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12:16:14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1.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Sr可导致白血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r的质子数为38
B.90Sr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
C.87Sr和90Sr互为同位素
D.90Sr转变为87Sr属于物理变化
2.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有6个副族
B.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C.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ⅡA族
D.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不一定相差1
3.“中国紫”——硅酸铜钡(BaCuSi2O6)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种紫色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被发现,而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已知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其中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
A.Ba和Cu B.Ba和Si
C.Cu和O D.Si和O
4.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
A.C、Na、Si B.C、Mg、Al
C.N、O、S D.P、S、O
5.下列化合物中,由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两倍的两种元素形成的是(  )
A.CS2 B.CO2
C.SO2 D.SiO2
6.在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五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5Z B.5Z+18
C.5Z+10 D.5Z+8
7.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1
B.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
C.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8
D.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有2、8、18、32
8.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X
Z
A.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B.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
C.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D.X、Y、Z一定是短周期元素
9.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2)下列    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a,c,j  B.b,g,k C.c,g,l  D.d,e,f
10.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X>Y>Z B.Y>X>Z
C.Z>X>Y D.Z>Y>X
1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二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W2+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W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
D.若某第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x+25
12.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号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金属元素
B.其核外电子数为110
C.为过渡元素
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第ⅦB族
1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所在的一组元素是(  )
A.Be、Na、Al B.O、P、Cl
C.C、Al、P D.B、Mg、Si
14.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中文名为“镆”,读音是mò。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中文名为“”,读音是n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在第七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第ⅤA族
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在同一周期
15.在周期表中,“相临”元素即同周期左右紧挨,或同主族上下紧挨,下列元素与第三周期第ⅥA族元素不一定“相临”的是(  )
A.电子总数是最内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5倍的主族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0.5倍的主族元素
D.质子数为34的元素
16.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1)写出A元素的名称:     。
(2)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根据部分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元素信息
A 第三周期第ⅥA族
B 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
C 原子序数是11
D D3+与Ne的电子数相同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    ,C、D 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    。
(2)写出B、C的单质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A原子与B原子的    相同,C原子与D原子的    相同。
18.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g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i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
(3)元素f是第    周期第    族元素,请在下边方框中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1.B A项,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故Sr的质子数为38,正确;B项,90Sr内中子数为90-38=52,则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2-38=14,错误;C项,87Sr和90Sr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正确;D项,90Sr转变为87Sr,原子核内中子数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2.D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8个副族和1个0族,A错误;元素周期表由短周期和长周期组成,前3个周期(第一、第二和第三周期)为短周期,后4个周期为长周期,B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位于第ⅡA族,如He及多种过渡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C错误;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11、25,D正确。
3.A 钡元素和铜元素都是长周期元素,硅元素和氧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选A。
4.C 若X、Y、Z是C、Na、Si,则C、Na不同周期,且不相邻,Na、Si也不是同一主族元素,A不符合题意;若X、Y、Z是C、Mg、Al,C、Mg不同周期,且不相邻,而Mg、Al是同一周期相邻元素但不同族,B不符合题意;若X、Y、Z是N、O、S,则N、O是同周期相邻元素,O、S是同主族元素,且三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C符合题意;P、S、O三种元素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的和是39,D不符合题意。
5.A 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S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CS2,选A。
6.C 题目给出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位置关系,根据该特点,D、B、E不可能是第ⅠA~ⅢA族元素,应分别位于第二、三、四周期;根据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原子序数分别为A:Z-1;C:Z+1;D:Z-8;E:Z+18,因此这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5Z+10。
