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态分布
1.已知正态分布密度函数f(x)=,x∈R,则μ,σ分别是( )
A.0和4 B.0和2
C.0和8 D.0和
2.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a,4),且P(X>1)=0.5,则实数a=( )
A.1 B.
C.2 D.4
3.(2024·南通月考)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P(X<4)=0.84,则P(X≤0)=( )
A.0.16 B.0.32
C.0.68 D.0.84
4.如果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3,-1]内的概率和落在[3,5]内的概率相等,那么这个正态总体的数学期望是( )
A.0 B.1
C.2 D.3
5.(多选)已知甲、乙两类水果的质量(单位:kg)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μ1,),N(μ2,),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则( )
A.乙类水果质量的均值比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小
B.甲类水果的质量比乙类水果的质量分布更集中
C.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比乙类水果质量的均值小
D.乙类水果的质量比甲类水果的质量分布更集中
6.(多选)若随机变量X~N(μ,σ2),则( )
A.X的密度曲线与y轴的交点为(0,)
B.X的密度曲线关于x=σ对称
C.2P(X>μ+3σ)=P(|X-μ|>3σ)
D.若Y=,则E(Y)=0,D(Y)=1
7.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9),若P(X>c+1)=P(X<c-1),则c= .
8.某城市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近似服从N(28,σ2),若P(28≤t≤32)=0.2,则可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4 ℃的天数为 .
9.(2024·淮安月考)已知随机变量ξ~N(3,σ2),且=,则P(3<ξ<5)= .
10.已知随机变量X~N(μ,σ2),且正态密度函数在(-∞,80)上单调递增,在(80,+∞)上单调递减,P(72<X<88)≈68.3%.
(1)求参数μ,σ的值;
(2)求P(X≤64).
11.工厂质量监控小组从一批面粉中抽取n袋测量其重量,已知每袋面粉的重量X(单位:千克)服从正态分布N(20,),若P(19.95≤X≤20.05)≥0.997,则n的最小值为( )
参考数据:若X~N(μ,σ2),则P(μ-3σ≤X≤μ+3σ)≈0.997.
A.120 B.144
C.150 D.160
12.(2024·盐城月考)已知随机变量X~N(2,22),且aX+b(a>0)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则a= ,b= .
13.已知某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x∈(-∞,+∞),则函数f(x)的极值点为 ,X落在区间(2,3]内的概率为 .
14.已知某地农民工年均收入X服从正态分布,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的密度函数解析式;
(2)求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在8 000~8 500元之间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15.(2024·泰州月考)已知从某批材料中任取一件,取得的这件材料的强度X服从正态分布N(200,182).
(1)计算取得的这件材料的强度不低于182的概率;
(2)如果所用的材料需以95%的概率保证强度不低于164,问这批材料是否符合这个要求?
8.3 正态分布
1.B f(x)==,故μ=0,σ=2.
2.A 因为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a,4),所以P(X>a)=0.5.由P(X>1)=0.5,可知a=1.
3.A 由X~N(2,σ2),可知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2,则P(X≤0)=P(X≥4)=1-P(X<4)=1-0.84=0.16.
4.B ∵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X的取值落在区间[-3,-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3,5]内的概率是相等的,∴函数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为1.
5.BC 由图象可知,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μ1=0.4,乙类水果质量的均值μ2=0.8,且σ1<σ2,则B、C正确,A、D不正确,故选B、C.
6.ACD 若X~N(μ,σ2),则其密度函数f(x)=,因此X的密度曲线与y轴的交点为(0,),故A正确;X的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故B错误;P(|X-μ|>3σ)=P(X<μ-3σ)+P(X>μ+3σ)=2P(X>μ+3σ),故C正确;E(Y)==0,D(Y)=D(X)=1,故D正确.故选A、C、D.
7.2 解析:∵X~N(2,9),又P(X>c+1)=P(X<c-1),∴=2,∴c=2.
8.9 解析:因为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近似服从N(28,σ2),所以μ=28,因为P(28≤t≤32)=0.2,所以P(24≤t≤28)=0.2,所以P(t<24)=0.5-0.2=0.3,所以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4 ℃的天数为0.3×30=9.
