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0 12:12:34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1.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位素原子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32    B.67   
C.99    D.166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 8,它是(  )
A.锂 B.铍
C.氦 D.钙
3.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BA B.BA2
C.B3A2 D.A2B
4.已知阳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 g R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m-n-2)mol B. mol
C. mol D.(m-n+2)mol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
B.18 g O(氧的质量数为18)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C.0.1 mol 27Al3+(铝的质量数为27)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NA
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6.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1)上述粒子中其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元素是    (填字母),将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电子层结构与C相同、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说明它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
(3)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
7.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C.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
D.K、L层电子数之和比M层电子数大5
8.在R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粒子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0.下列各组粒子:①H3O+、N、Na+,②OH-、N、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A、B、C、D是四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都小于20。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与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0.2 mol C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放出H2 6.72 L(标准状况),A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多5个,C原子与D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       、      、      。
(2)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C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1.AHo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为166-67=99,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选A。
2.B 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次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8,所以只能为2,即该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每一层上都有2个电子,为铍,选B。
3.B 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a+b)且有M层,所以a+b=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则A原子有两个电子层,a=6,b=2;进而推知,A为O,B为Si,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学式为SiO2,即BA2。
4.A 原子的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2+中所含电子数为(m-n-2),w g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电子数为(m-n-2)mol,选A。
5.A 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氟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子数为1 mol×9×2×NA mol-1=18NA,A正确;18 g O的物质的量为=0.9 mol,1个O含0+(18-8)=10个中子,则18 g O含有的中子数为9NA,B错误;1个 27Al3+的电子数为10,故0.1 mol 27Al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C错误;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D错误。
6.(1)D 2Al+2OH-+6H2O2[Al(OH)4]-+3H2↑
(2)10 该原子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稳定
(3)O2-、F-
解析:四种粒子按A~D的顺序依次是C、F、Na+、Al3+,其中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元素为Al,Al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电子层结构与Na+相同的原子为Ne,其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稳定;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O原子的核外共有8个电子,其最外层上是6个电子,O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O2-与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F原子的核外共有9个电子,其最外层上是7个电子,F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F-与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7.C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可能是氢元素,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能为Si元素,B错误;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的原子为Na,属于金属元素,C正确;K、L层电子数之和比M层电子数大5,该元素为15号元素P,不是金属元素,D错误。
8.B 在R中,质子总数=x-n,质量数=A+3×16=A+48,则R的中子总数=A+48-(x-n)=A+48-x+n,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A+48-x+n-3×8=A-x+n+24,B正确。
9.C 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的粒子还可能为S2-、Cl-等,A错误;O2-、F-、Cl-、Li+、Na+、Mg2+等粒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了稳定结构,B错误;F-、Na+、Mg2+、Al3+核外电子排布均为2、8结构,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正确;He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He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D错误。
10.C ①中三种离子均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②中三种离子均有10个电子、9个质子;③中三种离子均有10个电子,质子数分别为8、11、12;④中三种分子均有10个电子、10个质子。
11.(1)F Cl Al K (2) 
(3)Al2(SO4)3 2Al+3H2SO4Al2(SO4)3+3H2↑
解析:由A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可推知A元素为F;又由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B元素为Cl;根据0.2 mol C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0.3 mol H2,可判断C单质与酸反应时生成了+3价的化合物,则C元素为Al;再由C原子与D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可推知D元素为K。
2 / 2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课程 标准 1.认识原子结构,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分点突破(一) 原子结构
1.原子构成
(1)原子
原子
(2)关系: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呈电中性)。
2.质量数
(1)概念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Z)+    (N)。
3.原子的表示方法
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C表示质子数为,质量数为   的碳原子。
1.填写下列表格并思考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之间的关系。
粒子 符号 质子数 (Z) 质量数 (A) 中子数 (N) 电荷数 核外 电子数
Na+ 11 23
Cl- 17 37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是多少?
粒子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
1.嫦娥五号首次实现在月球上动态展示五星红旗,并带着“月壤”从地外天体起飞返回地球。旗开月表,五星闪耀。
“月壤”中含有He(质量数为3),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1 B.2
C.3 D.5
2.U常用于核裂变反应。下列关于U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35
B.核外电子数为143
C.核电荷数为235
D.中子数为143
3.某+2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6,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  )
A.24   B.30   C.32   D.34
分点突破(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层
(1)概念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    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式及能量关系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到
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一般总是先从能量    的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能量    的下一层。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a.原子核外第n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
b.无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有个(K层只有个)。
c.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个。
(3)原子最外电子层有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最多只有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3.粒子结构表示方法
(1)原子(或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图所示: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常见的金属元素(如Li、Na、Mg、Al等)其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的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核电荷数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
MgMg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核电荷数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
SS2-
1.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为什么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而是?
2.
