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军神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军神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8 21: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责任
家国情怀读讲传
家国情怀读讲传:责任感、使命感
诗人
伟人
军人
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
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忽闻捷报的狂喜之情
不徇私情
伟人胸怀
意志如钢
英雄气概
同学们,你们看过神话故事吗?
神和人有什么不一样?
神医
神枪手
具有超凡的能力
具有超凡能力的军人:军神
“军神”:刘伯承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称赞
一起看看刘伯承具有怎样超凡的能力?
任务一
初读整体感知,辨别真假身份
1.交流资料,走进“主角”
刘伯承,四川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衍,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一圈、画一画刘伯承的不同身份。
生字学习

fěi
bēnɡ
zhōnɡ
kān





肥沃
沃土
土匪
匪徒
绷带
绷紧
由衷
衷心
堪称、难堪
不堪一击
生字学习
zhōnɡ
kān


由衷
衷心
堪称、难堪
不堪一击
“衷”最早是指贴身衣物,现在用来表示发自内心。
“堪”:可以,能,足以。
他的能力堪当大任,我们完全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书写指导




中间“中”的竖笔要写得短一些
下面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注意上下部分的占比
上面的“山”要写得扁一些
不要漏写上半部分“兹”的两点。
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词语学习
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绷带
惊疑 审视 伤势 一针见血 麻醉剂
施行 清醒 颤抖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苍白 慈祥 肃然起敬 荣幸
3.梳理身份,辨别“真假”
同学们,你们在自由朗读课文时,发现和圈画出刘伯承哪些身份?
刘大川
病人
邮局职员
军人
真正的男子汉
会说话的钢板
军神
川中名将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刘大川
邮局职员
病人
军人
真正的男子汉
会说话的钢板
军神
川中名将
刘伯承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3.梳理身份,辨别“真假”
当时刘伯承率领军队参与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正在捉拿他,不便透露真实身份。
4.串联身份,疏通情节
病人
军人
真正的男子汉
会说话的钢板
军神
川中名将
根据故事情节,这些身份哪些最重要,最能揭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病人
军人
军神
任务二
聚焦身份变化,感悟军神内涵
资深的沃克医生察觉到刘伯承具备军人的特质,那么他为何后来被尊称为“军神”?
你们是否认同沃克医生的观点?刘伯承有哪些非凡之处,让你们认为他超越了“普通人”,宛如一位“神”?
班级讨论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神”之表现一:手术前“拒绝麻醉”
1.聚焦“神”:读懂超乎常人的意志
【交流】清醒的大脑,为何而留?
1.聚焦“神”:读懂超乎常人的意志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神”之表现二:手术中“一声不吭”
【交流】一声不吭!心里在想什么?
1.聚焦“神”:读懂超乎常人的意志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神”之表现三:手术后“笑谈刀数”
【交流】从笑容中,感受到了什么?
2.发现“人”:饱受超越常人的痛苦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人”之表现一:手术前“试试看吧”
【交流】想象一下刘伯承当时的内心活动。
2.发现“人”:饱受超越常人的痛苦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人”之表现二:手术中“抓破床单”
【交流】从这些描写总,体会到了什么?
2.发现“人”:饱受超越常人的痛苦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人”之表现三:手术后“苍白勉力”
【交流】从“苍白”“勉力”中,你读出了什么?
3.从“人”到“神”:读懂精神的超越
他为何拒绝麻醉剂?
为何在手术中能保持沉默?
为何还能笑着说被割了多少刀呢?
班级讨论
见证“军神”诞生
3.从“人”到“神”:读懂精神的超越
从肉体凡胎的“人”,到具备坚定意志和广阔胸襟的“神”,皆因他内心被革命这一强大动力所充满。
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
要有战斗力,精神要十足!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
任务三
角色身份代入,朗读升华感悟
1.转换角色,入情朗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现在就是刘伯承,刚刚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你感受到了什么?
自由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设疑结课,驱动探究
作者为何要对沃克医生进行如此深入的描写?通过沃克医生的一连串反应,我们又能领悟到什么?
课后思考,并尝试完成作答。
第2课时
在上一堂课中,我们初步阅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谁能用简洁的几句话帮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呢?
任务一
深研沃克医生,解密侧面描写
1.梳理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交流】为什么沃克医生从“冷冷质问”到“肃然起敬”?他的态度变化隐藏着什么秘密?
小组合作探究:沃克医生不同阶段的反应
情节阶段 沃克的表现 关键词句 心理活动
问诊时 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肃然起敬
小组汇报:
小组 :沃克医生问诊的时候,头都没抬,问问题的时候语气冷冷的,这些细节说明他一开始对病人的情况没啥感觉,可能见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但是,随着对话的进行,沃克医生的态度慢慢变得温和了。
小组 :手术前,沃克医生可能从刘伯承淡定的回答里感觉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的态度和说话方式开始变得专注了。虽然文本没具体写,但我们可以从后面的事情猜出来,沃克医生这时候心里开始对刘伯承有点儿兴趣和一点点敬意了。
小组 :手术过程中,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他惊讶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这一阶段的关键可能是沃克医生在手术中的惊叹或者紧张的操作,这背后显示出他对刘伯承坚强意志的震惊和敬佩。
小组 :手术结束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得非常尊敬,这直接表达了他对刘伯承的敬意。经过整个事件,沃克医生深刻地认识到刘伯承不仅仅是个勇敢的病人,还是个值得尊敬的“军神”。这种心理转变,也体现了沃克医生作为医生,对真正英雄的高度评价和敬意。