7.D 分析元素周期表知,同周期相邻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1、25;同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8、18、32,选D。
8.D Y、X、Z处于过渡元素右侧,所在周期可分别为二、三、四周期,若X原子序数为a,则Y原子序数为a-7,Z为a+17;所在周期可能为三、四、五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Z的原子序数为a+17;所在周期可能为四、五、六周期,Z的原子序数为a+31,D错误。
9.(1)b、h、j、a、c、f、i、l、m a、b、c、d、f、h、g、i、j、k、l 四 ⅣB (2)D
解析:(1)前三周期为短周期,故a、b、c、f、h、i、j、l、m为短周期元素;表中除e、m外,都是主族元素,e元素为钛(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2)表中a(Na)、c(Mg)、d(Sr)、e(Ti)、f(Al)、g(Ge)都是金属元素,是电的良导体。
10.D X、Y两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与Y元素处于同一周期,核电荷数大的阳离子半径小,则原子序数:Y>X;Z、Y同周期,原子半径小的,核电荷数大,原子序数:Z>Y,故原子序数:Z>Y>X。
11.D H、Li元素位于同一主族,A错误;0族的氦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错误;W2+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W原子有38个电子,为38号元素锶,位于第五周期第ⅡA族,C错误;若某第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若为第六、七周期的元素,则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x+25,D正确。
12.D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位于第10个纵行,所以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期第Ⅷ族,为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C正确,D错误;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0,B正确。
13.B 根据图可知,设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因为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有x+8-1+x+8+1=4x,解得 x=8,所以A为O,B为P,C为Cl,B符合题意。
14.B 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镆、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七周期,A、D正确;113号元素在第ⅢA族,B错误;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正确。
15.B 第三周期第ⅥA族元素为S,与S元素“相临”的元素为O、P、Cl和Se。A项,电子总数是最内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为O,与S元素一定“相临”;B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5倍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可以为N元素或P元素,不一定与S元素“相临”;C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0.5倍的主族元素为Si或Li,与S元素一定不“相临”;D项,质子数为34的元素为Se,与S元素一定“相临”。
16.(1)氮 (2)三 ⅥA (3)
(4)Cl2+H2OHCl+HClO
解析:令B的原子序数为x+8,则A的原子序数为x-1,C的原子序数为x+1,则x-1+x+1=x+8,x=8,故A为N,B为S,C为F,D为Cl。
17.(1)S O 钠 铝 (2)2Na+O2Na2O2
(3)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解析: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周期,由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等,可推出A是硫,B是氧,C是钠;根据D3+与Ne的电子数相同,可得出D为铝。钠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18.(1)
(2)a、b、c、d、e、f、g a、b、c、d、e、f 三 0 四 ⅡB
(3)三 ⅥA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分别位于第1、2、13~18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含1~18列,由此可找出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硫(S)是第三周期第ⅥA 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
3 / 4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课程 标准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分点突破(一)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3)横行原则: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4)纵列原则: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2)族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共有  个族
特点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分类 主族 包括第                  族
副族 包括第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族和第Ⅷ族(包括      三个纵列)
0族 占据元素周期表的第    纵列,最外层电子数为(He为2)
(3)常见族的别称
族 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     元素
第ⅦA族     元素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1.观察元素周期表,填写下表,并思考周期序数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间的关系。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1 H~He
2 Li~Ne
3 Na~Ar
4 K~Kr
5 Rb~Xe
6 Cs~Rn
7 Fr~Og (118号)
由此可知:周期序数=     。
2.同周期的第ⅡA、ⅢA族元素间原子序数差值可能为多少?并说明原因。
3.34号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1.元素周期表中的数量关系
(1)周期表图示
(2)三个定量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③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序数的定量关系
①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11、25。
②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ⅠA~ⅡA: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数;ⅢA~0族:下一周期元素种类数。如Na与K相差8,Cl与Br相差18。
2.确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画出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层数为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为主族的族序数,如P:,位于第三周期第ⅤA族。
(2)0族元素定位法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8个族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
2.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X+2 B.X+4
C.X+8 D.X+10
3.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
B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    、   、    。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分点突破(二) 核素、同位素
1.核素
(1)概念: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原子。
(2)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原子符号X) 原子名称 氢元素的原子核
质子数(Z) 中子数(N)
H 氕
H或D 氘
H或T 氚
2.同位素
(1)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性质
①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3)同位素的用途
1.H、D、T、H+四种粒子是否为同一元素?为什么?
