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球与月相》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空气
C、小草 D、矿产资源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原、山地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
A、美国 B、中国
C、前苏联 D、德国
5、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
6、发生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位置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太阳 B、地球—太阳—月球
C、月球—地球—太阳 D、月球—太阳—地球
7、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三
8、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可以发生在同一天
C、天空一片漆黑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9、儿童节这天的月相可能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D、都有可能
10、不同类型日食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时间的不同 ③月、地距离不同 ④太阳大小的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的圆环形的坑,称为 ,它们绝大多数是由于 而形成的。月球表面没有 和 ,向阳地方温度高达 ,背阳地方可降到 ,任何生物都无法生长,是一个荒凉寂静的世界。
2、月球的运动形式有 和 。月球的自转方向为 ,自转周期为 ;月球的公转方向为 ,公转周期为 。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
②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 位置;
③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
《3 月球与月相》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6、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 )。
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
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
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
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
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 )。
A、没有大气的作用 B、直接绕地球公转
C、日、月距离变化大 D、月表物质比热小
8、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9、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10、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1、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12、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二、填空题
1、阅读下面的图,回答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其原因为 。
《3 月球与月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础情况。
2、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
3、了解日、地、月的相间距离和相对运动,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4、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和朔望月。
5、了解月相的成因并进行月相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6、知道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教学重点
月相的定义,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教学难点
月相的成因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具使用
教学用球两个,照明光源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找一位同学读下列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的共同特点,并提问学生:你还能说出与月有关的诗句、歌词或神话故事吗?
讲述:从古至今,月球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地方,一说月亮,总会跟一些神话相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等。那么月亮上究竟是怎样的呢?
二、月球的概况
1、表面形态:布满环形山。
2、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任何生物生存。
3、月球半径1738千米,体积小,质量轻。
4、多媒体:播放月球概况的电影片段并出示相关图片。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实的月球与神话中的月球完全不同,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科学家是谁呢,是四百多年前的伽俐略,正是他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使得更多的人想了解月球。提问:月球是永恒不动的呢还是在不停地在运动?若运动,它在作什么运动?
三、月球的运动
1、公转:月球绕着地球沿椭圆轨道自西向东(北半球向下看逆时针)运动。
2、自转:月球绕自身的轴也是自西向东运动。
3、运动周期: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日。
讲述: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结合刚才的演示,让同学甲(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即只能看到乙的一只耳朵)。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1号”火箭作环月飞行,人类才看到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
4、公历: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为基础计时,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讲述:月的长度可分为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因此有月大月小之分。不仅一年之中有月大月小之分,我们在不同的夜晚看月亮时,月亮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不同的,难道月亮真的也有大小之分吗。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几种月亮的形状。并且想一想月亮的相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四、月相
1、定义: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
讲述:月球之所以有不同的相貌,这与月球的运动和自身特点有关。大家都知道月球自身并不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夜晚所能看到的就是它反射太阳光的那一部分,又由于月亮是在绕地球运动,所以看上去形状会有所不同。不信,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学生实验:教室空地上以一个点画一较大的椭圆,同学甲站在中心(相当于地球上的人),同学乙手托一只排球(相当于月球)站在圆弧上,并在墙壁上与实验者相当的高度上固定一个点光源(相当于太阳,可用灯泡),拉上窗帘,关上门,将教室变成一个暗室,关掉所有的灯,只留下点光源,让同学乙托着排球沿着弧线慢慢地作逆时针运动,让地球上的人(同学甲)观察月球(排球)上被太阳(点光源)照亮部分的形状变化(月相的变化),并选几个特殊位置要求同学甲画出照亮部分的形状(月相)。也可让其它同学站在中心位置进行观察记录,并将他们所画的月相与前面同学们画在黑板的印象中的月相对比。
3、月相的成因
(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
(2)月球有自转和公转,且月、地、日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
4、相变化规律是: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周期性的更迭。一个周期为29.53天。
五、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对月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月球表面的环境、月球的运动、月相的变化。但要想进一步的了解月球,我们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深造,去更好的研究月球,利用月球,为人类服务。
课件24张PPT。月球与月相月球的表面
月球表面大大小小圆环形的坑,称为“环行山”。绝大多数的环行山是由于陨星的撞击而形成的。平坦的地方较暗最大的环形山是贝利环形山,直径为295KM月球的半径为1738KM,它的体积只占地球的2%,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背阳的地方温度可降到零下183摄氏度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km月球的基本情况
1、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环行山:
由陨星撞击而形成。
2、没有空气和水,向阳地方温度高达127℃ ,背阳地方温度只有零下183℃ ,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3、体积:地球的2% 。
半径:1738km。
质量:地球质量是月球的81倍。月球的运动1、月球的自转 2、月球的公转
(1)中心
(2)方向
(3)轨道
(4)周期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会产生什么结果?地球自西向东椭圆形27.3日周期:27.3日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我们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背面。月的定义:
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计量单位叫“月”。
公历中,一年分12个月,每月有28日,29日,30日和31日四种。
月相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各种圆缺形态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相对位置在有规律的变化。 残月1234576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月相周期顺序 (排序):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间隔,叫做“朔望月”,它是月相变化的周期。我国民间传统沿用的农历(阴历),是以朔望月为月的单位的。1朔望月=29.5日。上 上 上 西 西下 下 下 东 东上弦月下弦月新月满月东西东西不同月相的月球从东方升起的时间﹡能看到月球的时间段:18:00—6:0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傍晚一弯明月挂在树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弦月,西部天空,月面朝西蛾眉月,西部天空,月面朝西满月,东部天空蛾眉月(残月),东部天空,月面朝东判断月相名称日食日全食过程亏于西缘 复圆于东缘 月食月全食过程亏于东缘复圆于西缘 日食和月食
日食月食日、地、月位置关系发生的时期当天月相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十六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类型走向太空第一颗人造卫星: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第一次绕月飞行:
第一次载人飞船:
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船:
第一次登月:1957 苏联东方红一号1959 苏联 月球一号1961苏联 东方一号 加加林2003 神舟五号 杨利伟美国阿波罗11号 阿姆斯特朗课件3张PPT。多种月相课件7张PPT。月球的地形月球的地形1——环形山 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柏拉图、第谷、祖冲之、张衡等环形山。月球的地形2——月海 月球表面那些相对平坦的阴暗区称为月海,共有22个。虽然称为“海”,但里面一滴水没有,真是名不副实。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约占整个半球面积的一半,且在北半球特别显著。月海都有命名,最大的一个月海称为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是九个法国面积的总和;其次是雨海,面积88万平方千米。月球背面月海很少,仅有莫斯科海、东海和智海等。 月球的地形3——月陆和山脉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它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
在月球上除环形山外,还有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其中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月球上也有些峻岭山峰,高度与地球山峰相仿,最高的山峰也不过9000米。 月球的地形4——辐射纹 月面上的环形山常带有美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亮带,亮带可以直穿月球上的山脉、月海或环形山。辐射纹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其次是哥白尼环形山和开普勒环形山。具有辐射纹的环形山约有50个。月球的地形5——月谷 面上一些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称为月谷,它们中有的绵延几百米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宽大的月谷主要在月陆上比较平坦的地区,窄小的月谷(又称为月溪)到处都有。最大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长130千米,宽10~12千米,它把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