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9分)
1、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5)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6)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
, 。”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
【答案】(1)闻道龙标过五溪(2)似曾相识燕归来(3)枯藤老树昏鸦(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商女不知亡国恨(6)谁家新燕啄春泥(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聒噪(guō) 丝缕(lǚ) 狡黠(xiá) 畸形(jī)
B.亵渎(xiè) 拮据(jí) 恁地(nèn) 心无旁骛(wù)
C. 抽噎(yān) 嗔怒(chēn) 腆着(tiǎn) 吹毛求疵(zī)
D.襁褓(qiáng) 枘凿(nà) 恣睢(suī) 斗笠(lì)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词义,用普通话拼读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辅助判断字的读音,注意声韵母和标调有无错误,声母的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的前后鼻音是易错点,要注意。用反选排除法,B项中“拮”读“jié”,C项中“噎”读yē,D项中“襁”读qiǎng,“枘”读ruì,故A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冽 飘渺 霎时 头晕目眩 B.脸颊 梦寐 寒颤 变换多姿
C.嘹亮 朗润 寥阔 一代天娇 D.贮蓄 晌晴 应和 玲珑剔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冽”为“洌”,B“换”为“幻”,C“娇”为“骄”,故D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
B.逗留在他记忆里的是那些碌碌终生、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或戏院里卖糖的孩子。
C.2013年6月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到会的一些人不看汽车,却把目光停留在那些瘦骨嶙峋的美女车模上。
D.重庆城市规划展馆中的这个模型是该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一目了然。
【答案】C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在如何提高初三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C.恒大晋级亚冠决赛受到万众瞩目,恒大决定再次提升亚冠票价,决赛次回合的主场比赛最低票价很可能涨到大约500元左右。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重庆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A语序不当,应是“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C“大约”与“左右”重复,D“能否……”与“成为……”前后句子意义不相符合,故B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2)凡三往,乃见(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皆刑其长吏( )
(5)置人所罾鱼腹中( ) (6)吴广以为然( )
【答案】 (1)编次 (2)才 (3)挟持、控制 (4)惩罚 (5)用鱼网捕 (6)对、正确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得鱼腹中书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B.愿陛下亲之信之时人莫之许也
C.皆次当行 之次所旁丛祠中 D.谓为信然 谓唐雎日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第一个“书”是名词,即“字条”,第二个“书”是动词,指“书写”;B项中,两个“之”均为代词,指“他们或他”;C项中,第一个“次”是“编次”,第二个“次”是“军队驻扎”;D项中,第一个“谓”是“说”,第二个“谓”是“对……说,告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8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答案】(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是是一字一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走进名著。(5分)
吴用陪话道:小生一言难尽!这个道童,又聋又哑,只有一分蛮气力;却是家生的孩儿,没奈何带他出来。这厮不省人事,望乞恕罪!……卢俊义道:先生息怒;卢某偶然戏言,愿得终听指教。……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文中“道童”是《水浒传》中哪位好汉?(1分)
②“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③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2分)
【答案】①李逵(1分)②必须经过梁山泊。(1分)用意是等卢俊义路过梁山泊时,擒他上山入伙。(1分,意思对即可) ③暗藏“卢俊义反”的玄机。(1分)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传承中国汉字的优美,消除汉字手写危机,中央电视台今年暑期推出全新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现在请你参与完成与之有关的题目。
10、为了扩大影响,请你为这个栏目写出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答案】(2分)示例1: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示例2: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解析】
试题分析:要抓住宣布主题“汉字书写”拟宣传语。宣传语要求语言简短有力,最好用对偶句,前句提宣传对象,后句说明宣传目的。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在听写过程中许多选手因混淆音似字、形似字而遗憾离开赛场,比如夺冠呼声最高的刘浥尘因为把“式微”写成“势微”而与冠军失之交臂,如果现场准备下列一些词语,你觉得该选哪个?请你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3分)
A.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受权|授权)发表声明。
B.他就是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的 (原形|原型)
C.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引见|引荐)一下。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受权】动 接受委托行使做某事的权力。
【授权】动 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
【原型】 名 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 名 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引见】动 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 动 推荐(人)。
【答案】受权 原型 引见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字形,根据汉字形声结构特点,看清表中提供的释义,了解字义,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适合的词语。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请阅读下面三则微博,你从中读出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3分)
微博1:看到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不少生活常用词语手写错误率还挺高,如果自己去写可能还不如这些孩子,不禁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已经到了只能看懂听懂,却无法手写出来的新文盲时代呢?