2.氢有H、D和T三种原子,它们和35Cl、37Cl组成的氯化氢分子有    种。
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Ca和 Ca、石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素异形体
CH和 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2.在高层大气中,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轰击N可使其转变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C互为同位素
BC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N核素的中子数为7
D.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3.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
BK和Ca CC和C D.O2和O3
核裂变(或衰变)反应“两守恒”(归纳与论证)
【典例】 用中子轰击X原子产生α粒子(即氦核He)的核裂变反应为XnYHe。已知元素Y在化合物中呈+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质量数为10
B.Y元素是Li
C.X元素是B
D.6Y和7Y互为同素异形体
【规律方法】
核裂变(或衰变)反应遵循两大守恒
 (1)反应前的质量数之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数之和。
(2)反应前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反应后的质子数之和。
(3)常见的核反应示例:
①碳-14的β衰变CNe
②钋-209的α衰变PoPbHe
③卢瑟福发现质子NHeOH
④查德威克发现中子BeHeCn
⑤铀核裂变反应UnKrBa+n
⑥氘核与氚核聚变反应HHHen
【迁移应用】
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He)轰击金属原子X,得到核素Y,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XHeYn。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的质量数为26
B.X的单质、氧化物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30Y与31Y互为同位素
D.Y的含氧酸的化学式可能为H3YO4
2.(2024·佛山高一检测)科学家以钙离子撞击锎(Cf)靶,产生了一种超重元素——(Og),其反应可表示为CfCaOg+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f的电子数为151
BOg的中子数为294
CCa和Ca互为同素异形体
DCf和Cf互为同位素
1.我国化学家通过对H+HDH2+D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下列关于H与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均为2 B.质子数均为1
C.核外电子数均为1 D.两者互为同位素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16个主族
B.有3个短周期
C.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D.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则X、Y、Z分别是(  )
X
Y Z
A.N、S、Cl B.B、Si、P
C.C、P、S D.Be、Al、Si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4x+8 B.4x-12
C.4x+12 D.4x-8
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1)已知元素⑩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为45,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为     。
(2)由上述④⑤元素构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元素⑨的焰色试验火焰颜色为                       。
(4)元素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2.(2)核电荷数 质子数 (3)原子序数 (4)最外层电子数
3.(1)2 8 8 18 18 32 32 (2)16 最外层电子数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8、9、10 18 8
(3)碱金属 卤族
探究活动
1.提示: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 Fr~Og(118号) 32 7
电子层数
2.提示:第二、三周期差1,第四、五周期差11,原因是中间隔10格过渡元素,第六、七周期差25,原因是中间隔10格过渡元素,且第ⅢB族一格为15种元素。
3.提示:R原子(34号)核外含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自主练习
1.C A项,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有7个主族、8个副族、1个0族,共有16个族,错误;B项,对于0族元素、过渡元素而言,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He、Ne,错误;D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7个主族,错误。
2.B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对于ⅠA、ⅡA族元素而言,同主族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对于其他主族,同主族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同一主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或它们的组合,如10、26、34等,不可能相差4,即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X+4,选B。
3.(1)N S F (2)第三周期第ⅥA族 (3)
解析:由题给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假设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则相应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为
A (x) (x+1) C (x+2)
B (x+9)
。已知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即x+(x+2)=x+9,解得x=7,则A为氮元素,B为硫元素,C为氟元素。(1)A、B、C三种元素的符号分别是N、S、F。(2)B(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3)C(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1.(1)质子 中子 (2)1 0 1 1 1 2 2.(1)中子数 (3C
探究活动
1.提示:为同一元素;因为它们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2.提示:氢原子有三种同位素1H、2H、3H,即H、D、T,氯原子有两种同位素35Cl、37Cl,故氯化氢分子可能为H35Cl、H37Cl、D35Cl、D37Cl、T35Cl、T37Cl,则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种类有6种。
自主练习
1.BCa和Ca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2.C A项N和C质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错误;B项C是碳的一种核素,而C60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D项, 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2=46,错误。
3.C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K的质子数为19Ca的质子数为20,二者不互为同位素,B错误C和C的质子数均为6,中子数分别为6、8,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O2和O3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典例】 D
解析:根据核裂变反应为XnYHe可知,X的质量数N为4+7-1=10,又因为Y在化合物中呈+1价,则推知Y位于第ⅠA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Y的质量数为7,所以得出Y为Li,其质子数p=3,所以X的质子数Z=3+2-0=5,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5,则推知X为B元素。6Li和7Li两者的质子数均为3,中子数不同,所以两者互为同位素,D错误。
迁移应用
1.A 反应中满足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因此W+4=30+1,则W=27,X与Y原子之间质子数相差2,因X元素为金属元素,Y的质子数比X大,则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Y位于X右侧,且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2,解得a=3,因此X为Al,Y为P。A项Al的质量数为27,错误;B项,铝和氧化铝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正确;C项,30P与31P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正确;D项,P的含氧酸可能为H3PO4,正确。
