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25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设计中涉及多种工艺。下列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模具浇铸青铜部件 B.将丝线编织成寿字盘长结
C.把玉石雕刻成装饰配件 D.给陶瓷部件上釉烧制
2.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绿色低碳出行 B.积极植树种草
C.露天焚烧秸秆 D.分类处理垃圾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保证。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二氧化碳 B.溶解氯化钠配制溶液
C.除去不溶物 D.二氧化碳的验满
A.A B.B C.C D.D
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木炭燃烧成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小
B.温度上升冰融化成水 变化前后的物质质量不变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镁,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D.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溶剂质量不变时,溶液中有溶质的晶体析出,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任何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都可以得到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6.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⑥
7.2025年1月10日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1.0碳星快轨”在青岛地铁1号线开启运营之旅,其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实现了车辆性能的升级。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碳纤维与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C.碳纤维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碳纤维是一种金属单质
8.乙硫醇(C2H5SH)具有刺鼻气味,常被添加到原本无色无味的燃气中,以便在燃气泄漏时能及时被人们察觉。充分燃烧时发生该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中X 的化学式是
A.SO3 B.SO2 C.H2SO4 D.CO2
9.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墨——润滑剂 B.金刚石——制作切割工具等
C.活性炭——制造掘进机钻头 D.炭黑——制造碳素墨水
二、多选题
10.实验探究是解决化学问题最重要的手段。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图2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图3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
D.图4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11.下列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涉及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冷凝为固体用于人工降雨 B.作为温室大棚中助力蔬菜生长的气肥
C.压缩冷凝为液态用于灭火 D.作为电弧法焊接金属的防氧化保护气
12.碳单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金刚石、石墨之外,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碳单质,如等。下列对于碳单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B.金刚石、石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C.所有的碳单质都能导电 D.等碳材料是一种未来革命性材料
13.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用白磷在敞口容器中燃烧,测定并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B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C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等量水,比较温度变化
D 鉴别碳酸钙与氯化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观察溶解情况
A.A B.B C.C D.D
14.碳中和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有人称其为“增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不仅能实现“增汇”,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B.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
C.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封存,用于生产化肥尿素,可以实现“增汇”
D.碱性土壤由于富含钙离子,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该过程属于“增汇”
1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9 3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3 4 17
A.x的值为11 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三、填空与简答
16.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
(1)按要求从氢气、氢氧化钙、氧化铜、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有毒性的气体 。
②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单质 。
③石灰水中的溶质 。
④一种黑色金属氧化物 。
(2)打火机中的液体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下图是丙烷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中属于碳氢化合物的是 (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中共涉及了 种氧化物。
③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丙烷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
④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⑤已知甲烷、乙烷、丙烷的化学式分别为( ,请依据规律写出丁烷的化学式: 。
⑥写出一种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大清会典》中记载:清朝时紫禁城内曾有大水缸308尊,均置于殿门之前,被称为“门海”。所有存水均为消防用水,古人用水来灭火的原理主要是 。
②我国制墨具有悠久历史,湖北出土的战国古墨能保存至今,这是因为 。
③早在8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焦化、液化和气化,可提高其使用价值。煤的综合利用主要发生了 变化(选填“物理”“化学”之一)。
④《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烷在燃烧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热能。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g。
②t2℃时,将5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保持温度不变,把t2℃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 C.溶剂水的质量不变
④KNO3中混有少量KCl,提纯的方法是 (填写“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原因是 。
四、科学探究题
1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安装实验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实验。查阅资料:浓硫酸可吸收水分;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上述制取的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有 (填化学式,下同)和 。
②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I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倾斜两个锥形瓶,使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同时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条件
B.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碳酸钙粉末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更多
C.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2)将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试液变 色。加热试管,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已知该塑料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各装置中的药品都足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取2.8g该塑料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 D
反应前的质量/g 73.7 72.8 75.1
反应后的质量/g 75.5 76.4 83.9
①仪器 B2的作用是 。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通过分析计算得知,该塑料试样中 氧元素 (选填“含有”“不含有”之一)。
19.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一氧化碳产生。
【查阅资料】
一氧化碳气体有毒,会污染环境,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湿润的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李洋同学组装了以上装置图,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这说明木炭具有 性。
(2)反应一段时间后,B中澄清石灰水会变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说明有CO气体生成,证明该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该同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出,发现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出现这样的原因可能是 。
(5)反应后的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从环保角度考虑,可将尾气 处理。
五、综合应用题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②实验中, 应选用 (选填“50mL”“100mL”或“200mL”之一)量筒来量取配制所需的水。
③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药品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之一)。
A.调节游码 B.减少氯化钠 C.增加砝码
(2)向12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后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g。
②请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1%)。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A B B B A B C
10.ABC
11.BCD
12.BC
13.CD
14.ACD
15.ABD
16.(1)
(2) 2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
17.(1) 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 化学
(2) 34 饱和 B 降温结晶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8.(1) (或) (或) ACBF B
(2) 红 红色变为紫色
(3) 吸收塑料试样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 不含有
19.(1)还原
(2) 浑浊
(3)试纸变蓝
(4)灼热的铜被再度氧化
(5)点燃(或用气球收集等)
20.(1) baecd 100mL B
(2) CaCl2 4.4 设此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此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