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2.5微项目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2.5微项目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教学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09 20:5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化学反应选择与反应条件优化
*
1、国内几十年不见的极端天气频发:2008年南方雪灾。2012年北京61年不遇的大暴雨。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2021年河南大暴雨等等。
2、国际极端天气:2021年日本西南部的部分地区迎来几十年来最强暴雨。2021年7月,北极出现48℃高温。2021年7月29日,巴西多地迎来罕见降雪。2021年6月29日,加拿大西部利顿连续三天打破加拿大有记录以来的高温纪录。
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些危害并且正在采取行动,因此减碳排,碳达峰、碳中和等等诸如此类有关二氧化碳的术语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
1.目前有机原料按消费量排序,前4位从大到小依次是乙烯、丙烯、苯、甲醇。
2.合成甲醇的原料
3.选择CO2作碳源合成甲醇的原因
(1)工业废气中含大量CO2,排放到空气中会带来环境问题;
(2)天然气、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减少;
(3)用CO2合成甲醇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大多数国家用CH4
我国用煤和重渣油
假设反应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已知 298 K,100kPa时,有如下反应:
①CO2(g)+3H2(g)=CH3OH(g)+H O(g)
②CO2(g)+2H20(g)=CH3OH(g) +302(g)
反应 kJ.mol-1 J.mol-1·K-1
① -48.97 -177.16
② +676.48 -43.87
H
S
反应②
H
S
-T
=+676.48kJ.mo1-1-298K×(-0.004385)kJ·mol-1·K-1=+689.55 kJ.mol-1>0,该反应属于吸热熵减反应,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均不自发进行。
反应①
H
S
-T
=-48.97kJ.mo1-1-298K×(-0.177 16)kJ·mol-1·K-1=+3.82 kJ.mol-1>0,该反应属于放热熵减反应,降低温度时正向反应自发进行。
项目活动2 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
思考:选择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平衡转化率、反应速率
安全、成本、方便、环保……
物料浓度(投料比)、气体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时,通常还伴随着以下副反应:
CO (g)+H (g)=CO(g)+H O(g)
ΔH=+41.17kJ.mol-1 ΔS=+42.08 J.mol -1·K-1
【资料】
思考:综合考虑以上角度,为废气中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
CO2(g)+3H2(g)=CH3OH(g)+H O(g)
CO (g)+H (g)=CO(g)+H O(g)
放热、熵减小、气体系数和减小
吸热、熵增大、气体系数和不变
增加原料浓度、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增加原料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适当催化剂等。
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受温度等因素影响。
催化剂的选择性应偏向于主产物的形成。
1、不同n(H2)∶n(CO2)对反应的影响
阅读资料—分析实际合成甲醇条件的选择
分析表中数据看出,n(H2)∶n(CO2)数值增大,CO 转化率变化不明显,为避免造成大量氢气浪费,合成甲醇时并不是n(H2):n(CO2)的比值越大越好,文献大多选择的是n(H2)∶n(CO2)=3:1,可能是方程式系数和 成本的综合考量,并且更多的氢气有利于主反应的发生。
n(H2):n(CO2) 2∶1 3∶1 5:1 7:1
α(CO )/% 11.63 13.68 15.93 18.71
φ(CH3ОH)/% 3.04 4.12 5.26 6.93
523 K,n(H2):n(CO2)=3∶1,
催化剂为Culzn/Al/Zr纳米纤维,
从图中数据变化可看出,压强越高,甲醇的产率越高,但从设备成本看,压强越高生产成本越高。
总压5MPa,n(H2):n(CO2)=3∶1,
催化剂为Culzn/Al/Zr纳米纤维,
从图中数据变化可看出,温度过高后,甲醇产率下降。
应选择合适的 n(H2):n(CO2)、较高的总压强、适宜的温度和催化剂有利于合成甲醇。另外配置二氧化碳富集装置、甲醇-水分离装置以及副产物一氧化碳回收装置等可以提高甲醇的产率。
在生产和科研实际中,我们常常需要设计新的反应路线或设计试制新的化学品。这时,首先需要判断所设计反应是否可行,即判断在某种条件下所设计反应是不能够下向自发进行、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只有在确知所设计反应可以正向自发进行时,才能进一步考虑反应的速率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如选用催化剂等。
1.已知反应3A(g)+B(g) 2C(g)+2D(g) ΔH<0,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①增大A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D浓度 
④加入催化剂 ⑤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B
2.CH4-CO2催化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有利于减小温室效应,其主要反应为CH4(g)+CO2(g) 2CO(g)+2H2(g) ΔH=+247 kJ·mol 1 , 同时存在以下反应:积碳反应:CH4(g) C(s)+2H2(g) ΔH=+75 kJ·mol 1 , 消碳反应:CO2(g)+C(s) 2CO(g) ΔH=+172 kJ·mol 1 , 积碳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一定时间内积碳量和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压利于提高 CH4 的平衡转化率并减少积碳
B. 增大C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助于减少积碳
C. 升高温度,积碳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消碳反应的K增大
D. 温度高于600℃,积碳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消碳反应的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积碳量减少
B
3.利用CO 和H2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原理为CO(g)+2H (g) CH3OH(g)。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V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 与2a molH2 ,合成甲醇,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1)P1 P2(填“>”“<”或“=”),理由是: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CO H2(填“>”“<”或“=”)。
<
甲醇的合成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CO 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