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重点练五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和实验综合
题组一 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1.人体血液中如果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粉具有还原性
B.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常温下,铁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
2.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用现配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或浓硫酸
B.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
C.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Fe(OH)2 可较长时间存在
题组二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Fe2+、SCN-、Cl-
B.Fe3+、K+、Cl-、S2-
C.Fe2+、H+、K+、Cl-
D.Fe2+、K+、Mn、H+
4.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5.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灰化、溶解、过滤、检验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⑨
B.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⑩
6.K2FeO4是一种兼具消毒和净水功能的可溶性盐,与盐酸可发生反应:2K2FeO4+16HCl4KCl+2FeCl3+8H2O+3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产物Q
B.反应中涉及的6种物质均为电解质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2K++Fe6++4O2-
7.铁的常见化合物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⑤Fe(OH)3、⑥NH4Fe(SO4)2·12H2O、⑦FeSO4。将上述物质分别溶于足量稀盐酸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Fe2+可以和 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
A.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滴加新制氯水后显红色的有①④⑦
B.加铜能发生反应2Fe3++CuCu2++2Fe2+的只有②⑤⑥
C.将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一份滴加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的是③
D.滴加K3[Fe(CN)6]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有①③④⑦
8.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B.FeSO4溶液保存时需加入Fe粉
C.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9.(2024·赣州高一期末)菠菜是常见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菠菜中铁元素的价态并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流程如下:
(1)上述实验中肯定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
(2)取少许水浸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少量H2SO4和H2O2,溶液立即变红。据此探究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请写出滴加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该兴趣小组为了准确测得菠菜中铁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兴趣小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滤液中c(Fe3+)=1.0×10-4 mol·L-1,该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为 mg·100 g-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D的作用是 。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KMnO4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3)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①试剂A是 ,现象1为 。
②若现象2中溶液未变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 。
11.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铁元素。某研究小组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含量,实验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90 mL 0.10 mol·L-1 K2Cr2O7溶液
①选择仪器:所必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 、 。
②计算,称量: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 K2Cr2O7固体[M(K2Cr2O7)=294 g·mol-1]。
③溶解,恢复到室温、转移、洗涤、定容。
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先 ,
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④下列操作使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含量(已知黑木耳提取液中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
步骤一 取112 g黑木耳,经灼烧、酸浸制得提取液,加入过量的铜粉
步骤二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0.10 mol·L-1酸性K2Cr2O7溶液1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
①“步骤一”中加入过量铜粉的目的是 。
②请配平“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Fe2++Cr2+ H+ Fe3++ Cr3++ H2O。
③实验测得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阶段重点练五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和实验综合
1.C 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C错误。
2.D 利用稀硫酸(或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验纯后关闭止水夹a,一段时间后,蒸馏烧瓶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抽滤瓶中,抽滤瓶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X不能是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A错误;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让产生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B错误;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a,在抽滤瓶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C错误;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由于装置内无氧气,因此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D正确。
3.C 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即各组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A项中Fe3+与SCN-结合生成 Fe(SCN)3,B项中Fe3+可氧化S2-,D项中,酸性条件下Mn可氧化Fe2+。
4.C 溶液中Fe3+、Cu2+均具有氧化性,且氧化性:Fe3+>Cu2+,加入的铁粉先与Fe3+反应生成Fe2+,再与Cu2+反应生成Fe2+和Cu;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剩余固体为Cu或Fe和Cu的混合物;溶液中一定不含Fe3+,可能含Cu2+,一定含Fe2+,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5.B A项,将茶叶灼烧灰化,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①②⑨,不符合题意;B项,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选用④和⑦,不需用到⑥,符合题意;C项,过滤时需要漏斗、烧杯和玻璃棒,用到④⑤⑦,不符合题意;D项,检验滤液中的Fe3+,可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滤液于小试管中,用KSCN溶液检验,用到的仪器有③⑧⑩,不符合题意。
6.A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Q是Cl2,Cl2与KI反应生成I2和KCl,淀粉遇I2变蓝,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产物Cl2,A项正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余物质均是电解质,B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看出Fe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1个Fe原子得到3个电子,则K2FeO4是氧化剂,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0价,1个Cl原子失去1个电子,则HCl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项错误;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2K++Fe,D项错误。
