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1938年10月,党的六中全会休息时,毛泽东对贺龙将军说:“中国有三部著名小说,《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嚷着说:“没看过,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
毛主席又看看徐海东将军:“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演义》看过,《水浒传》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主席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概况:A、成书时间:
B、内容跨时:
C、内容分为三部分:
(2)特点:
(3)地位:
西周至春秋中期
风、雅、颂
春秋晚期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硕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是《风》?
判别 标准 出现 地方 性质 创作
主体
风
雅
颂
地方民歌
地方
民歌
劳动人民
《诗经·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初生周人的祖先,就叫做姜嫄。怎样出生这个人,先行祭祀注重礼仪,以求消除不育之灾。践踏天帝足迹身心有感,独自居处注意休息。妊娠之后严肃又恭敬,又生儿子又养育,这个婴儿叫后稷。)………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后稷刚刚会爬行,就能有识又知意,已能自己找食物。他种植的大豆,长势茂盛质量好。禾穗饱满又美好,麻麦茂密长得高,木瓜小瓜硕果累累。)
《雅》的作者大概会是哪些人?他们创作目的何在?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明治维新时期东京鹿鸣馆
判别 标准 出现 地方 性质 创作
主体
风
雅
颂
地方民歌
地方
民歌
劳动人民
正声雅乐
京都
宴饮、朝会的乐歌
贵族文人
《诗经·周颂·清庙》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翻译:我把祭品献上,有牛又有羊。保佑我们吧,上苍!各种典章我都效法文王,盼着早日平定四方。伟大的文王,请尽情想用祭品。我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严,保佑我大功告成。)
《颂》的主要用于哪里?你知道《颂》是哪些人使用的吗?
判别 标准 出现 地方 性质 创作
主体
风
雅
颂
地方民歌
地方
民歌
劳动人民
正声雅乐
京都
宴饮、朝会的乐歌
贵族文人
舞曲歌辞
宗庙
祭祖、神灵的乐舞
贵族文人
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概况:
(2)特点:
(3)地位:
(语言)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内容)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手法)形式灵活,赋比兴;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儒家经典之一;
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骚体)
--诗歌体裁
(1)特点:
①语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②内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
③想象力:奇特;
④句式:灵活,多“兮”字;
(2)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①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即公元1736年),台湾已开始举行龙舟竞渡。但龙舟竞渡仍只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之一,不是正式体育运动。②直至1976年,香港于筲箕湾避风塘首次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从而掀开了龙舟活动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的序幕。③在2010年于广州举行的亚运会,龙舟竞赛首次成为亚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屈原为什么会得到古今中外的长期纪念?
(1)特点: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楚辞+诗经)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及作品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二、汉赋
------汉代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去10年。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上林赋》紧承上篇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出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并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对游猎活动的态度、对人民的关心。
这里不渲染地域的辽阔、物质的饶富、气势的充溢,而是突出了道德的、政治的潜在力量和功效。于是,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又成为对上林巨丽之美的否定。他要以自己构想出的盛世蓝图及对畋猎的态度诱导君主,以达到讽谏的目的。
《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以为对比;歌颂东汉,是要他们汲取西汉的教训,悔而改之。《二京赋》是运用文学手法的社会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讽谏、社会事物的描述,历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感情的抒发、意境的想象,诸景毕现,文思泉涌,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二京赋》的传播,使张衡名声大振。
探究问题: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
政治: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
经济:
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文化:
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三、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时期 代表人物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陈子昂
王勃
高适 岑参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杜甫
山水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白居易(成就最高)
杜牧
李商隐
(小李杜)
边塞诗人
讽喻诗人
①初唐诗人及代表作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边塞诗
主要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特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盛唐山
水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蜀道难 李白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
诗圣——杜甫:
现实主义——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
红线毯
白居易
……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琵琶行
……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
和
和
李商隐
李商隐
过华清宫三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坐,
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起源: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1)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数量的增加,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通俗化)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唐代
(2)宋词派别及代表:
派别 北宋代表 南宋代表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豪放派
与婉约派
的区别
(3)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①婉约派词
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②豪放派词
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2、元曲:
(1)构成
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沉 醉 东 风
关汉卿
夜月青楼凤箫,
春风翠髻金翘。
雨云浓,心肠俏,
俊庞儿玉软香娇。
六幅湘裙一搦腰,
间别来十分瘦了。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散 曲
诗、词、曲有何区别?
