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1课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
波尔原子模型(1913)
电子云模型(1926)
电子云模型特点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大小。小黑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大。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小黑点越密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电子层(能层)
2.原子轨道(能级)
3.电子自旋状态
1.电子层
K L M N
电子层 1 2 3 4 5 6 7
符号
能量
K L M N O P Q
由内到外,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2.原子轨道(能级)
能层
能级
能层
同一能层的电子,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能量也不同,可将同一电子层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能级。
轨道类型不同,能量不同,形状也不同。我们用s、p、d、f来表示。
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概率为90%的空间)
s轨道----球形
原子轨道形状----电子云轮廓图
P轨道----纺锤形
d轨道是花瓣形
原子轨道形状----电子云轮廓图
原子轨道的类型
轨道符号 s p d f
轨道数目 __ __ __ __
空间伸展
方向个数 __ __ __ __
轨道形状 球形 纺锤形 形状较复杂
1
3
5
7
3
5
7
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
为了表明原子核外电子所处的轨道,我们用电子层序数n和表示原子轨道形状的s、p、d、f结合起来表示原子轨道。
如:1s 、 2s 、 2p、 3d 等
2.每个轨道最多排2个电子。
各电子层包含原子轨道数目与可容纳的电子数
1.原子轨道的种类数=电子层序数
结论:
原子轨道能量规律
1.同一电子层:ns2.相同轨道类型:1s<2s<3s<4s
3.同一电子层相同轨道:2px=2py=2pz
3.电子自旋状态
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存在自旋运动,电子的自旋有两种不同的状态,通常用“↑”和“↓”表示。
小 结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参数:
1.电子层
2.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形状
3.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4.电子的自旋状态
结论: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就有多少种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