某同学在画出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质子数,请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推测可能的微粒符号。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1)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原子有H、Li、Na;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有Li、P;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1.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B.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D.S2-的M层有6个电子
2.如图为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1
B.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 g
C.电子层数为3
D.最外层有1个电子
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B元素+1价离子B+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
C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其中钇(Y)是稀土元素的代表。下列关于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39
B.质量数为128
C.中子数为50
D.核外电子数为39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为阳离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2
C.核外电子数为8 D.核外有3个电子层
3.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共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4倍的元素原子:     。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      。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1)质子 正电荷 负电荷 (2)质子数 2.(1)原子核 质子 中子 (2)质子数 中子数 3.质量数 质子数 6 12
探究活动
1.提示:12 1 10 20 1 18
2.提示:A-X-n
自主练习
1.AHe中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则He的中子数是1。
2.DU质子数为9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为235-92=143,选D。
3.B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2=26,即质子数为26,故该离子核内中子数为56-26=30。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1.(1)能量 (2)低 高 2.(1)较低 较高 (2)a.2n2 b.8 2 c.18 (3)8 2
探究活动
1.提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故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但M层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2.提示:可能为中性原子Ne,也可能为阳离子Na+、Mg2+、Al3+,也可能为阴离子F-、O2-、N3-。
自主练习
1.D S2-的M层有8个电子,D错误。
2.B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核电荷数,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A正确;该原子为钠原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1,B错误;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C、D正确。
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硼  钠  氧 
解析:当次外层为K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是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当次外层为L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当次外层为K层时,C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
【教学效果·勤检测】
1.B 由原子符号可知,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质量数为89,A正确,B错误;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9-39=50,C正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39,D正确。
2.D 该粒子为Cl-,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
3.B 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A项不符合题意;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B项符合题意;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存在M层和L层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K+、Ca2+等均有可能,C项不符合题意;H、He的核电荷数分别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项不符合题意。
4.A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电子层数只能为1、2、3,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作最外层不能超过2个),符合题意的元素只有氧元素,选A。
5.(1) (2) (3)
解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4倍,则只能是Ne。(2)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为Cl-。(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质子数为23-12=11,即为Na原子。
5 / 5(共53张PPT)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课程 标准 1.认识原子结构,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3、学科素养·稳提升
2、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原子结构
1. 原子构成
(1)原子
原子
(2)关系: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呈电中
性)。
质子数 
2. 质量数
(1)概念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
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
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 A )= ( Z )+
( N )。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质子数 
中子数 
3. 原子的表示方法
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 C表示质子数为 ,质量数
为 的碳原子。
6 
12 
1. 填写下列表格并思考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之间
的关系。
粒子 符号 质子数 ( Z ) 质量数 (A) 中子数 ( N ) 电荷数 核外
电子数
11 23
17 37
提示:12 1 10 20 1 18
2.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已知质量数为 A 的某阳离子R n+,
核外有 X 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是多少?
提示: A - X - n
粒子符号 中各数字的含义
1. 嫦娥五号首次实现在月球上动态展示五星红旗,并带着“月壤”从
地外天体起飞返回地球。旗开月表,五星闪耀。
“月壤”中含有 He(质量数为3),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 1 B. 2
C. 3 D. 5
解析: He中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则 He的中子数是1。
2. U常用于核裂变反应。下列关于 U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235 B. 核外电子数为143
C. 核电荷数为235 D. 中子数为143
解析: U质子数为9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中
子数为235-92=143,选D。
3. 某+2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6,则该离子核内中子
数是(  )
A. 24 B. 30
C. 32 D. 34
解析: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2=26,即质子数为26,
故该离子核内中子数为56-26=30。
分点突破(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电子层
(1)概念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 不同的区
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
电子层。
能量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式及能量关系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 到 低 
高 
2. 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一般总是先从
能量 的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能量
的下一层。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a.原子核外第 n 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
b.无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
有 个(K层只有 个)。
c.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
(3)原子最外电子层有 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最多只
有 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较低 

高 
2 n2 
8 
2 
18 
8 
2 
3. 粒子结构表示方法
(1)原子(或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图所示:
(2)离子结构示意图
①常见的金属元素(如Li、Na、Mg、Al等)其原子失去最外
层所有的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核电
荷数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
Mg Mg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核电荷
数相近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
S S2-
1. 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为什么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
是 而是 ?
