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4 求知之道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教师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4 求知之道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教师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4 17: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髓?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惬意。不必chī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贮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精髓
   
惬意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香chún 
 
chī笑 
(3)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答案】(1)suǐ
qiè
(2)醇

(3)“弛”改为“驰”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4分)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答案】①弱肉强食
②庞然大物
③惊慌失措
④津津有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划线语句的意思,根据成语积累判断即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
  
B.
委而去之 
去国还乡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道者多助  
D.渔人甚异之   急湍甚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去”皆为“离开”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
A.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答案】A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题目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即论点。
B.《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兰西斯·培根。
C.《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D.“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是指全体中国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课文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一一判断。D错,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文人和一些对现实认识不清的人,并非指全体中国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答案】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上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请用九年级上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完成下面的仿写,要求句式连贯,字数可不一致。(4分)
打开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课本,我们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踏上了语文学习之旅。沿途中,我们将看到万里雪飘,倾听雨的述说;



……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要求,可以课文中的词句,可以用课文的题目,根据例句“看到万里雪飘,倾听雨的述说”主谓结构来拟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李白在《行路难》中充满对未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憧憬,鼓舞人心的的名句是“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景抒情,情景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表现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1)老骥伏枥 (
( http: / / www.21cnjy.com )2)悠然见南山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小龙中学举办“读书凝聚正能量”主题活动,你们学习小组接到如下任务,相信你们小组一定会出色完成。
9、某小组搜集到一则新闻,请你们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意思,字数不超出50字。(3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摘自《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答案】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2分)(只回答“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从活动名称(会议)和活动内容两点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某小组搜集到文学界人士关于“文学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的谈话,请你们小组根据这些材料,说说文学需要传递哪些正能量?(3分)
【材料一】诗人、《南方日报》主任编辑陈美华说,文学就是要以积极向上、能起到教化心灵作用的优美作品来感染人、教育人。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一旦见报,影响极大,故一定要保证作品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是表现了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这也是中国梦的核心组成部分。诗人、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部主任洪烛认为,真善美是没有争议的文学正能量。
【材料二】
生活是多样的,文学也是多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在文学中,既需要“小叙事”,也需要“大叙事”。倡导文学要激发和传递正能量,是否意味着要求文学只能“歌颂”和“赞美”,而消解文学应有的反思与批判功能?与会者发言说,对社会和人生进行积极而尖锐的反思与批判,也是文学正能量。关键在于作家怎样反思和批判?目的是什么?落脚点在哪里?
【材料三】中山诗人倮倮(luǒ)说,梦是富有文学色彩的,文学理想本身与中国梦就有着内在的和多元的关系。文学在反映和赞美、鼓舞和推动中国梦实现上所起的作用,是比任何其他手段和艺术形式都更为有力、更为突出的。但是,文学的理想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中国梦歌唱。在梦想的舞台上,文学恰恰最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面对中国梦,文学与作家都要思考,要与GDP、与聚光灯保持距离。文学关注的应该是中国梦里最人性、最悲悯的那一部分。(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日报》2014年03月27日)
【答案】保证作品的舆论导向正确,表现真善美;对社会和人生进行积极而尖锐的反思与批判;关注中国梦里最人性、最悲悯的那部分。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请简要说说从下列课文中获得怎样的正能量?(任选两个完成)(4分)
A.《傅雷家书两则》——
B.《敬业与乐业》——
C.《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答案】A.《傅雷家书两则》——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迎来成功,我都会坚强面对,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B.《敬业与乐业》——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要敬学、乐学,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圆满,成为天地间的第一等人。C.《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我坚信了“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激发了我努力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上题对“正能理”正确理解,根据所示课文文章的主旨来一一说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习题。(21分)
怀鲁迅
①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2、第①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3分)
【答案】形容鲁迅逝世太突然,是巨大的损失,像晴天打霹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第②③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4分)
【答案】匆匆、跳、吞、跑
【解析】
试题分析:围绕“急切而又悲痛”一中,找出文段中描写人物动作行为词语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怎样理解第③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4分)
