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8 15: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两校开学联考(七)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30分)
(一)
1. 漫步诗词文苑,感受四季情感。课堂上,小阳同学围绕主题“魅力四季”开展语文活动。请把下面空缺的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风花雪月里,有清新自然,有壮美辽阔,有苍凉萧索,更有希望。春风里“______,______,还有各种花的香”(《春》),是朱自清带给我们嗅觉上的清新之感;暮春时节,“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营造的凄凉悲婉的氛围;秋风中“______,______”(《观沧海》),是曹操通过海水、山岛带给我们的辽阔威严的视觉冲击;秋野郊外,“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天净沙·秋思》),以苍凉萧索的气氛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马致远的孤寂悲苦;冬末春初,“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借助昼夜之景表达的乐观向上的心境。
(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 “杖藜扶我过桥东”中的“扶”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诗人_______的情形,给人以亲切感。
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
跨入初中门槛,便走进了一方语文世界。语文的听说读写,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无穷魅力;作文的观察与写作,让你发现一草一木有文学、有人生,一山一水里有故事、有文化……语文的魅力,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发现,去感受。为此,班级开展了“语文之美”专题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5.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语文之美,美在欣赏和品味
语文是否美丽,常常取jué______于我们是否能以欣赏的眼光去感受。细细端详语文教科书,别致的封面、浓淡相间的笔墨,贮蓄着浓郁的古朴之美;认真阅读单元提示,人文主题的引导、学习方法的指引,展现的是简洁的概括之美;慢慢品味篇章内容,春风轻拂、细雨迷蒙、小雪遮盖……营造的是静mì______的意境之美;用心体会阅读综合与写作实践,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追求的是厚重的表达之美。语文,真美!
取jué( ) 静mì( ) 贮蓄( ) 轻拂( )
6. 下列各项对语段理解或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之美,美在吟咏感悟
语文是人类情思的家园。捧起语文书,伴着清雅的乐曲,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收获感动,更收获感悟。朱自清以生动形象的笔法,从多个角度描绘使春天充满了诗意的光辉;老舍在济南小山的温暖拥抱下细细品味冬天独特的韵味;刘湛秋笔下的雨是意与象的和谐建构,是情与理的自然融合;唐诗宋词灿若繁星,耀眼夺目,读起来,让人心神荡漾……语文,真美!
A. 语段中加点的“家园”“乐曲”“收获”词性相同。
B. 画波浪线的句子缩句后为:老舍品味韵味。
C.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是对唐诗宋词的赞美。
D. 画波浪线的“心神荡漾”,可用“心旌摇荡”替换。
7. 启慧小组想为全班同学朗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几篇作品,在准备过程中,重点讨论了朗读技巧和作品配乐,以下是他们讨论的结果,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讨论结果:这段话展现了春日里植物欣欣向荣的美丽场面,在朗读时,配乐可选择曲调悠扬、明朗清丽的钢琴曲,用来表现春的可爱。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讨论结果:这句话形象地写出济南如同慈母般温暖、舒适的特点,在朗读时,配乐可选择低缓、亲切、安宁的摇篮曲,用来表现济南冬天的舒适之感。
C.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讨论结果:这几句话准确而形象地写出夏雨的突然、迅疾,使人来不及防备,在朗读时,配乐可选择节奏鲜明的进行曲,用来表现夏的热烈和粗犷。
D.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讨论结果:这句诗描写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景象,使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配乐可选择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昂扬之曲,用来表现诗人昂扬的心境。
8. 语文之美,美在风骨与精神
语文的世界,有鼓舞我们前行的力量,有激励我们进取的精神。文人风骨感动心怀,世间万物精神昂扬。请看吧,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______;请看吧,雄鹰打破风暴的阻遏,______;请看吧,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______……让我们用笔去讴歌和赞美,用心去聆听和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真美!