9.0.3 解析:由题意知μ=3,故P(ξ<1)=P(ξ>5),又=,所以=.又P(ξ<5)+P(ξ>5)=1,所以P(ξ>5)=0.2,故P(3<ξ<5)=P(ξ>3)-P(ξ≥5)=0.5-0.2=0.3.
10.解:(1)由题意,得正态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80对称,即参数μ=80.
又P(72<X<88)≈68.3%,
结合P(μ-σ<X<μ+σ)≈68.3%,
可知σ=8.
(2)P(μ-2σ<X<μ+2σ)
=P(64<X<96)≈95.4%,
因为P(X≤64)=P(X≥96),
所以P(X≤64)≈×(1-95.4%)=0.023.
11.B 由题意知当P(19.95≤X≤20.05)≥0.997时,[μ-3σ,μ+3σ] [19.95,20.05],又μ=20,σ=,所以0.05≥3,解得n≥144,所以n的最小值为144.故选B.
12. -1 解析:∵随机变量X~N(2,22),∴E(X)=2,D(X)=22=4.∴E(aX+b)=aE(X)+b=2a+b=0,D(aX+b)=a2D(X)=4a2=1,又a>0,∴a=,b=-1.
13.1 0.135 5 解析: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知μ=1,σ=1,所以正态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1对称,且在x=1处取得最大值.根据正态密度曲线的特点可知1为f(x)的极大值点.由X~N(1,1),知P(2<X≤3)=[P(-1≤X≤3)-P(0≤X≤2)]=[P(1-2×1≤X≤1+2×1)-P(1-1≤X≤1+1)]≈×(0.954-0.683)=0.135 5.
14.解:设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X~N(μ,σ2),结合题图可知,μ=8 000,σ=500.
(1)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的密度函数解析式为f(x)=,x∈R.
(2)∵P(7 500≤X≤8 500)=P(8 000-500≤X≤8 000+500)≈0.683,
∴P(8 000≤X≤8 500)=P(7 500≤X≤8 500)≈0.341 5=34.15%.
故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在8 000~8 500元之间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4.15%.
15.解:(1)X~N(μ,σ2),其中μ=200,σ=18,
而182=200-18=μ-σ,218=200+18=μ+σ,
∴P(182≤X≤218)≈0.683.
又∵1=P(X<182)+P(182≤X≤218)+P(X>218),
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X<182)=P(X>218),
∴P(X<182)≈×(1-0.683)=0.158 5.∴P(X≥182)=1-P(X<182)≈1-0.158 5=0.841 5.
故所求的概率为0.841 5.
(2)由(1)知164=μ-2σ,236=μ+2σ,
∴P(164≤X≤236)≈0.954.
又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X<164)=P(X>236),且P(X<164)+P(164≤X≤236)+P(X>236)=1,
∴P(X<164)≈×(1-0.954)=0.023,∴P(X≥164)≈1-P(X<164)=0.977>0.95.
故这批材料符合这个要求.
1 / 28.3 正态分布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误差模型,了解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数学抽象
2.通过具体实例,借助频率直方图的几何直观,了解正态分布的特征 直观想象
3.了解正态分布的均值、方差及其含义,并会用正态分布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1)一所学校同年级的同学,身高特别高的同学比较少,特别矮的同学也不多,大都集中在某个高度左右;(2)某种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也都接近某一个数,使用期过长,或过短的产品相对较少.
【问题】 生活中像上述这样的现象很多,那么如何用数学模型来刻画呢?
知识点一 正态密度曲线及特征
1.概率密度曲线
对于某一随机变量的频率直方图,如果数据无限 且组距无限 ,那么频率直方图上的折线将趋于一条光滑的曲线,我们将此曲线称为概率密度曲线.
2.正态密度曲线
定义 函数P(x)= (x∈R)的图象称为正态密度曲线,这里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σ>0,μ∈R
特征 (1)当x<μ时,曲线 ;当x>μ时,曲线 ;当曲线向左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 为渐近线. (2)曲线关于直线 对称. (3)σ越 ,曲线越扁平;σ越 ,曲线越尖陡. (4)在曲线下方和x轴上方范围内的区域面积为
知识点二 正态分布
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若对任给区间(a,b],P(a<X≤b)是正态密度曲线下方和x轴上(a,b]上方所围成的图形的 ,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μ和σ2的正态分布,简记为X~ .
