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08: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地理景观或现象属于我国秦岭以北的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河网密布
C.民居墙体较厚 D.冰川广布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秦岭—淮河 C.天山 D.大兴安岭
3.长城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形 B.人口密度
C.经济发展水平 D.民族分布
5.全部位于地势第一阶梯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B.秦岭——淮河与我国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是甘肃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读“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地形雪山连绵,人口稠密
B.②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③地区地势高峻,河流众多
D.④地区歌声高亢,马头琴声悠扬
10.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11.下列景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是(  )
A.树木常绿,河湖密布 B.林海雪原,山环水绕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高山环绕,黄沙漫漫
12.黑龙江省位于下列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不包括(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4.如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一边为降水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中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
B.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该地属于暖温带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1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大兴安岭和太行山
C.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的界线
D.第二级与第一级阶梯的界线
16.下列描述中,符合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黑土地和黄土地 B.湿热的红土地
C.广袤平坦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年首趟“环秦岭”旅游专列于12月6日从西安出发,为期三天。专列将途经安康、石泉、汉中、宝鸡和凤县等地,带领游客深度游览秦岭沿线的山水美景和人文风光。图1为“环秦岭”旅游专列路线图,图2为西安、汉中的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日行程——泛舟安康汉江水
(1)首日从西安出发,跨越我国南北地区分界线西段的     山脉,抵达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的安康。
(2)结合图2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对比汉江与渭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量更大、汛期更长;     有结冰期。
次日行程——览留坝狮子沟牧场
狮子沟牧场地处秦岭南麓,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探寻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留坝县还有扎染、刺绣、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加强餐饮、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邀请设计师改造特色民宿,并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和曝光,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打卡。
(3)根据材料分析狮子沟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三日行程——探秘凤县铁路文化
“两岸崇山峻岭,红叶飘飞;中间峡谷深涧,碧水奔流。峡谷一倒,劈山凿洞,隧道牵连,依水盘桓。”《夜游灵官峡》生动描述了宝成铁路在凤县灵官峡段建设过程中的艰难环境。
(4)宝成精神令人敬佩,归纳宝成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18.中国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地理小组同学以“中国四大名醋”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查找“名醋”产地
(1)读图1,“四大名醋”产地大多分布在中国的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任务二:探究“名醋”特色
(2)山西老陈醋质浓,酸味醇厚。山西地处     (地形区),水土多呈碱性,当地人以杂粮为主食。因杂粮不易消化,故善用老陈醋来中和胃酸、助消化。
(3)保宁醋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结合图2,保宁镇夏季气候特征是     ,易出现食欲不振,食醋起到增进食欲的功效。
(4)镇江香醋香而微甜:永春老醋醇香爽口。两地均以     (耕地类型)为主,都使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
任务三:展望“名醋”发展
(5)近年来,保健醋、醋饮料大受欢迎,    (资金/市场/政策)需求激增,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6)如图3所示,截至2024年8月,中国醋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大多分布在     (大洲名称)。
1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材料二:图1是中国山脉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2是中国部分铁路网分布图。
(1)苏轼祖籍所在省区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填地区名称)和青藏地区两大地区。
(2)苏轼曾在徐州任过太守,徐州地处①    (填铁路线名称)线和京沪线的交会处;当时的徐州紧邻黄河下游故道,黄河下游流域在冬春季节也要做好防范洪灾的准备,主要是该河段多发生     (填寒潮或凌汛)灾害。
(3)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出现“高处不胜寒”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地形因素或纬度因素)。
(4)苏轼的故乡地处四川盆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不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当地为发展经济,因地制宜,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风车”挥动着白色的风机叶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荒漠中,一块块光伏板将聚集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大部分输送至京津冀地区。
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众多,但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燃煤产生大量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等物质。
材料三 如图为内蒙古及京津冀周边地区示意图。
(1)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降水     。
(2)内蒙古高原     能和     能均很丰富,是清洁能源,请选择其中一种能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
中国的地理差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地理景观或现象属于我国秦岭以北的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河网密布
C.民居墙体较厚 D.冰川广布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夏季气温高于20℃,四季气温变化分明。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在7月。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解答】解:秦岭以北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因此民居的墙体较厚,便于保温防寒,C正确;秦岭以北地区降水较少,因此河流稀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冰川广布是指青藏地区,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自然与人文特征,理解记忆即可。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秦岭—淮河 C.天山 D.大兴安岭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3.长城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防御敌骑的侵入。长城跨越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解答】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可得,长城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城的位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形 B.人口密度
C.经济发展水平 D.民族分布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重要分界线,其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明显;青藏地区因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与其他地区划分开来;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和其他区域在气候、地形等方面有显著差异,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5.全部位于地势第一阶梯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D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全部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B.秦岭——淮河与我国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C.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是甘肃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由图可知,西北地区是跨经度最广的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9.读“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地形雪山连绵,人口稠密