【答案】这是作者从千万个参加葬礼的人们的表情中感受到的人们因鲁迅逝世而产生的悲愤心情。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件“鲁迅的死”,抓住“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词语,从表现所有的悲痛心情这方面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第④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把鲁迅的逝世看成是最大的不幸,表达了人们极度悲愤、极度惋惜的心情。(意对即可)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第⑥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分)
【答案】对鲁迅先生去世的悲痛和惋惜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没有”“有”这一对比的内容和带有浓烈情感色彩的词语来体会理解,说明表现了人们对鲁迅的情感和人们的心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3分)
【答案】鲁迅的一生都在为中华的伟大复兴事业做贡献,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新一代青年会重新挑起振兴祖国的重任,中国有了复兴的希望!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对鲁迅思想的了解,理解“微红”“新月”所包含的新生、希望的含义,说明鲁迅的一生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下文(11分) 
中国人的“忍”
①“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②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③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败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⑤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⑥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⑦“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⑧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案】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解析】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是在文尾总结问题时归纳出论点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3分)
【答案】对比论证。对比了忍的成功和不忍的失败,鲜明地证明了该忍时候要忍的道理。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2分)
【答案】不重复。“忍受”是把痛苦磨难等勉强地承受下来。“忍耐”是把痛苦的感觉和想发作的情绪抑制下来。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辨析两词意义上的差别,一在“受”即“接受”,一在“耐”即“经受”,再根据本文作者所议论的问题加以具体解释其含义的不同。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忍”是一柄双刃剑。请具体谈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忍”的“度”(3分)
【答案】对伤到自己的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忍下来,不必斤斤计较;对必须付出的磨难代价,如学习的艰辛,锻炼的艰苦,都要忍受下来。但是,对于坏人坏事,对于有损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思想行为,我们要敢于大声说“不”,并且当出手时就出手!
【解析】
试题分析:从根据所遇事情的性质和影响(危害)在大小来决定“忍”与“不忍”这个方面分析说明道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品味瑕疵》,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
“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22、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3分)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相关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用反选排除法,A错,文章开头作者是说学会对待瑕疵会有收获,而不是说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B错,本段的分论点是“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两个例子都是证明此分论点的;D错,本段中是用一个例子说明“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这个道理(分论点),而并不是说“有瑕疵的玩具”能超越完美的经典,故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答案】(3分)(1)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后激励自己,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的例子(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工作遭拒绝,最终成为著名喜剧大师),证明了“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真实,更具说服力。
(2)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司马迁、卓别林两个例子与一些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事例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全面,论点更鲜明。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本题点明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具体举例简要说明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
“瑕疵”,你肯定有感受。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略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作文(40分)
26、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600字以上。
【答案】例文:
生活需要正能量
现代社会的节奏快速跳动着,许多人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忙忙碌碌地过完一天又一天,为事业、学业和家庭而奋斗着,因此堆积的压力就越来越多。很少有人有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健康的为人处事。因此,生活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生活需要“正能量”!
何谓“正能量” 这词原本是天文学的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名词,后来英国的学者把它当作心理学著作的标题,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正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带有正能量,和他们交往你也会觉得很快乐。
的确,这不仅是“正能量”的含义,更是现在都市人缺乏的一种生活态度!现代人每天都忙碌着,压力也随之而来。学生有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白领有来自职场的压力,结了婚的成年男士有来自家庭的压力......这些压力无处不在,每一刻每一秒都压得人无法喘息。有些人没有旷达乐观的态度,也不懂得去宣泄情绪,那么结果往往是会误入歧途,酿成大祸!
“小悦悦”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人性冷漠与残忍;“瘦肉精”、“毒馒头”、“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人们看到了道德的缺失,良心的泯灭!从这些事件中透露出了人们品德的坏败,没有任何的责任感与道德观,不顾及别人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甚至拿老百姓的日常饮食开玩笑!俗话说:“民以食天!”如果我们的饮食链出了问题,那有多少人的健康会受到威胁?这又将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啊!这些人还有什么“正能量”可谈!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违背自己的道德与良心,没有积极、乐观、健康的为人标准,那社会哪还有人情味!每个人都带着假面具冷冰冰的对待他人,试问一下,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社会中,过着这样的生活,会感到快乐,温暖,舒服吗?
所以,我们的生活才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快乐的面孔出现,需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能像“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一样助人为乐,为社会无私奉献,善良正直,那么社会遍地将开满和谐之花!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正能量”吧,多一点乐观,少一点埋怨;多一点积极,少一点放弃;多一点健康,少一点冷僻,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才有意义!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第四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髓?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chún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惬意。不必chī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贮藏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精髓
   