提醒 (1)μ=0,σ=1的正态分布叫作标准正态分布;(2)参数μ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均值);σ2是衡量随机变量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方差).
知识点三 3σ原则
随机变量X取值
(1)落在区间(μ-σ,μ+σ)内的概率约为 ;
(2)落在区间(μ-2σ,μ+2σ)内的概率约为 ;
(3)落在区间(μ-3σ,μ+3σ)内的概率约为 .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正态密度曲线中参数μ,σ的意义分别是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 )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化而变化的.( )
(3)若X~N(μ,σ2),则P(X<μ)=.( )
2.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X~N(0,0.25),Y~N(0,1),Z~N(0,4)的密度曲线,则三个随机变量X,Y,Z对应的曲线分别是图中的 、 、 .
3.若随机变量ξ~N(0,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则(1)P(0<ξ<1.90)= ;
(2)P(-1.83<ξ<0)= .
题型一 正态密度曲线及其特点
【例1】 (1)(多选)已知三个正态密度函数φi(x)=(x∈R,i=1,2,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σ1=σ2 B.μ1>μ3
C.μ1=μ2 D.σ2<σ3
(2)已知正态密度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f(x)=(x∈R),则μ= ,σ= .
通性通法
由正态密度曲线确定均值与方差的方法
正态分布的两个重要参数是μ与σ2,μ刻画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σ2是衡量随机变量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因此我们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可比较参数的大小,反之利用参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确定正态密度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跟踪训练】
1.函数f(x)=(其中μ<0)的图象可能为( )
2.某工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生产同一型号的机械零件,产品的尺寸分别记为X,Y,已知X,Y均服从正态分布,X~N(μ1,),Y~N(μ2,),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高于乙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 B.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低于乙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
C.甲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大于乙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 D.甲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小于乙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
题型二 利用正态分布求概率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36页例1)设X~N(1,22),试求:
(1)P(-1<X<3);
(2)P(X>5).
【母题探究】
(变设问)若本例条件不变,求P(3<X<5).
通性通法
利用正态分布求概率的两个方法
(1)对称法:由于正态密度曲线是关于直线x=μ对称的,且概率的和为1,故关于直线x=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如:
①P(X<a)=1-P(X≥a);
②P(X<μ-a)=P(X>μ+a).
(2)“3σ”法:利用X落在区间(μ-σ,μ+σ),(μ-2σ,μ+2σ),(μ-3σ,μ+3σ)内的概率分别是68.3%,95.4%,99.7%求解.
【跟踪训练】
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2,σ2),且P(ξ<4)=0.8,则P(0<ξ<2)=( )
A.0.6 B.0.4
C.0.3 D.0.2
题型三 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37页例2)在某次数学考试中,考生的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即ξ~N(90,100).
(1)试求考试成绩ξ位于区间[70,110]上的概率是多少?
(2)若这次考试共有2 000名考生,试估计考试成绩在区间[80,100]上的考生大约有多少人?
通性通法
正态密度曲线的应用及求解策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将待求的问题向(μ-σ,μ+σ), (μ-2σ,μ+2σ),(μ-3σ,μ+3σ)这三个区间进行转化,然后利用上述区间的概率求出相应的概率,在此过程中依然会用到化归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跟踪训练】
某厂生产的圆柱形零件的外直径X(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4,0.52).质检人员从该厂生产的1 000件零件中随机抽查1件,测得它的外直径为5.7 cm,试问:该厂生产的这批零件是否合格?
1.(多选)下面给出的关于正态密度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曲线可以关于y轴对称
B.当x>μ时,随着x的增大,曲线逐渐下降;当x<μ时,随着x的增大,曲线逐渐上升
C.μ一定时,σ越小,总体分布越分散;σ越大,总体分布越集中
D.当x=μ时,曲线位于最高点
2.某种零件的尺寸X(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3,1),则不属于区间(1,5)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数约占总数的 .
3.(2024·常州月考)若随机变量ξ~N(10,σ2),P(9≤ξ≤11)=0.4,则P(ξ≥11)= .
