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8《我的白鸽》《大雁归来》自读批注课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8《我的白鸽》《大雁归来》自读批注课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8 22: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久观以察,鸟之生趣
————《我的白鸽》《大雁归来》自读批注课
七上第五单元——人与动物
情境导入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框架内,我校拟举办的“人与动物,如何相处?”主题讨论活动,准备邀请社会人士广泛参与。
假如你代表作家陈忠实参加汇报活动,分享他与白鸽之间的独特故事,或者代表美国生态学家、现代环保主义先驱利奥波德讲有关大雁的相处情景。你将如何分享呢?本节课我们先对文本进行初步品赏。
结合关键词句或事件,体会两位作家对鸟的认识与情感触动。
3
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
2
默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两位作者与鸟类相处的经历。
1
学有目标,首先来看看我们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预习回顾
陈忠实(1942—2016), ,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 》,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 。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你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作者吗?
陕西西安人
白鹿原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预习回顾
利奥波德(1887年-1948年), ,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野生动物管理研究的始创者。
利奥波德主要致力于荒野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创立了荒野协会。
曾在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地为美国联邦林业局工作。
1933年任威斯康辛大学农业管理系教授。
著有《 》《保护主义美学》《生态意识》等。
美国生态学家
你能简要地介绍一下作者吗?
沙乡年鉴
预习回顾
亭亭玉立:
形容女子身材高挑秀美,也形容树木花卉形体挺拔。
风烛残年:
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
目空一切:
极端骄傲自大。(色彩为贬义)
偷偷摸摸:
瞒着别人做事。(色彩为贬义)
任务一:捕捉鸟影鸟踪
就与鸟的关系而言,陈忠实是饲养者,利奥波德是研究者,但他们都是观察者。在这次活动中,你需要以陈忠实先生和利奥波德先生的视角,分享他们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体会情感,介绍动物的习性、特点。
默读课文《我的白鸽》,概括“我”与白鸽之间的事件。主要关注白鸽对“我”的态度变化,完成表格。
段落 事件 白鸽对“我”的态度变化
1—5 老舅送我白鸽 /
6
7
8
15—20
9—14
喂食白鸽
白鸽主动飞到我的肩膀上抢食
发现白鸽产卵
小白鸽诞生,逐渐成长
四只白鸽齐飞
“飞落到‘我’的手臂啄食玉米粒儿”(开始信赖)
“挤在洞口探头”(充满戒备)
看见“我”就落在“我”的肩头,跳到手臂上(十分亲密)
“在‘我’的掌声激励下先后起飞”(形成默契)
活动1:梳理“我”与白鸽的故事
默读课文《大雁归来》,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大雁归来”的整个过程及每个过程的不同表现。
提示:11月份的大雁、3月份的大雁、4月份的大雁、5月份的大雁。
活动2:概括总结,“大雁”的旅途
时间 “归来”过程 表现
11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时间 “归来”过程 表现
11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洲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
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偷食玉米
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春天真正来临时才归来,有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不再有猎枪埋伏的岬角和小岛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
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4月的夜间,大雁有时会打斗,并惊动其他大雁,它们会因此发出鸣叫声
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活动2:概括总结,“大雁”的旅途
陈忠实是在喂养白鸽、与白鸽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了解白鸽习性、特点的;利奥波德则是在观察大雁迁徙的过程中了解大雁习性、特点的。小组合作,结合关键词句或事件,总结白鸽、大雁的习性和特点。
活动3:比较动物习性、特点
示例1
“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让白鸽把蛋下到你这里,在你这里孵出小鸽,它就认你这儿为家咧。”
从老舅的话中可知白鸽依恋故巢的习性。
示例2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大雁一定要等到每年3月春天真正来临时迁徙到北方。
活动3:比较动物习性、特点
《我的白鸽》
至于饲养技术,老舅不屑地说:“只要每天早晨给它撒一把苞谷粒儿……”
从老舅“不屑”的神态中得知白鸽的喂养习惯——易于喂养。
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可以看出白鸽爱吃玉米粒儿。
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老白鸽轮番为后代捕食,自己却消瘦邋遢——白鸽爱护后代。
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随着幼鸽成长为成年鸽子,会飞得更高更远,但它们都是在家园上空飞翔。
活动3:比较动物习性、特点
《大雁归来》
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雁定期迁徙。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是成了曲折的了。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在迁徙时是长距离直行的。
喜欢栖息在沼泽地或水边。
喜欢在收割后的田间觅食。
喜欢合群而栖。
两位作者在同鸟儿的相处中,不仅仅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其他的感觉器官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更是用心灵在体会。我们能否从文章中发现他们的心灵发生触动或感动的地方呢?
