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前人的巧思 课件(共14张PPT)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前人的巧思 课件(共14张PPT)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8-08 14: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时空的印记
第 2 课 前人的巧思
留园(园林) 江苏苏州
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说说这些古代工匠的艺术作品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伏虎(石雕) 陕西兴平霍去病墓
材质与自然的融合:
工匠利用天然巨石的原始形状和表面纹理,稍加雕刻,寥寥数刀便刻画出猛虎伏地的姿态。虎身保留石头的粗犷感,仅通过虎头、脊背的线条勾勒出威猛神态,体现“因势象形”的智慧。
巧色(俏色)工艺:
玉匠利用翡翠原料天然的绿白双色,将绿色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依色布位,仿佛自然生长。
极致的写实细节:
菜叶层层包裹,叶片薄如真物,边缘卷曲自然。
叶脉纹理清晰,展现高超的透雕与阴刻技术。
文化寓意:白菜谐音“百财”,将吉祥寓意融入艺术。
翡翠白菜(玉雕)
微观世界的宏大叙事:
在一枚小小的桃核(约3-4厘米)上,完整雕刻出苏轼《赤壁赋》的场景:船上有8扇可开合的窗户,船头坐三人(苏轼、佛印、黄庭坚),船尾有船夫,甚至茶炉、书卷等细节俱全。
船底还刻有《赤壁赋》全文,需用放大镜观看。
高难度工艺:
核雕需在果核不规则的弧面上布局,利用浮雕、镂雕等技法表现层次。
人物神态生动,衣纹流畅,展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功力。
东坡夜游赤壁(核雕)
根据自然材质的形态和色彩进行创作的方法,叫做“因材施艺”。
三件作品的共通巧思是什么
因材施艺
猜猜他们是什么材质制成的?
生活中的自然形态和肌理,带给我们哪些启发?
自然界有丰富的形态和色彩。
金属锈斑、树皮、墙面印痕等都能启发我们的创作。



模仿自然形态和肌理,尝试用漏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陶猪(新石器时代)
作品的自我介绍
我的形态是小猪。
我的材质是陶。
鹰形陶鼎(新石器时代)
我的形态是 。
我的材质是 。
填一填下面的空格
我的形态是 。
我的材质是 。
同一个漏印形状,从不同角度看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漏印画
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的艺术品
和家人说一说其中的巧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