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6 传记文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教师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06 传记文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教师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4 17: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恒兀兀以穷年。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8)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其中“ ,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出了富春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答案】(1)蒹葭采采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俄顷风定云墨色 (6)直挂云帆济沧海 (7)采菊东篱下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宛如yí人的小家碧玉,眉qīng目秀,或者是水乡名门佳丽,她以独特迷人的温wǎn,于澹定轻盈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富shù,随和,传统,安逸,体贴……
【答案】怡 清 婉 庶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短文,根据语境和组词的特点来判断,用普通话读准拼音。判断词语后,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可结合词义和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把字写成方块字,笔划要清楚不连笔,偏旁部首在格中的位置和比例要合适。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罾zēnɡ 忿恚fèn huì 裨补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答案】B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经过几周的精心筹备,凝聚着我校全体师生心血与汗水的元旦游艺晚会终于在12月30日晚顺利举行。
B. 我们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与中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C.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B句“停止……”缺少宾语中心语“行为”;C句“能不能……”与“关键在于……”主谓搭配不当;D句“防止”与“不再发生”矛盾,故选A。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互助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B. 1月4日河南兰考发生火灾事故,“爱心妈妈”袁厉害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C.为什么低成本制作的《泰囧》能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大黑马,李强莫衷一是。
D.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大量“莫言新款泡泡袖女士T恤”、 “男款商务手表莫言款”等等与莫言及其作品完全无关的商品,真是可圈可点。
【答案】A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D项“数”皆是“多次”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C句的划分应该是: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答案】D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A错,刘西是西汉人。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
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答案】A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诗词欣赏(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3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者作品,判断诗的风格和思想内容。C项诗风凄清婉丽,ABD三项诗风风豪放洒脱。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 “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答案】D
【解析】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等死 ②为天下唱
③吴广以为然 ④楚人怜之
【答案】①等死 同样 ②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③吴广以为然 正确,对的 ④楚人怜之 爱戴
【解析】
试题分析:“等”“唱”“怜”是古今异义字词,“然”“度”是多义词,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将下列各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答案】(1)(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晚用笼子罩着火(假装鬼火),像狐狸那样嗥叫着。(2)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陈胜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打算用什么策略来争取民众响应他起义的号召?(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扣住题干中的“策略”一词,即所采用的办法,从陈胜的语言中直接找到相关的句子摘引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此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才能?(5分)
【答案】舆论准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取得的预期效果: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胜才能:有抗争命运的勇气,有洞察时局的能力,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解析】
试题分析: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根据文段中有关内容简要概括即可,第三个问题在解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从“见识”、“勇气”和“组织能力”多个角度来概括陈胜的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17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岂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谢之 ( )
(3)秦王色挠 ( ) (4)休祲降于天 ( )
【答案】①只,仅仅 ②道歉 ③屈服 ④不详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民发怒,只不过脱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免冠”“徒跣“抢”等,“耳”的语气要翻译出来,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分)
【答案】秦王被唐睢决心效法古代勇士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所征服。从侧面表现唐雎。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情节中两人行为表现来理解秦王被唐雎的勇敢所震服,从而理解写秦王的屈服其实是对唐雎的侧面烘托。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答案】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 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
【答案】A天子之怒 B聂政刺韩傀 C要离刺庆忌 D 挺剑而起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一一对照原处,找到相关文字,用原句概括。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2、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3分)
【答案】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所举之例要符合“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这一要求,“历史上”,要以写现代名上的,比如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的事例,要简述他们如何“不辱使命”的。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共14分)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
(2)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以光先帝遗德”中“遗”是遗留、传承的意思,“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遗”是给的意思。B中“引喻失义”中“喻”是说明事理的意思,“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中“喻”是观点和道理的意思,C中“亲贤臣,远小人”中“远”是远离的意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远”是长远的意思,D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悉”是全,都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答案】(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4分)