B.②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③地区地势高峻,河流众多
D.④地区歌声高亢,马头琴声悠扬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由图可知,①地区是青藏地区,地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但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②地区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气候干旱;③地区是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与南方地区相比,河流数量较少;④地区是南方地区,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概况,结合题意理解作答即可。
10.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答案】D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11.下列景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是(  )
A.树木常绿,河湖密布 B.林海雪原,山环水绕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高山环绕,黄沙漫漫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形成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点。
【解答】解: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森林资源丰富,冬季积雪较多,周围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松花江、辽河、黑龙江等河环绕,所以林海雪原,山环水绕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景观,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景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2.黑龙江省位于下列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黑龙江省位于北方地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黑龙江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牢记即可。
1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不包括(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是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14.如图是我国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纵坐标表示月份,横坐标一边为气温一边为降水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中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
B.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该地属于暖温带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从图中降水量柱状图也可以看出年降水量较多,大于800毫米。
【解答】解:A、从图中可知,该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0℃。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高于0℃的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该地不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不符合题意。
B、该地位于亚热带(1月平均气温高于0℃),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而一年一熟是寒温带、中温带地区的农作物熟制,不符合题意。
C、该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0℃,属于亚热带,并非暖温带(暖温带1月平均气温低于0℃),不符合题意。
D、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从图中降水量柱状图也可以看出年降水量较多,大于800毫米,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大兴安岭和太行山
C.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的界线
D.第二级与第一级阶梯的界线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A、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一线,符合题意。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不符合题意。
C、汉族和少数民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不符合题意。
D、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6.下列描述中,符合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黑土地和黄土地 B.湿热的红土地
C.广袤平坦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地形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复杂多样。南方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没有结冰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解答】解:北方地区是黑土地和黄土地,南方地区有湿热的红土地,广袤平坦的土地描述的是北方地区,高寒的土地位于青藏地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了解相关知识点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年首趟“环秦岭”旅游专列于12月6日从西安出发,为期三天。专列将途经安康、石泉、汉中、宝鸡和凤县等地,带领游客深度游览秦岭沿线的山水美景和人文风光。图1为“环秦岭”旅游专列路线图,图2为西安、汉中的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日行程——泛舟安康汉江水
(1)首日从西安出发,跨越我国南北地区分界线西段的  秦岭  山脉,抵达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  南方  地区的安康。
(2)结合图2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对比汉江与渭河的水文特征: 汉江  河流量更大、汛期更长;  渭河  有结冰期。
次日行程——览留坝狮子沟牧场
狮子沟牧场地处秦岭南麓,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探寻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留坝县还有扎染、刺绣、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加强餐饮、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邀请设计师改造特色民宿,并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和曝光,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打卡。
(3)根据材料分析狮子沟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三日行程——探秘凤县铁路文化
“两岸崇山峻岭,红叶飘飞;中间峡谷深涧,碧水奔流。峡谷一倒,劈山凿洞,隧道牵连,依水盘桓。”《夜游灵官峡》生动描述了宝成铁路在凤县灵官峡段建设过程中的艰难环境。
(4)宝成精神令人敬佩,归纳宝成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秦岭;南方;
(2)汉江;渭河;
(3)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传统手工艺独特;靠近客源市场;
(4)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复杂多样,多暴雨等极端天气。
【分析】秦岭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涵养汉江、渭河水源,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东西走向的,冬季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季阻挡暖湿气流深入。秦岭南北两侧在生产方面的差异是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在生活方面的差异是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解答】解:(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大致呈东西走向延伸。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安康在秦岭以南,地处南方地区。
(2)汉江流量大于渭河,从气候资料图可知,汉中(汉江流域)年降水量多于西安(渭河流域),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汉江汛期长于渭河,汉江流域降水时间相对较长,从气候资料图看出,汉中降水集中的月份更多,导致汉江汛期更长;而渭河所在的西安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较短时段,汛期较短。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1月平均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高于0℃无结冰期。从气候资料图可知,汉中1月平均气温高于0℃,所以汉江无结冰期;西安1月平均气温低于0℃,渭河有结冰期。
(3)狮子沟牧场地处秦岭南麓,四周环山,空气清新,景色优美,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旅游资源,能满足游客对自然风光欣赏的需求,吸引游客前来;这里可以让游客探寻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拥有扎染、刺绣、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旅游增添了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独特性,能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游客能品尝地道陕南美食,感受浓郁乡土气息,特色美食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前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