7.B 题述含铁元素的化合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的溶液中含Fe2+(不含Fe3+)的有①FeO、④FeS、⑦FeSO4;含Fe3+(不含Fe2+)的有②Fe2O3、⑤Fe(OH)3、⑥NH4Fe(SO4)2·12H2O;既含Fe2+又含Fe3+的有③Fe3O4。A项说明溶液中只含Fe2+,符合题意的有①④⑦;B项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⑤⑥;C项说明既含Fe2+又含Fe3+,符合题意的有③;D项说明溶液中含有Fe2+,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⑦。
8.D A项,硫酸亚铁变质后有Fe3+生成,加入硫氰化钾后溶液变红色,正确;B项,为防止FeSO4被氧化,通常加入Fe粉,正确;D项,FeCO3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2价的铁会被O2氧化,故得不到纯净的FeO,错误。
9.(1)A (2)菠菜中含有Fe2+ 2Fe2++H2O2+2H+2Fe3++2H2O (3)2.24
解析:(1)水浸需要用烧杯,水浸后过滤需要用漏斗,研磨需要用研钵,实验中没有对固体物质的煅烧,肯定不会用到坩埚,选A。(2)取少许水浸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少量H2SO4和H2O2,溶液立即变红,说明菠菜中含有Fe2+,滴加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3)10 g新鲜菠菜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0×10-4 mol·L-1×0.04 L×56 g·mol-1=2.24×10-4 g=0.224 mg,则该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为2.24 mg·100 g-1。
10.(1)3Fe+4H2O(g)Fe3O4+4H2
(2)除去H2中的水蒸气,防止E的玻璃管破裂
(3)①稀硫酸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B中固体可能有Fe3O4和Fe,Fe将Fe3+全部还原为Fe2+
11.(1)①玻璃棒 100 mL容量瓶 ②2.9
③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 ④AD
(2)①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测定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②14 6 2 7 ③0.3%
解析:(1)①配制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所必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玻璃棒、100 mL容量瓶;②计算,称量:需用托盘天平称量0.1 L×0.10 mol·L-1×294 g·mol-1≈2.9 g;③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先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④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溶质吸出一部分,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A符合题意;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结果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不符合题意;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减少,浓度偏低,D符合题意。(2)①“步骤一”酸浸后的提取液中含有铁离子,加入过量铜粉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测定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Fe2++Cr2+14H+6Fe3++2Cr3++7H2O;③根据关系式6Fe2+~Cr2,实验测得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0.3%。
1 / 6(共29张PPT)
阶段重点练五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和实验综合
题组一 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1. 人体血液中如果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
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胃
酸的主要成分是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铁粉具有还原性
B.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常温下,铁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 亚铁盐溶液呈浅绿色
解析: 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用现配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或浓硫酸
B. 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Fe(OH)2 可较长时间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利用稀硫酸(或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利用生成
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验纯后关闭止水夹a,一段时间后,蒸
馏烧瓶中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抽滤瓶中,抽滤瓶中观察到有白色
沉淀生成。X不能是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A
错误;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
让产生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B错误;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
止水夹a,在抽滤瓶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C错误;反应结束后若
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由于装置内无氧气,因此Fe(OH)2可较
长时间存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二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Fe3+、Fe2+、SCN-、Cl-
B. Fe3+、K+、Cl-、S2-
C. Fe2+、H+、K+、Cl-
解析: 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即各组中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A
项中Fe3+与SCN-结合生成 Fe(SCN)3,B项中Fe3+可氧化S2-,
D项中,酸性条件下Mn 可氧化Fe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
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Fe2+
C. 溶液中一定含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溶液中Fe3+、Cu2+均具有氧化性,且氧化性:Fe3+>
Cu2+,加入的铁粉先与Fe3+反应生成Fe2+,再与Cu2+反应生成Fe2
+和Cu;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剩余固体为Cu或Fe和Cu的
混合物;溶液中一定不含Fe3+,可能含Cu2+,一定含Fe2+,剩余
固体中一定含Cu。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灰化、溶解、过滤、检验四个步骤完成,
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⑨
B. 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⑦
C. 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
D. 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A项,将茶叶灼烧灰化,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
有①②⑨,不符合题意;B项,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
释,应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选用④和⑦,不需用到
⑥,符合题意;C项,过滤时需要漏斗、烧杯和玻璃棒,用到④⑤
⑦,不符合题意;D项,检验滤液中的Fe3+,可用胶头滴管取少量
滤液于小试管中,用KSCN溶液检验,用到的仪器有③⑧⑩,不符
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K2FeO4是一种兼具消毒和净水功能的可溶性盐,与盐酸可发生反
应:2K2FeO4+16HCl 4KCl+2FeCl3+8H2O+3Q↑,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产物Q
B. 反应中涉及的6种物质均为电解质
C.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Q是Cl2,Cl2与KI反应生成I2和KCl,
淀粉遇I2变蓝,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产物Cl2,A项正确;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l2是单
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余物质均是电解质,B项
