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文档属性

名称 太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7-24 16:04:54

文档简介

《2 太阳》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太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太阳是离地球最远的恒星
C、太阳质量是地球的33倍
D、太阳发出的能量绝大多数被地球吸收了
2、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
A、核心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3、太阳运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日珥
C、日珥和耀斑 D、日珥和太阳风
4、太阳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最主要原因是( )。
A、唯有太阳能自己发光
B、位于太阳系的核心位置
C、有极高的温度
D、有占太阳系总质量99%以上的巨大质量
5、按照每秒钟行进30万千米的光速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 )。
A、12分钟 B、10分钟
C、8分钟 D、6分钟
6、下列观测太阳黑子不正确的是( )。
A、用带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察
B、用墨镜观察
C、视力好的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D、在倒有墨水的水盆里观察
7、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如光斑、日珥等只发生在色球层上
B、太阳黑子是指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地方,它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还有可能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8、“日心说”的首要创导者是( )。
A、伽利略 B、布鲁诺
C、哥白尼 D、哥伦布
9、下列哪些能源与太阳无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核能
二、填空题
1、地球的表层和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全部来自于 。
2、太阳的表面叫做 ,温度高达 。太阳表面喷发能形成 ,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形成相对较暗的地方叫做 。
3、 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太阳黑子的国家。
4、太阳质量是地球的 倍,体积是地球的 倍。
《2 太阳》习题
一、填空题
1、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个从里到外熊熊燃烧的庞大 。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半径约为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2、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太阳的表面叫 ,其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光球外面紧贴光球层的叫色球,再外面一层叫 。
3、太阳表面温度并不是处处 ,有些地方比周围低2000摄氏度左右,看起来比较暗称为 。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 是具有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的国家。
4、太阳表面出现的喷发现象,有的像万丈喷泉,有的象艳丽火焰,称 。
5、太阳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高达 焦耳,到达地球的只有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已经足够,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主要 源泉,它给人类提供光和热,我们把这种能量叫做 。
6、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实际上是它的 层,其温度为 。
7、太阳表面喷发火焰的现象叫 。
8、太阳表面温度比周围低 的地方会形成 。
9、日珥发生在 ,黑子发生在 层。
10、日中见沫指的是 现象。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 。
11、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 倍,体积是地球的 倍。
12、太阳黑子的平均周期是 , 提出了日心说。
13、 是地球及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二、选择题
1、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小行星
2、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 )。
A、水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B、 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C、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D、 天王星轨道与海王星轨道之间
3、太阳系内小行星数量极多,约有( )。
A、5万颗小行星 B、50万颗小行星
C、100万颗小行星 D、500万颗小行星
4、首先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孔子 C、哥白尼 D、托勒玫
5、下列天体中,不属于太阳系小天体的是( )。
A、流星 B、彗星
C、卫星 D、小行星
6、小行星带位于( )。
A、水星、火星之间 B、水星、地球之间
C、地球、火星之间 D、火星、木星之间
7、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千百亿颗恒星
B、只有一颗恒星,中心天体是太阳 C、彗星、小行星等不属于太阳系
D、太阳不能稳定地供给地球太阳能
8、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运动不需要能量 B、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能量可以消失 D、宇宙中不存在能量
《2 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可以描述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并与地球比较,知道日地距离。
2、给一张太阳表面图片,能说出各部分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的位置和次序。
3、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4、能具体说出生活中运用太阳能的例子。
5、简述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变革与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现象,学习理论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现象。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因为太阳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宇宙并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锻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实例,并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太阳的大小、温度、质量及日地距离等,并与地球作比较;太阳能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难点:太阳表面结构,光球、色球、日冕,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次序;熟悉日珥、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以及了解太阳黑子周期。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提问: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那么恒星有哪些特点呢?
2、学生讨论回答恒星的特点:发光发热,由炽热的气体组成。
3、PPT 展示图片,活泼生动,吸引学生眼球,并将其注意力转入课堂。
二、太阳概述
讲述: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恒星的特点,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1、日地距离。
讲述:现在我们了解太阳的有关情况(太阳概况):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108千米。
提问:若光的速度为3×108m/s,大家想下我们照射到的太阳光是什么时候的?假设人的步行速度为5km/h,那么他日夜不停地向太阳走去,要多久才能到达太阳呢?
2、太阳的大小、质量和表面温度。
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质量是1.989×1030千克>,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
三、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
1、过渡:地球表面由大气组成,称为地球大气(以后我们会深入学习),类似的,太阳表面也有大气结构,称为太阳大气。
2、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剖面图?我们来看一下PPT展示。
3、讲述:我们把太阳从中间劈开,侧面看过去 。由三个部分构成太阳大气。这三部分从内道外分别为光球、色球、日冕。光球厚度约500千米,黄色,温度为6000摄氏度;色球层的厚度大约2000千米,红色;日冕是太阳大气最外面的一层,从色球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最远可以达到4~5个太阳半径。日冕的亮度只有光球的百分之一,平时根本看不见。
