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4 11:41: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活板》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活板》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本文写活字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语言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读准句词。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落实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2、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了解工作程序说明顺序,体会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
2.程序说明顺序、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沈括简介: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梦溪笔谈》:沈括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梦溪时所作。全书共30卷(现传本作26卷),分辨证、象数、技艺、杂志等17目,后又有所增补,编为《补笔谈》和《续笔谈》,计609卷。?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 ?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二、课前预习
昇shēng、薄báo?、唇chún、和huò、炀yáng?砥dǐ、更gēng、
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
三、学习课文
1、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并做笔记。
学生齐读,教师正音、停顿。
2、学习课文第1段
①疏通文意:
板? ? 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 ? 为? ? 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重点词语释义】
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模板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盛,大规模地。为,做。
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
板本:板印的本子。
②?学生翻译第一段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板书)。
四、布置作业
1、结合学案上的重点词语释义,翻译第2段。
2.根据第2段内容,用简短的话说明活板的制作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复习第一段内容,引入第二段。
二、疏通课文
1、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1)学习第一层。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重点词语释义】
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第①句,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
“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就? 火? 炀? 之,?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 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重点词语释义】
其: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
和(huò):混合。
以:用。
冒:蒙、盖。
欲:想。
范:框子。
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止:同“只”,仅仅。
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自:别自,另外。
具:准备好。
更(gēng)互:交替、轮流。
第②句,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
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言简意赅。
?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分析:用“神速”形容,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
(3)疏通第三层文意。
③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 ? 每韵? ? 为一帖,木格? ? 贮之。有? 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 ? ? 以? 木? 为? 之? 者,?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 可? 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重点词语释义】
以:用来。
以纸帖(tiě)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tiè),木格贮(zhù)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帖,标签,名词。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
奇(qí)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旋:立即,很快地。
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文理:纹理,质地。
兼:又。
不可取:拿不下来。
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讫:终了,完毕。
拂:擦拭,掸去。
殊不:一点也不。
第③句,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各项工艺要求体现“活”的特点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即: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即: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即: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即:舍木取泥。
2、学习第3段。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3、提问:这段介绍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四、总结(合作学习)
归纳: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的特点——活:
(1)、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2)、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
(5)、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