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飞向云霄 迎向光明 奔驰原野
B. 迎向光明 飞向云霄 奔驰原野
C. 迎向光明 奔驰原野 飞向云霄
D. 奔驰原野 迎向光明 飞向云霄
9. 在活动过程中,小莲同学想要用下面一副对联来讴歌语文之美。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①______,自成风景;
下联:写物写人写时事,②______。
A. ①山好水好天光好②都是情意
B. ①山好水好天光好②都是性情
C. ①描山描水描天光②都是情意
D. ①描山描水描天光②都是性情
10. 活动结束后,小方同学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语文之美,如春日甘霖滋润万物;语文之美,①______;语文之美,②______;语文之美,如冬日飘雪洁净大地。”请你根据语境,仿写示例,将缺少两句话补充完整。
二、整本书阅读(5分)
11. 阅读《朝花夕拾》后,学习小组举办了以“鲁迅的成长之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文发现,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的“求学之路”探索他的心路历程,于是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小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解读。
三、跨学科学习(5分)
12. 丰子恺的漫画或取材于现实,或以古诗为本,充满人文情怀,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2024年暑假,小华去杭州旅游时,参观了陈列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丰子恺先生的画作《努力惜春华》。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不少于100字)
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10分)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的乡村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一夜的蛙声和雨声中,又度过了一个清凉的夏夜。
②清晨我走出家门,天已放晴,东边的天空依然是满天的云,太阳躲在云层后面,洒下缕缕金光,映成一片绯红的朝霞。路面湿漉漉的,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我舒展着酸痛的身躯,缓步来到郊外。
③连日的大雨让小河水涨得满满的,河岸边高大的白杨树湿漉漉的叶片也变得安静起来,不再理会时时袭来的轻风。村里人家黑色的瓦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偶尔会有一行湿湿的泥脚印从田野深处一直延伸到门口的竹篱笆外。篱笆里开着几株猩红的指甲花,几只麻雀抖动着湿漉漉的羽毛在篱笆外跳来跳去。
④田野也是一片烟雨蒙蒙。麦收过后,勤劳的村民早已在地里种下了黄豆;豆苗儿才尺许高,下面的绿叶刚刚长成,顶部的嫩叶又悄悄萌发,层层叠叠的绿叶给黑土地披上了新装,使整个田野都淹没在这绿色的海洋里。绿野的深处几位村民正在除草,他们在雾气蒙蒙的绿叶丛中忙碌,却不知我这个逃离都市喧嚣的人正在把他们当作一幅画来欣赏。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⑤可以想象这位山水田园派的鼻祖诗人孤芳自赏、悠然自得的心境。
⑥豆田的旁边有时会出现一块菜地或玉米地。菜地里常见的是番茄,大大小小的番茄泛着红晕,把绿枝压弯了腰,圆润、饱满的番茄带着几分青涩,如同十五六岁的少女,也许中午似火的骄阳一会儿工夫就能把它们晒出成熟诱人的红彤彤的颜色来。
⑦豇豆的枝叶早已爬满了架,丝丝缕缕的豇豆角从枝头垂下,在清风中自在地来回摆动。
⑧扁豆开着素白或淡紫的花,引来了粉蝶阵阵。青翠的扁豆角上挂满了水珠,一只火柴杆大小的小蜻蜓,抖动着沾满雨水的透明双翅,悄无声息地停在豆角的尖上。
⑨茄子是十分低调的植物,它们的枝叶贴着土地生长,翠绿和淡紫色的茄子在青枝绿叶间探头探脑,窥视着外面的世界。
⑩南瓜也贴着地面生长,它的藤蔓______,十天半月后也许会给人们一个沉甸甸的惊喜。
菜地旁边是一块玉米地。挺拔笔直的玉米秸已长到一人多高,如同一排排整齐的士兵站立在田野上;玉米还未长熟,玉米须还是那种淡淡的紫色,玉米棒外面裹着几层绿纱衣,在阔大的绿叶中间若隐若现,微风轻轻吹拂,玉米叶“沙沙”作响。
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荷塘。一亩见方的水面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荷叶、荷花。大的荷叶如团扇,小的犹如铜钱,有的悄然独立,有的漂浮于水面,参差不齐却错落有致;雨后的荷叶上布满了水珠,微风一吹,水珠如同粒粒珍珠般在叶面上来回滚动,可爱至极;荷花已完全盛开,是那种近乎透明的白色,庄重、圣洁又不失美丽,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儒周敦颐认为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仔细品味,确实如此,荷花超凡脱俗的品质是别的花望尘莫及的。
我闭上眼,在荷叶荷花的清香中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吱……”一阵蝉鸣声把我带回到现实。看着满塘的荷花和天边渐渐散去的朝霞,不由得想起北宋僧挥的一首小令: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清明时节踏青时,我在这附近的一家小店里曾经小酌过,现在我也记不清它在哪里了。
(有删改)
散文阅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赏读《雨后的乡村》。
(1)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并根据上下文,用生动的语言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2)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恰当的修辞、传神的用词,是作者情感的体现。
