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通过透镜看世界 4.8 走进彩色世界
1.望远镜
组 成:望远镜主要由 和 组成。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遥远的天体通过物镜形成一个 、 的实像。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 、 的虚像,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2.显微镜
组 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分别是 和 。
原 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可以形成一个 、 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 、 的虚像,将物镜放大的像再次放大。
3.光的色散
定 义:白光被 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光 谱:在光的色散现象中,色光排列成的 叫作光谱。
说 明:(1)白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向三棱镜底部方向偏折,紫色光偏折最大。
(2)太阳光是白光,是由折射性能不同的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光的三原色
三原色:红、 、蓝这三种颜色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注 意:红、绿、蓝三种颜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色光。
类型之一 认识开普勒望远镜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流星雨,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
B.它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相同
【变式跟进1】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类型之二 认识显微镜
某学习小组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对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进行了探究与讨论。目前实验室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其成像原理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判断:显微镜双镜头最终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若要用实验来求证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你该选择下列写有哪种中文字符的玻片进行探究? (填字母)。
A.“田” B.“上”
C.“日” D.“口”
【变式跟进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物体首先经过物镜成一个 (填“放大”或“缩小”)的 (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 (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类型之三 光的色散现象
[2024·大田县期中]如图所示,小雨在进行光的色散实验时,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
(1)实验时选用白色光屏的主要原因是白色光屏能反射 。
(2)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 (填“单色”或“复色”)光。光带的范围为AB之间,位于光屏B点处的色光颜色为 (填“红”或“紫”)色。
【变式跟进3】[2023·宜春期末]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说明白光是一种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类型之四 认识光的三原色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将光的三原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可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彩色电视的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情况如图所示。
(1)光的“三原色”是 。
(2)黄色光可以由 两种色光混合而成。
(3)白色光可以由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变式跟进4】[2023·江油市期末]雨过天晴的空中出现了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
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
1.物镜 目镜 倒立 缩小 正立 放大
2.物镜 目镜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3.分解 光带 4.绿
【归类探究】
【例1】B
【变式跟进1】A
【例2】虚像 B
【变式跟进2】放大 实 放大镜
【例3】(1)所有色光 (2)复色 紫
【变式跟进3】牛顿 复色光
【例4】(1)红、绿、蓝 (2)红、绿 (3)红、绿、蓝
【变式跟进4】色散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