8.3 正态分布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1.增多 缩小 2. (1)上升 下降 x轴 (2)x=μ (3)大 小 (4)1
知识点二
面积 N(μ,σ2)
知识点三
(1)68.3% (2)95.4% (3)99.7%
自我诊断
1.(1)√ (2)× (3)√
2.① ② ③ 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瘦高”.
3.(1)0.471 3 (2)0.466 4
解析:(1)P(0<ξ<1.90)=P(ξ<1.9)-P(ξ≤0)=0.971 3-0.500 0=0.471 3.
(2)P(-1.83<ξ<0)=P(0<ξ<1.83)=P(ξ<1.83)-P(ξ≤0)=0.966 4-0.500 0=0.466 4.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1)AD (2)2 3
解析:(1)根据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且μ越大图象越靠近右边,所以μ1<μ2=μ3,B、C错误;又σ越小数据越集中,图象越“瘦高”,所以σ1=σ2<σ3,A、D正确.
(2)将所给的函数解析式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解析式对照可得μ=2,σ=3.
跟踪训练
1.A 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μ,因为μ<0,所以排除B、D;又正态密度曲线位于x轴上方,因此排除C.
2.A 由图知甲、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相等,甲的正态密度曲线较瘦高,所以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高于乙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
【例2】 解:因为X~N(1,22),所以μ=1,σ=2,
(1)P(-1<X<3)=P(1-2<X<1+2)=P(μ-σ<X<μ+σ)≈0.683.
(2)P(X>5)=P(X<-3)=[1-P(-3≤X≤5)]=[1-P(1-4≤X≤1+4)]=[1-P(μ-2σ≤X≤μ+2σ)]≈(1-0.954)=0.023.
母题探究
解:∵P(3<X<5)=P(-3<X<-1),
∴P(3<X<5)=[P(-3<X<5)-P(-1<X<3)]
=[P(1-4<X<1+4)-P(1-2<X<1+2)]
=[P(μ-2σ<X<μ+2σ)-P(μ-σ<X<μ+σ)]
≈×(0.954-0.683)=0.135 5.
跟踪训练
C 因为P(ξ<4)=0.8,所以P(ξ>4)=0.2.由题意知图象(如图)的对称轴为直线x=2,
P(ξ<0)=P(ξ>4)=0.2,所以P(0<ξ<4)=1-P(ξ<0)-P(ξ>4)=0.6.所以P(0<ξ<2)=P(0<ξ<4)=0.3.
【例3】 解:因为ξ~N(90,100),所以μ=90,σ=10.
(1)由于随机变量在区间(μ-2σ,μ+2σ)内取值的概率是0.954,而该正态分布中,μ-2σ=90-2×10=70,μ+2σ=90+2×10=110,于是考试成绩ξ位于区间[70,110]内的概率为0.954.
(2)由μ=90,σ=10,得μ-σ=80,μ+σ=100.由于随机变量在区间(μ-σ,μ+σ)内取值的概率是0.683,所以考试成绩ξ位于区间[80,100]内的概率为0.683,一共有2 000名考生,所以考试成绩在区间[80,100]上的考生大约有2 000×0.683=1 366(人).
跟踪训练
解:由于外直径X~N(4,0.52),
则X在[4-3×0.5,4+3×0.5]之内取值的概率为0.997,在[2.5,5.5]之外取值的概率为0.003,
而5.7 [2.5,5.5],这说明在一次试验中,出现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据此可以认为这批零件是不合格的.
随堂检测
1.ABD 当μ一定时,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分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分布越分散.只有C错误,故选A、B、D.
2.4.6% 解析:属于区间(μ-2σ,μ+2σ),即区间(1,5)的取值概率为95.4%,故不属于区间(1,5)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数约占总数的1-95.4%=4.6%.
3.0.3 解析:由P(9≤ξ≤11)=0.4且正态密度曲线以x=μ=10为对称轴知,P(9≤ξ≤11)=2P(10≤ξ≤11)=0.4,即P(10≤ξ≤11)=0.2,又P(ξ≥10)=0.5,所以P(ξ≥11)=0.5-0.2=0.3.