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看出Fe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
价,1个Fe原子得到3个电子,则K2FeO4是氧化剂,部分Cl元素的
化合价从 -1价升高到0价,1个Cl原子失去1个电子,则HCl是还原
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1∶3,C项错误;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 2K+
+Fe ,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铁的常见化合物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④FeS、⑤Fe
(OH)3、⑥NH4Fe(SO4)2·12H2O、⑦FeSO4。将上述物质分别
溶于足量稀盐酸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Fe2+可以
和 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
A. 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滴加新制氯水后显红色的有①④⑦
C. 将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一份滴加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的是③
D. 滴加K3[Fe(CN)6]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有①③④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题述含铁元素的化合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的溶液中含Fe2
+(不含Fe3+)的有①FeO、④FeS、⑦FeSO4;含Fe3+(不含Fe2
+)的有②Fe2O3、⑤Fe(OH)3、⑥NH4Fe(SO4)2·12H2O;既含
Fe2+又含Fe3+的有③Fe3O4。A项说明溶液中只含Fe2+,符合题意
的有①④⑦;B项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⑤⑥;
C项说明既含Fe2+又含Fe3+,符合题意的有③;D项说明溶液中含
有Fe2+,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B. FeSO4溶液保存时需加入Fe粉
C. 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 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A项,硫酸亚铁变质后有Fe3+生成,加入硫氰化钾后溶
液变红色,正确;B项,为防止FeSO4被氧化,通常加入Fe粉,正
确;D项,FeCO3在空气中高温加热时,+2价的铁会被O2氧化,故
得不到纯净的FeO,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赣州高一期末)菠菜是常见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
微量元素铁。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菠菜中铁元素的价态并测
定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流程如下:
(1)上述实验中肯定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水浸需要用烧杯,水浸后过滤需要用漏斗,研磨
需要用研钵,实验中没有对固体物质的煅烧,肯定不会用到
坩埚,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取少许水浸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振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少量H2SO4和H2O2,溶
液立即变红,说明菠菜中含有Fe2+,滴加H2O2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 2Fe3++2H2O。
菠菜中含有Fe2+
2Fe2++H2O2+2H
+ 2Fe3++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该兴趣小组为了准确测得菠菜中铁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
方案:
兴趣小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滤液中 c (Fe3+)=1.0×10
-4 mol·L-1,该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为 mg·100 g-1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0 g新鲜菠菜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0×10-4 mol·L
-1×0.04 L×56 g·mol-1=2.24×10-4 g=0.224 mg,则该菠
菜中铁元素的含量为2.24 mg·100 g-1。
2.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
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夹
持仪器略)。
(1)硬质玻璃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e+4H2O
(g) Fe3O4+4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装置D的作用是
。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黑色
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KMnO4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除去H2中的水蒸气,防止E的玻璃管破
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
下实验:
①试剂A是 ,现象1为 。
②若现象2中溶液未变红色,请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
的成分分析可能的原因:
。
稀硫酸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中固体可能有Fe3O4和Fe,Fe将
Fe3+全部还原为Fe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铁元素。某研究小组测定黑木
耳中铁元素含量,实验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90 mL 0.10 mol·L-1 K2Cr2O7溶液
①选择仪器:所必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
有 、 。
②计算,称量: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g K2Cr2O7固体[ M
(K2Cr2O7)=294 g·mol-1]。
玻璃棒
100 mL容量瓶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先
,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
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④下列操作使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 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B. 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直接加蒸馏水至
离刻度线1~2 cm处
AD
③溶解,恢复到室温、转移、洗涤、定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配制时需要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所必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玻璃棒、100 mL容量瓶;②计算,称量:需用托盘天平称量0.1 L×0.10 mol·L-1×294 g·mol-1≈2.9 g;③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先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④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溶质吸出一部分,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A符合题意;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结果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不符合题意;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减少,浓度偏低,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含量(已知黑木耳提取液中铁元素以
Fe2+
和Fe3+的形式存在)
步骤一 取112 g黑木耳,经灼烧、酸浸制得提取液,加入过量的铜
粉
步骤二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0.10 mol·L-1酸性K2Cr2O7溶液10 mL
时,恰好完全反应
①“步骤一”中加入过量铜粉的目的是
。
将铁离子还原为亚
铁离子,测定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请配平“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Fe2++Cr2 + H+ Fe3++ Cr3+
+ H2O。
14
6
2
7
③实验测得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步骤一”酸浸后的提取液中含有铁离子,
加入过量铜粉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测定更准
确,减小实验误差;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
守恒配平“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Fe2++Cr2
+14H+ 6Fe3++2Cr3++7H2O;③根据关系式6Fe2
+~Cr2 ,实验测得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