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10: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下册
2 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2.能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感受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再现乡下人家冬天的美景。
屋檐 构成 装饰 顺序 华丽
独特 照例 率领 踏步 倘若
和谐 催眠曲 甜蜜 梦乡
1、听写词语:
复习巩固
2、上节课中,我们已经梳理过课文的结构和内容,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共描写了哪几幅乡村风景图?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
复习巩固
瓜藤攀架图
鲜花绽放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感受:
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迷人”的魅力。
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1)这一自然段描写了什么?
(2)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笔圈画出来。
(小组讨论)
(1)这一自然段呈现了瓜藤攀架图。描写了屋前的瓜架,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的、红的瓜。
(2)表示动作的词语:搭、种,攀、爬、落、结、挂。
瓜藤攀架图
2、屋前的瓜藤,本来是一处静物描写,作者却用了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为什么呢?
用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瓜藤生长的过程,使一幅瓜藤攀架图在我们的面前慢慢展开,静中有动,把静的景物写活了,写出了生气和活力。
3.这里的“装饰”指的是什么?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4、“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竖着两根大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又给人怎样的感觉?
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大旗杆给人严肃、单调的感觉,这种“装饰”显得不自然;而农家小院屋前的瓜架这种“装饰”很清新,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对比
小 结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说了生机勃勃的瓜、藤和叶,后半部分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大旗杆,这就形成了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乡下人家的瓜架是那么自然、生机勃勃。所以作者说和它们相比,乡下人家的瓜架可爱多了。这样写就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
朗 读
5、再读第1自然段,要求长短句结合,前快后慢,想象跳跃的画面,要读出节奏的变化。“青”“红”“碧绿”,颜色丰富,要读出画面的色彩感。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景啊!真是别有风趣!怪不得作者要感慨——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品读课文
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乡下人家都养了哪些花?
春天开放的芍药,夏日的凤仙花,秋天的鸡冠花,大丽菊。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2、齐读第一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1)“华丽”和“朴素”是一对反义同,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矛盾吗?为什么作者说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呢?
交流:
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村托,也没有漂亮的花纸来包装,它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不用精心打理,自由生长,随处可见,所以说是朴素的,而这些花依着时令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所以又很华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朴素中见华丽,所以说“华丽”和“朴素”同时用在这个句子中并不矛盾。
一年四季有鲜花相伴,这样的生活真是美好!可是对于乡下人家来说,他们还不满足呢,你们看,他们屋后这片是什么?
雨后春笋图
过 渡
1、几场春雨后,你看见了什么?
——竹笋
2、你所看到的竹笋长得怎么样?
竹笋多、刚破土、生机勃勃。
3、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谁能读给大家听?
交流: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你怎样理解“探”字?“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
“探”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笋的可爱,它们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对世界充满好奇。从“探”字我们能体会到嫩笋长势的迅速,春天的生机盎然,作者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小结:作者把春笋当成人来写,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也形象地写出了春笋想钻出来的迫切心情。怪不得作者要感慨——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鸡鸭觅食图
农家小院的植物生机勃勃,动物也是悠闲自在,你们看谁来了?
过 渡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1)乡下人家很喜欢养鸡。
(2)作者描写了母鸡、小鸡和雄鸡。
(3)鸡是放养的,走来走去很自由。不像城里养的鸡是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自由。
2、文中哪句话描写了母鸡和小鸡活动的地点?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1)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率领”这个词用得好。把鸡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母鸡的领袖风范。
3、文中的雄鸡活动的地点是哪里?
——在场地上。
4、作者为什么说“雄鸡”而不说“公鸡“?
体现雄鸡的威风,一家之主的气派,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已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5、男女生比赛读,女同学读前半句,读出母鸡的领袖风范,男同学读后半句,读出雄鸡的威风气派。
这就是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除了母鸡,雄鸡,作者还生动地描写了哪种小动物?
过 渡
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中写“群鸭”的句子,思考:为什么写鸭子的时候,特别强调“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交流:强调了在乡下鸭子的生活是自由的,人们从来不去伤害它们,所以鸭子不害怕人,和人的相处自然、和谐,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2、除了鸡、鸭,乡下人家还会养些什么动物呢?
(1)你能想象一下乡下人家养这些动物的情景吗?
从乡下人家的门前走过,也许会瞧见一只狗,自由自在地散步,或者瞧见那只狗在对着陌生人,汪汪地叫,好像在说:“你是谁?不许进来,我要为主人看好大门!”
牛,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头的,它们为农民耕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山坡上走动的母牛,也会像母鸡一样,带领着它的可爱的牛宝宝,成群地去吃那鲜嫩、碧绿的草。
在乡下人家,鸡成群,鸭戏水,一派和谐的景象!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结:
院落晚餐图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乡下人家吃晚饭和城里人吃晚饭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在小院里吃晚饭。
2、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时候,你发现乡下人家有哪些好朋友?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1)你在房间里吃饭能看到天边的红霞吗?能看到归巢的鸟儿吗?
(2)临近傍晚的微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非常舒服。在这样的环境中吃饭,感觉怎么样?
会很舒畅、很舒服,很有食欲,还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不能。
3、“天高地阔”是形容空间大的,怎么用来形容吃晚饭呢?如果把“天高地阔”去掉,或者换掉,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天高地阔”不仅说明乡下人家用餐的空间宽广,同时也说明他们聊的话题广,天南海北,想读什么就谈什么,想起来什么就聊什么。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对着天边的红霞,沐浴着凉爽的微风,望着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在这样神奇而美妙的大自然中,边闲话家常,边享用晚餐,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觉,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让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结:
1、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月夜睡梦图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所有人随着纺织娘的歌声,甜蜜地进入了梦乡;月亮映在水中,非常明亮。
2、作者是怎样描写纺织娘的叫声的?为什么要写纺织娘唱起歌来?
(1)“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
(2)作者描写纺织娘唱起歌来,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声音的美好。用拟声词直接表现纺织娘的叫声,起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月夜睡梦图吧!
整体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信步乡间小路,共同饱览了瓜藤攀架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六处乡村风景,欣赏了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的美景,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生活是朴素美丽的,是和谐快乐的。我们也由衷地发出感慨: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以及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可以说:
乡下人家是一首歌,一首质朴悠闲的歌。
乡下人家是一幅画,一幅活泼清新的画。
乡下人家是一首诗,一首宁静幽远的诗。
原来我们生活中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也能和作者一样,拥有会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小 结
1、乡下人家的美,还有很多,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请展开想象,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进行描写。
2.学生完成小练笔。
拓展练笔
板书设计
(独特、迷人)
感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