4 / 4(共56张PPT)
8.3 正态分布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通过误差模型,了解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
量 数学抽象
2.通过具体实例,借助频率直方图的几何直
观,了解正态分布的特征 直观想象
3.了解正态分布的均值、方差及其含义,并会
用正态分布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1)一所学校同年级的同学,身高特别高的同学比较少,特别矮的
同学也不多,大都集中在某个高度左右;(2)某种电子产品的
使用寿命也都接近某一个数,使用期过长,或过短的产品相对
较少.
【问题】 生活中像上述这样的现象很多,那么如何用数学模
型来刻画呢?
知识点一 正态密度曲线及特征
1. 概率密度曲线
对于某一随机变量的频率直方图,如果数据无限 且组距无
限 ,那么频率直方图上的折线将趋于一条光滑的曲线,我
们将此曲线称为概率密度曲线.
增多
缩小
2. 正态密度曲线
定义 函数P(x)= (x∈R)的图象称为正
态密度曲线,这里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σ>0,μ∈R
特征 (1)当x<μ时,曲线 ;当x>μ时,曲线
;当曲线向左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 为渐近线.
(2)曲线关于直线 对称.
(3)σ越 ,曲线越扁平;σ越 ,曲线越尖陡.
(4)在曲线下方和x轴上方范围内的区域面积为
上升
下
降
x轴
x=μ
大
小
1
知识点二 正态分布
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若对任给区间(a,b],P(a<X≤b)是正
态密度曲线下方和x轴上(a,b]上方所围成的图形的 ,则
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μ和σ2的正态分布,简记为X~
.
面积
N(μ,
σ2)
提醒 (1)μ=0,σ=1的正态分布叫作标准正态分布;(2)参数
μ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均值);σ2是衡量随机
变量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方差).
知识点三 3σ原则
随机变量X取值
(1)落在区间(μ-σ,μ+σ)内的概率约为 ;
(2)落在区间(μ-2σ,μ+2σ)内的概率约为 ;
(3)落在区间(μ-3σ,μ+3σ)内的概率约为 .
68.3%
95.4%
99.7%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正态密度曲线中参数μ,σ的意义分别是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标
准差. ( √ )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
化而变化的. ( × )
(3)若X~N(μ,σ2),则P(X<μ)= . ( √ )
√
×
√
2. 如图是三个正态分布X~N(0,0.25),Y~N(0,1),Z~N
(0,4)的密度曲线,则三个随机变量X,Y,Z对应的曲线分别
是图中的 、 、 .
解析:在密度曲线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
“瘦高”.
①
②
③
3. 若随机变量ξ~N(0,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则(1)P(0<ξ
<1.90)= ;
解析: P(0<ξ<1.90)=P(ξ<1.9)-P(ξ≤0)
=0.971 3-0.500 0=0.471 3.
(2)P(-1.83<ξ<0)= .
解析: P(-1.83<ξ<0)=P(0<ξ<1.83)=P(ξ
<1.83)-P(ξ≤0)=0.966 4-0.500 0=0.466 4.
0.471 3
0.466 4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正态密度曲线及其特点
【例1】 (1)(多选)已知三个正态密度函数φi(x)=
(x∈R,i=1,2,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AD )
A. σ1=σ2 B. μ1>μ3
C. μ1=μ2 D. σ2<σ3
AD
解析: 根据正态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且μ越大图象越靠近右边,所以μ1<μ2=μ3,B、C错误;又σ越小数据越集中,图象越“瘦高”,所以σ1=σ2<σ3,A、D正确.
(2)已知正态密度曲线的函数解析式为f(x)=
(x∈R),则μ= ,σ= .
解析: 将所给的函数解析式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解析式对照可得μ=2,σ=3.
2
3
通性通法
由正态密度曲线确定均值与方差的方法
正态分布的两个重要参数是μ与σ2,μ刻画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
均水平,σ2是衡量随机变量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因此我们由正态
密度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可比较参数的大小,反之利用参数之间的大小
关系,也可以确定正态密度曲线的形状与位置.
【跟踪训练】
1. 函数f(x)= (其中μ<0)的图象可能为( )
解析: 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μ,因为μ<0,
所以排除B、D;又正态密度曲线位于x轴上方,因此排除C.
