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体育与健康《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8-08 16: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衡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为引领,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平衡练习与游戏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果断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主要围绕“平衡与游戏”展开。教材通过丰富的平衡动作和有趣的游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衡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材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和尝试新事物。在平衡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来进一步提高。同时,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正在逐步形成,通过合作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平衡动作,能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
2.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体验,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五、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平衡动作要领,能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
难点:保持平衡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方式:学练赛评
教学方式 内容安排
学 音乐导入情景式学习;教师做正确的示范;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练 走平衡木:分组练习;
赛 游戏:山洞探险;创意展示;
评 能否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保持平衡的稳定性。
七、教学准备
平衡木、体操垫、标志物等体育器材;音乐播放设备及适合课堂活动的音乐。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一首歌曲,引出平衡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热身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全身性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为后续的平衡练习做好准备。
3.基本平衡动作学习
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的平衡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平衡游戏实践
设计多个有趣的平衡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总结游戏经验和感受。
5.拓展与提升
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平衡动作或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总结与放松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衡练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缓解身体疲劳。
九、安全保障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练习。合理安排器材的摆放和使用顺序,避免发生碰撞和意外。同时,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平衡:平衡与游戏教案
学习内容 平衡:平衡与游戏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平衡动作;能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 2.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体验,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德育目标 1.由学习平衡与游戏自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表扬鼓励学生尝试为主,结合游戏进行教学; 3.在学练赛中,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注重文明礼仪的学习。
学习重难 点 重点:掌握基本的平衡动作要领,能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 难点:保持平衡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习过程 组织与教法 运动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准 备 部 分 1. 课堂常规; 热身跑: 桃花朵朵开(图1); 3.安全提示。 1. 教师指定学生站队;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热身; 3.教师强调安全问题。 教师要求: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 动作规范 1. 学生按要求站队; 2. 2. 跟着老师一起模热身; 3. 3.提高安全意识。 学生要求;精神饱满 注意集中 动作到位 (图1)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热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 常
学习过程 组织与教法 运动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基 本 部 分 1.游戏(图2): “1 2 3木头人”; 2.平衡动作学习: ①单脚站立 ②手脚支撑平衡 3.平衡练习(图3): 走平衡木 4.游戏比赛(图4): 山洞探险 5.创意展示 6.体能练习: 胯下击掌 1.音乐导入:《师傅我坚持不住啦》教师示范,采用情景教学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 2.教师讲解并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巡回指导; 3.教师提出要求: 强调维持平衡动作要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加油打气; 5.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及时表扬; 6. 教师示范、带领学习。 1.学生认真听音乐; 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情绪饱满参与课堂; 2.学生认真听讲; 模仿练习; 3.分组练习; 4.学生团队合作; 5.学生积极讨论展示; 6.学生积极完成练习。 (图2)设计意图:充分热身,激发学生对平衡练习兴趣。 (图3)设计意图:掌握平衡动作要领,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平衡技巧。 (图4)设计意图:保持平衡的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较 高
学习过程 组织与教法 运动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图5); 2.总结评价;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2.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与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1.学生跟着老师进行放松; 2.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本节课并进行小节,认真听老师提出的要求; 3.学生认真听讲,按要求练习; 4.师生再见。 (图5)设计意图:放松身心,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 正 常
运 动 负 荷 曲 线 脉搏(次/分钟) 160 120 80 40 10 20 30 40 50 时间(分钟) 平均心率 125—130次/分钟
最高心率 135—140次/分钟
练习密度 35%—40%
场地 器材 平衡木、体操垫、标志物等体育器材
教 学 反 思
平衡《平衡与游戏》课后作业
学 段 水平一二年级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作业类型 课后活动作业
作业功能 促进小脑发育,提升专注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加强亲子交流,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业目标 学生能积极主动进行平衡动作练习; 通过体能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亲子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时长 10-15分钟
作业内容 平衡达人:金鸡独立,坚持15秒以上,左右脚交换练习; 体能练习:胯下击掌15个/组,共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 亲子互动:跟家长一起合作,尝试亲子平衡练习,注意安全。
作业参考图 平衡达人 体能练习 亲子互动
眼睛微闭,注意力要集中; 通过调动大脑神经系统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 动作轻盈有弹性; 身体保持直立; 支撑腿缓冲。 场地安全; 衣着宽松; 量力而行 心情愉悦。
作业评价标准 优秀 良好 及格
完成所有练习; 动作标准规范; 家长积极参与。 完成体能和平衡练习,家长参与合作。 完成平衡练习,动作规范,积极性高。
安全提示 运动前充分热身,注意力集中,家长加强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