(4)材料提到“两岸崇山峻岭”“中间峡谷深涧”,说明建设地区地形起伏大,崇山峻岭和峡谷深涧增加了铁路建设的难度,需要克服地形障碍进行线路规划和桥梁、隧道建设等;“劈山凿洞,隧道牵连”表明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隧道工程,开凿隧道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增加了建设的难度与成本;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往往复杂,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给铁路建设和后续运营带来诸多挑战。
故答案为:
(1)秦岭;南方;
(2)汉江;渭河;
(3)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传统手工艺独特;靠近客源市场;
(4)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复杂多样,多暴雨等极端天气。
【点评】本题以陕西省简图和西安、汉中的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山脉、四大地理区域、汉江与渭河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中国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地理小组同学以“中国四大名醋”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查找“名醋”产地
(1)读图1,“四大名醋”产地大多分布在中国的  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任务二:探究“名醋”特色
(2)山西老陈醋质浓,酸味醇厚。山西地处  黄土高原  (地形区),水土多呈碱性,当地人以杂粮为主食。因杂粮不易消化,故善用老陈醋来中和胃酸、助消化。
(3)保宁醋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结合图2,保宁镇夏季气候特征是  高温多雨  ,易出现食欲不振,食醋起到增进食欲的功效。
(4)镇江香醋香而微甜:永春老醋醇香爽口。两地均以  水田  (耕地类型)为主,都使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
任务三:展望“名醋”发展
(5)近年来,保健醋、醋饮料大受欢迎, 市场  (资金/市场/政策)需求激增,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6)如图3所示,截至2024年8月,中国醋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大多分布在  亚洲  (大洲名称)。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南方地区;
(2)黄土高原;
(3)高温多雨;
(4)水田;
(5)市场;
(6)亚洲。
【分析】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传统调味品。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 (一说,古城阆中的保宁醋,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并列为清代流传的“四大名醋“。)
【解答】解:读图可知,(1)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山西老陈醋分布在北方地区,因此四大名醋大多数在南方地区。
(2)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壤多呈碱性。所以此处应填“黄土高原”。
(3)从图2保宁镇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保宁镇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4)镇江位于江苏南部,永春位于福建,都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所以此处填“水田”。
(5)保健醋、醋饮料大受欢迎,说明市场对这类产品需求大,刺激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所以此处应填“市场”。
(6)从图 3“2024年8月中国醋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可以看到,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日本、菲律宾、新西兰等,其中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大多分布在亚洲。
故答案为:
(1)南方地区;
(2)黄土高原;
(3)高温多雨;
(4)水田;
(5)市场;
(6)亚洲。
【点评】本题以四大名醋为材料,考查四大地理区域、我国的地形区、农业类型等相关内容,理解回答即可。
1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苏轼字子瞻,世称苏东坡,今四川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材料二:图1是中国山脉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图2是中国部分铁路网分布图。
(1)苏轼祖籍所在省区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南方  地区(填地区名称)和青藏地区两大地区。
(2)苏轼曾在徐州任过太守,徐州地处① 陇海  (填铁路线名称)线和京沪线的交会处;当时的徐州紧邻黄河下游故道,黄河下游流域在冬春季节也要做好防范洪灾的准备,主要是该河段多发生  凌汛  (填寒潮或凌汛)灾害。
(3)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出现“高处不胜寒”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因素  (填地形因素或纬度因素)。
(4)苏轼的故乡地处四川盆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不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南方;
(2)陇海;凌汛;
(3)地形因素;
(4)气候湿热,四川盆地周围北山脉包围,多雨多雾,太阳辐射弱,太阳能不丰富。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苏轼是今四川眉山市人,四川地跨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2)徐州是重要交通枢纽,位于陇海铁路线上,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即华东、华中、西北最主要及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徐州也是京沪铁路经过的重要城市,京沪铁路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因此徐州处于陇海线和京沪线的交会处。黄河下游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有结冰期;冬季较高纬度河段先冰封,较低纬度河段后冰封;春季节气温回升,较低纬度河段先解冻,而较高纬度河段后解冻,上游来水受下游冰坝阻挡,水位上涨,易引发凌汛洪水。
(3)近地面大气中,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高处不胜寒”是因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4)太阳能产业发展需要充足的光照,而四川盆地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多雨多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不利于太阳能产业发展。
故答案为:
(1)南方;
(2)陇海;凌汛;
(3)地形因素;
(4)气候湿热,四川盆地周围北山脉包围,多雨多雾,太阳辐射弱,太阳能不丰富。
【点评】本大题以中国山脉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国部分铁路网分布图,涉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铁路干线、黄河的治理、我国的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思维能力。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当地为发展经济,因地制宜,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风车”挥动着白色的风机叶片,将风能转变成电能;荒漠中,一块块光伏板将聚集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大部分输送至京津冀地区。
材料二 京津冀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众多,但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燃煤产生大量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等物质。
材料三 如图为内蒙古及京津冀周边地区示意图。
(1)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西北  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降水  少  。
(2)内蒙古高原  太阳  能和  风  能均很丰富,是清洁能源,请选择其中一种能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全年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对太阳光的遮挡少。  。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西北;少;
(2)太阳;风;太阳能:全年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对太阳光的遮挡少。
【分析】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解答】解:(1)内蒙古高原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降水少。
(2)内蒙古高原太阳能和风能均很丰富。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内蒙古高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晴天多,阴天少,光照充足且持续时间长;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对太阳光的遮挡少。风能丰富的原因是内蒙古高原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大风天气多;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植被稀疏,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弱。
故答案为:
(1)西北;少;
(2)太阳;风;太阳能:全年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对太阳光的遮挡少。
【点评】本题考查内蒙古及京津冀周边地区示意图的判读,涉及内蒙古高原的位置、气候、能源等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