微博2:前几天看了《中国汉字听写》的节目,我觉得的很好,现在的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不管做什么都依靠大脑之类的高科技,渐渐的形成了依赖,所以写字都成了浮云,所以像这样的电视节目有必要办的,总比那些选秀的节目有意义多了。
微博3:今日看点:舆论、迷惘、尴尬……这些字你应该都认识但让你听写你写的出吗?记者选取10组常用汉字邀请大学生、研究生、老师等参与.测试结果人人都有不会写的字。习惯了电脑打字你还会用笔熟练写汉字吗?认识的字却写不出来这样的“失写症”你觉得无所谓还是想重新提笔学写字?
【答案】?示例:1、常用字书写错误率高?。 2、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写能力越来越差。3、举办“汉字听写大会”这类节目很有意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莫扎特的造访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
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
13、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2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2分)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
【答案】这是一种欣慰的笑,儿子起初为莫扎特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感到困惑和不平。但在莫扎特音乐的感染下,他突然意识到金钱并不算什么,音乐才是永恒的。儿子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成长。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注意此句是“我”和妻子听了儿子的话以后的表现,在文章中找到写儿子对莫扎特认识变化的文字,从而理解“我”和妻子的笑是对儿子的赞许,表达的欣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慨,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
【解析】
试题分析: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概括,结构上不外乎总结全文,内容上可从“我”对音乐家用音乐家用他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表达的感激之情这一点来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2分)
【答案】人与自然要相融合,人与人要和睦相处,心胸要开阔(或“心灵要净化”)要追求美好人生等。
【解析】
试题分析:可阅读第四段中划线句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这方面谈感想。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节选自《汉书》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封于项 ②乃教以兵法
【答案】答案示例:①在 ②于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下总结“于”的用法和意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答案】答案示例: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2分)
【答案】答案示例:项羽身高体壮,有胆有才,抱负远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方法: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评价人物即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身高体壮,力大无穷,“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抱负远大。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2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答案】答案示例:杜牧认为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忍辱负重,以求东山再起,成就霸业。项羽做法不可苟同。 共2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13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进行判断。A错,“尽”为动词:使……得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答案】D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同,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短文,了解内容,根据各项表述的要点找到文中相关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C表述错误,根据乙文中“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可知“奇策”指“外结好孙权”,并没有“内此伏彼起政理”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答案】(1)老百姓谁尖摇头晃脑和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2)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箪食壶浆”中名词“箪”“壶”名词做状语的作用和反问的语气,第二句要“异”作动词,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3分)
【答案】.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
【解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写作(4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两个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一路路况很差,到处都是坑洞。一个导游皱着眉头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伊豆赫赫有名,迷人的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夜深了,月光透进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打湿那份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
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我委屈,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连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觉又想起了那挑灯夜读的情景,又想起父母为我送来面包和牛奶的情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吗?