◆内容看似散乱,实则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五、实用性阅读与创意表达(10分)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总听到身边有人抱怨:学习真是一件苦差事,想学习但又不知道学什么,学的东西总是记不住,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不知道怎么用。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提升效能,高效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并整理的资料。
【材料一:学习效能】
学习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行为能力的信念,是自我效能在学业领域中的表现。它可以分为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在内的个人自我效能感和包括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业成就、学习环境在内的一般学习效能。
个人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自己能够学好的一种信念,即学生认为需要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才能学好。其中,学习态度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共同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行为,并使学生朝向某一学习目标努力的动力,是学习效能提高的内部原因;学习期望是学生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当前的学习刺激对今后学习活动所要达到何种目标、何种程度的意念和心向。
一般学习效能是评价学生学习效能的客观指标体系,即学生从哪些方面判断并评价自己的学习。其中,学习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业成就、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必要手段,它包括理解、记忆、接受、应用等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和安排;学业成就是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而获得的学习效果和相关学业成果的总和;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赖以存在和进行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材料二:调查分析】
图1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效能在各维度上的表现水平及变化趋势
图2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占比一览
【材料三:方法介绍】
方法介绍: “学习金字塔”呈现了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的内容量。根据此模型,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30%及以下的学习方式都属于被动学习,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在50%及以上的学习方式都属于主动学习。 何时用: 当你需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可以参考此模型,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方法介绍: 2.费曼技巧方法介绍:“费曼技巧”的核心是以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这是一种用有效“输出”倒逼密集“输入”的深度学习方法。 何时用: 当你想要彻底掌握某种新知识时,可采用此技巧进行学习。
方法介绍: “RIA阅读法”的核心是把书里的知识进行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何时用: 当你想要高效地读书时,可运用此方法。 方法介绍: “刻意练习法”是一种有效提升技能和能力的训练方法。它的特点是大量重复训练,精神高度集中,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何时用: 当你想要针对性地提升某种技能或能力时,可以采用此法进行有效训练。
(1)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当下中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什么问题。
(2)小诗步入初中后很用功,特别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心仪的高中,但她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一是虽然喜欢阅读,但总是对读过的内容没什么印象,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没有提高;二是感觉数学知识太抽象,怎么都搞不懂。作为好朋友的你,在学习方法上会给她一些什么具体建议呢?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六、作文(40分,含卷面书写4分)
15. 亲爱的同学,告别了小学,你开始了崭新的初中生活。开学一个月来,在新的校园里,你结识了新的老师、新的朋友,学习了新的课程,你们之间一定也发生了一些事情,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你也在一天天长大,不仅身体在逐渐长高,思想也越来越成熟。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我懂事了
