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达标测试(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天地 小练笔 总 分
得 分
积累运用(35分)
根据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练习。
1.《桥》一文中“老汉青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中把老汉比作 ,既表现了老汉的 ,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 的“靠山”。
2.《穷人》一文是 国作家 的作品。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感受到了桑娜和渔夫 的美好品质,由他们无私抚养西蒙孩子的举动,我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 ,不成人 。
3.《在柏林》文中先后两次写车厢里静下来,想一想“静”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静的原因是 ;第二次静的原因是 。
4.《回乡偶书》 代诗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感慨。
口语交际(15 分)
你刚迈进中学的大门,班里要组建班委会,竞选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如你想竞选“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三个岗位中的一个,请根据这一岗位的特长需要,从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竞选成功。
阅读天地(32 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穷人(节选)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 )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 )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在文中“□”内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应该填 。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 。(4分)
3.把“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句话改成肯定句。(4分)
4.“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熬”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加重了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下了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从而表现了渔夫和桑娜一样的善良。
C.“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知道自己穷,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收养邻居的孩子。
(二)课外阅读。(19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了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班白,神情安详,嗓音烘亮:“一青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须当 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亭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文中第2自然段有几个错字,请在错字下面画“ ”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2.请用“ ”画出文中叙述小街堵塞的句子。(3分)
3.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3分)
① ② ③
4.文章将 比作小溪,结尾写到“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表明 。(4分)
5.读了文章谈谈你的感受。(4分)
小练笔(18分)
谢谢你,给我的 (温暖、鼓励、安慰……)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山威严、冷静 获得生的希望
2.俄列夫·托尔斯泰 勤劳、善良 成人之美 之恶
3.被老头制止住了他们的嘲笑 他们发自内心的黯然神伤
4.唐贺知章 乡音无改鬃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口语交际
大家好!我叫×××,活泼开朗的我永远是大家的好朋友。这次我想竞选班长。一是我热爱这个集体,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二是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把我班建设成优秀集体是我的目标,竞选成功后我将采取组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形式来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努力为班级、为大家作贡献。请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阅读天地
(一)1. “ ” , “ 。”“ ”
2.沉默 桑娜善良的心地。
3.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
4. B
(二)1.班烘 青 须 亭 斑 洪 清 顺 停
2.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3.①堵车原因 ②解决纠纷 ③恢复平静
4.车来人往的小街 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畅通
5.人与人之间要相互谦让,不可以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
小练笔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