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思考组成物体 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初步的感性 认识。关于质量的测量,教材先通过战国时期的天平——木衡和铜环权以及生活 中称量商品的台秤等逐步引出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天平是测量质量 的基本工具,教材详细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在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构造, 明确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习使用天平的方法。最后,由学 生经历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的探究实验,掌握托盘天平的规 范使用方法,也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总结规律,逐步培养物 质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过质量的相关知识,例如“空气有质量吗 ”, 对质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小学数学课程中,对“重量 ”的单位克、千克和吨 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在开展本课教学时,既要充分应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质量 ”基础知识, 也要克服小学数学课程中养成的“重量 ”说法的习惯,规范应用物理概念。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设计思路如下: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的单位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的 质量。
三、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通过日常购物称“重 ”情境,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科学思维】在“ 比较同一物体形状变化、物态变化、空间位置变化,但是 质量不变 ”的探究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的实 验中培养归纳能力。
【科学探究】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掌握托盘天平的正
确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天平使用技能的训练,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与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难点
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的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生活中的各种称量物体质量的画面。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吸引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提出问题,激 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出质量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问题一:认识质量
活动 1 :(观看图片)桌子和椅子都是由木头这种物质构成的,铁锅和铁铲 都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
问题:桌子和椅子都是由木头这种物质构成的,它们所含木头的多少一样 吗?铁锅和铁铲都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的,它们所含铁的多少一样吗?
物理上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有了质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对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进行比较了。比 如,在水果店买水果,告诉营业员自己要买多少水果,实际上表达的是质量的大 小。
教师强调:注意物理上的“质量 ”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某某产品的“质量 ” 有区别,物理上的“质量 ”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某产品的 “质量 ”常常是指产品品质的优劣。
设计意图:“质量 ”一词在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不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质量 ”的含义。
活动 2: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质量有没有改变?一块冰在杯子中化
成水,物态发生了变化,质量有没有变化?地球上的物体被航天员带到太空后, 质量有没有变化?
该问题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引 导学生从“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入手,理解质量的定义。
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 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活动 3 :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关系为:
除了这些单位,生活中我们买水果蔬菜时还会用到斤、两等单位,它们与千 克之间都是可以换算的。
观察图片,了解宇宙中一些物体质量的量级。
设计意图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质量尺度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对 1kg 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问题二:质量的测量
活动 4 :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
物体的质量是可以测量的,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是秤。秤的形式有很多,(出 示图片)这是一款古老的杆秤,它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你知道它跟“权衡 ”一 词的关系吗?
杆秤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如今,我们常用的还有案秤、台秤和电子秤等。
(引出天平)实验室里我们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是天平。天平也有很多种类, 如托盘天平、物理天平、电子天平等。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活动 s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我们先来了解它的结构(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或用实物天平讲解)。
(2)托盘天平的使用。
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然后尝试测量铜块的质量,过程 中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播放天平的使用视频,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平衡。
④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说明:
①调节好的天平如果移动了位置需重新调节。
②天平平衡后,不要更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
③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零刻度 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天平横梁平衡。
注意事项:
①防止损伤。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秤量;往右盘里增减砝码 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里。
②防止锈蚀。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准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
在天平盘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 活动 6 :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铁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 中。
活动 7 :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怎样用天平测量 50mL 水的质量?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50mL 水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意图:(1)学生自己动手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质量,通过对天平使用技 能的练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仅通过一个人是不能完成该实 验的,需要小组成员间交流合作,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感受 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堂小结
1.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2.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
六、板书设计
质量
1.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2. 质量的测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
(2)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3)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