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24 14: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科目: 化学 授课教师:梅璇 9.19
授课时间
9.19
课题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课型
新授
学习内容分析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学习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依据并学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并且对二者进行对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装置的对比。
②掌握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③掌握催化剂的定义,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②根据不同的物质类别及条件探究氧气的不同制备装置,为以后讲解气体的制取做下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装置的探究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策略
观察对比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回顾
引入课题
新授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
评价
小结
做学案中同步练习
1.复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
2.上述涉及物质的颜色以及状态
3.收集氧气的实验方法及其依据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资料:
氧来多:【主要成分】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绿色环保。
一、过氧化氢制氧气原理
介绍过氧化氢:物理性质及化学式
演示实验:
二氧化锰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课本:
如果在实验前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
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小结催化剂的概念:
二、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对催化剂作说明
三、制取装置
带领学生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介绍长颈漏斗及其用途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
对比两种方案,小结考虑因
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这两种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有三种,请大家明确选择的条件.
总结制取气体的步骤。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析资料得出:
过氧化氢能分解制得氧气。
观察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观察带火星的小木条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看文字并找出一变二不变

学生思考并总结二氧化锰的作用?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设计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一 实验原理 三 制取装置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发生装置
二 催化剂 收集装置
一变两不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