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质量恒定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以下选项中的力均不为零)(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恒定合力作用下,动能可能不变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行的列车上的手表走过,地面上“实际”时间小于
B.牛顿力学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也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
C.由于相对论的提出,牛顿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应用价值
D.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测得真空中的光速大小依然相同
3.修正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学习用品。如图,A为修正带内部大齿轮边缘一点,B为小齿轮边缘一点,C为大齿轮上一点,且。当齿轮转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A、B、C三个球(可视为质点)初速度大小均相同,同时水平抛出(地面水平长度足够),A、C球抛出高度相同,不计任何阻力。假定任意球与地面碰撞后都立即消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不可能发生碰撞 B.图中B、C可能发生碰撞
C.图中A、C一定会发生碰撞 D.图中A、C不可能发生碰撞
5.小明在操场里打排球时,他以初速度将排球竖直向上抛出,直至落回抛出点过程中。考虑空气阻力,且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空气阻力,排球到达最高点时加速度大小大于
B.排球上升阶段机械能损失大于下降阶段机械能损失
C.排球上升阶段动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排球下降阶段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6.截至2024年10月31日,我国神舟飞船已成功发射了十九次,神舟飞船发射升空后与空间站对接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对接前飞船在圆轨道I上运动,空间站在圆轨道Ⅲ上运动,Ⅱ为对接转移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在轨道Ⅲ上的万有引力一定比飞船在轨道Ⅱ上的万有引力大
B.飞船从轨道Ⅱ的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在增大
C.飞船从轨道I进入轨道Ⅱ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D.由于高纬度地区重力加速度较小,故选择发射场应该尽可能靠近两极
7.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若人以恒力F沿绳方向拉动小船,使其从静止开始加速至某位置时,绳端速度为v,船速为,绳段与水平面夹角为段与水平面夹角为。不计摩擦和绳的质量,船所受阻力恒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小船的速度 B.此时绳端拉力F的功率
C.船在此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D.绳对船拉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8.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轻质细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细管的底端在点,可绕竖直轴转动,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轻管底端,弹簧的原长是L,劲度系数均为k,另一端拴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细管直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夹角不变时,轻管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不变,与角速度大小无关
B.当轻管绕竖直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弹簧刚好恢复原长
C.若轻管从静止开始绕竖直轴转动,角速度缓慢增大,转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静止时相等,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
D.当轻管绕竖直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为保证弹簧处于原长,调整轻管,此时
二、多选题
9.武汉渡江节是为了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而举办的全民节日。2024年8月8日渡江节中,某位游泳爱好者始终保持头朝向对岸,从起点A沿直线到达终点B用时30分钟。已知该段长江宽1000米,连线距离为30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水流速度约为
B.该游泳者在静水中的速度约为
C.由于风力影响导致水速增大,为了保证轨迹仍为直线,需要增大游泳者速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风力影响导致水速增大,游泳者仍能到达B点
10.某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使球能在竖直平面内以手握住绳的端点为圆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恰好受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被拉断,球以绳断时的速度水平飞出。已知圆心离地的高度d,圆心与球之间的绳长为,轻绳最大拉力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B.当小球恰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时,要求球仍在最低点飞出,需要在手的正下方放置一枚钉子,钉子的位置可以在圆心下任意位置
C.绳长不变,在圆心正下方放置一刀片使小球飞出,则小球落地的水平位移
D.改变绳长,使绳仍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断裂,小球平抛的最大水平位移为
三、实验题
11.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时,受牛顿管启发定制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可抽成真空)。其中平行电磁铁。实验时,小球从C开始在玻璃管内空中运动,直至落到底部。
(1)下列关于实验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中轴线应调整至同一竖直平面
B.应调整至水平
C.应尽量光滑
(2)将玻璃管抽成真空,电磁铁断电后,小球开始运动,用手机记录小球在管内空中运动的轨迹,测量其下落高度h和平抛的水平距离x,如图所示。其平抛的初速度 ,实验用小球可以是 (选填“实心铁球”“铁球壳”“实心铁球或铁球壳均可”)。
12.某班级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的小球,让小球依次从距最低点为(轻绳水平)高度处静止摆下。用测量工具测出轻绳的长度为,小球的直径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一组同学在小球运动的最低点安装有一光电门装置(图中未画出),小球静止在最低点时光电门发出的红外线正对球心。将小球拉至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光电门记录的挡光时间,则小球从高度处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动能的增加量为 J;(g取,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另一组同学在O点处加装拉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小球静止在最低点时,将传感器示数清零。实验中将小球拉至h处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拉力传感器示数F,并作出图像,若小球机械能守恒,则下列图像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B. C.