2.D 对于原子来说,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Cf的电子数为98,A错误;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Og的中子数为294-118=176,B错误Ca和Ca互为同位素,Cf和Cf互为同位素,C错误,D正确。
【教学效果·勤检测】
1.A H和D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和1,核外电子数均为1,两者互为同位素。
2.B A项,元素周期表有七个主族;C项,第 ⅡA族都是金属元素;D项,第ⅠA族有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3.A 由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Y、Z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9、a+10,由题意得:a+(a+9)+(a+10)=40,解得a=7,故X、Y、Z分别为N、S、Cl。
4.D 图中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且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A的核电荷数为x-1,C为x+1,D为 x-8,故这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4x-8,选D。
5.(1Br (2)Na2O2 2Na2O2+2H2O4NaOH+O2↑ (3)紫 (4)二 ⅥA
解析:(1)元素⑩为35号元素溴,中子数为45时,其质量数为80,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为Br。(2)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两者构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为Na2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3)元素⑨为K,其焰色为紫色。(4)元素④为O,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
6 / 6(共84张PPT)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表 核素
课程 标准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
子序数。
(2)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3)横行原则: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
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4)纵列原则: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2)族
个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共有 个族 特点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分类 主族 包括第 族
副族 包括第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族和第Ⅷ
族(包括 三个纵列)
0族 占据元素周期表的第 纵列,最外层电子数
为 (He为2)
16 
最外层电子数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8、9、10 
18 
8 
(3)常见族的别称
族 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 元素
第ⅦA族 元素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碱金属 
卤族 
1. 观察元素周期表,填写下表,并思考周期序数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层数之间的关系。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1 H~He
2 Li~Ne
3 Na~Ar
4 K~Kr
5 Rb~Xe
6 Cs~Rn
7 Fr~Og(118号)
由此可知:周期序数=   。
提示: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 Fr~Og (118号)  32  7
电子层数
2. 同周期的第ⅡA、ⅢA族元素间原子序数差值可能为多少?并说
明原因。
提示:第二、三周期差1,第四、五周期差11,原因是中间隔10格
过渡元素,第六、七周期差25,原因是中间隔10格过渡元素,且第
ⅢB族一格为15种元素。
3.34号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提示:R原子(34号)核外含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
则元素R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ⅥA族。
1. 元素周期表中的数量关系
(1)周期表图示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③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三个定量关系
(3)原子序数的定量关系
①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
11、25。
②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ⅠA~ⅡA: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数;ⅢA~0族:下一周期元素种类数。
如Na与K相差8,Cl与Br相差18。
2. 确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画出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层数为周
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为主族的族序数,如P: ,位于
第三周期第ⅤA族。
(2)0族元素定位法
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8个族
B.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 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
解析:  A项,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有7个主族、8个副
族、1个0族,共有16个族,错误;B项,对于0族元素、过渡元素
而言,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He、Ne,错误;
D项,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7个主族,错误。
2.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
子序数为 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 X +2 B. X +4 C. X +8 D. X +10
A C
B
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对于ⅠA、ⅡA族元素而言,同
主族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对于其他主
族,同主族相邻周期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类数,同一
主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或它们的
组合,如10、26、34等,不可能相差4,即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X +4,选B。
3.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
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 、 、 。
N 
S 
F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第三周期第ⅥA族 
(3)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解析:由题给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假设
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x ,则相应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
外电子数的关系为
A ( x ) ( x +1) C
( x +2)
B ( x +9)

已知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即 x +( x +2)= x +9,解得 x =7,则A为氮元素,B为硫元素,C为氟元素。(3)C(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分点突破(二) 核素、同位素
1. 核素
(1)概念: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
种原子。
质子 
中子 
(2)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原子名称 氢元素的原子核 质子数( Z ) 中子数
( N )



1 
0 
1 
1 
1 
2 
2. 同位素
(1)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
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性质
①同一元素的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基本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中子数 
