【出处:21教育名师】
10.B
【解析】据图可知,4 min时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为20 μmol·L-1,8 min时其浓度为10 μmol·L-1,因此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 μmol·L-1·min-1。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0~4 min间的平均分解速率为=5.0 μmol·L-1·min-1,由以上分析数据大致可确定平均分解速率基本呈等比递减变化,因此可估算8~12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1.25 μmol·L-1·min-1,12~16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0.625 μmol·L-1·min-1,因此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大致应为10 μmol·L-1-1.25 μmol·L-1·min-1×4 min-0.625 μmol·L-1·min-1×4 min=2.5 μmol·L-1,故B项正确。
11.A
【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收集等量的氢气,a曲线所用时间少,所以a曲线代表的是浓度较大的反应。答案是A。
12.D
【解析】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采用的方法和采取措施促进反应的完成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所采用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如催化剂的使用可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1cnjy.com
13.D
14.B
【解析】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16.(1)2NO+2CON2+2CO2
(2)SO2转化为SO3溶解于水生成了酸雾,提高了空气的酸度 (3)AB
【解析】(1)在催化剂作用下,把CO和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即2NO+2CON2+2CO2;21·cn·jy·com
(2)同时SO2转化为SO3溶解于水生成了酸雾,提高了空气的酸度;
(3)AB(控制污染源主要是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
17.(1)放出 92 (2)放出 30.67
【解析】本题可从断键吸收的能量数值与成键放出的能量数值的相对大小来判断,若E(断键)>E(生成),则为吸热反应;E(断键)<E(生成)则为放热反应。
(1)N2+3H22NH3,生成2 mol NH3形成6 mol N—H键 时要放出6 mol×391 kJ/mol=2 346 kJ的能量,拆开 1 mol N≡N键和3 mol H—H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946 kJ+ 3 mol×436 kJ/mol=2 254 kJ,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2 346 kJ-2 254 kJ=92 kJ。
(2)方法一:N2+H2NH3,生成mol NH3形成×3mol=2molN-H键时,需放出2mol×391kJ/mol=782kJ的能量,拆开molN≡N和1molH-H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mol×946kJ/mol+436 kJ=751.33kJ,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782kJ-751.33kJ=30.67kJ;  21*cnjy*com
方法二:由(1)知3molH2生成NH3需放出能量92 kJ,则1molH2生成NH3需放出能量92 kJ×=30.67kJ。
18.(1)>  <  
(2)吸收  236
【解析】(1)物质熔化时需断键,断键需吸收能量,而键能越大的物质,断键所吸收能量越大,熔点越高。
(2)2 mol H2反应,需1 mol SiCl4,则断裂4 mol Si—Cl键和2 mol H—H键,同时生成1 mol Si和
4 mol HCl,则形成2 mol Si—Si键和4 mol H—Cl键。 所以吸收能量为360 kJ/mol×4 mol+436 kJ/mol×2 mol= 2 312 kJ,而放出能量为176 kJ/mol×2 mol+ 431 kJ/mol×4 mol=2 076 kJ,则整个过程能量变化为 2 312 kJ-2 076 kJ=+236 kJ。
19.(1)①Ag2O Zn
②Ag2O+2e-+H2O===2Ag+2OH- Zn-2e-+2OH-===Zn(OH)2
③增大
(2)H2 1/2H2-e-+OH-===H2O NiO(OH)+e-+H2O===Ni(OH)2+OH- 增大
20.(2)铁钉或铁条 铜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烧杯 导线
(4)①电能 电能 ②负 Fe-2e-===Fe2+ 氧化
【解析】根据电池反应:Fe+2H+===Fe2++H2↑可知,正极为不比铁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耳机发出声音是电能转化为声音。 由于铁为负极,应连接电流计的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