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新中国开始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指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完成
3.十八大以来,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刑法》
4.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英雄中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左权 B.董存瑞 C.黄继光 D.雷锋
5.1954年王叔叔作为工人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参与投票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
A.朱德 B.刘少奇 C.毛泽东 D.习近平
6.无论忍饥捱寒、趴冰卧雪还是装备落后,都没有令志愿军战士后退一步。我们的头顶是狂轰滥炸的敌机,但身后是祖国和人民,为了和平,我们高唱志愿军战歌,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打出了国威军威。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B.中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C.志愿军战士们战无不胜 D.抗美援朝推动工业发展
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慎思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整理了以下关键词:“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这些词可用于学习( )
A.文明交流互鉴 B.民族解放运动 C.抵御外来侵略 D.巩固新生政权
8.“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分别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
10.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 )
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1.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公私合营
12.下列人物中,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它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制定
C.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4.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按劳分配 D.政企分开
1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6.邓小平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登上它的封面。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他获得此项殊荣的最恰当的原因( )
A.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B.他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C.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D.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巨大贡献
17.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全国政协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中央军委主席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演化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的是(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实现共同富裕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19.“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0.走过历史长河,每个时代总会留下不同的印记。其中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流行语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耕者有其田
21.祖国统一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指出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D.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2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被迫害致死的是( )
A.朱德 B.刘少奇 C.宋庆龄 D.李济深
23.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项工程得益于什么政策( )
A.西部大开发 B.改革开放 C.民族独立 D.民主改革
24.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如何表述______的问题,达成“九二共识”( )
A.经济领域密切合作 B.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C.两岸直接“三通”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5.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强军目标”指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反“独”促统
C.独立自主 D.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
26.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此事件标志着( )
A.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开启飞天之路
C.实现太空行走 D.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27.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进行,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哪一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
A.1995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12年
28.“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中“报告”的内容是哪次会议所作?(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二十大
29.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屈辱悲凉,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两弹一星重要成就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形成了中央军委领导下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军兵种结构布局,其中火箭军的前身是( )
A.陆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第二炮兵部队 D.八路军
二、综合题
3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任务一【读图分析】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1964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2)图二: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3)图三的人物是 ,他被称为 。
(4)图四的人物是 她发现了抵抗疟疾的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5)图五是天安门广场上的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以 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6)图六是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同台湾方面的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任务二【分类归纳】
时期 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①外交政策。1953年底,首次提出的②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③”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④的合法席位。1972年,日本首相⑤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改革开放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⑦、⑧、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综上所述,概括我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⑨。
(7)把上表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32.“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在102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探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项极为艰巨而又全新的事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材料四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中共二十大报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3)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在材料三AB处,分别写出每次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名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三、材料题
33.阅读下列“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翻身】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材料二 【致富】
对内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 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起到重要作用。
材料三 【奔小康】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颁布的什么法律文献?
(2)材料二对内改革内容中,划横线部分是农村实行的哪一具体政策?哪里的农民首先做出尝试?
(3)材料二中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4)我国改革开放源于我党哪次重要的会议?会上作出什么历史性决策?
(5)材料三描述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A
7.D
8.B
9.C
10.C
11.D
12.A
13.D
14.B
15.A
16.C
17.B
18.B
19.C
20.C
21.B
22.B
23.A
24.D
25.D
26.A
27.C
28.D
29.D
30.C
31.(1)原子弹
(2)东方红一号
(3)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4) 屠呦呦 青蒿素
(5)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6) 习近平 马英九
(7)补充:①独立自主的和平;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④联合国;⑤田中角荣;⑥《联合公报》;⑦全方位;⑧多层次;⑨综合国力的增强、正确的外交政策、党和政府的重视等。
3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者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添砖加瓦。
33.(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3)深圳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