(3)同位素的用途
1. H、D、T、H+四种粒子是否为同一元素?为什么?
提示:为同一元素;因为它们原子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相同。
2. 氢有H、D和T三种原子,它们和35Cl、37Cl组成的氯化氢分子
有   种。
提示:氢原子有三种同位素1H、2H、3H,即H、D、T,氯原子有
两种同位素35Cl、37Cl,故氯化氢分子可能为H35Cl、H37Cl、
D35Cl、D37Cl、T35Cl、T37Cl,则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种类有6种。
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解析: Ca和 Ca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2. 在高层大气中,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轰击 N可使其转变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解析:  A项 N和 C质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错
误;B项 C是碳的一种核素,而C60是单质,不互为同素异形
体,错误;D项, 1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6×2=46,错误。
3. 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
解析: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
形体,A错误 K的质子数为19 Ca的质子数为20,二者不互
为同位素,B错误 C和 C的质子数均为6,中子数分别为6、
8,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O2和O3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
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核裂变(或衰变)反应“两守恒”(归纳与论证)
【典例】 用中子轰击 X原子产生α粒子(即氦核 He)的核裂变
反应为 X n Y He。已知元素Y在化合物中呈+1价。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质量数为10 B. Y元素是Li
C. X元素是B D. 6Y和7Y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根据核裂变反应为 X n Y He可知,X的质量数 N
为4+7-1=10,又因为Y在化合物中呈+1价,则推知Y位于第ⅠA
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Y的质量数为7,所以得出Y为Li,其
质子数 p =3,所以X的质子数 Z =3+2-0=5,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5,则推知X为B元素。6Li和7Li两者的质子数均为3,
中子数不同,所以两者互为同位素,D错误。
【规律方法】
核裂变(或衰变)反应遵循两大守恒
(1)反应前的质量数之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数之和。
(2)反应前的质子数之和等于反应后的质子数之和。
(3)常见的核反应示例:
①碳-14的β衰变 C N e
②钋-209的α衰变 Po Pb He
③卢瑟福发现质子 N He O H
④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Be He C n
⑤铀核裂变反应 U n Kr Ba+ n
⑥氘核与氚核聚变反应 H H He n
【迁移应用】
1.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 He)轰击
金属原子 X,得到核素 Y,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X He Y n。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为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X的单质、氧化物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30Y与31Y互为同位素
D. Y的含氧酸的化学式可能为H3YO4
解析:  反应中满足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因此 W +4=30+1,
则 W =27,X与Y原子之间质子数相差2,因X元素为金属元素,Y
的质子数比X大,则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Y位于X右侧,且元素
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 a ,则Y的最
外层电子数为 a +2,解得 a =3,因此X为Al,Y为P。A项 Al
的质量数为27,错误;B项,铝和氧化铝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正确;C项,30P与31P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
位素,正确;D项,P的含氧酸可能为H3PO4,正确。
2. (2024·佛山高一检测)科学家以钙离子撞击锎(Cf)靶,产生了
一种超重元素—— (Og),其反应可表示为 Cf Ca
Og+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对于原子来说,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 Cf的电子数
为98,A错误;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 Og的中子数为
294-118=176,B错误 Ca和 Ca互为同位素, Cf和
Cf互为同位素,C错误,D正确。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我国化学家通过对H+HD H2+D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
化学反应的本质。下列关于H与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均为2 B. 质子数均为1
C. 核外电子数均为1 D. 两者互为同位素
解析:  H和D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和1,核外电子数
均为1,两者互为同位素。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16个主族
B. 有3个短周期
C. 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D. 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  A项,元素周期表有七个主族;C项,第 ⅡA族都是金属
元素;D项,第ⅠA族有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3.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
示。已知X、Y、Z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40,则X、Y、Z分别
是(  )
X
Y Z
A. N、S、Cl B. B、Si、P
C. C、P、S D. Be、Al、Si
解析:  由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位
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 a ,则Y、Z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a +9、 a +10,由题意得: a +( a +9)+( a
+10)=40,解得 a =7,故X、Y、Z分别为N、S、Cl。
4.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x ,
则这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 4 x +8 B. 4 x -12
C. 4 x +12 D. 4 x -8
解析:  图中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且B元素的核电荷
数为 x ,则A的核电荷数为 x -1,C为 x +1,D为 x -8,故这四种
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4 x -8,选D。
5.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解析: 元素⑩为35号元素溴,中子数为45时,其质量数
为80,用原子符号表示该核素为 Br。
Br 

解析: 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两者构成的淡黄色固
体化合物为Na2O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3)元素⑨的焰色试验火焰颜色为 。
解析: 元素⑨为K,其焰色为紫色。
Na2O2 
2Na2O2
+2H2O 4NaOH+O2↑ 
紫 
(4)元素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
解析: 元素④为O,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
ⅥA族。
二 