【答案】亲贤臣远小人,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型,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考生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原文回答。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臣远小人”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6、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的方法是:考生可以从内容、思想感情、句子的句式、手法等方面着手。从文章内容来看,同样是劝谏君主,但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却不一样。诸葛亮喜欢用直言进谏的方式,而魏郑公喜欢运用比喻,委婉劝谏。考生在分析时可以适当根据材料的事例来分析,答案则会更全面。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写作(40分)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27、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5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例文:
有一种色彩属于我
花是红色的,叶子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经久不衰的一节美术课,教师是母亲,学生是孩子,我也曾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从那节课开始,我就试着用稚嫩的双眼去捕捉周围的色彩,特别是衣服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儿时吸引我的那些斑斓色彩已经逐渐淡去,而我脑海里沉淀下来的对于服饰与色彩的理解,却在日月的交替中越来越深刻。
童年时我对于红色的喜爱几乎达到了迷恋的程度。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每当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在风中冉冉升起,心中就充满了一种对红色的向往,因为那艳丽的红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心中装满了喜悦。跟每个小女孩一样,童年时代的我特别关注那些身着红装的新娘,她们脸上由衷的喜悦告诉我,红色是与快乐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童年时代我的红色的衣服特别多:裙子、衬衫、短袖、大衣,大红、粉红、洋红、玫瑰红……红色伴着我渡过了快乐的童年。如今,我常常在童装柜台前为女儿挑选衣服,红色仍然是我的首选,在我眼里,只有那些鲜艳的色彩,才能配得上女儿那红扑扑的笑脸和亮闪闪的眼睛。
中学时期是在紧张而单调的学习中渡过的,校服伴着我渡过了大部分时间,我是慢慢喜欢上校服的蓝色的。在校园里很不起眼的蓝色校服,一旦走出校门,就成为重点学校学生的标志,让路人羡慕不已;在属于学生们的节日里,校服的魅力更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五.四”青年节的歌咏比赛中,同学们身着统一服装引吭高歌;学校举办运动会时,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跑道上游行,一种整体的美、和谐的美,从那些年轻人的身上从容而毫不夸张地体现出来。少女时代,是个多梦的季节,我的衣橱里也塞满了各种颜色的服装,跟那些梦一样五彩斑斓。一套棉质的白色运动服,会提醒我在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跟好友们一起去踏青;背带裤(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服装,两根细细的或宽宽的带子跨在青春的肩头,别有一种风情;一件无袖的镂空针织衫,加上一条同底色的碎花真丝长裙,可以让我在夏日里拥有一种恬淡的心情;秋风吹起的时候,我会根据挑选一件自己满意的毛衣,配上永不落伍的牛仔裤,再套上一件短风衣,轻松地穿行在街头的人群中;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不会忘记给自己准备一件羽绒服罩在厚厚的长裙外,抵挡窗外那“呼呼”而过的寒风……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每当我穿着各色服饰走在季节的风里,耳边总会响起一首歌“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浅也相宜深也相宜……”,我对自己说:总有一种色彩属于我!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第六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恒兀兀以穷年。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8)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其中“ ,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出了富春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
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宛如yí人的小家碧玉,眉qīng目秀,或者是水乡名门佳丽,她以独特迷人的温wǎn,于澹定轻盈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富shù,随和,传统,安逸,体贴……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罾zēnɡ 忿恚fèn huì 裨补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经过几周的精心筹备,凝聚着我校全体师生心血与汗水的元旦游艺晚会终于在12月30日晚顺利举行。
B. 我们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与中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C.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期末考试临近,学习互助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B. 1月4日河南兰考发生火灾事故,“爱心妈妈”袁厉害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C.为什么低成本制作的《泰囧》能成为今年贺岁档的一大黑马,李强莫衷一是。
D.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大量“莫言新款泡泡袖女士T恤”、 “男款商务手表莫言款”等等与莫言及其作品完全无关的商品,真是可圈可点。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7、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9、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
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二、诗词欣赏(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
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3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12、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 “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等死 ②为天下唱
③吴广以为然 ④楚人怜之
14、将下列各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5、陈胜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打算用什么策略来争取民众响应他起义的号召?(用原文回答)(2分)
1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此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才能?(5分)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17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岂直五百里哉 ( ) (2)长跪而谢之 ( )
(3)秦王色挠 ( ) (4)休祲降于天 ( )
1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分)
20、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21、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A ”,列举了专诸刺王僚、 B 、 C 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 D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4分)
22、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3分)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共14分)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
……
(2)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4、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5、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4分)
26、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4分)
四、写作(40分)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27、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5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