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达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8 22: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瓷砖 B.玻璃 C.塑料管道 D.水泥
A.A B.B C.C D.D
2.在铁片上镀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将铁片接在电池的正极上 ②将锌片接在电池的正极上 ③在铁片上发生的反应是Zn2++2e-=Zn ④在锌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⑤需用溶液 ⑥需用溶液
A.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苯的实验式:CH B.乙醇的分子式:
C.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的电子式: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L己烷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28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键总数为
C.光照条件下,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D.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所含的电子数均为
5.已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B.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和的总能量小于和的总能量
D.断开和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大于生成和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6.关于下列四个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I 装置II
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普通锌锰电池示意图
装置III 装置IV
铅蓄电池示意图 燃料电池示意图
A.装置I:铜电极质量增加 B.装置II: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III:可充电,属于二次电池 D.装置IV:内电路中电子由b极移向a极
7.某种烃与H2 1∶1加成后的产物如图所示:
则该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一组是
A. B.
C. D.
9.下列关于SO2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A.A B.B C.C D.D
10.某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经2 min后测得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以D表示的反应速率v(D)=0.25 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in时,B的浓度为1.5 mol/L
B.反应时,向容器中通入氦气,容器内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为1:1
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1.空气吹出法是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Br =Br2+2Cl
B.步骤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C.获得工业Br2的方法是过滤
D.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3Br2+3Na2CO3=5NaBr+3CO2+NaBrO3
12.下列实验方案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A 乙醇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B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中,镁片表面有气泡 金属活动性:Al>Mg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向冷却液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发生水解
D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更平缓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A.A B.B C.C D.D
13.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B.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可转变为氢化油
C.红烧肉烹饪过程中蛋白质变性涉及化学变化
D.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是水果中常用的添加剂
14.下列各组物质除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烷(乙烯) H2 洗气
B 乙烯(二氧化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A.A B.B C.C D.D
15.酯在酸、碱或酶催化下可发生水解:RCOOR′+H2O→RCOOH+R′OH,利用该性质可制得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L可由加聚反应制得
B.1 mol有机物L含有2 mol酯基
C.有机物L能发生取代反应
D.有机物L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
16.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二、解答题
17.Ⅰ.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金属的提取、冶炼意义重大。
(1)下列各组金属,冶炼方法一定不同的是 (填字母)。
a.Hg、Ag b.Na、Mg c.Al、Fe
Ⅱ.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和,含有少量、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重铬酸钠并制取铬,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在碱性条件下,某些氧化剂能将氧化为。
(2)铬铁矿在加入硫酸前通常先粉碎,目的是 。
(3)“操作①”是 ,实验室模拟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4)工业上可用固体A制取粗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溶液D转化为溶液E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酸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填“是”或“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8.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回答:
(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断裂1 mol相应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能量 436 kJ 391 kJ 946 kJ
若反应生成2 mol NH3,可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kJ;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分钟后,生成10 mol NH3,则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2)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Pt电极为 (填“正极”或“负极”)。NiO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为验证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82
Ⅱ 280 b 124
Ⅲ 350 a 82
①b= 。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容器内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
c.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19.Ⅰ.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浓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不能选择 (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4)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 。
Ⅱ.为探究10g固体的纯度(杂质不与水和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已经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已知:与水反应会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的气体。溶液B与的盐酸溶液恰好中和。
(5)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加热条件下被氧化,产物含2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由题中信息可计算出该固体中的纯度为 。
20.A→I为常见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A是一种烃,其产量通常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E和H为有香味的油状物质。
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 ,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2)①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⑦需要的试剂和条件是 。
(3)G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a.与金属钠反应   b.与NaOH溶液反应   c.使溴水褪色
(4)写出反应②、⑥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⑥ 。
(5)M为I的同系物,分子量比I大14,M的二氯代物有 种,在这些二氯代物中含有2个-CH3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B D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D B D
17.(1)c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 过滤 漏斗、玻璃棒
(4)
(5)
(6)否
18.(1) 放出 92 0.5 mol/(L·min)
(2) 正 NO-2e-+O2-=NO2
(3) 5.80×10-3 Ⅰ和Ⅲ bd
19.(1) 分液漏斗 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2)
(3)ab
(4)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5)
(6)
(7)83%
20.(1) CH2=CH2 羧基
(2) 加成反应 浓H2SO4、加热
(3)a
(4)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2Br-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5) 4 CH3CCl2CH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