ⅥA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其中 Sr可导致白血病,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90Sr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1
C. 87Sr和90Sr互为同位素
D. 90Sr转变为87Sr属于物理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A项,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
字表示质量数,故 Sr的质子数为38,正确;B项,90Sr内中子数
为90-38=52,则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2-38=14,错误;
C项,87Sr和90Sr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互为
同位素,正确;D项,90Sr转变为87Sr,原子核内中子数发生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有6个副族
B. 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C.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ⅡA族
D. 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不一定相差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8个副族和1个0族,A错误;
元素周期表由短周期和长周期组成,前3个周期(第一、第二和第
三周期)为短周期,后4个周期为长周期,B错误;最外层电子数
为2的元素不一定位于第ⅡA族,如He及多种过渡元素的最外层电子
数均为2,C错误;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
11、25,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中国紫”——硅酸铜钡(BaCuSi2O6)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
种紫色颜料在自然界中还未被发现,而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已知的有
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其中不属于短周期元素
的是(  )
A. Ba和Cu B. Ba和Si
C. Cu和O D. Si和O
解析:  钡元素和铜元素都是长周期元素,硅元素和氧元素都是
短周期元素,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 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
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是
(  )
A. C、Na、Si B. C、Mg、Al
C. N、O、S D. P、S、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若X、Y、Z是C、Na、Si,则C、Na不同周期,且不相
邻,Na、Si也不是同一主族元素,A不符合题意;若X、Y、Z是
C、Mg、Al,C、Mg不同周期,且不相邻,而Mg、Al是同一周期
相邻元素但不同族,B不符合题意;若X、Y、Z是N、O、S,则
N、O是同周期相邻元素,O、S是同主族元素,且三种元素的原子
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C符合题意;P、S、O三种元素原子序数
(即质子数)的和是39,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 下列化合物中,由主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两倍的两种元素形成的是
(  )
A. CS2 B. CO2
C. SO2 D. SiO2
解析:  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S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
ⅥA族,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CS2,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在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五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B元
素的核电荷数为 Z ,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 5 Z B. 5 Z +18
C. 5 Z +10 D. 5 Z +8
解析:  题目给出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位置关系,根据该特
点,D、B、E不可能是第ⅠA~ⅢA族元素,应分别位于第二、三、
四周期;根据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原子序数分别为A:
Z -1;C: Z +1;D: Z -8;E: Z +18,因此这五种元素原子序
数之和为5 Z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
是(  )
A. 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1
B. 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
C. 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8
D. 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有2、8、18、32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知,同周期相邻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
序数之差可能为1、11、25;同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
数之差可能为2、8、18、32,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 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设X
的原子序数为 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X
Z
A. 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 a
B. 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a -17
C. 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a +31
D. X、Y、Z一定是短周期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Y、X、Z处于过渡元素右侧,所在周期可分别为二、
三、四周期,若X原子序数为 a ,则Y原子序数为 a -7,Z为 a +
17;所在周期可能为三、四、五周期,则Y的原子序数为 a -17,
Z的原子序数为 a +17;所在周期可能为四、五、六周期,Z的原子
序数为 a +31,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
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是第 周期第 族。
b、h、j、a、c、f、
i、l、m 
a、b、
c、d、f、h、g、i、j、k、l 
四 
Ⅳ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前三周期为短周期,故a、b、c、f、h、i、j、
l、m为短周期元素;表中除e、m外,都是主族元素,e元素
为钛(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下列 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 a,c,j B. b,g,k
C. c,g,l D. d,e,f
解析:表中a(Na)、c(Mg)、d(Sr)、e(Ti)、f
(Al)、g(Ge)都是金属元素,是电的良导体。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
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
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
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X>Y>Z B. Y>X>Z
C. Z>X>Y D. Z>Y>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X、Y两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与Y元
素处于同一周期,核电荷数大的阳离子半径小,则原子序数:Y
>X;Z、Y同周期,原子半径小的,核电荷数大,原子序数:Z