四、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展示图片:在太阳大气中还会发生有趣的现象,我们称为太阳活动。大家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
1、太阳黑子
这就是太阳黑子,它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表面的地方温度周围低2000°C左右,从地球上看起来这些地方就比较暗,好像太阳表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称为太阳黑子。
2、太阳黑子周期
根据长期观察,太阳黑子有时多,有时少。连续两次出现太阳黑子最多的时候为极大值,对应的年份称为峰年,连续两次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年,我们称之为太阳黑子周期。
3、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
(1)干扰地球的地磁场:地球上的指南针失灵;信鸽会迷路;无线电通讯也会受到严重阻碍,会对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还有电视传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
(2)黑子还会引起地球上气候的变化:黑子多的时候地球上气候干燥,农业丰收;黑子少的时候气候潮湿,暴雨成灾。
(3)太阳黑子数目增多的时候,地球上的地震也多。 树木的生长情况也随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而变化。黑子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得快;黑子少的年份就生长得慢。
更有趣的是,黑子数目的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人体血液中白血球数目的变化也有11年的周期性。
4、日珥
提问:大家先看一下图片,太阳表面的突出的东西像什么?
讲述: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我们可以在日全食可以看到它。
五、地心说与日心说
简单介绍地心说,哥白尼的生平和他的日心说。
课件23张PPT。太阳后羿射日后羿为什么要射下其它九个太阳?为什么不全部射下来?思考与讨论:
1、太阳是不是一颗恒星?它有多大?离我们有多远呢?
2、太阳为什么会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呢?
3、要是失去了太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4、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是一个从里到外都在熊熊燃烧着的庞大的气体球。它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太阳能:太阳不断向外发出巨大能量。
每秒钟发出总能量高达3.86×1026焦耳,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只有发射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太阳体积是地球的 倍。1、体积大太阳的半径将近 7×105Km。一 、太阳概况130万2、质量大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 倍太阳系99.8%的质量都集中在太阳上,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33万 日地平均距离
1.496× 108 千米3、距离远5km/h的速度
3500年 表面温度
约6000。C4、温度高光球中心温度
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可达1500万。C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穿上特殊材料
的服装,可以近距离的去探索太阳。
描述一下你要穿过太阳哪些结构才能到达太阳的中心呢?二、太阳活动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太阳剖面图核心大气层以内:对流区,辐射区,核心区日珥是太阳表面的喷发物,像太阳面的“耳环”。色球层-日珥光球层-太阳黑子  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是位于太阳表面的光球层,光球上最显著的现象是太阳黑子,由于它比周围区域的温度低2000 ℃左右 ,使其看起来比较暗,好象太阳表面出现一些小黑点。当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如地震增多、植物生长快等)。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7687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谷年峰年(11年)黑子数最多一年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极少一年为谷年。
寿命很短,但发出强大能量,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把大量的紫外光、X光和无线电波射出,并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射到地球,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产生磁暴现象等。色球层-耀斑  与黑子有关
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太阳风指的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美国科学家帕克给它取名为“太阳风”。高速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它抵达地球时,往往引起很大的磁暴与强烈的极光,同时也发生电离层骚扰。日冕层-太阳风美丽的极光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即“磁暴”现象。④影响人体健康(紫外线)。三、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思考与讨论1、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哪里?2、说说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例子?3、如果失去太阳,我们的世界将
变成怎样?利用太阳取暖,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发电,植物生长靠太阳等。四、“日心说”和“地心说”地心说(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玫)
主张:日月星辰绕地球而旋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
主张: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绕太阳转动能不能直接用肉眼或望远镜观测太阳和太阳黑子?观测方法: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讨论:忠告: 不能直接用肉眼观测太阳和太阳黑子,否则眼睛易受灼伤!我们的骄傲: 我国春秋就有“日中见沫”的记载,是对太阳黑子的描述。西周的《周易》记载有 “日中见斗”的现象,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 。课件4张PPT。太阳的小知识太阳的地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太阳的体型半径:696000千米(约地球110倍)
表面面积:大约 6.09 × 1012 平方千米
体积:大约1.412 ×1018立方千米(地球的1300000倍)
质量:大约1.989×1030 千克(地球的333400倍)
密度: 大约1.3g/cm3好大啊!!太阳的构造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 氦约占27%, 其它元素占2%。内部构造:太阳的内部主要可以分为三层:核心区、辐射层和对流层。
太阳光球: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圆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光球层位于对流层之外,属太阳大气层中的最低层或最里层。
太阳色球: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
太阳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日食的种类
一、日全食
太阳比月球宽400倍,但离地球也是400倍远。由于对称的缘故,月球的暗影,也就是落在地球表面的阴影,宽度正好可以遮住整个太阳。太阳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阳圆盘被黑色的月球阴影遮盖。然而,也只有在日全食发生时才可能用肉眼观测到模糊的日冕。日全食只在月球位于近地点时发生,此时月球的本影锥长度较月地之间距离长,本影锥才能扫到地球表面。由于太阳的实际体积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块非常小的区域见到,因为月亮的本影对太阳来说只是一个小点。(在全食区之外,所见的食相是偏食)。
二、日偏食
中国史书上称“日有食之,不尽如勾”,造成日偏食的原因是因为观测者落在月球的半影区中,观测者会看见一部分的太阳被月球的阴影遮盖,但另一部分仍继续发光。太阳和月球只有部分重合,依据两者中心的视距离远近(太阳被月球遮盖的最大直径)来衡量食的大小。通常日偏食是伴随着其他食相发生,如日全食或日环食或日全环食。但发生在极区的某些日食会是单纯的日偏食(不伴随其他食相),这是因为月球与黄道面的距离稍远,只有半影碰到地球表面。
三、日环食
当月球处于远地点时,月球的本影锥不能到达地球;到达地球的是由本影锥延长出的伪本影锥。此时月球的视直径略小于太阳。因此,这时太阳边缘的光球仍可见,形成一环绕在月球阴影周围的亮环。
四、全环食
全环食只发生在地球表面与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或月球与地球表面的距离和月本影的长度很接近的情形下。由于地球为球体之关系,而本影影锥接触地球时为日全食(常为在食带中间),在食带两端由于影锥未能接触地球,导致只能有伪本影到达地球之下,所看到的是日环食。所以,当全环食发生时,随着地月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先后出现环食→全食→环食,当然,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地点来说,在一次日食过程中是不会同时看到全食和环食的。全环食发生机率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