2. 某工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生产同一型号的机械零件,产品的尺寸分别记为X,Y,已知X,Y均服从正态分布,X~N(μ1, ),Y~N(μ2, ),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高于乙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
B. 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低于乙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
C. 甲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大于乙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
D. 甲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小于乙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
解析: 由图知甲、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尺寸平均值相等,甲的
正态密度曲线较瘦高,所以甲生产线产品的稳定性高于乙生产线产
品的稳定性.
题型二 利用正态分布求概率
【例2】 (链接教科书第136页例1)设X~N(1,22),试求:
(1)P(-1<X<3);
(1)P(-1<X<3)=P(1-2<X<1+2)=P(μ-σ<
X<μ+σ)≈0.683.
解:因为X~N(1,22),所以μ=1,σ=2,
(2)P(X>5).
解: P(X>5)=P(X<-3)= [1-P(-3≤X≤5)]
= [1-P(1-4≤X≤1+4)]= [1-P(μ-2σ≤X≤μ+
2σ)]≈ (1-0.954)=0.023.
【母题探究】
(变设问)若本例条件不变,求P(3<X<5).
解:∵P(3<X<5)=P(-3<X<-1),
∴P(3<X<5)= [P(-3<X<5)-P(-1<X<3)]
= [P(1-4<X<1+4)-P(1-2<X<1+2)]
= [P(μ-2σ<X<μ+2σ)-P(μ-σ<X<μ+σ)]
≈ ×(0.954-0.683)=0.135 5.
通性通法
利用正态分布求概率的两个方法
(1)对称法:由于正态密度曲线是关于直线x=μ对称的,且概率的
和为1,故关于直线x=μ对称的区间上概率相等.如:
①P(X<a)=1-P(X≥a);
②P(X<μ-a)=P(X>μ+a).
(2)“3σ”法:利用X落在区间(μ-σ,μ+σ),(μ-2σ,μ
+2σ),(μ-3σ,μ+3σ)内的概率分别是68.3%,95.4%,
99.7%求解.
【跟踪训练】
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2,σ2),且P(ξ<4)=0.8,则P
(0<ξ<2)=( )
A. 0.6 B. 0.4
C. 0.3 D. 0.2
解析: 因为P(ξ<4)=0.8,所以P(ξ>4)=0.2.由题意知图象(如图)的对称轴为直线x=2,
P(ξ<0)=P(ξ>4)=0.2,所以P(0<ξ<4)=1-P(ξ<0)
-P(ξ>4)=0.6.所以P(0<ξ<2)= P(0<ξ<4)=0.3.
题型三 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
【例3】 (链接教科书第137页例2)在某次数学考试中,考生的成
绩ξ服从正态分布,即ξ~N(90,100).
(1)试求考试成绩ξ位于区间[70,110]上的概率是多少?
(1)由于随机变量在区间(μ-2σ,μ+2σ)内取值的概率是
0.954,而该正态分布中,μ-2σ=90-2×10=70,μ+2σ=
90+2×10=110,于是考试成绩ξ位于区间[70,110]内的概率
为0.954.
解:因为ξ~N(90,100),所以μ=90,σ=10.
(2)若这次考试共有2 000名考生,试估计考试成绩在区间[80,100]
上的考生大约有多少人?
解:由μ=90,σ=10,得μ-σ=80,μ+σ=100.由于随机
变量在区间(μ-σ,μ+σ)内取值的概率是0.683,所以考试
成绩ξ位于区间[80,100]内的概率为0.683,一共有2 000名考
生,所以考试成绩在区间[80,100]上的考生大约有2
000×0.683=1 366(人).
通性通法
正态密度曲线的应用及求解策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将待求的问题向(μ-σ,μ+σ),
(μ-2σ,μ+2σ),(μ-3σ,μ+3σ)这三个区间进行转化,然
后利用上述区间的概率求出相应的概率,在此过程中依然会用到化归
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
【跟踪训练】
某厂生产的圆柱形零件的外直径X(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
(4,0.52).质检人员从该厂生产的1 000件零件中随机抽查1件,测
得它的外直径为5.7 cm,试问:该厂生产的这批零件是否合格?
解:由于外直径X~N(4,0.52),
则X在[4-3×0.5,4+3×0.5]之内取值的概率为0.997,在[2.5,
5.5]之外取值的概率为0.003,
而5.7 [2.5,5.5],这说明在一次试验中,出现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小概率事件,据此可以认为这批零件是不合格的.
