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8秋 绿园区校级期末)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2.(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月考)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3.(2016 丹阳市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面上的船为参考系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地球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
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该列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
4.(2023秋 路桥区校级月考)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5.(2015 姜堰区学业考试)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翁找不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乘坐的小船 B.岸边的树木
C.流动的河水 D.掉入水中的剑
6.(2016 城固县校级学业考试)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其速度不一定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相同
7.(2024 琼山区校级模拟)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8.(2021 江苏学业考试)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匀速运动了半周,所用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质点的( )
A.位移大小为πR,速率为
B.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
C.位移大小为πR,速度为
D.位移大小2R,速率为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18秋 吉林期末)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多选)10.(2020秋 隆德县期末)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
(多选)11.(2022秋 拉萨期末)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多选)12.(2021秋 古浪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 )
A.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8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19秋 肃宁县校级月考)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A的位置为 m,B点位置是 m,C点位置为 m,A到B位置变化为 m,方向 ,C到B位置变化为 m,方向 .
14.(2020秋 隆德县期末)如图所示频闪光源每秒闪烁30次,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s,如果A到B的距离是4cm,则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 m/s.
15.(2020秋 武功县期中)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若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该人在往返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平均速率为 。
16.(2016秋 福建月考)NBA球赛中,篮球以2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s,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m/s2(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1秋 吐鲁番市期末)足球以8m/s的速度向东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向西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求:
(1)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8.(2020秋 钦北区校级月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速度由20m/s减为5m/s。求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19.(2023秋 琼海校级期末)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2019秋 河口县校级期末)甲、乙两地相距60km(看作直线),一汽车用40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剩余的路程用了2.5h,求:
(1)此汽车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的描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8秋 绿园区校级期末)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C
【分析】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加速度大小和Δv无关,它反映了速度的变化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的大小.
【解答】解:只要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就产生加速度,加速度并非加出来的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变化量无关,要看速度的变化量大小应该知道作用时间,故AB错误,C正确;
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为正,若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并非一直增大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加速度是初学者感到很抽象的概念,容易出错,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定义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可以通过不断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加强理解.
2.(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月考)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但不知道改变所用时间,故不能得到加速度很大的结论,故A错误;
B、速度很大的物体,如果速度变化很慢则加速度很小,若速度没有变化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
D、加速度很大是说明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不能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016 丹阳市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面上的船为参考系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地球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
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该列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
【考点】根据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取的参考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C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得出的;故A错误;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以太阳为参考系。故B错误;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以表盘为参考系;故C正确;
D、“火车行驶出站台”以站台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4.(2023秋 路桥区校级月考)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考点】根据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取的参考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
A、以水的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
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具体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应根据研究的对象来定,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5.(2015 姜堰区学业考试)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翁找不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乘坐的小船 B.岸边的树木
C.流动的河水 D.掉入水中的剑
【考点】根据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取的参考系.
【答案】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解答】解:楚人记下的是剑相对船的下落位置;故是以船为参考系;
故选:A。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
6.(2016 城固县校级学业考试)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其速度不一定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相同
【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
【答案】C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都不一定大.
【解答】解:A、根据a,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不一定大。例如刚刚点火的火箭,故B正确。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飞行的飞机,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根据a,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与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大小均无关.
7.(2024 琼山区校级模拟)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B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A错误;
B、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能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运动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刚开始发射的火箭,故C错误。
D、加速度很大时,其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而不是速度一定很快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8.(2021 江苏学业考试)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匀速运动了半周,所用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质点的( )
A.位移大小为πR,速率为
B.位移大小为2R,速率为
C.位移大小为πR,速度为
D.位移大小2R,速率为
【考点】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B
【分析】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质点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质点沿圆周运动半周,故全程质点的位移为x=2R;路程为s=πR,故速率为vπ.平均速度为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二.多选题(共4小题)
(多选)9.(2018秋 吉林期末)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考点】平均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AB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②瞬时速度的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解答】解:A、三个质点沿着不同的轨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
B、质点B一定做单向直线运动,故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故B正确;
C、平均速度只能粗率反映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快慢,不能反映该段时间内任意时刻的快慢,故虽然平均速度相同,但瞬时速度大小情况未知,不能确定那个质点在M点的速度最大,故C错误;
D、三个质点沿着不同的轨迹从N点到M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率,平均速率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要明确区分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概念,不能将路程理解为位移的大小,也不能将平均速率理解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多选)10.(2020秋 隆德县期末)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
【考点】用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
【答案】BD
【分析】根据物体的初末速度求出速度的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解答】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Δv=5﹣4m/s=1m/s,加速度a。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变化量Δv=﹣5﹣4m/s=﹣9m/s,加速度a,负号表示方向,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多选)11.(2022秋 拉萨期末)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BD
【分析】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
【解答】解:A、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分析,故B正确。
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故C错误。
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的。
(多选)12.(2021秋 古浪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s速度大小变为3m/s,则( )
A.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8m/s,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2m/s,方向沿斜面向下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考点】用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BD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注意经过2s后的速度方向可能与原速度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解答】解:AB、若2s后物体的速度仍向上,则有:Δv=3m/s﹣5m/s=﹣2m/s;
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有:Δv=﹣3m/s﹣5m/s=﹣8m/s;负号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方向向下。故A错误,B正确;
CD、若2s后物体的速度仍向上,则有:am/s2=﹣1m/s2;
若2s后速度方向向下,则有:am/s2=﹣4m/s2;
负号说明加速度向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明确末速度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向上.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3.(2019秋 肃宁县校级月考)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A的位置为 ﹣70 m,B点位置是 0 m,C点位置为 30 m,A到B位置变化为 70 m,方向 由西向东 ,C到B位置变化为 ﹣30 m,方向 由东向西 .