算了,不去想它了,开灯看一看课外书吧,我拉亮了台灯。发现桌上的饼干渣在动,我推了推眼镜,想看个清楚,只见几只蚂蚁在搬这饼干渣,饼干渣一动一停,好像它们搬起来很费劲,真有意思!我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看一看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
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我们人类更应该敢于面对挫折,我又想起: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炸,面对这样的挫折,爱迪生没有丧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内,便成功地发明了留声机;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面对挫折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就这样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名人说过,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
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这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战,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后记:我后来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感谢那个不眠夜,在那个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读懂了它的内函,我感谢挫折!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第六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9分)
1、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5)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6)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
, 。”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聒噪(guō) 丝缕(lǚ) 狡黠(xiá) 畸形(jī)
B.亵渎(xiè) 拮据(jí) 恁地(nèn) 心无旁骛(wù)
C. 抽噎(yān) 嗔怒(chēn) 腆着(tiǎn) 吹毛求疵(zī)
D.襁褓(qiáng) 枘凿(nà) 恣睢(suī) 斗笠(l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冽 飘渺 霎时 头晕目眩 B.脸颊 梦寐 寒颤 变换多姿
C.嘹亮 朗润 寥阔 一代天娇 D.贮蓄 晌晴 应和 玲珑剔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
B.逗留在他记忆里的是那些碌碌终生、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或戏院里卖糖的孩子。
C.2013年6月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到会的一些人不看汽车,却把目光停留在那些瘦骨嶙峋的美女车模上。
D.重庆城市规划展馆中的这个模型是该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一目了然。
5、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在如何提高初三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C.恒大晋级亚冠决赛受到万众瞩目,恒大决定再次提升亚冠票价,决赛次回合的主场比赛最低票价很可能涨到大约500元左右。
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重庆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2)凡三往,乃见(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皆刑其长吏( )
(5)置人所罾鱼腹中( ) (6)吴广以为然( )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得鱼腹中书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B.愿陛下亲之信之时人莫之许也
C.皆次当行 之次所旁丛祠中 D.谓为信然 谓唐雎日
8、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8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9、走进名著。(5分)
吴用陪话道:小生一言难尽!这个道童,又聋又哑,只有一分蛮气力;却是家生的孩儿,没奈何带他出来。这厮不省人事,望乞恕罪!……卢俊义道:先生息怒;卢某偶然戏言,愿得终听指教。……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文中“道童”是《水浒传》中哪位好汉?(1分)
②“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③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2分)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传承中国汉字的优美,消除汉字手写危机,中央电视台今年暑期推出全新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现在请你参与完成与之有关的题目。
10、为了扩大影响,请你为这个栏目写出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11、在听写过程中许多选手因混淆音似字、形似字而遗憾离开赛场,比如夺冠呼声最高的刘浥尘因为把“式微”写成“势微”而与冠军失之交臂,如果现场准备下列一些词语,你觉得该选哪个?请你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3分)
A.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受权|授权)发表声明。
B.他就是这部小说中男主人公的 (原形|原型)
C.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引见|引荐)一下。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受权】动 接受委托行使做某事的权力。
【授权】动 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
【原型】 名 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 名 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
【引见】动 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 动 推荐(人)。
12、?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请阅读下面三则微博,你从中读出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3分)
微博1:看到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不少生活常用词语手写错误率还挺高,如果自己去写可能还不如这些孩子,不禁想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已经到了只能看懂听懂,却无法手写出来的新文盲时代呢?
微博2:前几天看了《中国汉字听写》的节目,我觉得的很好,现在的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不管做什么都依靠大脑之类的高科技,渐渐的形成了依赖,所以写字都成了浮云,所以像这样的电视节目有必要办的,总比那些选秀的节目有意义多了。
微博3:今日看点:舆论、迷惘、尴尬……这些字你应该都认识但让你听写你写的出吗?记者选取10组常用汉字邀请大学生、研究生、老师等参与.测试结果人人都有不会写的字。习惯了电脑打字你还会用笔熟练写汉字吗?认识的字却写不出来这样的“失写症”你觉得无所谓还是想重新提笔学写字?
三、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莫扎特的造访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④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⑤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⑥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⑦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⑧“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⑨“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⑩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
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
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选自《散文》,有删改)
13、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4、文章第(11)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3分)
15、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16、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节选自《汉书》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封于项 ②乃教以兵法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1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2分)
20、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2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13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扶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2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此伏彼起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同,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24、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25、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3分)
四、写作(4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两个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一路路况很差,到处都是坑洞。一个导游皱着眉头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伊豆赫赫有名,迷人的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