1. (多选)下面给出的关于正态密度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 曲线可以关于y轴对称
B. 当x>μ时,随着x的增大,曲线逐渐下降;当x<μ时,随着x的增大,曲线逐渐上升
C. μ一定时,σ越小,总体分布越分散;σ越大,总体分布越集中
D. 当x=μ时,曲线位于最高点
解析: 当μ一定时,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分
布越集中;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分布越分散.只有C
错误,故选A、B、D.
2. 某种零件的尺寸X(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N(3,1),则不属
于区间(1,5)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数约占总数的 .
解析:属于区间(μ-2σ,μ+2σ),即区间(1,5)的取值概率
为95.4%,故不属于区间(1,5)这个尺寸范围的零件数约占总数
的1-95.4%=4.6%.
4.6%
3. (2024·常州月考)若随机变量ξ~N(10,σ2),P(9≤ξ≤11)
=0.4,则P(ξ≥11)= .
解析:由P(9≤ξ≤11)=0.4且正态密度曲线以x=μ=10为对称
轴知,P(9≤ξ≤11)=2P(10≤ξ≤11)=0.4,即P
(10≤ξ≤11)=0.2,又P(ξ≥10)=0.5,所以P(ξ≥11)=
0.5-0.2=0.3.
0.3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已知正态分布密度函数f(x)= ,x∈R,则μ,σ分别是
( )
A. 0和4 B. 0和2
C. 0和8
解析: f(x)= = ,故μ=0,σ=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a,4),且P(X>1)=0.5,
则实数a=( )
A. 1
C. 2 D. 4
解析: 因为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a,4),所以P(X
>a)=0.5.由P(X>1)=0.5,可知a=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南通月考)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σ2),P
(X<4)=0.84,则P(X≤0)=( )
A. 0.16 B. 0.32
C. 0.68 D. 0.84
解析: 由X~N(2,σ2),可知其正态密度曲
线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2,则P(X≤0)=
P(X≥4)=1-P(X<4)=1-0.84=0.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如果正态总体的数据落在[-3,-1]内的概率和落在[3,5]内的概
率相等,那么这个正态总体的数学期望是( )
A. 0 B. 1
C. 2 D. 3
解析: ∵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X的取值落在区间[-3,
-1]内的概率和落在区间[3,5]内的概率是相等的,∴函数图象关
于直线x= =1对称,∴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为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多选)已知甲、乙两类水果的质量(单位:kg)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μ1, ),N(μ2, ),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所示,则( )
A. 乙类水果质量的均值比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小
B. 甲类水果的质量比乙类水果的质量分布更集中
C. 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比乙类水果质量的均值小
D. 乙类水果的质量比甲类水果的质量分布更集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甲类水果质量的均值μ1=0.4,乙类水
果质量的均值μ2=0.8,且σ1<σ2,则B、C正确,A、D不正确,
故选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多选)若随机变量X~N(μ,σ2),则( )
B. X的密度曲线关于x=σ对称
C. 2P(X>μ+3σ)=P(|X-μ|>3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若X~N(μ,σ2),则其密度函数f(x)=
,因此X的密度曲线与y轴的交点为(0,
),故A正确;X的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故B
错误;P(|X-μ|>3σ)=P(X<μ-3σ)+P(X>μ+
3σ)=2P(X>μ+3σ),故C正确;E(Y)= =0,D
(Y)= D(X)=1,故D正确.故选A、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2,9),若P(X>c+1)=P
(X<c-1),则c= .
解析:∵X~N(2,9),又P(X>c+1)=P(X<c-1),
∴ =2,∴c=2.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某城市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近似服从N(28,σ2),若P
(28≤t≤32)=0.2,则可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温低于24 ℃的
天数为 .
解析:因为每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t近似服从N(28,σ2),所以μ
=28,因为P(28≤t≤32)=0.2,所以P(24≤t≤28)=0.2,
所以P(t<24)=0.5-0.2=0.3,所以估计该城市6月份平均气
温低于24 ℃的天数为0.3×30=9.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淮安月考)已知随机变量ξ~N(3,σ2),且 =
,则P(3<ξ<5)= .
