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1.2 地球与地球仪 第3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1.2 地球与地球仪 第3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09 06: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3课时
备课人 教材 人教版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1.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3.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4.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
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能够在地球仪上准确识别重要的地理要素,并阐述其地理意义。
2. 综合思维:通过梳理人类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学习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问题,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3. 地理实践力: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掌握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地球仪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如定位、判断方向等 。
4. 人地协调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地协调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本身的重要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不易,培养科学精神;接着运用数据和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大小,使学生对地球有更直观的认识。为了便于研究,引入地球仪这一重要工具 ,详细介绍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包括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这些知识是后续学习地球运动、世界地理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地球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感性和理性认识较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的地球形状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等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不过,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参与有趣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2.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重难点 地球仪上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概念及分布规律;重要的点和线(两极、赤道等)的识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新课导入 回顾上节课有关地球仪的内容。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探究 利用经纬网定位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如果遇到事故需要救援,该怎样确定遇事船只的确切位置?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与我们进入电影院根据排号和座号确定自己的座位很相似。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2、经纬网判读四步走①区分经线与纬线②确定南北纬③确定东西经④书写坐标南北纬的区分1.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2.依据递变规律,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东西经的区分1.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2.依据递变规律,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经纬度位置(地理坐标)书写规范①先写纬度,再写经度②写数值(加°),后写符号③写成坐标的形式( , )书写原则:数字在前,字母在后。小试牛刀练习经线的不同表示方法 纬线的不同表示方法常见经纬网图训练1:经纬网网格图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B: (2)图中A、B两点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点。(3)D点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它在C点 方向。(4)A点所在的纬线圈比B点所在的纬线圈要 (长/短),A、B所在的经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5)如果小白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小红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的是 ,不能回到原点的是 。训练2:经纬网侧视图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D点和E经纬度:D E 。(2)A点在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B点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C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 纬度。(3)与A在同一条纬线上的点是 ,与A在同一条经线上的点 。(4)A在B的 方向。二、经纬网定位的应用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利用经纬线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活动: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1.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表1.6。2.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于10月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其中心位于13.8°N、131.4°E。10月13日“圆规”在19.2°N、110.4°E登陆。请你在地球仪上大致标出台风“圆规”的生成位置和登录位置,说说它附近的主要地名。台风“圆规”附近的主要地名:海南、广东、越南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4.无人驾驶输入密码坐上车辆后排,点击屏幕确认行程,方向盘随即自行转动,车辆稳稳汇入车流之中。“只有乘客、没有司机”的“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小巴、“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来往穿梭。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 认真聆听,观察图片和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回答东西经、南北纬的区分。认真聆听,观察图片和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回答坐标的书写。记录数据,参与讨论和比较,积极参与,快速回答问题。认真聆听,观察图片和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回答东西半球分界线。认真聆听,观察图片和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回答经纬网的练习。认真聆听,观察图片和地图,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回答经纬网定位的应用。理解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和规律,参与练习,说出地点的经纬度,完成标注练习。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数据,得出地理规律的能力以故事形式呈现知识,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培养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知识整合的能力。 直观展示地球仪,帮助学生建立地球仪的概念,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重要地理要素 。 通过动画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和分布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经纬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
环节三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内容重难点知识,加深印象。 出示本节知识结构框架,简要小结重难点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