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第二章 第一节
让教学更有效
中图版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探索
1. 准备一张桌子、 一把伞和一张图片。
2. 两名同学在桌子旁站立。其中一名同学原地蹲下,负责观察,眼睛保持与 桌面同高,另一名同学将图片立在桌面上缓慢后移(如图A-a)。
3. 用撑开的伞代替桌面再做一次上述实验,负责观察的同学的眼睛要保持与 伞顶同高(如图A-b)。
4. 请负责观察的同学说出两次看到的情况是否相同,描述随着图片的移动分 别看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两种现象的原因。
根据上面的实验,结合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时,总是先看到桅顶、再看到船身这一事实,你能推测出什么
消失的图片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受山岳、海洋的阻隔,活动范围狭小。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中国古代的这种说法被称为 。
猜想
盖天说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形的这一现象,给出了“ ”的科学依据。
推测
地球是圆形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
。
实践证实
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0世纪,随者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太空。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 ,确凿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 。
卫星证实
拍摄了照片
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合作探究: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远方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登高望远
月食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千米
赤道周长约: 千米
表面积: 平方千米
6371
4万
5.1亿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地球的大小
6371km约等于15750个400米的跑道;
4万km约等于10万个400米的跑道;
相当于728亿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渴望看到它的全貌,但是地球太大了,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了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和 来表示 , 、和 、 , , 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好帮手 。
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地球仪
颜色
符号
文字
陆地
海洋
山脉
河湖
国家
城镇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轴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北极
北极:地轴与地球北端的交点
南极
南极:地轴与地球南端的交点
思考:站在北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是朝 ,没有东西方向;
站在南极点上,四周方向都朝 没有东西方向。
南
南
北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经线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纬线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在地球上是否真实存在?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为什么地球仪看起来却是一个正球体?
思
考
1,地轴是假象轴,并不是真实存在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地球,并不是真实存在
3,地球虽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但是地球非常庞大,缩小到地球仪大小后,这种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球仪是正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实践活动:学习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①准备材料:乒乓球、铁丝、锥子、橡皮泥和笔。
②如图E-a所示,在乒乓球的正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圈,作为赤道。在乒乓球的两个顶点用锥子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
③把铁丝弯成图E-b所示的形状,注意铁丝是倾斜的,并且弯曲的半圆比乒乓球要略大一些。
④把铁丝穿入乒乓球,如图E-c,并把露在外面的铁丝弯成小圆圈,以防止乒乓球脱落。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扎伤手。
⑤在图E-C所示的底座部位,最好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更稳固。
制作流程
课堂小结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轴
南北极点
经纬线
习题检测
1.关于图1、图2的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当纸片沿着桌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出现
B.图1中,当纸片沿着桌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消失
C.图2中,当纸片沿着伞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出现
D.图2中,当纸片沿着伞面靠近乙同学,纸片逐渐消失
2.该地理模拟实验验证了(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半径 C.地球的模型 D.地球的赤道
如图为甲、乙两位同学演示的某地理模拟实验图,甲同学来移动纸片,乙同学来观察纸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C
A
习题检测
在地理活动课上,墨墨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C
3.图中倾斜的铁丝MN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
A.经线 B.地轴
C.纬线 D.地球
4.墨墨和同学准备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下列不适合做地球球体模型的是( )A.乒乓球 B.泡沫球
C.透明玻璃球 D.纸球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