题目二:一件______的事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两校开学联考(七)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30分)
(一)
【1题答案】
①. 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②. 混着青草味儿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⑤. 水何澹澹 ⑥. 山岛竦峙 ⑦. 枯藤老树昏鸦 ⑧. 古道西风瘦马 ⑨. 海日生残夜 ⑩. 江春入旧年
(二)
【2~4题答案】
2. ①. 示例:拟人 ②. 拄着拐杖经过小桥
3. 示例: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一样不停地下着。那云蒸霞蔚般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经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细长的柳条随风轻轻飘扬。
4. 示例: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
跨入初中门槛,便走进了一方语文世界。语文的听说读写,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无穷魅力;作文的观察与写作,让你发现一草一木有文学、有人生,一山一水里有故事、有文化……语文的魅力,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发现,去感受。为此,班级开展了“语文之美”专题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5题答案】
①. 决 ②. 谧 ③. zhù ④. fú
【6题答案】
A
【7题答案】
C
【8题答案】
B
【9题答案】
D
【10题答案】
①. 示例:如夏日微风吹拂草原 ②. 如秋日菊丛装点山冈
二、整本书阅读(5分)
【11题答案】
(1)示例:仙台医专(2)三次求学,三次出走,是鲁迅的三次成长。从为了躲避衍太太流言的中伤而选择逃离家乡去南京求学,到为了医治国民肉体的疾病而选择去日本寻医,再到弃医从文,这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为个人前途到为国家命运的选择变化。这一次次的变化,就是鲁迅不断地探索与追寻,最终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民族责任感的战士的过程。
三、跨学科学习(5分)
【12题答案】
示例:这幅《努力惜春华》画作,描绘的是三名红领巾植树的情形:阳春三月,草木萌发,一个女孩用双手扶着刚刚种上的小树;男孩弯着腰,双手握紧锄头,左腿前弓,右腿后曲,身体前倾,努力地刨着土,仿佛已是满头大汗;另一个女孩左手提着一桶水,伸直着右臂用手指向男孩面前的地方,似乎在说:“快点儿,给树刨个坑,我要给小树浇水了。”
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10分)
【13题答案】
(1)示例:十分张扬地四处延伸,黄灿灿的花朵开得遍地都是;有的黄花已谢,中间长出拳头大小的南瓜蛋子
(2)示例一:行云流水述乡村美景,妙笔生花绘动人画卷。文中将番茄比作十五六岁的少女,既写出了番茄的鲜嫩水灵,又使语言生动;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概括了内容,又为文章增加了诗情画意;“抖动”“跳”等动词,传神地写出麻雀淋雨后的活泼可爱;“吱……”一个拟声词,便营造出夏天的氛围,使人身临其境。这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的是雨后乡村美丽动人的图景,更抒发的是作者对乡村美景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示例二:文章内容看似散乱,实则围绕“雨后乡村”的惬意迷人来组织材料。作者雨后缓步到郊外,河水满涨,杨树叶安静,麻雀跳跃,豆田里嫩叶萌发,绿意盎然;再到豆田旁的菜地,番茄、豇豆角长势喜人,扁豆花引粉蝶招蜻蜓,茄子于青枝绿叶间窥视;再到菜地旁的玉米地,玉米秸挺拔笔直,玉米棒绿纱紧裹;再往前就是荷塘,荷叶形态各异,令人遐想,雨后乡村的可爱之处展露无遗。这种移步换景的手法,使得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五、实用性阅读与创意表达(10分)
【14题答案】
(1)示例:当下中小学生学习期望相对较高,但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即便“提升个人能力”的学习动机占比接近七成,但学业成就并不理想。
(2)示例:小诗,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其实,你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可以先复述内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理解,并对其中的表达技巧等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这样就可以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写作中了。在学习数学时,你可以尝试将抽象的概念或内容讲给别人听,讲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你学习薄弱之处,然后通过继续学习加深理解,在完全理解后,用简练的语言再讲给别人听,就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六、作文(40分,含卷面书写4分)
【15题答案】
例文一:
我懂事了
  我是个独生子。爸爸非常爱我。可是,我以前对爸爸总是满肚子意见。后来,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我觉得非常对不起爸爸。
  那是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晚上,爸爸刚从扬州出差回来。我爸一副十分疲劳的样子,一进家门就说:“我困死了,我要好好睡上一觉!”听到这里,我的心像面条浸了开水一样地软了。爸爸在扬州谈这一笔生意,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觉,真不容易啊!
