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训练(一)物理化学试卷-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
1.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粤绣”所用的蚕丝,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糕点”蒸制过程中添加的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
2.下列物质用途与解释说明相符合的是
选项 物质用途 解释说明
A 用石墨作电极 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升高温度,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 用明矾净化河水 明矾能吸附水中所有的杂质
D 用NH4NO3配制植物生长的营养液 NH4NO3属于复合肥
A.A B.B C.C D.D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请利用如图信息,判断有关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4.大鹏云雾茶是深圳特产之一,云雾茶富含茶碱(C8H10N4O2)、茶丹宁、维生素等物质。下列有关茶碱说法正确的是
A.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茶碱分子中含有O2分子
C.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
5.一氧化二氮(N2O)俗称“笑气”,它的温室效应约是二氧化碳的300倍,被称为“遗忘的温室气体”。N2O可通过光催化分解转化成两种单质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证明CO2能与H2O反应 D.气体从a端通入,可用于实验室收集H2
A.A B.B C.C D.D
7.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有关水的部分转化关系(“→”表示物质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②可表示CaCO3制取CO2的反应
C.可利用反应③对食物进行加热 D.实现反应④,铁需同时与H2O和O2接触
8.、和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时,饱和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C.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
D.除去中混有少量的,主要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9.以下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O2中的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CaCl2中少量的CaCO3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加入适量的硫酸镁溶液
D 鉴别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 使用pH试纸测定
A.A B.B C.C D.D
10.某同学取20mL氢氧化钠稀溶液于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用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的pH及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由图1的E点可判断溶液中溶质为NaCl、NaOH
D.由图2可见该反应放出热量,加入20mL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
11.氢能的开发
氢气是高能清洁能源,制氢的方法以往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
水煤气变换反应(CO与H2O反应)是化石能源制氢的重要反应之一,某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然而,海水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先淡化后制氢的海水间接制氢技术,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针对此问题,谢和平团队开发了无需淡化过程的海水制氢技术,通过在电解槽两侧加入多孔的防水透气膜,隔绝了海水中的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理如图2所示。
(1)科学家致力于氢能源的项目研究,是因为氢气燃烧 (请写出氢能源的一个优点)。
(2)水煤气变换反应将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转化成氢气和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可能是 (填化学式)。
(3)由图1可知,为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用 (填“催化剂1”或“催化剂2”)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温度控制在 ℃,效果最佳。
(4)阅读短文可知: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优点是无淡化过程、 、无额外能耗。
(5)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反应过程中,B电极须与电源 (填“正”或“负”)极相连,电解水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铁红(Fe2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造纸等领域,利用高铁粉煤灰(含Fe2O3、SiO2、Al2O3,其余成分不考虑)制取铁红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时,为使高铁粉煤灰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 。
(2)请写出酸浸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由“过滤1”过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4)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写离子符号)。
(5)加入NaOH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并沉铁。一定条件下,溶液的pH对氢氧化铁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最适宜的pH为 。
(6)将“过滤2”所得的固体洗净烘干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即可获得氧化铁和水,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科学探究题
13.分类回收塑料制品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塑料垃圾的处理、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调查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咨询交流】塑料的分类
(1)同学们了解到塑料属于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处理废塑料垃圾有填埋、焚烧、造粒及热裂解四种方法。
任务二:探究塑料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采用相对封闭的装置焚烧某种含C、H、O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提出问题】塑料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哪些物质?
(2)猜想①:CO2、H2O;猜想②: ;猜想③:CO2、CO、H2O。
【查阅资料】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色。
【进行实验】将焚烧产生的废气依次通过装置,点燃D处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A、B步骤的反应均完全)。
(3)A中的实验现象为 ;D中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B和E中现象为 。
【实验结论】废气中存在CO2、CO、H2O。
【反思评价】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任务三:设计减少塑料垃圾污染的宣传活动
【成果展示】
(5)同学们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对塑料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和防治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将学习成果制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进行宣传,从回收利用角度或环保角度,减少塑料垃圾危害我们应做到 。
四、计算题
14.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氧气和水是维持航天员生命的必需物质。
(1)站内部分氧气从地球直接携带。若采用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填“沸点”或“密度”)不同将其分离;若采用实验室制法,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空间站的呼吸和水循环系统中都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杂质,主要利用其 性。
(3)为实现氧的循环,目前我国空间站利用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烷和水。正常情况下,一位航天员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质量约1.1kg,若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气反应,会产生多少水?(列出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过程计算)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A
7.A
8.C
9.D
10.C
11.(1)产物无污染(合理即可)
(2)CO2
(3) 催化剂2 280
(4)无副反应
(5) 负
12.(1)搅拌
(2) 或 复分解反应
(3)AC
(4) 、Al3+
(5)5
(6)
13.(1)有机合成材料
(2)CO、H2O
(3) 白色固体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5)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或做好塑料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合理答案)
14.(1) 沸点
(2)吸附
(3)设生成水的质量是x。
x=0.9kg
答:生成水的质量是0.9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