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实践3 认识元素周期表
【研究目的】
元素周期表自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元素周期表也演变出多种形式。通过了解形式各异的元素周期表,加深对元素间的关系和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的认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周期律发现前的元素分类
(1)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著作中首次发表了《元素表》。
(2)1829年,德伯赖纳提出五组“三素组”:Li、Na、K;Ca、Sr、Ba;P、As、Sb;S、Se、Te;Cl、Br、I。
(3)1864年,英国人欧德林用46种元素排出了“元素表”。同年德国人迈尔按原子量大小排出“六元素”表。该表对元素进行了分族,有了周期表的雏形。
(4)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把62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表,发现每第八个元素性质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好似音乐中的八度音,他称之为“八音律”。“八音律”揭示了元素化学性质的重要特征,但未能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材料二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867年,俄国人门捷列夫对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进行归纳、比较,结果发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原子量的周期函数的关系,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依据周期律排出了周期表,根据周期表,他修改了铍、铯的原子量,预言了三种新元素,后来陆续被发现,从而验证了门捷列夫周期律的正确性。
1.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空格中均有对应的元素填充):
(1)白格中是什么元素?灰格中是什么元素?
(2)已知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X、Y、Z是什么元素?
(3)该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2.如图所示是一种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对照现行周期表回答:
(1)写出编号①②⑤⑦⑧对应元素的名称。
(2)该扇形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1.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C的单质可发生反应
D.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A
2.某位同学为1~18号元素设计了一种扇形图(如图),其实就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扇形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小扇区就是长式周期表的一个族
B.此扇形周期表中只显示了三个周期
C.扇形周期表拆下扇子顶螺丝可以转换为现行的长式周期表
D.扇形周期表考虑镧系和锕系应有九个周期
3.如图为某国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个顶角对应一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属于我们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B.图中虚线箭头所经过的元素按箭头方向,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
C.图中①代表的元素单质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不发生化学反应
D.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表示的所有元素中没有副族元素
研究与实践3 认识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讨论
1.提示:(1)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和0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2)Z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Y为磷元素。
(3)以H、He对称,左侧白色格的单元中各族的排列规则为;右侧白色格的单元中各族的排列规则为。白色格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灰色格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提示:(1)氢、钠、氧、硫、氯。
(2)与现行元素周期表类似,按扇形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第一~七周期元素,一周期为一层;不再划分族,将结构、性质类似元素从左向右排列,共18列。
针对训练
1.A 由图可知,A为氧、B为钠、C为铝、D为硫。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不一定越大,如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错误。
2.D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其中镧系元素属于第六周期,是第ⅢB族, 锕系元素属于第七周期,也是第ⅢB族,D错误。
3.C A项,由图可知,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由K到Kr,属于我们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正确;B项,由图可知,虚线箭头所经过的元素是同主族元素,从C到Sn,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正确;C项,图中①代表的元素是Al,铝单质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在常温下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Al进一步腐蚀,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D项,八角形元素周期表是按同族原子序数增大来排列的,所表示的所有元素只有主族和0族,没有副族元素,正确。
3 / 3(共15张PPT)
研究与实践3 认识元素周期表
【研究目的】
元素周期表自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随着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不断
深入,元素周期表也演变出多种形式。通过了解形式各异的元素周期
表,加深对元素间的关系和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的认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周期律发现前的元素分类
(1)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著作中首次发表了《元素表》。
(2)1829年,德伯赖纳提出五组“三素组”:Li、Na、K;Ca、Sr、
Ba;P、As、Sb;S、Se、Te;Cl、Br、I。
(3)1864年,英国人欧德林用46种元素排出了“元素表”。同年德
国人迈尔按原子量大小排出“六元素”表。该表对元素进行了
分族,有了周期表的雏形。
(4)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把62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表,发
现每第八个元素性质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好似音乐中的八
度音,他称之为“八音律”。“八音律”揭示了元素化学性质
的重要特征,但未能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材料二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867年,俄国人门捷列夫对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进行归纳、比较,
结果发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原子量的周期函数的关系,这就
是元素周期律。依据周期律排出了周期表,根据周期表,他修改了
铍、铯的原子量,预言了三种新元素,后来陆续被发现,从而验证了
门捷列夫周期律的正确性。
1.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空格中均有对应的元素填充):
(1)白格中是什么元素?灰格中是什么元素?
提示: 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和0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
族元素。
(2)已知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X、Y、Z是什
么元素?
提示: Z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Y为磷元素。
(3)该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提示: 以H、He对称,左侧白色格的单元中各族的排列
规则为 ;右侧白色格的单元中各族的排列规则
为 。白色格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灰色格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 如图所示是一种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对照现行周期表回答:
(1)写出编号①②⑤⑦⑧对应元素的名称。
提示: 氢、钠、氧、硫、氯。
(2)该扇形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提示: 与现行元素周期表类似,按扇形由内向外依次排
列第一~七周期元素,一周期为一层;不再划分族,将结
构、性质类似元素从左向右排列,共18列。
1.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
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 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C的单质可发生反
应
D.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A
解析: 由图可知,A为氧、B为钠、C为铝、D为硫。离O点越
远的元素原子半径不一定越大,如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
半径逐渐减小,A错误。
2. 某位同学为1~18号元素设计了一种扇形图(如图),其实就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扇形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小扇区就是长式周期表的一个族
B. 此扇形周期表中只显示了三个周期
C. 扇形周期表拆下扇子顶螺丝可以转换为现行的长式周期表
D. 扇形周期表考虑镧系和锕系应有九个周期
解析: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其中镧系元素属于第六周期,
是第ⅢB族, 锕系元素属于第七周期,也是第ⅢB族,D错误。
3. 如图为某国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个顶角对应一种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属于我们现
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B. 图中虚线箭头所经过的元素按箭头方
向,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
C. 图中①代表的元素单质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不发生化学反应
D. 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表示的所有元素中没有副族元素
解析: A项,由图可知,虚线八角形所标元素由K到Kr,属于
我们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正确;B项,由图可知,虚线箭
头所经过的元素是同主族元素,从C到Sn,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
正确;C项,图中①代表的元素是Al,铝单质在常温下能稳定存
在,是因为其表面在常温下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Al进一步
腐蚀,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D项,八角形元素周期表是按同族
原子序数增大来排列的,所表示的所有元素只有主族和0族,没有
副族元素,正确。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