解析:由题意知μ=3,故P(ξ<1)=P(ξ>5),又
= ,所以 = .又P(ξ<5)+P(ξ>5)=1,所以P
(ξ>5)=0.2,故P(3<ξ<5)=P(ξ>3)-P(ξ≥5)=0.5
-0.2=0.3.
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已知随机变量X~N(μ,σ2),且正态密度函数在(-∞,
80)上单调递增,在(80,+∞)上单调递减,P(72<X<
88)≈68.3%.
(1)求参数μ,σ的值;
解: 由题意,得正态密度曲线关于直线x=80对称,
即参数μ=80.
又P(72<X<88)≈68.3%,
结合P(μ-σ<X<μ+σ)≈68.3%,
可知σ=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求P(X≤64).
解: P(μ-2σ<X<μ+2σ)
=P(64<X<96)≈95.4%,
因为P(X≤64)=P(X≥96),
所以P(X≤64)≈ ×(1-95.4%)=0.0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工厂质量监控小组从一批面粉中抽取n袋测量其重量,已知每袋
面粉的重量X(单位:千克)服从正态分布N(20, ),若P
(19.95≤X≤20.05)≥0.997,则n的最小值为( )
参考数据:若X~N(μ,σ2),则P(μ-3σ≤X≤μ+3σ)
≈0.997.
A. 120 B. 144 C. 150 D. 1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题意知当P(19.95≤X≤20.05)≥0.997时,[μ-
3σ,μ+3σ] [19.95,20.05],又μ=20,σ= ,所以
0.05≥3 ,解得n≥144,所以n的最小值为144.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4·盐城月考)已知随机变量X~N(2,22),且aX+b(a
>0)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则a= ,b=
.
解析:∵随机变量X~N(2,22),∴E(X)=2,D(X)=
22=4.∴E(aX+b)=aE(X)+b=2a+b=0,D(aX+
b)=a2D(X)=4a2=1,又a>0,∴a= ,b=-1.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知μ=1,σ=1,所以正态密度
曲线关于直线x=1对称,且在x=1处取得最大值.根据正态密度
曲线的特点可知1为f(x)的极大值点.由X~N(1,1),知P
(2<X≤3)= [P(-1≤X≤3)-P(0≤X≤2)]= [P(1
-2×1≤X≤1+2×1)-P(1-1≤X≤1+1)]≈ ×(0.954-
0.683)=0.135 5.
13. 已知某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
x∈(-∞,+∞),则函数f(x)的极值点为 ,X落在区
间(2,3]内的概率为 .
1
0.135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已知某地农民工年均收入X服从正态分布,其正态密度曲线如图
所示.
(1)写出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的密度函数解析式;
(1)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的密度函
数解析式为f(x)=
,x∈R.
解:设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X~N(μ,σ2),结合题图可
知,μ=8 000,σ=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求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在8 000~8 500元之间的人数所占的
百分比.
解: ∵P(7 500≤X≤8 500)=P
(8 000-500≤X≤8 000+500)
≈0.683,
∴P(8 000≤X≤8 500)= P
(7 500≤X≤8 500)≈0.341 5=34.15%.
故此地农民工年均收入在8 000~8 500元之间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34.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4·泰州月考)已知从某批材料中任取一件,取得的这件材料
的强度X服从正态分布N(200,182).
(1)计算取得的这件材料的强度不低于182的概率;
解: X~N(μ,σ2),其中μ=200,σ=18,
而182=200-18=μ-σ,218=200+18=μ+σ,
∴P(182≤X≤218)≈0.683.
又∵1=P(X<182)+P(182≤X≤218)+P(X>218),
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X<182)=P(X>218),
∴P(X<182)≈ ×(1-0.683)=0.158 5.∴P
(X≥182)=1-P(X<182)≈1-0.158 5=0.841 5.
故所求的概率为0.841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 由(1)知164=μ-2σ,236=μ+2σ,
∴P(164≤X≤236)≈0.954.
又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X<164)=P(X>
236),且P(X<164)+P(164≤X≤236)+P(X>
236)=1,
∴P(X<164)≈ ×(1-0.954)=0.023,
∴P(X≥164)≈1-P(X<164)=0.977>0.95.
故这批材料符合这个要求.
(2)如果所用的材料需以95%的概率保证强度不低于164,问这
批材料是否符合这个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