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武一中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5张ppt)+教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成武一中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5张ppt)+教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25 10:33:37

文档简介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欧姆定律、电阻概念、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新课讲解-----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
(1) 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 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 = nE rn = nr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
电流分配:I1/I2=R1/R2 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 = E rn =r/n
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另外应让学生明确: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是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电阻R的作用效果与R1、R2串联使用或并联使用时对电路的效果相同,如教材图2.4—3和2.4—4所示。分析电路时要学会等效。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
2.电压表和电流表 ----串、并联规律的应用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
(1)表头G:
构造(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P98(为后续知识做准备)
(2)描述表头的三个特征量(三个重要参数)④
①内阻Rg:表头的内阻。
②满偏电流I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流(另介绍半偏电流)
③满偏电压Ug:电表指针偏转至最大角度时的电压,与满偏电流Ig的关系Ug=IgRg,因而若已知电表的内阻Rg,则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通过对P52的“思考与讨论”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3)表头的改装和扩程(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关于电表的改装要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表头内线圈容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或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g)是有限制的。
让学生讨论,推导出有关的公式:要测量较大的电压(或电流)怎么办?通过分析,学生能提出利用电阻来分压(或分流)。然后提出:分压(或分流)电阻的阻值如何确定?
通过例1、2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一般公式。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小结
(四)巩固新课:1、复习课本内容
2、完成P48问题与练习:4、5,
3、作业纸
教后记:
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既熟悉又陌生,对初中的知识点都能回忆起来,但运用并不灵活,会走老路,弯路。
在以后的本节教学中,知识点直接让学生回顾,把时间留给规律的运用。
对于电表的改装以后要大胆的让学生去设计,去分析,相信学生有这样的能力。
课件35张PPT。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复习Enter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电路的基本组成:2、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电灯电池组开关复习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池 本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些元件连成两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弄清它们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出示电路元件:串联电路 1、定义 2、连实物图,画电路图 3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特点4、串联电路知识结构方框图串联电路的定义如左图,把两只小灯泡,顺次连接在电路里,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灯泡也亮。像这样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称串联电路。实验演示:串联电路图 连接要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 实物图:电路图:观察实验现象(1)观察1:当合上开关时,两个灯泡有什么变化?实验(1)结果亮观察实验现象(2)观察2:当调换开关 S 的位置时,两个灯泡有什么变化?观察实验现象(2)
调换开
关位置
后,两
灯都
亮串联电路的特点[思考]串联电路知识结构方框图串


路连接特点工作特点 开关的
控制特点依次逐个相连,无分支。各用电器工作有关联:
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
作,其他用电器均停
止工作。一只开关可控制各用
电器工作,且与开关
的位置无关。并联电路4、并联电路知识结构方框图2、观察实验现象 1、定义3、并联电路的特点SS1S2L1L2 如左图:把两只灯泡并列地接在电路中,并各自安装一个开关。像这样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称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定义实验演示:BASS1S2L1L2观察实验现象SS1S2L1L2灯

L1
亮灯

L2

亮实验结果SS1S2L1L2 再观察:
当断开开关
S1,合上开关S、S2时,灯泡L1、
L2的变化?
观察实验SS1S2L1L2灯

L1

亮灯

L2
亮实验结果并联电路的特点[思考]并联电路知识结构方框图工作特点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开关的
控制特点各用电器(包括跟用电
器相连的开关)各自接
在电路两点之间。某一条支路断开时,其
他支路上的用电器照常
工作。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
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
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
路上的用电器。1.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一定是串联.
B.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一定是并联.
C.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可能是并联,
也可能是串联.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想一想?想一想?想一想?1.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一定是串联.
B.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一定是并联.
C. 闭合开关S后,灯泡同时亮的可能是并联,
也可能是串联.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想一想?答案: C (只有答案C全面)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想一想?甲[分析]乙[分析]丙[分析]L2L1L2L1L1L2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想一想?甲[分析]乙[分析]丙[分析]甲:电路为短路,电路虽有用电器
但没有接入电路。L2L1L2L1L1L2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想一想?甲[分析]乙[分析]丙[分析]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
造成L2部分断路。L2L1L2L1L1L2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想一想?甲[分析]乙[分析]丙[分析]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
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L2L1L2L1L1L2看图做练习:SS1S2L1L2干并联L1L2L1、L2小结(1)串


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
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定义:特点:电流路径唯一,开关位置任意。小结(2)并


路定义:特点: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断开干路,整个电路形成断路;
断开一条支路,不影响别的支路。一、判断题1.马路上的路灯看上去是排成一串串的,所以它们的连接方法是串联。 ( )
2.几个灯泡接入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灯泡不发光,则其他几个灯泡也一定不发光。( )
3.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接一开关就能控制所有支路上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 )
4.小彩色灯泡接成一串,通电后发光,拿起一只灯泡其余均同时熄灭,这些灯泡是串联的。
( )
二、选择题1.家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之间的连接方法 [ ]    A.都是串联的; B.有并联,也有串联的;    C.都是并联的。
  2.有三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正常发光;    B.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灭;    C.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灭。CC课后作业随课训练: P4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