我们学习用批注阅读法来品味,与作者一起感受鸟的情趣。
任务二:感受鸟之情趣
这两篇文章已经提供了一些旁批。请你结合这些旁批自读两篇课文,分析批注的类型、批注的角度及作用。思考如何使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深入品赏两篇课文。
活动1:分析旁批,关注批注角度
旁批 批注类型 批注角度
作者“禁不住”发出问询,引起后面的故事。 鉴赏式批注 点明关键句作用
“寂寞”一词在这一段两次出现,你能体会这种“寂寞”吗?
……
旁批 批注类型 批注角度
“赌注”一词有什么特殊意味? 问题式批注 品析关键词语
读了这一段,你能猜到“法规”的内容吗?
……
旁批 批注类型 批注角度
作者“禁不住”发出问询,引起后面的故事。 鉴赏式批注 点明关键句作用
“寂寞”一词在这一段两次出现,你能体会这种“寂寞”吗?
“获得了生气”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这里的“奇迹”是指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终于”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欢闹的白鸽,成了作者写作生活的良友,无形中影响着作者的心绪。
作者惊讶于初生幼鸽的“丑陋”,期盼白鸽成长的心情更加急切。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惊异”“稚气”和下文的“胆怯”“羞涩”等词语,写出了幼鸽的灵性。
问题式批注
体会作者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问题式批注
问题式批注
鉴赏式批注
鉴赏式批注
鉴赏式批注
问题式批注
体会作者情感
理解关键语句
品析关键词语
体会作者情感
体会作者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品析关键词语
活动1:分析旁批,关注批注角度
《我的白鸽》
旁批 批注类型 批注角度
作者面对幼鸽的“本真之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飞翔的白鸽掠过家乡的山水田园,承载着“我”的思绪,带给“我”宝贵的生命体验。
你怎样理解“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问题式批注
鉴赏式批注
问题式批注
体会作者情感
表达感悟
理解关键语句
活动1:分析旁批,关注批注角度
点拨
旁批(2)(4)(5)意在引导我们关注核心词语,把握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旁批(7)意在引导大家联系自身经历体会作者的情感。
旁批(3)(9)(11)意在调动大家的思维和兴趣,这将文本语意引向了更深层的思考,深层次地分析课文,有效拓展了语句的表意空间。
《我的白鸽》
旁批 批注类型 批注角度
“赌注”一词有什么特殊意味? 问题式批注 品析关键词语
读了这一段,你能猜到“法规”的内容吗?
冬天如何能“抖掉”?
“辩论”“争论”“低语”……在作者笔下,大雁一如人类,充满灵性,演绎着生命的欢乐。
在夜晚仅凭听觉就能辨认出各种鸟类,作者对这些有翅膀的朋友是多么熟悉和热爱啊!
从作者诙谐的语言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深意?
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活动1:分析旁批,关注批注角度
《大雁归来》
问题式批注
理解文章内容
问题式批注
品析关键词语
鉴赏式批注
品析关键词语
鉴赏式批注
体会作者情感
问题式批注
理解关键词句
问题式批注
体会深刻内涵
批注的作用
可以引导读者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点评文章妙笔之处,提示读者阅读关注点,提出问题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思考。
从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边默读边圈点勾画,完成不少于3处批注。
提示:两种批注形式要都包含,其中问题式批注要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2:学以致用,学写批注
示例1
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落”“抢夺”“跳弹”“挤着”“抢着”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喂食时鸽子争抢啄食的情景,表现了鸽子对“我”的信赖及我与鸽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示例2
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
批注:为什么要先写其丑?
设计意图:强调初生的小鸽丑陋的形态,是为了突出后文小白鸽长成后的美丽。
梳理总结
《我的白鸽》
从老舅那里获得白鸽
开始喂养
它们产蛋、孵出幼鸽
幼鸽长成、能独立飞翔
情感体验
《大雁归来》
南去
归来
旁批式阅读
品析语言
点评内容
剖析写法
质疑问难
生动描绘
活动
集会减少
1.思考两篇文章中的批注问题,自主写出理解。
2.完成任务二中活动2的批注任务。
3.在任务一活动1的表格后面增加一列,梳理我的心理、心情变化。
4.搜集能体现中国文化中的鸽与大雁意蕴的文学作品或相关资料。
布置作业
段落 事件 白鸽对“我”的态度变化 我的心理、心情
1-5 老舅送我白鸽 / 期待、惊喜
——梭罗
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