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总结提升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08 18: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总结提升
一次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大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
两次内迁: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南迁
两条线索:政权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和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联军)和淝水之战(东晋与前秦)
三个方面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农学(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科学(祖冲之与圆周率、《大明历》等),艺术(书法、绘画和雕塑)
1.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役 时间 战果 影响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大败袁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淝水之战 383年 东晋大败前秦 使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比较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取得了成功,增强了国家实力,巩固了国家统治;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不同点 侧重点 富国强兵 少数民族汉化
目的 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应坚持改革不动摇 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应符合国情 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短暂统一
五次统一 曹魏时期统一了北方;西晋的短暂统一;前秦的统一;北魏的统一;北周的统一
区别 曹魏和西晋属于汉族政权的统一,前秦、北魏和北周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统一
认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局部的统一暗含着最终的统一
落后民族的统一,势必要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民族,以进行管理。如:前秦苻坚任用王猛改革;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等等
任何学习和借鉴,都不能丢失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格
1.(2024苏州中考)下列示意图揭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2.(2024青岛中考)“正当东风起,黄盖率数十艘艨艟斗舰开往曹军水寨,相距千余米时点燃船上干柴,艘艘战舰如火龙般吞没了曹军的连环战舰,并殃及岸边的曹军大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24临沂中考)3世纪末4世纪初,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这主要是因为 (  )
A.东汉的朝政腐败造成社会动荡 B.大批中原人民为逃避战乱南下
C.南朝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2024新疆中考)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5.(2024武汉中考)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
D.中外文化的交流
6.(2024淮安中考)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场景想象图。这组图片主要体现了 (  )
A.国家统一 B.民族交融
C.商贸繁荣 D.江南开发
7.(2024北京中考)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8.(2024滨州中考)《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说重要的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  )
A.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B.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
C.注重实验分析的科学精神
D.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详解答案】
体验中考真题
1.B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情况,图二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北人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其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
2.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在今湖北嘉鱼)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C项正确。
3.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世纪末4世纪初”正处于西晋统治时期,当时发生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中原地区社会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造成大批中原人民为逃避战乱南下,B项正确。
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C项正确。
5.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A项正确。
6.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方汉族士大夫吃胡饼等新奇口味的食品、坐胡床、吃烤肉、听胡人乐器演奏、观看胡舞,可见汉人已经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用具和习俗,反映出当时北方各民族出现大交融的发展趋势,B正确。
7.D 解析:根据材料“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民族交融有利于减少民族隔阂,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
8.A 解析:根据材料“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多方面的生产技术,重视对百姓生产生活资料的记载,其著述思想具有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