惬意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香chún 
 
chī笑 
(3)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4分)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
  
B.
委而去之 
去国还乡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道者多助  
D.渔人甚异之   急湍甚箭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
A.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题目明确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即论点。
B.《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兰西斯·培根。
C.《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D.“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话中的“中国人”是指全体中国人。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7、请用九年级上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完成下面的仿写,要求句式连贯,字数可不一致。(4分)
打开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课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就踏上了语文学习之旅。沿途中,我们将看到万里雪飘,倾听雨的述说;



……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6)李白在《行路难》中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对未来憧憬,鼓舞人心的的名句是“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小龙中学举办“读书凝聚正能量”主题活动,你们学习小组接到如下任务,相信你们小组一定会出色完成。
9、某小组搜集到一则新闻,请你们概括这则新闻的中心意思,字数不超出50字。(3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http: / / www.21cnjy.com )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摘自《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10、某小组搜集到文学界人士关于“文学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的谈话,请你们小组根据这些材料,说说文学需要传递哪些正能量?(3分)
【材料一】诗人、《南方日报》主任编辑陈美华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就是要以积极向上、能起到教化心灵作用的优美作品来感染人、教育人。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一旦见报,影响极大,故一定要保证作品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是表现了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这也是中国梦的核心组成部分。诗人、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部主任洪烛认为,真善美是没有争议的文学正能量。
【材料二】
生活是多样的,文学也是多样的。在文学中,既需要“小叙事”,也需要“大叙事”。倡导文学要激发和传递正能量,是否意味着要求文学只能“歌颂”和“赞美”,而消解文学应有的反思与批判功能?与会者发言说,对社会和人生进行积极而尖锐的反思与批判,也是文学正能量。关键在于作家怎样反思和批判?目的是什么?落脚点在哪里?
【材料三】中山诗人倮倮(luǒ)说,梦是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色彩的,文学理想本身与中国梦就有着内在的和多元的关系。文学在反映和赞美、鼓舞和推动中国梦实现上所起的作用,是比任何其他手段和艺术形式都更为有力、更为突出的。但是,文学的理想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中国梦歌唱。在梦想的舞台上,文学恰恰最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面对中国梦,文学与作家都要思考,要与GDP、与聚光灯保持距离。文学关注的应该是中国梦里最人性、最悲悯的那一部分。(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日报》2014年03月27日)
11、请简要说说从下列课文中获得怎样的正能量?(任选两个完成)(4分)
A.《傅雷家书两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
B.《敬业与乐业》——
C.《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习题。(21分)
怀鲁迅
①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2、第①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3分)
13、第②③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4分)
14、怎样理解第③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4分)
15、第④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⑥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分)
17、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3分)
(二)阅读下文(11分) 
中国人的“忍”
①“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②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③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逞强好胜而败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⑤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⑥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⑦“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⑧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9、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3分)
20、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2分)
21、“忍”是一柄双刃剑。请具体谈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忍”的“度”(3分)
(三)阅读《品味瑕疵》,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22、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3、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24、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25、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
“瑕疵”,你肯定有感受。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四、作文(40分)
26、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