班级讨论交流:沃克医生不同阶段的反应
情节阶段 沃克的表现 关键词句 心理活动
问诊时 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肃然起敬
眉毛扬起、生气
“你是军人!”
震惊于刘伯承的镇定
“需要摘除眼球!”
难以置信
担忧
双手颤抖、汗珠滚滚
“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心疼、震撼
“军神!”
敬佩至极
2.对比“医生”与“病人”的反差
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刘 伯 承
自主探究
分享交流:
学生 :沃克医生一开始问诊的时候,态度挺冷淡的,都没抬头就直接问问题。但刘伯承却特别淡定,这种淡定让沃克医生都惊呆了。
学生 :手术前,沃克医生听说要摘掉眼球,气得不行,这说明他心里特别不敢相信,也特别担心刘伯承。可刘伯承呢,他却很平静地接受了,连麻醉都没用,这种勇气和决心真是让人佩服。
学生 :手术过程中,沃克医生紧张得手都抖了,汗流浃背,他知道这次手术有多难,对刘伯承的痛苦感同身受,心里既心疼又震撼。而刘伯承,尽管疼得要命,却一声都没吭,这种坚强的意志力真是让人佩服。
学生 :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完全变了,他变得非常尊敬,称刘伯承为“军神”,这表示他对刘伯承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刘伯承呢,尽管受了那么大的罪,还是保持着冷静和尊严,他的精神境界真是让人敬仰。
2.对比“医生”与“病人”的反差
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刘 伯 承
自主探究
从容镇定 意志如钢
冷漠
赞许 生气
担忧 心疼
震惊 佩服
【交流】从这种对比中看到了什么呢?是不是感受到了刘伯承作为“军神”的非凡品质?是不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神精神的内涵?
分享交流:
学生 :老师,我从刘伯承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临巨大的痛苦,他也绝不放弃,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红色精神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学生 :刘伯承的非凡品质不仅体现在他的勇气和毅力上,更体现在他的从容和镇定上。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也能保持冷静,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红色精神中,除了勇气和毅力,更需要有这种从容和镇定的品质。
学生 :我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对比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沃克医生虽然一开始冷漠,但最后被刘伯承的精神所感动,这种转变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而刘伯承的英勇无畏,更是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军神风采。他们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红色精神的信仰和追求。
3.解密“侧面描写”的文学密码
若删去沃克医生的所有反应,仅直接写刘伯承,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侧面描写确实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还能够巧妙地推动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任务二
讲述军神故事,感悟英雄精神
1.角色转化讲述
假设你现在是沃克医生,面前站着一位将军,你会怎么向他介绍刘伯承这位年轻人呢?
尊敬的将军,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介绍刘伯承这个小伙子,那就是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堪称真正的军神。
将军,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冷静与坚韧,让我深感震撼。他全程未用麻醉,却能忍受剧痛,这种毅力与勇气,是我从未见过的。我相信,这样的战士,一定是战场上的勇士。
2.同桌互讲练习
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故事,向将军推荐刘伯承。
讲述提示:
关联情节
展开细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资料
融入情感
同桌互扮角色讲述
3.展示与反馈
评选最佳讲述推荐
评价内容 同学评 自己评
关联情节 关联全部情节□
关联部分情节□ 关联两处情节□ 关联全部情节□
关联部分情节□
关联两处情节□
展开细节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 资料□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
资料□
融入情感 ☆☆☆ ☆☆☆
评价标准:能做到画√;一个√相当于一颗★,共_____★ 示例
将军,您知道吗?在我从医的这么多年里,从未见过像刘伯承这样的小伙子。那天,他走进我的诊所,虽然身受重伤,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和冷静。我为他手术时,他拒绝了使用麻醉剂,理由是怕影响脑神经。我当时真是震惊极了,要知道,那可是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啊!
我小心翼翼地为他进行了手术,每划一刀,我都能感受到他紧绷的肌肉和额头上冒出的汗珠。但他却始终一声不吭,仿佛那疼痛根本不存在一样。手术结束后,我由衷地赞叹他的勇气和毅力,他却只是淡淡一笑,说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
将军,刘伯承不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还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建奇功,是真正的军中之神。
任务三
赓续英雄精神,传颂时代新曲
1916 年 攻打丰都县城,头部中弹,右眼致残。
1923 年 讨伐北洋军阀,右腿负重伤,终身残疾。
1927 年 与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并赴苏联学习军事知识。
1935 年 抗日战争期间,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
1940 年 百团大战期间,指挥一系列著名战役。
1945 年 解放战争期间,领导多次战役取得胜利。
1947 年 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的“历史的转折点”。
1948 年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1950 年 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
1966 年 70余岁高龄的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
刘伯承
军神:英雄精神
英雄精神赓续不止
每个时代
都有自己的英雄诞生
天安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同学们向家人、朋友讲述这些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