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
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
工整,用韵规范。
2、词(长短句)便于抒发感
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五、明清小说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
(兴起)
志怪小说——
《搜神记》
《世说新语》
唐朝——
传奇(短篇小说)——
《柳毅传》
《莺莺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奠基)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
四大名著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背 景:
(1)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经济: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科技:印刷术的不断改善
(4)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
2、小说在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背景 明清小说特点
特 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十日谈》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制。《十日谈》就是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有力武器。
反封建、世俗化、人文精神
比较明清时期小说与文艺复兴时期小说
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中国古典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总结提升:
趋势:逐渐通俗化、平民化。
实质: 一定的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古代中国文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变革时代,思想领域是百家争鸣,《诗经》是德行教化文本,《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的时代。
3、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发展,促使了唐诗的繁荣。
4、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
时期 体裁 代表人物及成就
1、春秋
2、战国
3、汉朝
4、唐朝
5、宋朝
6、元朝
7、明清
阅读课文,归纳总结: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经 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 )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
C、巴蜀地区
D、关中地区
2.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
A、表达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优民的爱国情感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21*cnjy*com
3.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
A、《诗经》
B、《春秋》
C、《论语》
D、《离骚》
4.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5. 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 (2016 浙江)诗词歌赋既是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21教育网
7.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 (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8. 历史学家们喜欢用“黄金时代”来表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达到比较繁荣或鼎盛的状况。下列关于各类“黄金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②元末明初以后,中国古典小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③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④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9.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10.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 请归纳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这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12分)
(2) 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6分)21cnjy.com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解析)
1.【答案】 A
【解析】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狐狸死时头一定是向着狐穴所在的方向。没有罪过却遭放逐的我,仍日日夜夜思念我的故乡。这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故排除与此不符的A、C、D三项,因此本题选B。
3.【答案】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故选D。
4.【答案】 C
【解析】 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分治;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主要描述农村集市,为体现出城市的特点;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符合要求;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说明政府对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故此题应选C项。21·cn·jy·com
5.【答案】 D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要抄写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宋词,他的“佳句集”中不可能有。因此选D。ABC排除。
6.【答案】 B2·1·c·n·j·y
【解析】 题干中“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九市开场,货别隧分”指的是政府对正规市场的管理,与商业经济有一定的关联,故A项排除;“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指的是蜀人织锦濯锦江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也就是阐释了织锦的技术,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故B项正确;“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阐释了商人经营范围广,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故C项排除;“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指的是明朝时期,广州成为国际大都市,远洋贸易方面,除了传统的南洋和印度洋航线外,还开通了美洲和西欧航线,故D项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 C
【解析】 《三国演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的是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分化组合尔虞我诈的内容,与材料中说的朋友靠不住的内容相符。故选C。A项反应的是封建大家族的衰落的历史;B项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义气,与材料相悖;D项是借鬼神的世界暗喻当时社会。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是常考的知识点。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需要掌握。此外,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21·世纪*教育网
8.【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希腊民主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的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故第①项的表述正确;明清时期,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中国的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故第②项的表述错误;二战后,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故第③项的表述正确;“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故第④项的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C。
【点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www-2-1-cnjy-com
9.【答案】 D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自身较强的适应性,经过世俗化的改造,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0.【答案】 Awww.21-cn-jy.com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从汉赋、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平民化、通俗化。因此选A。
11.【答案】
(1)图一、图四反映的是诗歌中的现实主义风格。(2分)图二、图三反映的是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2分)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4分)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夸张、想象力丰富、张扬个性等。(4分)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2分)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特别是诗人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4分)2-1-c-n-j-y
【解析】 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诗经》、楚辞和唐诗的特点及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不同时期的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
(2)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21cnjy.com
(3)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21·cn·jy·com
【重点难点】
1、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毛泽东与贺龙、徐向前谈三部古典小说与中国人的关系导入新课。
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概况:A、成书时间:
B、内容跨时:
C、内容分为三部分:
(2)特点:(语言)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内容)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手法)形式灵活,赋比兴;
(3)地位: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儒家经典之一;
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1)特点: ①语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②内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
③想象力:奇特;
④句式:灵活,多“兮”字;
(2)代表及作品:屈原《离骚》
二、汉赋------汉代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1、特点: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楚辞+诗经)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及作品: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三、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
1、背景:(1)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
(2)经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3)文化: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2、代表人物
四、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起源:唐代
(2)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通俗化)
③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3)代表人物
(4)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①婉约派词
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②豪放派词
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2、元曲:
(1)构成:散曲+元曲
(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合作探究】
诗、词、曲有何区别?
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长短句)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五、明清小说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2、背景
(1)政治: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经济: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科技:印刷术的不断改善
(4)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
3、明清小说的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
【合作探究】中国古典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趋势:逐渐通俗化、平民化。
六、古代中国文学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变革时代,思想领域是百家争鸣,《诗经》是德行教化文本,《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势的时代。
3、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发展,促使了唐诗的繁荣。
4、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1教育网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