  爸爸说:“森森,电视节目不要一个劲儿地看。明天你还要上学呢!我先睡觉去了。”说完,爸爸就到里屋去了。我听见妈妈说:“他爸,快脱了衣服再睡觉。”爸爸却不耐烦地说:“行了,别来烦我了!我困死了!”妈妈说:“再累,你也要洗洗脚……唉!……”不久,我就听见里屋传来了爸爸的鼾声,简直就像打雷一样。
  爸爸和妈妈争吵时,我一向是站在我妈这边的。所以,我今天的态度也没有改变。我对妈妈说:“妈,我爸爸怎么能这样不讲卫生呢?”妈妈说:“你爸他太累了。随他去,一会醒了再说。”于是,我便和妈妈一起继续看电视节目。
  我实在按捺不住了!爸爸的鼾声怎么那么响?!我想调高电视的音量,妈妈又不让。我走进爸爸的卧室。啊!爸爸竟然和衣而睡,连被子也没有盖!鼻子一酸,我觉得应该为爸爸做点什么。
  我轻轻地解开了爸爸的鞋带,用双手悄悄地脱下他的鞋子。那袜子和鞋子几乎粘在一起了,非常臭。要是以前,我才懒得去做这样的事情呢?我把脱下来的鞋子和袜子分别放好。我轻轻地解开爸爸的衣扣,脱下了一个袖子。我帮爸爸轻轻地翻了身,脱下了另一个袖子。爸爸竟然没有醒。爸爸实在太累了。他走南闯北地去赚钱,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啊!
我拿了爸爸的袜子正要到院子里去洗。妈妈说:“森森,在里屋干什么哩?快出来看电视啊?”我悄悄地走了出来,右手食指放到嘴边对妈妈说:“嘘!我爸正睡觉呢!不要吵醒他!”妈妈问:“你拿的是谁的袜子?”“俺爸爸的!我正要给他去洗呢!我要替爸爸做点事情!”说完,我就到院子里洗袜子去了。妈妈说:“俺森森还真是长大了呢!知道疼人了!”
是啊!我长大了!我懂事了!
例文二:
一件难忘事
  步入初中的殿堂,青春任我挥洒,理想让我放飞。然而我与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远,误会越来越多。自从那件事后,我对父亲、对家庭有了新的认识。
  “我要一辆新的自行车!”一进家门的我,就冒出了这句话。“你不是有吗?”“那辆车太破太旧,不想要了!”“不行,你看看你爸整天多辛苦!”妈妈生气了,我随即摔门而入。父亲木讷的夹在中间,一言不发。几天后,父亲突然提出要带我去买自行车。我欣喜若狂,想着平时与我关系不好的父亲怎么会紧接着我与父亲出门了。
  路上,我踏着轻快的步伐问道:“这次你准备出多少钱?”父亲先是一愣,然后说“随你”我对这答案非常满意,步伐也就更快了。深秋的夕阳浮在山腰边,与水面的宁静正好打了个照面,显得更加柔和。在这样的景色下,我趾高气昂的走进店中,与父亲约好的,他不说话,我挑完了他出钱。很快,我在琳琅满目的店中找到一辆令我满意的车。店主连连夸道:“小朋友,你眼力真好!”我骑了几圈停下来。“就这样吗?”父亲问道。我点了点头,然后径自骑了出去。眼角一瞥,父亲从那紧绷的衣服口袋里缓缓拿出一沓零钱,然后一张一张地铺平,很是小心翼翼。然而,我清楚地看到,那老板正要递烟的手也下意识的收了回去,带着嘲讽的眼神望着正在数着钱父亲,似乎很是不屑。父亲数好钱后郑重的交给店主,而那人却随意的将父亲的钱掷入了一个筐中。
在深秋萧瑟的秋风中,我注视了父亲很久,眼角的皱纹,让它不再显得那么精神了,头上的白发在秋风中格外刺眼。父亲那挺拔的身躯呢?昔日里总是面带的笑容呢?呈现的都是他的苍老。他再也不俊朗。这一切是我为父亲留下的,是父亲夜以继日的操劳,是父亲长年累月的为这个家劳神留下的。我的眼泪不禁涌出眼眶。夕阳的余晖落在父亲的身上,骑着车的我跳下车,刻意放慢了脚步,想等等父亲,和他一起并排走在路上。这时候,我们才像真正的父女,一起走在深秋的最后一个夜晚。
如今再回想起这件事,我已不再像当年那样任性。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会好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因为他们终有一天会老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