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达标自主训练(A)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100 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6.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āo kāi( )一切 yōu chóu( ),今天我终于有了自己的 xián xiá( )时光,来到hé pàn( ),荡起小船,在平静的河面上划动shuāng jiǎng( ),向前驶去。突然,一棵大róng shù( )出现在我眼前,阳光 zhào yào( )在 shù shāo( )上,闪着灿烂的光芒。
二、用“ ”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1. 三更(gēng gèng)之后,夜更(gēng gèng)深了。
2. 夜静悄(qiāo qiǎo)悄的,她悄(qiāo qiǎo)无声息地擦着泪。
3.森林的深处有一个湖泊(bó pō),在湖中停泊(bó pō)着几艘小渔船。
三、选择万花筒。(16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陶瓷(cí)榆钱(yú) 恬噪 矫健 B. 凛冽(lǐn) 纠正(jiū) 郊费 照耀
C. 嫉妒(jí) 榕树(róng) 高塔 启迪 D. 锨刃儿(xiān) 倏忽(sū) 木桩 鸟窠
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在“ ”上,并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累:①疲劳;②操劳;③积累;④屡次;连续;⑤连续成串的样子。
(1)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小说。 ( )
(2)妈妈为这个家劳累 了半辈子。 ( )
(3)果园里花蕾满枝,预示着秋天果实累累 。 ( )
(4)学习语文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 ( )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枫桥夜泊(停泊)
C.身向榆关那畔行(那边,词中指关外) D.随意春芳歇(休息)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与“不可计数”中的“数”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数不胜数 B.不计其数 C.屈指可数 D.不可胜数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固然②既然 ③陆续 ④持续 ⑤只有 才 ⑥尽管 还是
(1)自古以来,少年得志的( )很多,但大器晚成的也不少。
(2)近日,全省气温( )攀升,福建再次入冬失败。
(3)北京冬奥会上,( )饱受伤病折磨,31岁的老将( )坚持上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6.下列句子中,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2分)语文要素
A.有两三点帆船在海上起伏,远的模糊,近的清晰。
B.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整条路一片金黄,仿佛是一匹金黄色的绸缎。
C.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D.洁白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居秋暝”中的“暝”意思是黎明时分,天色将亮。
B.“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D.《渔歌子》通过描绘夏季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 , , ,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
②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③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④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2分)
1.读了《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写出修改意见)(1分)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改为转述句)(1分)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3.5分)
1.诗人通过《山居秋暝》中的“ , ”两句,感叹春光虽已逝,但秋景更佳,流露出想要长久隐居于此的心愿。
2.聪聪早上起来时发现下雨了,于是他头戴青色帽子,身穿绿色雨衣,迎着蒙蒙细雨去上学,透过学校的玻璃窗他看到了自己的装扮,不由得想起了张志和《渔歌子》中的“ , , ”。
3.《枫桥夜泊》中体现张继以一个客船夜泊者的身份来欣赏江南深秋夜景、抒写感受的诗句是“ , ”。
六、生活实践题。(8分)
天气变冷了,我们除了要准备防寒衣物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些保暖用品。暖手宝,就是我们冬天经常会用到的物品之一。想象一下,当我们把冰冷的小手放在暖和的暖手宝上,是多么舒服啊!但是在使用暖手宝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暖手宝使用说明书。
暖手宝使用说明书
名称:暖手宝
功能:取暖
工具/配件:暖手宝、充电接头、插座等
注意事项:
1.购买的时候,一定注意要买有注册商标的,而且看起来质量不错的。第一次使用,要把电彻底用完后再充电,充电一定要充满了再使用。电没有充满就马上使用的话,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2.注意偶尔排气。充电后,如发现暖手宝变得鼓鼓囊囊的,好像有很多空气一样,这个时候需要拔掉电源,接着打开上面的一个气孔,小心不要把手烫到,排出一些空气,再关上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排气。
3.充电前检查充电设备,不要边充电边使用。充电之前,如果发现插头或者充电接头的电线露出来,千万不要冒险继续使用。在充电时也不能边充电边使用暖手宝,因为这样容易损坏充电接头或导致插头老化,有发生漏电甚至爆炸的危险。一定要充满电之后再使用。
4.使用前务必检查暖手宝。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暖手宝有破损,或者有漏水的情况,就不要再使用了。
5.暖手宝最多能使用两年。注意不要购买那种需要自己充水之后,再充电的电暖宝。直接充电后就可以使用的暖手宝既方便又安全。
1.从材料中我们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2分)
A.暖手宝的功能。 B.暖手宝的制作材料。
C.使用暖手宝应注意的事项。 D.购买暖手宝应注意的事项。
2.根据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正在充电的暖手宝鼓鼓囊囊的,哥哥马上打开排气孔排气。
B.暖手宝只要保养好,使用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
C.妈妈发现充电接头的电线露出来后,仍继续用它给暖手宝充电。
D.购买暖手宝,一定要看看注册商标,没有商标的坚决不买。
3.暖手宝漏水了,妈妈要扔掉,可是奶奶说:“水擦干净了还是好好的呀,扔掉怪可惜的,给我用吧。”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对奶奶说些什么 (2分)
4.给暖手宝设计一条广告语。(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33.5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33.5分)
(一)古诗对比阅读
山 居 秋 暝 入若 耶溪
[唐]王维 [南朝梁]王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艅艎①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阴霞生远岫②,阳景逐回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释】①舴徨(yú huáng):舟名。大船。②远岫(xiù):远处的高山。
1.两首诗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都写到了林、 、 、 。(3分)
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明月照”和“ ”的图面,一静一动,以动反衬出山间的幽静。《入若耶溪》中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4.5分)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二)新素材智能电动汽车 汽车中的智能科技
某汽车是某公司研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它不仅有帅气的外形,还充满了“黑科技”。其特点如下:
第一,超级屏幕:车内有一块像平板电脑一样的大屏幕,可以用语音控制音乐、导航,甚至能帮你找附近的充电站。
第二,自动泊车:遇到狭窄车位时,汽车可以自己停车,不需要司机动手。
第三,超长续航:它的电池能支持行驶7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开到青岛不用充电!
