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要使573÷□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 )。
A.4 B.5 C.6 D.7
2. 2600÷40的商的末尾( )0。
A.有2个 B.有1个 C.没有
3.除法算式( )的里,填4~9商是两位数,填1~3商是一位数。
A.36÷43 B.711÷7 C.567÷5 D.28÷54
4.要使615÷8的商是一位数,里共有( )种不同的填法。
A.3 B.4 C.5 D.6
5.下面竖式计算错误的原因是( )。
A.商与除数的乘积计算错误
B.商小了,余数比除数大
C.商的位置书写错误
D.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落下来
6.下列算式中,与400÷25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 ( )。
A.(400×4)÷(25×4) B.400÷5÷20
C.(400÷5)÷(25÷5) D.(400+400)÷(25+25)
7.下列算式中,商的最高位所在的数位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315÷31 B.246÷48 C.423÷43 D.537÷60
8.下列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有( )个。
522÷29 369÷72 612÷36 343÷43
A.1 B.2 C.3 D.4
9.在计算458÷53时,如果把53当作50来试商,商可能会偏____,需要把商调____。正确的选项是( )。
A.大,小 B.小, 大 C.小, 小
10.在计算140÷35时,下面的计算方法错误的是( )。
A.140÷7×5 B.(140×2)÷(35×2)
C.140÷7÷5 D.(140÷7)÷(35÷7)
二、判断题
11.计算624÷13时,把13看作10来试商,商容易偏大。( )
12.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调小。( )
13.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得出5400÷600=54÷6=9。( )
14.笑笑说:因为86÷20=4……6,所以860÷200=4……6。( )
15. 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4,商是12,那么原来的商是3。( )
三、填空题
16.小唐邀请10位好朋友参加他的12岁生日聚会,估计每人吃75克薯片。已知每盒薯片200克,他至少需要准备 盒这样的薯片。
17.小江在做计算题时,把126÷错写成162÷,所得的商比原来的商多2,且都没有余数。这道计算题中的除数是 。
18.除法算式68÷52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最大的一位数且没有余数时,里填 。
19.口算7200÷900,先想: 个900是7200,所以7200÷900得 。
20.要使商中间没有0,里最小能填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得数。
①675+425= ②306÷2= ③800÷40= ④51×80=
⑤560÷70= ⑥125×40= ⑦44×30= ⑧1901-89=
五、解决问题
22.有312吨货物,用载重量为20吨的大货车来运,至少需要多少辆车
23.有两捆同样规格的铁丝:第一捆长5米,重250克;第二捆重1000克。第二捆铁丝长多少米?(要求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
24.寒假里,妙妙一家人从成都出发驾车经西安到酒泉卫星基地研学旅行,成都至西安全程792千米,需12时(不计休息时间)。照这样的速度,从西安出发至酒泉还需15时(不计休息时间),成都至酒泉全程有多少千米?
25.陈叔叔开了一家服装店。他从工厂批发了40件羽绒服,每件羽绒服定价销售为520元,把这些羽绒服全部卖完一共可以赚3200元。批发每件羽绒服付给厂家多少元
26.元旦节前夕,四(1)班的同学开展了“寄贺卡送祝福”活动。同学们亲手制作了40张贺卡,班主任李老师负责到邮局寄贺卡。李老师步行速度大约75米/分,从学校步行去邮局大约需要24分钟。
(1)出发8分钟后,李老师大约在什么位置 (用△在图上标一标)
(2)李老师寄完贺卡已经9:52,他扫了一辆单车,以300米/分的速度返回学校,能赶上10:00的集体锻炼吗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57<□8时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6、7、8、9,最小填5。
故答案为:B。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
2.C
解:2600÷40=65,商的末尾没有0。
故答案为:C。
整数末尾有0的除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先化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把除数化为末尾没有0的整数,然后再把剩下的数相除;据此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回答。
3.A
解:36÷43 ,填4~9商是两位数,填1~3商是一位数。
故答案为:A。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
4.B
解:61<8时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6~9,共有4种不同的填法。
故答案为:B。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
5.D
解:竖式计算错误的原因是: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落下来。
故答案为:D。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6.B
解:选项A: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不变;
选项B:可以改成400÷(5×20)=400÷100,除数改变,商改变;
选项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5,商不变;
选项D: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商不变;