>Y,故原子序数:Z>Y>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 元素周期表中只有第二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 W2+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W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
D. 若某第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 ,那么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 x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H、Li元素位于同一主族,A错误;0族的氦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错误;W2+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W原
子有38个电子,为38号元素锶,位于第五周期第ⅡA族,C错误;
若某第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 ,若为第六、七周期的元素,则第
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 x +25,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号的元
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下列有关该元
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金属元素
B. 其核外电子数为110
C. 为过渡元素
D.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第ⅦB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原子序数为
110的元素位于第10个纵行,所以D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周
期第Ⅷ族,为过渡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C正确,D错误;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0,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
知 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
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所在
的一组元素是(  )
A. Be、Na、Al B. O、P、Cl
C. C、Al、P D. B、Mg、Si
解析:  根据图可知,设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 ,则B的原子序
数为 x +8-1,C的原子序数为 x +8+1,因为B、C元素的原子序
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有 x +8-1+ x +8+1=4 x ,
解得 x =8,所以A为O,B为P,C为Cl,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元素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
的镅原子,结果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中文名为
“镆”,读音是mò。这4个原子在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
素,中文名为“ ”,读音是n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115号元素在第七周期
B. 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第ⅤA族
C. 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镅元素和115号元素在同一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镆、113号元素 ,原子序数都
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七周期,A、D正确;113号元素在
第ⅢA族,B错误;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正
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 在周期表中,“相临”元素即同周期左右紧挨,或同主族上下紧
挨,下列元素与第三周期第ⅥA族元素不一定“相临”的是
(  )
A. 电子总数是最内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B.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5倍的主族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0.5倍的主族元素
D. 质子数为34的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三周期第ⅥA族元素为S,与S元素“相临”的元素为
O、P、Cl和Se。A项,电子总数是最内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为O,
与S元素一定“相临”;B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5
倍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可以为N元素或P元素,不一
定与S元素“相临”;C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0.5倍
的主族元素为Si或Li,与S元素一定不“相临”;D项,质子数为
34的元素为Se,与S元素一定“相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6. 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
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
子数。
(1)写出A元素的名称: 。
(2)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氮 
三 
Ⅵ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令B的原子序数为 x +8,则A的原子序数为 x -1,C
的原子序数为 x +1,则 x -1+ x +1= x +8, x =8,故A为
N,B为S,C为F,D为Cl。
Cl2+H2O HCl+HCl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根据部分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元素信息
A 第三周期第ⅥA族
B 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
C 原子序数是11
D D3+与Ne的电子数相同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 ,C、D 的元素名称
分别为 、 。
S 
O 
钠 
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写出B、C的单质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A原子与B原子的
相同,C原子与D原子的 相同。
解析: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周期,由周期序数=电子层
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
电子数等,可推出A是硫,B是氧,C是钠;根据D3+与Ne的
电子数相同,可得出D为铝。钠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过
氧化钠。
2Na+O2 Na2O2 
最外层电子
数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
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
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分别位于第1、2、13~18
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含1~18列,由此
可找出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
(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g元素位于第 周期 族;i元素位于
第 周期第 族。
a、b、c、d、e、f、
g 
a、b、c、d、
e、f 
三 
0 
四 
Ⅱ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硫(S)是第三周期第ⅥA 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
(3)元素f是第 周期第 族元素,请在下边方框中
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
称、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三 
Ⅵ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