第四,安全保护:车身用高强度材料制成,还有智能系统提醒司机疲劳驾驶或前方危险。
1.什么是“自动泊车”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动泊车需要司机完全控制方向盘和刹车才能完成。
B.自动泊车只能识别宽敞的车位,狭窄车位无法使用。
C.遇到狭窄车位时,汽车可以自己停车,不需要司机动手。
D.自动泊车功能必须连接手机 App才能启动。
2.这款汽车的车内屏幕有什么功能 (请写出两点)(2分)
3.文中提到这款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是多少 这样的续航能力大约能从哪里开到哪里 (2分)
4.如果让你设计一款未来汽车,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为什么 (3分)
(三)荷塘 月色(节选)
朱自清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mò)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有删改)
1.文中加点的“蓊蓊郁郁”的近义词是( )。(2分)
A.郁郁葱葱 B.郁郁寡欢 C.东倒西歪 D.长短不一
2.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7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第①句采用了 (填序号),表现了荷叶很多。(1分)
(2)第②句采用了 (填序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塘里叶子和花的颤动比作 ,十分生动传神。(2分)
(3)第③句描写的是 ,句中把月光比作 ,“ ”字化静为动,表现了月光 的特点。(4分)
3.读例句,照样子进行扩写,把景物写具体。(2分)
例句: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
扩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四面都是杨柳。
扩写:
4.结合短文内容,下列关于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静态描写是指描绘人物、景物静止状态下的情景,比如“层层的叶子”写出了莲叶之密。
B.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运动时状态的描绘,如文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字写活了雾的缥缈、朦胧。
C.动态描写要赋予描写对象生气和活力,静态描写则重在描写对象的静谧之美。
D.“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中,对“树”的描写是动态描写,本句为下文描写树的影子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 即景
认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要求:①写出景物的变化,突出景物的特点;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③在描写中融入感情,不少于400字。(自备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抛开 忧愁 闲暇 河畔 双桨榕树 照耀 树梢
二、1. gēng gèng 2. qiāo qiǎo3. pō bó
三、1. C
2. (1) lěi ③ (2) lèi ① (3) léi ⑤
(4) lěi ③
3. D 4. B 5. C 6. B 7. C 8. A
四、1.提示:去掉“读了”或者去掉“使”。
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让我们去找它。
五、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六、1. B
2. D
3.示例:奶奶,暖手宝漏水就不能再用了,它可能存在漏电风险,会对您的安全造成威胁,咱不能为了省这点钱而冒险呀。
4.示例一:暖手宝,冬日温暖小能手,给你贴心呵护。
示例二:寒冬有暖手宝,温暖随时到。
七、(一)1.水船 山
2.清泉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3.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1.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原文提到“遇到狭窄车位时,汽车可以自己停车,不需要司机动车”。A选项说需要司机完全控制方向盘和刹车才能完成,与原文不符;B选项说只能识别宽敞车位,狭窄车位无法使用,错误;D选项文中未提及必须连接手机 App才能启动。
2.①可以用语音控制音乐。②可以用语音控制导航,还能帮忙找附近的充电站。
3.文中提到这款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是 7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开到青岛不用充电。
4.示例一:我想增加飞行功能。在遇到严重堵车时,汽车可以切换到飞行模式,直接从空中飞过拥堵路段,大大节省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示例二:增加智能变形功能。当在城市中行驶时,汽车可以缩小体积,便于在狭窄街道穿梭和停车;在高速行驶时,能自动调整车身形态,降低风阻,节省能源。
(三)1. A[解析]本题考查选择近义词。“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A选项“郁郁葱葱”也是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与“蓊蓊郁郁”意思相近。B选项“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发愁;C选项“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D选项“长短不一”指长度不一样,这三个选项都不符合。
2.(1)A (2)B 闪电 (3)月色 流水 泻柔和
3.示例:荷塘四面都生长着高大挺拔的杨柳,它们枝叶繁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守护荷塘的卫士。
4. D
归纳总结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侧重于描绘景物静止时的形态、色彩、位置等,展现其相对稳定的特征,给人安静、平和之感。比如“古老的城堡矗立在山巅,灰色的石墙厚重而坚固,塔楼沉默地伸向天空”。
动态描写:着重刻画景物的运动、变化,通过动作、声音等元素,让景物鲜活起来。像“湍急的河流奔腾而下,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八、作文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