提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每层最多容纳2 n2个电子,故M层最多可
容纳18个电子,但M层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2. 某同学在画出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
圈内标出质子数,请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推测可能的微粒符号。
提示:可能为中性原子Ne,也可能为阳离子Na+、Mg2+、Al3+,
也可能为阴离子F-、O2-、N3-。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特点
(1)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原子有H、Li、Na;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有Li、P;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1. 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B.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 n2
C.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D. S2-的M层有6个电子
解析:  S2-的M层有8个电子,D错误。
2. 如图为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电荷数为11
B.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 g
C. 电子层数为3
D. 最外层有1个电子
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核电荷数,原子的核
电荷数为11,A正确;该原子为钠原子,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1,B错误;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
C、D正确。
3.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
外层电子数的1.5倍
B元素+1价离子B+的电子层
排布与Ne相同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硼   钠   
氧 
解析:当次外层为K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是硼,原
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外层为L层时,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为1.5×8=12,违背了电子排布规律,故不可能;B元素原子
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
外层为K层时,C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当次外层为L层
时,最外层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
教学效果·勤检测
2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其中钇(Y)是稀土
元素的代表。下列关于 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39 B. 质量数为128
C. 中子数为50 D. 核外电子数为39
解析:  由原子符号可知,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质量数为89,
A正确,B错误;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9-39=50,C正
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39,D正确。
2.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粒子为阳离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2
C. 核外电子数为8 D. 核外有3个电子层
解析:  该粒子为Cl-,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
3. 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 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 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 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  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
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A项不符合题意;当M层上
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
电子,B项符合题意;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存
在M层和L层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 ,K+、Ca2+等均有可能,C
项不符合题意;H、He的核电荷数分别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等,D项不符合题意。
4.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
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解析: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电子层数只能为1、2、3,
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作最外层不能超过2个),符合题
意的元素只有氧元素,选A。
5. 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4倍的元素原子: 。
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不超过8,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4倍,则
只能是Ne。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 。
解析: 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为Cl-。
(3)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
解析: 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质子数为23-
12=11,即为Na原子。
 
 
学科素养·稳提升
3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 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同
位素原子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 32 B. 67
C. 99 D. 166
解析: Ho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67,质量数为166,
中子数为166-67=99,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
32,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
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 8,它是(  )
A. 锂 B. 铍
C. 氦 D. 钙
解析:  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次外层
电子数不可能为8,所以只能为2,即该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每
一层上都有2个电子,为铍,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a ,次外层电子数是 b ;B元素的原子
M层电子数是( a - b ),L层电子数是( a + b ),则A、B两元素
形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BA B. BA2
C. B3A2 D. A2B
解析:  因为B的L层电子数为( a + b )且有M层,所以 a + b =
8,又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a ,次外层电子数为 b ,则A原子有
两个电子层, a =6, b =2;进而推知,A为O,B为Si,则A、B两
元素形成的化学式为SiO2,即BA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已知阳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 n 个中子,原子的质量数为 m ,则 w g
R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解析:  原子的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R2+中所含电子数为( m - n -2), w g阳离子的物质的
量为 mol ,电子数为 ( m - n -2)mol,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 NA
C. 0.1 mol 27Al3+(铝的质量数为27)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 NA
D. 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 NA个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氟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质子数
为1 mol×9×2× NA mol-1=18 NA,A正确;18 g O的物质的
量为 =0.9 mol,1个 O含0+(18-8)=10个中子,
则18 g O含有的中子数为9 NA,B错误;1个 27Al3+的电子数为
10,故0.1 mol 27Al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C错误;该溶液中除
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1)上述粒子中其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元素
是 (填字母),将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D 
2Al+2OH-+6H2O 2[Al(OH)4]-+
3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电子层结构与C相同、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原子的核电荷
数是 ,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说明它化学性质
稳定的原因

10 
该原子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
稳定 
(3)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 。
O2-、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四种粒子按A~D的顺序依次是C、F、Na+、Al3+,其
中单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元素为Al,Al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电子层结构与Na+相同的原子为Ne,其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稳定;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O原子的核外共有8个电子,其最外层上是6个电子,O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O2-与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F原子的核外共有9个电子,其最外层上是7个电子,F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F-与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D. K、L层电子数之和比M层电子数大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可能是氢元素,A错误;最外层
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能为Si元素,B错误;M层电子
数为K层电子数的 的原子为Na,属于金属元素,C正确;K、L层
电子数之和比M层电子数大5,该元素为15号元素P,不是金属元
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在R 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 A ,则R原子核
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 A - x + n +48 B. A - x + n +24
C. A - x - n -24 D. A + x - n -24
解析:  在R 中,质子总数= x - n ,质量数= A +3×16= A
+48,则R 的中子总数= A +48-( x - n )= A +48- x +
n ,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 A +48- x + n -3×8= A - x + n
+24,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粒子一定是氩原子
B. 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 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的粒子还可能为S2-、Cl-
等,A错误;O2-、F-、Cl-、Li+、Na+、Mg2+等粒子最外层电
子均达到了稳定结构,B错误;F-、Na+、Mg2+、Al3+核外电子
排布均为2、8结构,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正确;He原子
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He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下列各组粒子:①H3O+、N 、Na+,②OH-、N 、F-,
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
子数的组合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  ①中三种离子均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②中三种离
子均有10个电子、9个质子;③中三种离子均有10个电子,质子数
分别为8、11、12;④中三种分子均有10个电子、10个质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A、B、C、D是四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都小于20。A原子与B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原子与C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0.2 mol C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放出H2 6.72 L(标准状况),
A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上的电子数多5个,C原子与D
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
为 、 、 、 。
F 
Cl 
Al 
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
 
 
(3)C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C单质与稀硫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Al2(SO4)3 
2Al+3H2SO4 Al2(SO4)3+
3H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A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
可推知A元素为F;又由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则B元素为Cl;根据0.2 mol C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放
出0.3 mol H2,可判断C单质与酸反应时生成了+3价的化合
物,则C元素为Al;再由C原子与D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32,可推知D元素为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谢欣赏
THE EN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