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13.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13.4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京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25 10: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全等三角形
教师
时间
12.15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全等三角形,
在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找对应元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完全等的基础上找对应元素是难点,因此教给学生方法很重要。
教学目标1.
知道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根据条件和图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4.
从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中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教学难点
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1.
如图,△ABC中,∠A的对边是______;△DCB中,CD边的对角是___________;2.
△ABC和△DCB的公共边是________.新课媒体播放游戏“连连看”片段.提问:在这个游戏中,抛开游戏的规定细则不看,关键是在寻找怎样的两个图形?自学提纲:(1)上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可以称为什么图形?(2)什么叫全等三角形?(3)怎样用符号来表示?(4)什么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5)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师生共同拿两张硬纸叠在一起,剪出两个三角形,观察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叠在一起能完全重合.试一试:同学们的三角版中,能否找到全等的?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
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及读法和写法“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面的△ABC和△DEF全等,记作“△ABC≌△DEF”.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图形说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注意:(1)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是对两个全等三角形而言的.(2)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结合图形加以说明).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容易得出,全等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上面的△ABC和△DEF全等,可写成如下推理形式:∵
△ABC≌△DFE(已知),∴
AB=DF,AC=DE,BC=F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D,∠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结合以下图形说明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
.以上图形和学生一起动手通过将两个全等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得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想一想:
在图(1)中,将△ABC平移至△DEF,则△ABC≌
.指出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在图(2)中,将
△ABC沿AC
翻折至△ADC
,则△ABC≌
.
指出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3、在图(3)中,将△ABD绕BD中点O旋转至△CDB,则△ABD≌
.
指出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
1.
找对应边的方法相等的边是对应边;(公共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
找对应角的方法相等的角是对应角;(公共角、对顶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课堂练习:
1.已知:如图(a),△ABC≌△ADC,AB=AD,BC=CD。写出所有对应角相等的式子.2.已知:如图(b)ABC≌△ADE,AB=AD,∠1=∠2,AC=AE.写出其余对应元素相等的式子.3已知:如图(c),△AEB≌△DFC,∠1=∠2,BE=CF,
∠B=∠C,写出其余对应元素相等的式子.课堂小结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断方法、性质.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顶角,但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3.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及性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反馈练习:
1.已知:如图(d),△ABC≌△CDE,∠B=∠D。写出所有对应角,对应边相等的式子.2.已知:如图(e),△ACD≌△ABE,AB=AD,AC=AE.写出其余对应元素相等的式子.3.
已知:如图(f),△ABC≌△BDC,∠A=∠D,AB=DC,
∠ABC=∠ACB,写出其余对应元素相等的式子.作业:(1)
册(2)
做一个三角形,使它满足AB=7㎜,∠A=60°,∠B=80°.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观看游戏“连连看”的片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引入全等形做铺垫.
学生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写出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推理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和教师一起动手拼图,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师生共同小结寻找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及时总结做好反思)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巩固所学的知识)
师生共同小结.(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学生记作业.
课题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