(3)第三组同学考虑到前两组同学实验时小球下摆高度相同,于是作出了图像,若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像斜率为 (用表示)。
四、解答题
13.飞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如果有一天宇航员能登陆其他星球,且他已知引力常量G和星球半径R,手上有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不考虑星球自转。则:
(1)宇航员要利用手头材料测该星球的质量,如何操作,并写出星球质量的表达式;
(2)若该星球的平均密度是,靠近星球表面运行的卫星周期是T,证明:是一个常量,即对任何星球都相同。
14.质量均为的玩具车A、B进行测试时,A车在平直地面上以恒定加速度启动,A车启动的同时B车从其旁边沿相同的运动方向以匀速驶过。经过2s,A车追上B车,此时A车恰好结束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的图像。已知A车的额定功率为,且A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为车重的0.05倍,A车从静止达到最大速度用时,求:
(1)A车达到的最大速度;
(2)A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大小;
(3)A车加速阶段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15.中国空间站,又名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自主设计的多舱段在轨组装建造的空间站。科研人员在地表处和空间站内分别完成了下面两个实验。地表处重力加速度g取。
(1)在地球表面,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可视为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滑上A,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B恰未从A上掉落。B的动能随其位移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质量为A质量的2倍,A、B间动摩擦因数为A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的3倍,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试求B在A上滑动时B所受摩擦力大小、A所受合力大小以及A的长度;
(2)在空间站内,将两根长均为的轻绳如图竖直悬挂在固定点O处,另一端分别连接小球a和b、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和,现使a获得水平初速度,后立即与小球b发生碰撞。小球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速度分别为,且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碰后,小球b运动至最高点时速度为。试求碰后经多长时间相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B C D B ABC AD
11.(1)AB
(2) 实心铁球或铁球壳均可
【详解】(1)为了使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做平抛运动,则应将OA调整到水平,将玻璃管中轴线应调整至同一竖直平面,不需要保证ABC光滑,只需要每次实验时从ABC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即可。
故选AB。
(2)[1]根据平抛运动知识,
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2]由于玻璃管内为真空状态,则没有空气阻力,即实验用的小球可以是实心铁球或铁球壳均可。
12.(1) 0.39 0.38
(2)B
(3)
【详解】(1)[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2]小球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
(2)在最低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联立可得
由于小球静止在最低点时,将传感器示数清零,则上式变形为
故图像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
故选B。
(3)在最低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其中
根据前面两组实验,小球静止在最低点时,将传感器示数清零,则上式变形化简为
由图可知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
13.(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静止时的重力F,
(2)见解析
【详解】(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静止时的重力F,根据平衡条件
可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在星球表面有
解得该星球质量的表达式为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可得
其中该星球的体积为
则该星球的密度为
故,为常量。
14.(1)6m/s
(2)3N
(3)114J
【详解】(1)当A车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功率为,则根据
其中
解得
(2)由于A车恰好结束匀加速运动时追上B车,可知A车追上B车时,有
此时A车功率恰好达到最大,由
联立解得A车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大小为
(3)A车匀加速阶段,牵引力做的功为
A车达到最大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A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达到匀速直线运动,故变加速阶段,牵引力做的功为
所以A车加速阶段牵引力做的功为
15.(1)4N,2N,2m
(2)0.63s
【详解】(1)设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A、B间动摩擦因数为,A的质量为m,B质量为2m,则根据图像的斜率绝对值表示B所受合外力大小,则
对A受力分析可得A所受的合力为
由图可知,B滑行3m时,A、B共速,则
此过程中对A由动能定理
解得
故A的长度为
(2)由于空间站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环境,故b碰后瞬间的速度为
碰撞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虑到实际情况,故a碰后速度
碰后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碰后相遇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