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习 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学习目标】
1.能把观察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学会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养成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重点】
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学习难点】
能展示观察所得,乐于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激趣导入 审清题意
看图,说一说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看图说故事
我是一只小蝌蚪
我长出了后腿
又长出了前腿
我变成了小青蛙
我发现
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
小乌龟是在沙底下出生的
大自然有那么多奇妙的事物,你有没有发现哪些有趣的事呢?
话题呈现
我们眼中缤纷的世界
看到的
多姿多彩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
思考: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审题明意
900--09稀稀拉拉789090789ytt6tygi5t7yjuy7iyu6ut7u7yyt8u8uu7u7uyyi87iii8uiujij;oi9;iik9ooo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选择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二选一进行观察。
习作要求
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
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如: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又是还可以尝一尝。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进行细致、深入地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写出事物的变化
选材构思 拓展思路
选材指导
缤纷世界有什么?
例如:
某种动物或植物
例如:
某种自然现象
吃萝卜的兔子
树的变化
日出的过程
涨潮的过程
选材指导
例如:
某一件物品
风中摇曳的风铃
多功能笔盒
例如:
某一处场景
教室里的情景
城市街头的情景
思维导图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动物、植物、水果、物品、自然现象、场景
细致观察:按顺序观察
感官描写: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写出变化:时间变化、季节变化、方位变化
写法探究 例文促写
写法探究
怎样把事物或场景写清楚?
1.多角度观察事物。
要把事物或场景介绍清楚,就要根据所写对象的特点,进行多角度观察。比如,对于植物,我们可以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对于动物,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
写法探究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从小鸟的羽毛、翅膀、嘴的颜色这些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小鸟的美丽。
写法探究
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多种感官观察,包括视觉(形状、颜色等)、听觉(声音)、嗅觉(气味)、触觉(质地)、味觉(味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让我们笔下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
写法探究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
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搭船的鸟》)
从“冲”“飞”“衔”“站”“吞”等动词写出了小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
①观察动作,准确表达。
写法探究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爱故乡的杨梅》)
“又酸又甜”“甜津津”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杨梅的味道,具体可感。
②品尝味道
写法探究
3.观察事物的变化,有序地表达。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东、南、西、北)和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还可以按事物发展顺序,对事物或场景进行持续的观察,以某段时间或某个阶段为期,观察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变化过程。
写法探究
使用连接词写出了杨梅成长
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我爱故乡的杨梅》)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
(《金色的草地》)
按时间顺序写出了草地在不同时间段的颜色变化。
写法探究
4.运用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我爱故乡的杨梅》)
比喻
拟人
拟题思路
2.用“我”对事物或场景的情感拟题。如:
1.特点+事物或场景名称拟题。如 :
我爱天边的晚霞
我喜爱的草莓
“娇弱”的发财树
热闹的街市
可爱的兔子
开头范例
1.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2.“啊!小黄鱼快要死了,肠子都流出来了!呜……”妹妹突然放声大哭。
开门见山(点题)
引发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3.奶奶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日出,所以,我陪奶奶去海边看一次日出。
开头交代观察
原因或背景
结尾范例
900--09稀稀拉拉789090789ytt6tygi5t7yjuy7iyu6ut7u7yyt8u8uu7u7uyyi87iii8uiujij;oi9;iik9ooo
1.这场“生死风波”终于平息了,“鱼肠子”的秘密也解开了。
照应开头
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成为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抒发情感
例文提纲
开头:
结尾:
题目:
中间:
让人惊奇的蚂蚁
交代故事的起因,引出下文。
通过观察蚂蚁搬运食物,我获得了新知识。
赞美蚂蚁团结、不放弃的精神。
结构提纲
让人惊奇的蚂蚁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我坐在花园的小石椅上,边吃奶油面包,边欣赏花开蝶飞,不知不觉中地上落了一层面包渣。
我低头一看,有一只小蚂蚁正向这边的面包渣快速爬来。只见它围着面包渣左转转右转转,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不知先搬哪一块才好。我心想:这么多面包渣,
可够你忙一会儿的了。就在这时,这只蚂蚁却急匆匆地向远方爬去了。
交代起因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翟栋辉
学习例文
观察细致
一只小蚂蚁的出现引起了小作者的兴趣。
难道它放弃了?我还没回过神来,就看到一群蚂蚁“浩浩荡荡”地向我这边爬来。我明白了,它是去叫小伙伴了呀!一到目的地,蚂蚁们就迅速散开,有的搬,有的拉,有的拖,然后沿着来时的路排成一条线往回运,好不热闹!
我故意弄掉一大块面包渣,心想:我看你们怎么运走!一只大蚂蚁发现了这块面包渣,它推了推,又拉了拉,可是面包渣纹丝不动。只见它迅速向周围的小伙伴
描写生动
小作者对自己
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小蚂蚁搬运食物时动作的描写相得益彰,把观察和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
爬去,用它那长长的触角碰碰这只蚂蚁,又撞撞那只蚂蚁。不一会儿,十几只蚂蚁都聚在了大面包渣的周围,推的推,拉的拉,大面包渣就这样慢悠悠地被它们拖走了……
望着蚂蚁远去的方向,我心中不由得疑惑起来: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我飞快地跑回家,打开电脑查找相关信息。噢,我明白了,原来蚂蚁靠的是气味,它们的触角能敏锐地捕捉到彼此的气味。哈
动作描写
生动地描写了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情景。
动作描写
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法解决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这是获得新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哈,难怪蚂蚁能排成一条线搬运食物,那是因为每只蚂蚁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定的气味,后边的蚂蚁就是沿着那气味跟着爬的。
蚂蚁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让我惊奇!蚂蚁团结一心、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敬佩!
抒发情感
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深化了文章主题。
名师点评:
900--09稀稀拉拉789090789ytt6tygi5t7yjuy7iyu6ut7u7yyt8u8uu7u7uyyi87iii8uiujij;oi9;iik9ooo
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详细描述了蚂蚁“发现面包渣—尝试搬运—失败求助—集体搬运”的全过程,不仅写出了蚂蚁的动作特点,还生动地再现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活动。小作者在观察蚂蚁运面包渣的过程中,对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兴趣,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增长了知识,是一次受益匪浅的生活体验。
我的提纲
开头:
结尾:
题目:
中间:
作业布置:
1.先列好提纲,再按要求完成习作。
2.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交流习
作后,试用一两句话说说观察感受,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