故答案为:B。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即可解答。
7.A
解:A:315÷31的商是两位数,
B:246÷48的商是一位数,
C:423÷43的商是一位数,
D:537÷60 的商是一位数。
故答案为:A。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
8.B
解:522÷29和612÷36的商都是两位数,有2个。
故答案为:B。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
9.A
解:如果把53当作50来试商,商可能会偏大,需要把商调小。
故答案为:A。
被除数不变,除数偏小,商会偏大,需要把商调小。
10.A
解:A项:140÷35≠140÷7×5,原题干计算错误;
B项:140÷35= (140×2)÷(35×2) ,原题干计算正确;
C项:140÷35=140÷7÷5,原题干计算正确;
D项:140÷35=(140÷7)÷(35÷7),原题干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A。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
11.正确
解:把13看作10来试商,商容易偏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小,商变大。
12.错误
解: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把商调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除法中,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
13.正确
解:5400÷600=54÷6=9,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4.错误
解:因为86÷20=4……6,所以860÷200=4······60。
故答案为:错误。
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15.错误
解: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4,商是12,那么原来的商不变,还是12。
故答案为:错误。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16.4
解:75×10÷200
=750÷200
=3(盒)......150(克),
3+1=4(盒);
故答案为:4。
计算每个人所需薯片的总量,由于每盒薯片的重量是200克,然后根据总需求量和每盒薯片的量,确定需要的薯片盒数,由于多出150克,需要再加1盒才够。
17.18
解:(162-126)÷2
=36÷2
=18;
故答案为:18。
因为162比126大36,结果商增加2且都没有余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则除数=被除数÷商,所以除数为:36÷2=18,据此求解。
18.5;4
解:要使算式68÷58的商是两位数,即8>52,
所以里面可以填5,6,7,8,9,最小填5;
因为52×9=468,所以使商是最大的一位数且没有余数,里填4;
故答案为:5;4。
除数是58,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的前两位组成的数字就要大于或等于58,由此求出最小的可能;当商是最大的一位数时,那么商肯定为9,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可得:68 =52×9=468,所以里填2。
19.8;8
解:口算7200÷900,先想:8个900是7200,所以7200÷900得8。
故答案为:8;8。
还有一种思考方法,就是根据商不变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0.6
解:如图:要使商中间没有0,里最小能填6。
故答案为: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据此解答。
21.
①675+425=1100 ②306÷2=153 ③800÷40=20 ④51×80=4080
⑤560÷70=8 ⑥125×40=5000 ⑦44×30=1320 ⑧1901-89=1812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先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然后再计算,商不变,据此解答比较简便。
22.解:312÷20=15(辆)……12(吨)
15+1=16(辆)
答:至少需要16辆车。
至少需要车的辆数=要运货物的总质量÷平均每辆货车的载重量,如果有余数,再加1辆。
23.解:5×(1000÷250)
=5×4
=20(米)
答:第二捆铁丝长20米。
商不变规律是指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在此题中,我们可以把铁丝的重量看作被除数,铁丝的长度看作除数,因为是同样规格的铁丝,所以单位长度的重量是相同的,也就是商不变,先求出第二捆铁丝的质量是第一捆铁丝质量的倍数,再根据商不变规律求出第二捆铁丝的长度。
24.解:792+792÷12×15
=792+990
=1782(千米)
答:成都至酒泉全程有1782千米。
成都至酒泉全程的长度=成都至西安的路程+西安到酒泉卫星基地的路程;其中,西安到酒泉卫星基地的路程=成都至西安的路程÷成都至西安用的时间×剩余路程用的时间。
25.解:520-3200÷40
=520-80
=440(元)
答:批发每件羽绒服付给厂家440元。
批发每件羽绒服付给厂家的单价=每件羽绒服的零售价- 这些羽绒服全部卖完一共可以赚的钱数÷件数。
26.(1)解:24÷8=3
75×8=600(米)
(2)解:75×24÷300
=1800÷300
=6(分钟)
9时52分+6分=9时58分
答:李老师能赶上10:00的集体锻炼。
(1)李老师从学校步行去邮局大约需要24分钟,出发8分钟后,24÷8=3,李老师走了全部路程的,然后标数李老师的大概位置;
(2) 李老师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李老师步行的速度×步行从学校到邮局用的时间÷李老师骑共享单车的速度=6分钟,李老师到达学校的时刻=李老师从邮局出发的时刻+李老师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早于10:00,则李老师能赶上集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