【考点】坐标系与位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坐标系建立以后也就知道了正方向,在正方向上的点位置为正值,在负方向上的点的位置为负值,位置的变化有方向.
【解答】解: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如图所示,若AC=100m,BC=30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A的位置为﹣70m,B点位置是0m,C点位置为30m,A到B位置变化为70m,方向 由西向东,C到B位置变化为﹣30m,方向由东向西.
故答案为:﹣70,0,30m,70,由西向东,﹣30,由东向西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系的知识,坐标系包含了方向和位置,在正方向的位置为正,在负方向的位置为负,属于基础题.
14.(2020秋 隆德县期末)如图所示频闪光源每秒闪烁30次,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s,如果A到B的距离是4cm,则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 0.3 m/s.
【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f求解频闪的时间间隔,确定运动时间;根据求解平均速度.
【解答】解:频闪光源每秒闪烁30次,频闪的时间间隔:
T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为:,0.3.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频闪照相法中时间间隔的求解方法,然后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列式求解,基础题目.
15.(2020秋 武功县期中)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若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该人在往返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0 ,平均速率为 。
【考点】平均速率.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位移为零,路程为从山顶到山脚距离的2倍;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
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
上山时间:t1,下山时间:t2;
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v;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关键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为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
16.(2016秋 福建月考)NBA球赛中,篮球以2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10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s,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300 m/s2(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加速度:a,可求解,注意速度、加速度是矢量
【解答】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被弹回的速度方向为负值,即初速度:v1=20m/s,弹回的速度:v2=﹣10m/s
故加速度a300m/s2
故答案为:﹣300
【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a,注意速度是矢量,加速度也是矢量,较简单.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1秋 吐鲁番市期末)足球以8m/s的速度向东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向西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求:
(1)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联.
【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
【答案】(1)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0m/s,方向向西;
(2)加速度的大小为100m/s2,方向向西。
【分析】(1)已知初速度与末速度,根据速度变化量的计算方法求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设向西为正方向,则v0=﹣8m/s,vt=12m/s
(1)根据题意有Δv=vt﹣v0=12m/s﹣(﹣8)m/s=20m/s,方向向西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100m/s2,方向向西
答:(1)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20m/s,方向向西;
(2)加速度的大小为100m/s2,方向向西。
【点评】本题应掌握速度的矢量性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即始末速度方向相反,注意正负号的区别。
18.(2020秋 钦北区校级月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速度由20m/s减为5m/s。求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和加速度。
【考点】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Δv=v2﹣v1求速度的变化量;根据a求加速度。
【解答】解:速度变化Δv=v2﹣v1=﹣15m/s
故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Δv=﹣15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am/s2=﹣1.5m/s2
答:故10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为﹣15m/s;物体的加速度为﹣1.5m/s2。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加速度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变化量的公式Δv=v2﹣v1和加速度的公式。
19.(2023秋 琼海校级期末)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根据两段位移里的平均速度和位移求出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求解.
【解答】解:已知.
则
所以总的平均速度为
答: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5m/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0.(2019秋 河口县校级期末)甲、乙两地相距60km(看作直线),一汽车用40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剩余的路程用了2.5h,求:
(1)此汽车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考点】平均速度(定义式方向).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汽车在后路程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可以求出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2)一汽车用40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可以求出前一部分所用的时间,得出这样全程的时间,整个的位移已知,由求出。
【解答】解:(1)
汽车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
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1)此汽车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km/h
(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km/h。
【点评】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在单项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